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 (3)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 (3)

攝決擇分中聞所成慧地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問如前說別義相應意趣者此有何義。答非如言音名身句身文身義相應意趣。但是除遣如言音等。其餘勝義是名別義相應意趣。復次此中於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隨決了已。便能證得所應得義。由能證得所得義故。所餘證得理門。由不可思議理門亦隨決了。

問:如前說別義相應意趣者,此有何義?答:非如言、音、名身、句身、文身義相應意趣,但是除遣如言音等,其餘勝義是名別義相應意趣。復次,此中於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隨決了已,便能證得所應得義。由能證得所得義故,所餘證得理門,由不可思議理門亦隨決了。

 

又復一切諸佛世尊教導理門。由意趣理門亦隨決了。如是一切隨其所應。又若於彼真義理門隨決了者。當知能入五種離生。一能入未離欲離生。二能入倍離欲離生。三能入已離欲離生。四能入獨覺離生。五能入菩薩離生。

又復一切諸佛世尊教導理門,由意趣理門亦隨決了,如是一切隨其所應。又若於彼真義理門隨決了者,當知能入五種離生:一能入未離欲離生、二能入倍離欲離生、三能入已離欲離生、四能入獨覺離生、五能入菩薩離生。

 

問若安立諦建立為諦。何因緣故更復顯示非安立諦。答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脫不應道理。謂於相縛及麤重縛。所以者何。若有行於諸安立諦。彼一切行皆行有相。行有相故於諸相縛不得解脫。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不解脫。若有行於非安立諦不行於相。不行相故於諸相縛便得解脫。於諸相縛得解脫故於麤重縛亦得解脫。

問:若安立諦、建立為諦,何因緣故,更復顯示非安立諦?答: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脫不應道理;謂於相縛及麤重縛。所以者何?若有行於諸安立諦,彼一切行皆行有相。行有相故,於諸相縛不得解脫。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不解脫。若有行於非安立諦,不行於相;不行相故,於諸相縛便得解脫。於諸相縛得解脫故,於麤重縛亦得解脫。

 

問若唯由彼非安立諦。於一切縛解脫清淨。何緣顯示安立諦耶。答為令資糧及方便道得清淨故。問若即由彼行有相心於二種縛解脫清淨有何過失。答若有極善定心。依第四靜慮順決擇分善法中轉緣諸諦境。彼諸行者於二種縛應得解脫究竟清淨。然不清淨故不應理。

問:若唯由彼非安立諦,於一切縛解脫清淨,何緣顯示安立諦耶?答:為令資糧及方便道得清淨故。問:若即由彼行有相,心於二種縛解脫清淨有何過失?答:若有極善定心,依第四靜慮順決擇分善法中,轉緣諸諦境。彼諸行者,於二種縛應得解脫究竟清淨;然不清淨,故不應理。

 

又世間道出世間道二種差別應不可立。然彼二道。有相無相有差別故不應道理。云何麤重相。謂若略說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麤重相。此無堪能不調柔相。復有五相。一現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由有此相順雜染品。違清淨品相續而住。是故說為無所堪能不調柔相。

又世間道、出世間道二種差別,應不可立;然彼二道,有相、無相有差別故,不應道理。云何麤重相?謂若略說,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麤重相。此無堪能、不調柔相,復有五相:一現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由有此相,順雜染品、違清淨品相續而住,是故說為無所堪能、不調柔相。

 

復次有五諸根大種長養。謂食長養。夢長養。避不平等長養。梵行長養。等至長養。即此長養略有二種。一任持長養。二不損害長養。此中最初是任持長養。後四是不損害長養。任持長養略有四種。一變壞任持。二喜悅任持。三希望任持。四攝受執取任持。復次有五種行。一身行。二語行。三意行。四業行。五壽行。

復次,有五諸根大種長養:謂食長養、夢長養、避不平等長養、梵行長養、等至長養。即此長養,略有二種:一任持長養、二不損害長養。此中最初,是任持長養;後四,是不損害長養。任持長養,略有四種:一變壞任持、二喜悅任持、三希望任持、四攝受執取任持。復次有五種行:一身行、二語行、三意行、四業行、五壽行。

 

復次有五種不放逸。一依在家品不放逸。二依出家品不放逸。三能遠離不善不放逸。四能攝受諸善不放逸。五修習相續不放逸。依在家品不放逸者。復有五種如前已說。依出家品不放逸者。復有十種。如聲聞地決擇毘奈耶相應中我當廣說。能遠離不善不放逸者。當知即是前二正斷。能攝受諸善不放逸者。當知即是後二正斷。修習相續不放逸者。謂於善法無間殷重精勤修習。

復次有五種不放逸:一依在家品不放逸、二依出家品不放逸、三能遠離不善不放逸、四能攝受諸善不放逸、五修習相續不放逸。依在家品不放逸者,復有五種如前已說。依出家品不放逸者,復有十種,如《聲聞地》決擇毘奈耶相應中,我當廣說。能遠離不善不放逸者,當知即是前二正斷。能攝受諸善不放逸者,當知即是後二正斷。修習相續不放逸者,謂於善法無間、殷重、精勤修習。

 

復次名有五種。一心。二心所有法。三善。四不善。五無記。色有五種。一諸大種。二大種所造。三有見有對。四無見有對。五無見無對。復次有五無明。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復次有五種有愛。一法性愛。二誓願愛。三愚癡愛。四厭離愛。五思擇愛。

復次,名有五種:一心、二心所有法、三善、四不善、五無記。色有五種:一諸大種、二大種所造、三有見有對、四無見有對、五無見無對。復次有五無明: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復次有五種有愛:一法性愛、二誓願愛、三愚癡愛、四厭離愛、五思擇愛。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無慚無愧。一於染污現行無有羞恥。二於善不現行無有羞恥。三於捨法受無有羞恥。四親近惡友無有羞恥。五於所作不能成辦無有羞恥。當知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建立慚愧。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無慚、無愧:一於染污現行無有羞恥、二於善不現行無有羞恥、三於捨法受無有羞恥、四親近惡友無有羞恥、五於所作不能成辦無有羞恥。當知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建立慚、愧。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惡說者性。一無行故。二邪行故。三不忍故。四無羞恥故。五不律儀故。由五種相建立惡友。一無羞恥。二有邪見。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當知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立善說者及與善友。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惡說者性:一無行故、二邪行故、三不忍故、四無羞恥故、五不律儀故。由五種相,建立惡友:一無羞恥、二有邪見、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當知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立善說者、及與善友。

 

復次由五種相立奢摩他。一近分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二根本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三根本無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四聲聞獨覺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五菩薩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毘缽舍那。一盡所有性毘缽舍那。二如所有性毘缽舍那。三有相毘缽舍那。四思求毘缽舍那。五觀察毘缽舍那。

復次,由五種相,立奢摩他:一近分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二根本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三根本無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四聲聞獨覺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五菩薩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毘缽舍那:一盡所有性毘缽舍那、二如所有性毘缽舍那、三有相毘缽舍那、四思求毘缽舍那、五觀察毘缽舍那。

 

復次略由五相建立欲漏。一不定地事生隨眠故。二隨順惡行故。三善相違故。四耽著諸欲故。五能生壞苦苦苦果故。彼諸煩惱說名欲漏。 略由五相建立有漏。一能生劣界諸煩惱。二能生中界諸煩惱。三能生妙界諸煩惱。四能生無欲樂有諸煩惱。五能生有欲樂有諸煩惱。

復次,略由五相,建立欲漏:一不定地事生隨眠故、二隨順惡行故、三善相違故、四耽著諸欲故、五能生壞苦苦苦果故。彼諸煩惱,說名欲漏。略由五相,建立有漏:一能生劣界諸煩惱、二能生中界諸煩惱、三能生妙界諸煩惱、四能生無欲樂有諸煩惱、五能生有欲樂有諸煩惱。

 

略由五相立邪解脫欲無明漏。一有想論者。由有想論門生起無明。二無想論者。由無想論門生起無明。三非有想非無想論者。由非有想非無想論門生起無明。四斷見論者。由斷見論門生起無明。五現法涅槃論者。由現法涅槃論門生起無明。

略由五相,立邪解脫欲無明漏:一有想論者:由有想論門生起無明。二無想論者:由無想論門生起無明。三非有想非無想論者:由非有想非無想論門生起無明。四斷見論者:由斷見論門生起無明。五現法涅槃論者:由現法涅槃論門生起無明。

 

復次略由五相應知諸法差別道理。一由相故。二由體故。三由業故。四由法故。五由因果故。相者。謂由所依故及行住故。體者。謂由自體相故及差別相故。業者。謂由自作用故及邪正行故。法者。謂由染淨故及世俗勝義諦故。因果者。謂由近遠故及愛非愛故。

復次,略由五相,應知諸法差別道理:一由相故、二由體故、三由業故、四由法故、五由因果故。相者:謂由所依故及行住故。體者:謂由自體相故及差別相故。業者:謂由自作用故及邪正行故。法者:謂由染淨故及世俗勝義諦故。因果者:謂由近遠故及愛非愛故。

 

復次有三種論。一聽聞究竟論。二諍訟究竟論。三正行究竟論。聽聞究竟論者。謂婆羅門諸惡咒術。諍訟究竟論者。謂諸外道因明論。正行究竟論者。謂佛聖教。復有三論。一無義論。二邪義論。三第一義論。此三如前隨其所應。復有三論。一矯詐論。二虛偽論。三出離苦果論。如是三論應知如前隨其所應。

復次有三種論:一聽聞究竟論、二諍訟究竟論、三正行究竟論。聽聞究竟論者:謂婆羅門諸惡咒術。諍訟究竟論者:謂諸外道因明論。正行究竟論者:謂佛聖教。復有三論:一無義論、二邪義論、三第一義論。此三如前,隨其所應。復有三論:一矯詐論、二虛偽論、三出離苦果論。如是三論,應知如前隨其所應。

 

復次若欲造論。當先歸禮二所敬師方可造論。恭敬法故。先應歸禮論本大師。恭敬義故。復應歸禮開闡義師。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乃應造論。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欲顯發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淨信故。

復次,若欲造論,當先歸禮二所敬師,方可造論。恭敬法故,先應歸禮論本大師。恭敬義故,復應歸禮開闡義師。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乃應造論: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欲顯發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淨信故。

 

將造論時。要以四德先自安處乃可造論。一於昔諸師應離憍慢。二於有情類當起大悲。三於同法者深生敬愛。四不欲彰己有勝技能。云何於昔諸師應離憍慢。謂造論時無如是心。古昔諸師尚能造論。況我今者當不造耶。要離如是憍慢染心乃應造論。

將造論時,要以四德先自安處,乃可造論:一於昔諸師應離憍慢、二於有情類當起大悲、三於同法者深生敬愛、四不欲彰己有勝技能。云何於昔諸師應離憍慢?謂造論時無如是心:古昔諸師尚能造論,況我今者當不造耶?要離如是憍慢染心,乃應造論。

 

云何於有情類當起大悲。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無量有情於諸善法定當退失。又餘情類墮生老病。乃至廣說。是諸有情因我造論。若能解了乃至一句善說妙義。如是如是當奉行者。彼於長夜必獲大義利益安樂。要發如是增上心已乃應造論。

云何於有情類當起大悲?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無量有情於諸善法定當退失。又餘情類,墮生老病,乃至廣說。是諸有情因我造論,若能解了乃至一句善說妙義,如是如是當奉行者,彼於長夜必獲大義利益安樂。要發如是增上心已,乃應造論。

 

云何於同法者深生敬愛。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為欲利他諸同法者於利他事定當退失。云何不欲彰己有勝技能。謂造論時無如是心。當令世間咸謂於我聰叡明哲能造論者開闡義者深生淨信因此多獲利養恭敬。但為自他善根增長。以無染心乃可造論。

云何於同法者深生敬愛?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為欲利他諸同法者於利他事定當退失。云何不欲彰己有勝技能?謂造論時,無如是心:當令世間咸謂於我聰叡明哲,能造論者、開闡義者深生淨信,因此多獲利養恭敬。但為自他善根增長,以無染心,乃可造論。

 

復次此中如實開示如來所說經義。名莊嚴經。譬如紅蓮其花未開雖生歡喜不如敷榮。又如真金未為嚴具雖生歡喜不如成功。又如美膳未及得食雖生歡喜不如已食。又如慶書未暇開覽。雖生歡喜不如披閱。又如珍寶未得現前雖生歡喜不如已得現前受用。如是如來所說經義。若未顯發雖生歡喜不如開示。故說造論名莊嚴經。

復次,此中如實開示如來所說經義,名莊嚴經。譬如紅蓮,其花未開,雖生歡喜不如敷榮。又如真金,未為嚴具,雖生歡喜不如成功。又如美膳,未及得食,雖生歡喜不如已食。又如慶書,未暇開覽,雖生歡喜不如披閱。又如珍寶,未得現前,雖生歡喜不如已得現前受用。如是如來所說經義,若未顯發,雖生歡喜不如開示,故說造論名莊嚴經。

 

復次略有七種通達。一字通達。二字義通達。三能取通達。四能取義通達。五繫縛通達。六解脫通達。七法性通達。字通達者。通達為常。字義通達者。達為無常。能取通達者。謂根識等達安立諦或非安立。如能取通達。能取義通達當知亦爾。繫縛通達者。通達相縛或麤重縛。與此相違當知說名解脫通達。法性通達者。謂能通達法性安住法界安住。非從自在自性士夫中間等有。

復次,略有七種通達:一字通達、二字義通達、三能取通達、四能取義通達、五繫縛通達、六解脫通達、七法性通達。字通達者:通達為常。字義通達者:達為無常。能取通達者:謂根識等達安立諦或非安立。如能取通達,能取義通達,當知亦爾。繫縛通達者:通達相縛或麤重縛。與此相違,當知說名解脫通達。法性通達者:謂能通達法性安住、法界安住,非從自在、自性、士夫、中間等有。

 

復次由十相故具足多聞。謂善說者說故。顯了文句說故。盡其所有如其所有義說故。安樂方便加行說故。離眾苦說故。如是五種復有五種。謂不求過失而聽法故。但求涅槃而聽法故。善聽法故。諦聽法故。於依名句文身義審諦觀察而聽法故。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復次,由十相故,具足多聞:謂善說者說故、顯了文句說故、盡其所有如其所有義說故、安樂方便加行說故、離眾苦說故。如是五種,復有五種:謂不求過失而聽法故、但求涅槃而聽法故、善聽法故、諦聽法故、於依名句文身義審諦觀察而聽法故。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聞所成慧等地決擇並科判》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E4.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