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一 (3)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一 (3)

攝決擇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四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死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

云何死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

 

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不與彼會生愁惱故。由此因緣生愁歎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壞苦器故。行苦性故。

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不與彼會生愁惱故、由此因緣生愁歎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壞苦器故、行苦性故。

 

復次依行差別建立三士。謂下中上。無自利行無利他行。名為下士。有自利行無利他行。有利他行無自利行。名為中士。有自利行有利他行。名為上士。復有四種補特伽羅。或有行惡而非樂惡。或有樂惡而非行惡。或有行惡亦復樂惡。或非行惡亦非樂惡。若信諸惡能感當來非愛果報。由失念故。或放逸故。近惡友故。造作惡行。是名行惡而非樂惡。

復次,依行差別,建立三士:謂下、中、上。無自利行、無利他行,名為下士。有自利行、無利他行,有利他行、無自利行,名為中士。有自利行、有利他行名為上士。復有四種補特伽羅:或有行惡而非樂惡、或有樂惡而非行惡、或有行惡亦復樂惡、或非行惡亦非樂惡。若信諸惡能感當來非愛果報,由失念故、或放逸故、近惡友故,造作惡行,是名行惡而非樂惡。

 

若先世來串習惡故。喜樂諸惡惡欲所牽。彼由親近善丈夫故。聞正法故。如理作意為依止故。見諸惡行能感當來非愛果報。自勉自勵遠離諸惡。是名樂惡而非行惡。若性樂惡而不遠離。是名行惡亦復樂惡。

若先世來串習惡故,喜樂諸惡,惡欲所牽,彼由親近善丈夫故,聞正法故,如理作意為依止故,見諸惡行能感當來非愛果報,自勉自勵遠離諸惡,是名樂惡而非行惡。若性樂惡而不遠離,是名行惡亦復樂惡。

 

若有為性不樂諸惡亦能遠離。名非行惡亦非樂惡。此中行惡亦樂惡者。是名下士。若有行惡而非樂惡。或有樂惡而非行惡。是名中士。若非行惡亦非樂惡。是名上士。復有三士。一重受欲。二重事務。三重正法。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若有為性不樂諸惡,亦能遠離,名非行惡亦非樂惡。此中行惡亦樂惡者,是名下士。若有行惡而非樂惡,或有樂惡而非行惡,是名中士。若非行惡亦非樂惡,是名上士。復有三士:一重受欲、二重事務、三重正法。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有三種補特伽羅。一以非事為自事。二以自事為自事。三以他事為自事。若行惡行以自存活。名以非事為自事。若怖惡行修行善行。名以自事為自事。若諸菩薩名以他事為自事。等。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有三種補特伽羅:一以非事為自事、二以自事為自事、三以他事為自事。若行惡行以自存活,名以非事為自事。若怖惡行、修行善行,名以自事為自事。若諸菩薩,名以他事為自事等。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諸國王有三圓滿。謂果報圓滿。士用圓滿。功德圓滿。若諸國王生富貴家。長壽少病有大宗葉。成就俱生聰利之慧。是王名為果報圓滿。若諸國王善權方便所攝持故。恒常成就圓滿英勇。是王名為士用圓滿。若諸國王任持正法名為法王。安住正法名為大王。與內宮王子群臣英傑豪貴國人共修惠施。樹福受齋堅持禁戒。是王名為功德圓滿。

又諸國王有三圓滿:謂果報圓滿、士用圓滿、功德圓滿。若諸國王生富貴家,長壽少病,有大宗葉,成就俱生聰利之慧,是王名為果報圓滿。若諸國王善權方便所攝持故,恒常成就圓滿英勇,是王名為士用圓滿。若諸國王,任持正法名為法王,安住正法名為大王,與內宮王子群臣英傑豪貴國人共修惠施,樹福受齋堅持禁戒,是王名為功德圓滿。

 

果報圓滿者。受用先世淨業果報。士用圓滿者。受用現法可愛之果。功德圓滿者。亦於當來受用圓滿淨業果報。若有國王。三種圓滿皆不具足。名為下士。若有果報圓滿或士用圓滿。或俱圓滿。名為中士。若三圓滿無不具足。名為上士。復有三臣。一有忠信無伎能智慧。二有忠信伎能無智慧。三具忠信伎能智慧。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若不忠信無有伎能亦無智慧當知此臣下中之下。

果報圓滿者:受用先世淨業果報。士用圓滿者:受用現法可愛之果。功德圓滿者:亦於當來受用圓滿淨業果報。若有國王,三種圓滿皆不具足,名為下士。若有果報圓滿、或士用圓滿、或俱圓滿,名為中士。若三圓滿無不具足,名為上士。復有三臣:一有忠信無伎能智慧、二有忠信伎能無智慧、三具忠信伎能智慧。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若不忠信、無有伎能、亦無智慧,當知此臣下中之下。

 

又有四語。一非愛似愛。二愛似非愛。三非愛似非愛。四愛似愛。諸有語言辭句善順然非所宜。是名初語。或有語言辭句勃逆然是所宜。是第二語。或有語言辭句勃逆亦非所宜。是第三語。或有語言辭句善順亦是所宜。是第四語。若有宣說非愛似非愛非愛似愛語者。是下士。若有宣說愛似非愛語者。是中士。若有宣說愛似愛語者。是上士。

又有四語:一非愛似愛、二愛似非愛、三非愛似非愛、四愛似愛。諸有語言辭句善順,然非所宜,是名初語。或有語言辭句勃逆,然是所宜,是第二語。或有語言辭句勃逆,亦非所宜,是第三語。或有語言辭句善順,亦是所宜,是第四語。若有宣說,非愛似非愛,非愛似愛語者,是下士。若有宣說,愛似非愛語者,是中士。若有宣說,愛似愛語者,是上士。

 

復有三種受諸欲者。或有受欲非法孟浪積集財寶。不能安樂正養己身及與妻子。廣說乃至不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或有受欲法或非法孟浪或非積集財寶。能以安樂正養己身妻子眷屬及知友等。不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或有受欲一向以法。及不孟浪積集財寶。能以安樂正養己身。廣說乃至能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此三種中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有三種受諸欲者:或有受欲,非法孟浪,積集財寶,不能安樂正養己身及與妻子,廣說乃至不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或有受欲,法或非法,孟浪或非,積集財寶,能以安樂正養己身妻子眷屬及知友等,不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或有受欲,一向以法,及不孟浪積集財寶,能以安樂正養己身,廣說乃至能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此三種中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有三人。一者有人貪染而食。愛著饕餮乃至耽湎。不見過患不知出離。二者有人思擇而食。不染不著。亦不饕餮吞吸迷悶堅住耽湎。深見過患善知出離。而於此食未斷未知。三者有人思擇而食。不生貪染。廣說乃至深見過患善知出離。又於此食已斷已知。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有三人:一者有人貪染而食,愛著饕餮乃至耽湎,不見過患不知出離;二者有人思擇而食,不染不著,亦不饕餮吞吸迷悶堅住耽湎,深見過患善知出離,而於此食未斷未知;三者有人思擇而食,不生貪染,廣說乃至深見過患善知出離,又於此食已斷已知。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依施物說有三人。一者有人所施之物。但具妙香不具美妙味之與觸。二者有人所施之物。具妙香味而無妙觸。三者有人所施之物。具足美妙香味與觸。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施田說有三人。一者有人於愛於恩而行惠施。二者有人於貧苦田而行惠施。三者有人於具功德最勝福田而行惠施。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依施物說有三人:一者有人所施之物,但具妙香,不具美妙味之與觸;二者有人所施之物,具妙香味,而無妙觸;三者有人所施之物,具足美妙香味與觸。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施田說有三人:一者有人,於愛於恩而行惠施;二者有人,於貧苦田而行惠施;三者有人,於具功德最勝福田而行惠施。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有差別。施於所愛名為下士。施於有恩名為中士。施於貧苦具德勝田名為上士。又依施心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將欲惠施先心歡喜。正惠施時心不清淨。惠施已後尋復追悔。二者有人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追悔。三者有人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無悔。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有差別,施於所愛,名為下士;施於有恩,名為中士;施於貧苦具德勝田,名為上士。又依施心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將欲惠施先心歡喜,正惠施時心不清淨,惠施已後尋復追悔;二者有人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追悔;三者有人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無悔。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於受持戒福業事。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但離一分。非一切時常能遠離。唯自遠離不勸他離亦不讚美。見同法者心不歡喜。是名下士。二者有人離一切分一切時離。唯自遠離不勸他人亦不讚美。見同法者心不歡喜。是名中士。三者有人一切俱現。是名上士。

復於受持戒福業事,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但離一分,非一切時常能遠離;唯自遠離,不勸他離,亦不讚美;見同法者心不歡喜。是名下士。二者有人離一切分,一切時離;唯自遠離,不勸他人,亦不讚美;見同法者心不歡喜,是名中士。三者有人一切俱現,是名上士。

 

又於受持禁戒處所。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惡說法毘奈耶中。受持禁戒。二者有人住善說法毘奈耶中。受持禁戒而有缺漏。三者有人即住於此受持禁戒而不缺漏。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戒心。建立三人。一者有人為活命故受持禁戒。二者有人為生天故受持禁戒。三者有人為涅槃故受持禁戒。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於受持禁戒處所,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惡說法毘奈耶中,受持禁戒;二者有人住善說法毘奈耶中,受持禁戒,而有缺漏;三者有人即住於此受持禁戒,而不缺漏。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戒心,建立三人:一者有人為活命故,受持禁戒;二者有人為生天故,受持禁戒;三者有人為涅槃故,受持禁戒。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於受持別解脫律儀。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受持近住律儀。二者有人亦能受持近事律儀。三者有人亦能受持苾芻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苾芻律儀。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受具足支。無受隨法諸學處支。亦無隨護他人心支。亦無隨護如先所受諸學處支。二者有人成前三支。無後一支。三者有人具成四支。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於受持別解脫律儀,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受持近住律儀;二者有人亦能受持近事律儀;三者有人亦能受持苾芻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苾芻律儀,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受具足支,無受隨法諸學處支,亦無隨護他人心支,亦無隨護如先所受諸學處支;二者有人成前三支,無後一支;三者有人具成四支。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成別解脫律儀。二者有人成別解脫靜慮律儀。三者有人成別解脫靜慮無漏三種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非律儀非不律儀攝所受戒律儀。二者有人亦能成就聲聞等相應所受戒律儀。三者有人亦能成就菩提薩埵所受戒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成別解脫律儀;二者有人成別解脫、靜慮律儀;三者有人成別解脫、靜慮、無漏三種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非律儀、非不律儀攝所受戒律儀;二者有人亦能成就聲聞等相應所受戒律儀;三者有人亦能成就菩提薩埵所受戒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依修習思惟方便。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唯得勵力運轉思惟。二者有人有間運轉。設得無間要作功用方能運轉。三者有人已得成就任運思惟。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己得修差別故。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已得內心奢摩他定。未得增上慧法毘缽舍那。二者有人已得增上慧法毘缽舍那。未得內心奢摩他定。三者有人俱得二種。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依修習思惟方便,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唯得勵力運轉思惟;二者有人有間運轉,設得無間要作功用方能運轉;三者有人已得成就任運思惟。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己得修差別故,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已得內心奢摩他定,未得增上慧法毘缽舍那;二者有人已得增上慧法毘缽舍那,未得內心奢摩他定;三者有人俱得二種。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已得有尋有伺三摩地。二者有人已得無尋唯伺三摩地。三者有人已得無尋無伺三摩地。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住修差別。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染污靜慮。二者有人住世間清淨靜慮。三者有人住無漏靜慮。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已得有尋有伺三摩地;二者有人已得無尋唯伺三摩地;三者有人已得無尋無伺三摩地。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住修差別,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染污靜慮;二者有人住世間清淨靜慮;三者有人住無漏靜慮。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次有十種有情眾。於十種法愛樂喜悅。何等十法。一壽。二色。三財。四友。五戒。六聞。七梵行。八慧。九法。十生天。何等名為有情十眾一傍生。二母邑。三受用欲者。四求所作者。五出家者。六多聞為命者。七入證者。八尋思者。九勤苦者。十棄身者。

復次有十種有情眾,於十種法愛樂喜悅。何等十法?一壽、二色、三財、四友、五戒、六聞、七梵行、八慧、九法、十生天。何等名為有情十眾?一傍生、二母邑、三受用欲者、四求所作者、五出家者、六多聞為命者、七入證者、八尋思者、九勤苦者、十棄身者。

 

復次聽聞正法者。略有六種煩惱過失。謂憍慢過失。不欲過失。不信過失。身心損惱過失。散亂過失。迷惑過失。由如是等諸過失故。不能恭敬殷重聽法。廣說如經。散亂煩惱過失復有二種。謂說時散亂。說已散亂。迷惑者。謂顛倒。

復次,聽聞正法者,略有六種煩惱過失:謂憍慢過失、不欲過失、不信過失、身心損惱過失、散亂過失、迷惑過失。由如是等諸過失故,不能恭敬殷重聽法,廣說如經。散亂煩惱過失,復有二種:謂說時散亂、說已散亂。迷惑者,謂顛倒。

 

復次煩惱發業略有三種。一相應發。二親生發。三增上發。引餘煩惱而發起故。復次非所愛法略有六種。一怨敵。二疾病。三不可愛境。四生等諸苦。五苦辛良藥。六非串習善。前四應遠離。後二應修習復次受用諸欲略有五種。一領納受用。二攝喜受用。三尋思受用。四貪彼受用。五攝自受用。

復次,煩惱發業略有三種:一相應發、二親生發、三增上發。引餘煩惱而發起故。復次,非所愛法略有六種:一怨敵、二疾病、三不可愛境、四生等諸苦、五苦辛良藥、六非串習善。前四應遠離,後二應修習。復次,受用諸欲略有五種:一領納受用、二攝喜受用、三尋思受用、四貪彼受用、五攝自受用。

 

復次諸欲過失略有八相。一少味多苦多過患相。二他所逼切苦因緣相。三雜染受用勝因緣相。四墮諸惡趣苦因緣相。五尋思擾亂苦因緣相。六受用磨滅勝因緣相。七喪身磨滅勝因緣相。八能障善法勝因緣相。

復次,諸欲過失略有八相:一少味多苦多過患相、二他所逼切苦因緣相、三雜染受用勝因緣相、四墮諸惡趣苦因緣相、五尋思擾亂苦因緣相、六受用磨滅勝因緣相、七喪身磨滅勝因緣相、八能障善法勝因緣相。

 

復次諸欲因緣略有六種變壞。一他所逼切變壞。二諸界互違變壞。三所愛有情變壞。四身變壞。五心變壞。六無常變壞。復次當知諸欲由五種相似法故得稠林名。一由眾多相似法故。二由雜穢相似法故。三由養育眾生相似法故。四由藏竄相似法故。五由險難相似法故。 我已略說有尋有伺等三地決擇。其中處處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復次,諸欲因緣略有六種變壞:一他所逼切變壞、二諸界互違變壞、三所愛有情變壞、四身變壞、五心變壞、六無常變壞。復次,當知諸欲由五種相似法故得稠林名:一由眾多相似法故、二由雜穢相似法故、三由養育眾生相似法故、四由藏竄相似法故、五由險難相似法故。 我已略說有尋有伺等三地決擇。其中處處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有尋有伺等地決擇並科判》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E2.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