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二 (3)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二 (3)

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又依心解脫。謂心染淨之所依者。當知即是色等境界。能取了別彼世間慧。心解脫果。當知即是於彼相應相雜下類雜染出故。即慧解脫增上力故。出世間慧之所行者。當知即是由世間慧及心解脫增上力故。如實了知一切境界。即出世慧心解脫果。當知即是一切種類雜染出故。

又依心解脫,謂心染淨之所依者,當知即是色等境界,能取了別彼世間慧。心解脫果,當知即是於彼相應相雜,下類雜染出故。即慧解脫增上力故,出世間慧之所行者,當知即是由世間慧及心解脫增上力故,如實了知一切境界。即出世慧心解脫果,當知即是一切種類雜染出故。

 

此中若世間慧若出世慧。總略為一說名正見。正見因緣。當知即是有佛出世聽聞正法無倒思惟。又出世間正見果相。當知即是前後常故無所對故。若法所治若有生已無滅所治。若無滅已有生。彼法名有所對。若法所治。若有若無。若生不生。常時是有。彼法名無所對。

此中若世間慧、若出世慧,總略為一,說名正見。正見因緣,當知即是有佛出世,聽聞正法,無倒思惟。又出世間正見果相,當知即是前後常故、無所對故。若法所治、若有生已無滅所治、若無滅已有生,彼法名有所對。若法所治,若有、若無,若生、不生,常時是有,彼法名無所對。

 

又即此果由心解脫增上力故。於自所行及彼所依得清淨者。當知即是由清淨心增上力故。於諸色根所行境界不生雜染。及令諸根順清淨故。又解脫心住者。當知即是壽之與煖。展轉相依相屬而住。又此世間及出世間二種解脫果差別者。當知即是於諸受中及因緣中。有癡愛者後有當生。無癡愛者後有不生。

又即此果,由心解脫增上力故,於自所行及彼所依得清淨者,當知即是由清淨心增上力故,於諸色根所行境界不生雜染,及令諸根順清淨故。又解脫心住者,當知即是壽之與煖,展轉相依、相屬而住。又此世間及出世間二種解脫果差別者,當知即是於諸受中及因緣中,有癡愛者後有當生,無癡愛者後有不生。

 

又彼相雜而相應故。彼能依止心法清淨。當知即是非現在緣之所染污領受彼故。即二解脫住差別者。當知即是六寂靜故。由清淨識沒平等故。非由彼所依平等故。於入定時不由加行入寂靜故。於出定時不由加行出寂靜故。次第出故。於在定時三行不行得寂靜故。

又彼相雜而相應故,彼能依止心法清淨,當知即是非現在緣之所染污領受彼故。即二解脫住差別者,當知即是六寂靜故。由清淨識沒平等故,非由彼所依平等故。於入定時,不由加行入寂靜故。於出定時,不由加行出寂靜故,次第出故。於在定時,三行不行得寂靜故。

 

於遠離出心寂靜故。謂於三時。一於阿練若與同梵行共相雜住。二於聚落中與諸在家共相雜住。三於二處行相現行。於親近出心寂靜故。謂於三時。一於有色世間勝定出故。二於無色世間勝定出故。三於出世間有心定出故。

於遠離出心寂靜故,謂於三時:一於阿練若與同梵行共相雜住、二於聚落中與諸在家共相雜住、三於二處行相現行。於親近出心寂靜故,謂於三時:一於有色世間勝定出故、二於無色世間勝定出故、三於出世間有心定出故。

 

又此諸定非唯滅定出已方得。亦先已得今起現前。此中前二由次第定故。展轉獲得勝定清淨。後一不由次第定故。然由通達無相界故。展轉獲得勝定清淨。又有相定由有相作意入住出定。若無相定由無相作意入定住定。由有相作意當知出定。

又此諸定,非唯滅定出已方得,亦先已得今起現前。此中前二,由次第定故,展轉獲得勝定清淨。後一,不由次第定故,然由通達無相界故,展轉獲得勝定清淨。又有相定,由有相作意入、住、出定。若無相定,由無相作意入定、住定,由有相作意當知出定。

 

復次當釋法因緣經。謂於阿毘達摩阿毘毘奈耶中。善巧苾芻或鄔波索迦。欲依解了而請問者。當依八相而興請問。何等八相。謂解了事。解了所治。解了果。解了自性。解了果差別。解了所依。解了功德。解了證得。解了事者。謂能解了五取蘊故。解了所治者。謂愛雜染及見雜染。由愛雜染故於後有滅不生欣樂。由見雜染故雖生欣樂而不能證。

復次,當釋《法因緣經》。謂於阿毘達摩阿毘毘奈耶中,善巧苾芻或鄔波索迦,欲依解了而請問者,當依八相而興請問。何等八相?謂解了事、解了所治、解了果、解了自性、解了果差別、解了所依、解了功德、解了證得。解了事者:謂能解了五取蘊故。解了所治者:謂愛雜染及見雜染。由愛雜染故,於後有滅不生欣樂;由見雜染故,雖生欣樂而不能證。

 

解了果者。謂此三種雜染永斷。解了自性者。謂八聖支道。此復種種差別。宣說對治外道諸邪道故。名八聖支道。對治三種雜染故建立三蘊。謂對治惡行雜染故。對治諸欲雜染故。對治諸見雜染故。是出世間有為所攝。解了果差別者。謂諸斷滅。是出世間無為所攝。

解了果者:謂此三種雜染永斷。解了自性者:謂八聖支道。此復種種差別宣說,對治外道諸邪道故,名八聖支道。對治三種雜染故,建立三蘊;謂對治惡行雜染故、對治諸欲雜染故、對治諸見雜染故;是出世間有為所攝。解了果差別者:謂諸斷滅,是出世間無為所攝。

 

解了所依者。謂三摩地。此復四種應知。一由種姓故。謂所有定一切皆由靜慮種姓。隨所宣說諸靜慮支皆能解了。二由相故。三由生所緣相故。四由成辦因緣相故。解了功德者。謂滅盡定最第一住。說名解了功德。當知此相復有五種。謂滅事故。寂靜相似影像故。入定因緣故。出定因緣故。出定功德故。

解了所依者:謂三摩地。此復四種應知:一由種姓故,謂所有定一切皆由靜慮種姓,隨所宣說諸靜慮支皆能解了;二由相故;三由生所緣相故;四由成辦因緣相故。解了功德者:謂滅盡定最第一住,說名解了功德。當知此相,復有五種:謂滅事故、寂靜相似影像故、入定因緣故、出定因緣故、出定功德故。

 

解了證得者。謂於五取蘊以八種相觀察諸受。謂觀察自性。觀察現法轉因緣。觀察現法轉滅因緣。觀察當來轉因緣。觀察彼二轉滅因緣。觀察轉因緣因緣。觀察還因緣因緣。及觀察還。

解了證得者:謂於五取蘊,以八種相觀察諸受;謂觀察自性、觀察現法轉因緣、觀察現法轉滅因緣、觀察當來轉因緣、觀察彼二轉滅因緣、觀察轉因緣因緣、觀察還因緣因緣、及觀察還。

 

此中樂俱行對治。謂於最勝根本靜慮。苦俱行對治。謂得近分出離欲俱行。不苦不樂俱行對治。謂即於根本靜慮。為欲顯示轉因緣滅故。即依諸受說所有受皆悉是苦。由彼三受約第一義皆是苦故。言相對者。謂有此故施設於彼。是名相對。此中諸受展轉相對。由彼一切苦所攝故。又由有此第一義苦。施設無智。由有此故施設治彼出世之慧。由有此故施設彼果寂滅涅槃。是故彼彼諸法。說與彼彼諸法相對。

此中,樂俱行對治,謂於最勝根本靜慮。苦俱行對治,謂得近分出離欲俱行。不苦不樂俱行對治,謂即於根本靜慮。為欲顯示轉因緣滅故,即依諸受說所有受皆悉是苦,由彼三受約第一義皆是苦故。言相對者:謂有此故施設於彼,是名相對。此中諸受展轉相對,由彼一切苦所攝故。又由有此第一義苦,施設無智。由有此故,施設治彼出世之慧;由有此故,施設彼果寂滅涅槃。是故彼彼諸法,說與彼彼諸法相對。

 

復次當釋眠纏。謂勤修習內心寂靜奢摩他行諸苾芻等。為欲斷除諸隨煩惱。應知五種對治之相。謂遠離闇相。於能隨順舉歡喜法。發生正舉加行道理。損害諸見諸見功用諸見所依功用。

復次,當釋眠纏。謂勤修習內心寂靜奢摩他行諸苾芻等,為欲斷除諸隨煩惱,應知五種對治之相;謂遠離闇相,於能隨順舉歡喜法,發生正舉加行道理,損害諸見、諸見功用、諸見所依功用。

 

彼隨煩惱既斷滅已。復有五種任持定法。何等為五。謂諸遠離遠離處所。順定言說。順無染心資生眾具。從有智者同梵行所。獲得隨順教授教誡美妙言說。於諸世間等持等至。遠離愛味及無漏行如理作意。

彼隨煩惱既斷滅已,復有五種任持定法。何等為五?謂諸遠離遠離處所,順定言說;順無染心資生眾具,從有智者同梵行所,獲得隨順教授教誡美妙言說;於諸世間等持等至,遠離愛味及無漏行,如理作意。

 

復次彼勤修習增上心學諸苾芻等。由三因緣當遣現行染污尋思。謂遠離所緣故。厭患自性故。遠離自性故。由三因緣遠離自性。謂有對治力根猛利者。能頓遠離。無對治力根處中者如其麤相能漸遠離。無對治力根下劣者。於諸尋思因緣財食深見過患。

復次,彼勤修習增上心學諸苾芻等,由三因緣,當遣現行染污尋思;謂遠離所緣故、厭患自性故、遠離自性故。由三因緣,遠離自性;謂有對治力根猛利者,能頓遠離;無對治力根處中者,如其麤相能漸遠離;無對治力根下劣者,於諸尋思因緣、財食,深見過患。

 

復次諸苾芻有六順出離界三摩地修習支者。謂諸苾芻於閑靜室勤修觀行。當知三種補特伽羅有三三摩地。謂勤修習增上心者。於四有情怨行惡行淨行恩行有眾生緣定。又勤修習趣究竟者。有法緣定。又勤修習諦現觀者。有法緣定。

復次,諸苾芻有六順出離界三摩地修習支者,謂諸苾芻於閑靜室勤修觀行,當知三種補特伽羅有三三摩地。謂勤修習增上心者,於四有情怨行惡行淨行恩行,有眾生緣定。又勤修習趣究竟者,有法緣定。又勤修習諦現觀者,有法緣定。

 

復次由三種大性大三摩地。能令速疾通達真如。既通達已能盡諸漏。謂由所緣大性故。由精勤大性故。由方便所攝作意大性故。又有二遠離。能令速疾通達真如。謂於行處遠離憒鬧。及於住處離惡尋思。

復次,由三種大性大三摩地,能令速疾通達真如,既通達已能盡諸漏;謂由所緣大性故、由精勤大性故、由方便所攝作意大性故。又有二遠離,能令速疾通達真如;謂於行處遠離憒鬧,及於住處離惡尋思。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三摩呬多等地決擇並科判》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E3.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