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2日 星期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九 (2)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九 (2)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三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毘奈耶中。略有五種能顯法義諸譬喻事。一本生事。二本事事。三影像事。四假合事。五譬喻事。本生事者。謂說前生菩薩行事。本事事者。謂說前世諸相應事。影像事者。謂說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喻。影顯最勝補特伽羅。又以世間七種河中補特伽羅喻。影顯正法中七種補特伽羅。如是所餘影像種類皆應了知。

復次,毘奈耶中。略有五種能顯法義諸譬喻事:一本生事、二本事事、三影像事、四假合事、五譬喻事。本生事者:謂說前生菩薩行事。本事事者:謂說前世諸相應事。影像事者:謂說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喻影顯最勝補特伽羅。又以世間七種河中補特伽羅,喻影顯正法中七種補特伽羅。如是所餘影像種類,皆應了知。

 

假合事者。謂大王喻或良醫喻。如是等類餘無量喻。隨順染污及清淨品。復有現見世間譬喻。或依雜染品。或依清淨品。由彼少分共相應故假合而說。譬喻事者。謂說廣長眾多譬喻。如長譬喻及餘無量如是等類。

假合事者:謂大王喻、或良醫喻,如是等類餘無量喻,隨順染污及清淨品。復有現見世間譬喻,或依雜染品、或依清淨品,由彼少分共相應故假合而說。譬喻事者:謂說廣長眾多譬喻,如長譬喻及餘無量如是等類。

 

復次由五種相建立所知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由事故。二由品業差別故。三由智依處差別故。四由智差別故。五由攝餘智差別故。云何由事故。謂略說一切有為無為名所知事。

復次,由五種相建立所知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由事故、二由品業差別故、三由智依處差別故、四由智差別故、五由攝餘智差別故。云何由事故?謂略說一切有為、無為,名所知事。

 

云何由品業差別故。謂即此事復有五品所知差別及此五品所知作業。何等為五。謂此所知或有假立故名所知。或有勝義故名所知。或有所作究竟故名所知。或有他心淨不淨行故名所知。或有一切種別故名所知。若世俗智能知假立所知。知假立故如實了知世俗道理善不善法。有罪無罪廣說乃至緣生法等一分應遠離一分應修習。

云何由品業差別故?謂即此事,復有五品所知差別,及此五品所知作業。何等為五?謂此所知,或有假立故名所知、或有勝義故名所知、或有所作究竟故名所知、或有他心淨不淨行故名所知、或有一切種別故名所知。若世俗智能知假立所知,知假立故,如實了知世俗道理善、不善法、有罪、無罪,廣說乃至緣生法等,一分應遠離,一分應修習。

 

又能了知世俗言說遊行世間。隨因隨緣而起眾行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能知勝義所知。知勝義故能證見修所斷法斷盡智無生智。能知所作究竟所知。知所作究竟故。心得決定無有疑惑。於自斷中離增上慢。他心智能知他心淨不淨行所知。由知此故如實知他所有意樂界及隨眠。

又能了知世俗言說,遊行世間,隨因隨緣,而起眾行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能知勝義所知。知勝義故,能證見修所斷法,斷盡智、無生智,能知所作究竟所知。知所作究竟故,心得決定無有疑惑,於自斷中離增上慢。他心智能知他心淨、不淨行所知,由知此故,如實知他所有意樂、界及隨眠。

 

十力智能知一切種別所知。由知此故能正於他起一切種教誡教授。能斷一切有情疑惑。能善安置一切有情於善趣果及解脫中。有大勢力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及安樂事。如是名為五品所知及五種業。

十力智能知一切種別所知,由知此故,能正於他起一切種教誡教授,能斷一切有情疑惑,能善安置一切有情於善趣果及解脫中,有大勢力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及安樂事。如是名為五品所知及五種業。

 

云何由智依處差別故。謂有二種。一自利行。二利他行。若隨順斷世俗智。若正能斷勝義智。若於斷所作究竟智。如是諸智。應知依自利行依處。若於他意樂界及隨眠所有他心智。若於一切種別所知中。所有十力智。如是二智。應知依利他行依處。如是名為智依處差別。

云何由智依處差別故?謂有二種:一自利行、二利他行。若隨順斷世俗智、若正能斷勝義智、若於斷所作究竟智,如是諸智,應知依自利行依處。若於他意樂界及隨眠所有他心智、若於一切種別所知中所有十力智,如是二智,應知依利他行依處。如是名為智依處差別。

 

云何由智差別故。謂世俗智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有漏或無漏。唯是世間。無漏者。謂於已斷一切無學身中可得。此及所餘總名俗智。亦唯世間。當知所餘法類智等是出世間。亦唯無漏。盡無生智當知唯於漏盡中生。若不分別盡及無生。謂我已得諸漏永盡。我未來苦不復當生者。唯是無漏。唯出世間。若作如是分別者。唯是無漏世出世間世俗智攝。是未曾得是阿羅漢相續中生他心智。唯是世間。若在異生及有學相續中者。是有漏。若無學相續中者。是無漏。

云何由智差別故?謂世俗智,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有漏、或無漏,唯是世間。無漏者:謂於已斷一切無學身中可得,此及所餘總名俗智,亦唯世間。當知所餘法類智等,是出世間,亦唯無漏。盡無生智,當知唯於漏盡中生。若不分別盡及無生,謂:我已得諸漏永盡、我未來苦不復當生者,唯是無漏,唯出世間。若作如是分別者,唯是無漏世出世間,世俗智攝,是未曾得是阿羅漢相續中生他心智,唯是世間。若在異生及有學相續中者,是有漏。若無學相續中者,是無漏。

 

問何因緣故清淨身中諸世俗智。說名無漏。答由彼身中諸漏隨眠已永斷故。又此諸智是他心智現所行境。此他心智非染污性。非餘染污現所行境。又彼自性不與一切煩惱相應。是故此智由隨眠故。由所緣故。由相應故。皆成無漏。十力智在如來相續中。是未曾得唯是無漏。世間智攝。何以故。由此一切種智皆帶戲論而現行故。

問:何因緣故清淨身中諸世俗智,說名無漏?答:由彼身中諸漏、隨眠已永斷故。又此諸智,是他心智現所行境,此他心智非染污性,非餘染污現所行境。又彼自性,不與一切煩惱相應,是故此智由隨眠故、由所緣故、由相應故,皆成無漏。十力智在如來相續中,是未曾得,唯是無漏,世間智攝。何以故?由此一切種智,皆帶戲論而現行故

 

云何由攝餘智差別故。謂神通智。解脫門智。無礙解智。無諍智。願智。力。無畏。念住一切種不共佛法等智。隨其所應當知皆為如前所說諸智所攝。謂五神通。皆世俗智攝。若諸異生及諸有學相續中者。皆是有漏。若在無學相續中者。皆是無漏。第六神通。盡及無生二智所攝。盡無生智如前應知。

云何由攝餘智差別故?謂神通智、解脫門智、無礙解智、無諍智、願智、力、無畏、念住一切種不共佛法等智,隨其所應,當知皆為如前所說諸智所攝。謂五神通,皆世俗智攝,若諸異生及諸有學相續中者,皆是有漏;若在無學相續中者,皆是無漏。第六神通,盡及無生二智所攝,盡、無生智如前應知。

 

空解脫門智八智所攝。謂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出世間盡無生智。無願解脫門智。六智所攝。謂法智類智。苦智集智。盡智無生智。無相解脫門智。五智所攝。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無礙解智無諍智願智十力等一切不共佛法智皆世俗智攝。皆是無漏。在阿羅漢及如來相續中。如其所應盡當知。 諸解脫門建立相。如本地分已說。不共佛法及無礙解等。如菩薩地已說。

空解脫門智,八智所攝;謂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出世間盡、無生智。無願解脫門智,六智所攝:謂法智、類智、苦智、集智、盡智、無生智。無相解脫門智,五智所攝: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無礙解智、無諍智、願智、十力等,一切不共佛法智,皆世俗智攝,皆是無漏。在阿羅漢及如來相續中,如其所應盡當知。 諸解脫門建立相,如《本地分》已說。不共佛法及無礙解等,如《菩薩地》已說。

 

復次云何神境。云何神境智。云何神境智作證。謂從一種變作多種。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境。由神境智於此神境領受示現。是故說此名為神境。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名神境智。由此智於彼境能領受能示現。是故說此名神境智。即此智種子。由生緣所攝受故。勢力增長相續隨轉。名神境智作證。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神境智作證。

復次,云何神境?云何神境智?云何神境智作證?謂從一種變作多種,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境。由神境智,於此神境領受示現,是故說此名為神境。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名神境智。由此智於彼境能領受、能示現,是故說此名神境智。即此智種子,由生緣所攝受故,勢力增長相續隨轉,名神境智作證。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神境智作證。

 

云何天耳。云何天耳智。云何天耳智作證。謂若修果耳所攝清淨色。是名天耳。與依耳識相應智。名天耳智。此智作證如前應知。如是一切總攝為一等如前說。復次由此道理餘一切通所作問詞。如前應知。所有釋詞隨其所應我今當說。

云何天耳?云何天耳智?云何天耳智作證?謂若修果耳所攝清淨色,是名天耳。與依耳識相應智,名天耳智,此智作證如前應知。如是一切總攝為一,等如前說。復次,由此道理,餘一切通,所作問詞,如前應知。所有釋詞,隨其所應我今當說。

 

謂諸他心由有貪等差別而轉。名心差別。若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緣彼為境智。名心差別智。此智作證如前應知。如是一切總攝為一等如前說。若於過去生自體差別明了記憶。名宿住隨念。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依止於念與念相應此方得轉。是故說名宿住隨念智。餘如前說。

諸他心,由有貪等差別而轉,名心差別。若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緣彼為境智,名心差別智。此智作證,如前應知。如是一切總攝為一,等如前說。若於過去生自體差別,明了記憶,名宿住隨念。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依止於念,與念相應此方得轉,是故說名宿住隨念智。餘如前說。

 

若諸有情好惡色等種種差別。從彼別別有情眾沒。於此別別有情眾生。說名死生。若修果眼所攝清淨色以為依止。緣死生境。識相應智。名死生智。餘如前說。若一切結無餘永斷。名為漏盡。即於此中世間盡智及無生智。名漏盡智。所餘一切如前應知。

若諸有情好、惡色等種種差別,從彼別別有情眾沒,於此別別有情眾生,說名死生。若修果眼所攝清淨色以為依止,緣死生境,識相應智,名死生智。餘如前說。若一切結無餘永斷,名為漏盡,即於此中世間盡智及無生智,名漏盡智。所餘一切,如前應知。

 

復次諸具神通修觀行者。若遇其時便能示現。或復安住或行他利。或於是中能善問記。是故名為具神通者。復次前三通是通非明。後三通亦通亦明。以能對治三世愚故。又初神通能迴異類。令他於己發生尊敬。第二神通知他所行染淨語業。能善訶責令其歡喜。第三神通善能知他若淨不淨心行差別。能正教授及與教誡。後三神通能令遠離常邊斷邊。能無顛倒離增上慢。依於漏盡宣說中道。即於此中能善教授。

復次,諸具神通修觀行者,若遇其時便能示現,或復安住、或行他利,或於是中能善問記,是故名為具神通者。復次,前三通,是通非明;後三通,亦通亦明;以能對治三世愚故。又初神通,能迴異類,令他於己發生尊敬。第二神通,知他所行染、淨語業,能善訶責令其歡喜。第三神通,善能知他若淨、不淨心行差別,能正教授及與教誡。後三神通,能令遠離常邊、斷邊,能無顛倒離增上慢,依於漏盡宣說中道,即於此中能善教授。

 

復次觀察三種義勢力故。俱分解脫利根阿羅漢苾芻住無諍定。謂或有一。昔曾於彼無諍等持。聞有無量差別勝利。心生喜樂發起勝願。由此因緣緣彼為境。猛利意樂。數數熏修。彼既證得阿羅漢已。由彼為因由彼為緣。即於是中心樂趣入。是故今者住無諍定。

復次,觀察三種義勢力故,俱分解脫利根阿羅漢苾芻,住無諍定。謂或有一,昔曾於彼無諍等持,聞有無量差別勝利,心生喜樂發起勝願,由此因緣緣彼為境,猛利意樂,數數熏修。彼既證得阿羅漢已,由彼為因、由彼為緣,即於是中心樂趣入,是故今者住無諍定。

 

又復有一。昔異生時。令諸有情起無量諍。於彼發起種種惱害瞋恨等事。今既證得阿羅漢果。於昔所行愚夫之行。生大悔愧。是故今者住無諍定。又復有一。自既證得阿羅漢果。欲令無量眾生造作順現法受可愛果業。又欲令彼於現法中受可愛果。是故方便住無諍定。由此因緣熏修邊際第四靜慮以為依止。發生無諍想三摩地防護他心。於自所起一切威儀。終不令他起煩惱諍。是故說此名為無諍。

又復有一,昔異生時令諸有情起無量諍,於彼發起種種惱害瞋恨等事,今既證得阿羅漢果,於昔所行愚夫之行,生大悔愧,是故今者住無諍定。又復有一,自既證得阿羅漢果,欲令無量眾生造作順現法受可愛果業,又欲令彼於現法中受可愛果,是故方便住無諍定。由此因緣,熏修邊際第四靜慮以為依止,發生無諍想三摩地防護他心,於自所起一切威儀,終不令他起煩惱諍,是故說此名為無諍。

 

如是為欲護他心故。隨所依止村邑聚落所住之處。周遍於此村邑聚落諸眾生心次第觀察。如是遍觀一切衢路一切家屬一一眾生未來世心。如是觀已。彼若了知如是村邑如是聚落。如是衢路如是家屬。如是眾生當於我所暫得見時。必定生起諸煩惱諍。即便隱避令彼眾生皆不得見。彼若了知不由見故。由不見故。生煩惱諍。則作方便令彼得見。

如是為欲護他心故,隨所依止村邑、聚落、所住之處,周遍於此村邑聚落諸眾生心次第觀察。如是遍觀一切衢路、一切家屬,一一眾生未來世心。如是觀已,彼若了知如是村邑、如是聚落、如是衢路、如是家屬、如是眾生,當於我所暫得見時,必定生起諸煩惱諍,即便隱避令彼眾生皆不得見。彼若了知不由見故,由不見故,生煩惱諍,則作方便令彼得見。

 

彼若了知由隨順故令不起諍。即便觀察所隨順事為淨不淨。若清淨者即與相見隨順彼事。若不清淨或復觀彼所隨順事令他相續起煩惱諍。既觀察已不與相見。又審觀察若因如是語言如是威儀。如是攝受如是受用衣服等物。如是說法如是勸導。令他相續起煩惱諍即便遠離。如是語言廣說乃至如是勸導。彼由多分住如是住行如是行。是故說名住無諍者。

彼若了知,由隨順故令不起諍,即便觀察所隨順事為淨、不淨。若清淨者,即與相見隨順彼事;若不清淨,或復觀彼所隨順事令他相續起煩惱諍,既觀察已不與相見。又審觀察,若因如是語言、如是威儀、如是攝受、如是受用衣服等物、如是說法、如是勸導,令他相續起煩惱諍,即便遠離。如是語言,廣說乃至如是勸導,彼由多分住如是住、行如是行,是故說名住無諍者。

 

云何願智。謂俱分解脫利根阿羅漢苾芻熏修邊際第四靜慮為依止故。若聲聞乘隨聲聞智所行境界。若獨覺乘隨獨覺智所行境界起如是願。願我當知如是如是所知境界。從此趣入熟修邊際第四靜慮。既入定已隨先所願一切了知。若諸如來遍於一切所知境界智無障礙。

云何願智?謂俱分解脫利根阿羅漢苾芻,熏修邊際第四靜慮為依止故,若聲聞乘隨聲聞智所行境界、若獨覺乘隨獨覺智所行境界,起如是願:願我當知如是如是所知境界。從此趣入,熟修邊際第四靜慮,既入定已,隨先所願一切了知,若諸如來遍於一切所知境界,智無障礙。

 

復次諸佛如來於無諍定而不數入。所以者何。有諸眾生勝利益事。由起煩惱俱時成辦。如來於此勝利益事不能棄捨復次如熏修邊際第四靜慮以為依止引發無諍及與願智。當知如來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亦爾。餘神通等一切靜慮以為依止皆能引發。

復次,諸佛如來,於無諍定而不數入。所以者何?有諸眾生勝利益事,由起煩惱俱時成辦,如來於此勝利益事不能棄捨。復次,如熏修邊際第四靜慮以為依止,引發無諍及與願智,當知如來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亦爾,餘神通等一切靜慮以為依止皆能引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