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一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一 (3)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五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云何善知剎帝利眾。謂善了知剎帝利眾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乃至如是壽量邊際。如是乃至善知長者居士等眾。云何善知諸沙門眾。謂能善知彼如是名。此是少年此是長年此是耆年。此持經者乃至此是能持論者。善知此是瑜伽師等。

復次,云何善知剎帝利眾?謂善了知剎帝利眾,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乃至如是壽量邊際。如是乃至善知長者、居士等眾。云何善知諸沙門眾?謂能善知彼如是名、此是少年、此是長年、此是耆年,此持經者乃至此是能持論者,善知此是瑜伽師等。

 

復次云何善知我於是中應當往詣乃至應默。謂若略說為此應往乃至應默。及如此應往乃至應默。何所為故詣在家眾乃至應默。謂為乞求資生眾具。或復為令未信者信信者增長。或為慰問遭重疾病受眾苦者。或為開解諸愁憂者。或為和好展轉怨對互相違者。或為隨順他所作事。或復為他之所勸請。或為隨從軌範親教同梵行者。或為經營僧所作事。是故應往乃至應默。

復次,云何善知我於是中應當往詣乃至應默?謂若略說,為此應往乃至應默,及如此應往乃至應默。何所為故詣在家眾乃至應默?謂為乞求資生眾具,或復為令未信者信信者增長,或為慰問遭重疾病受眾苦者,或為開解諸愁憂者,或為和好展轉怨對互相違者,或為隨順他所作事,或復為他之所勸請,或為隨從軌範親教同梵行者,或為經營僧所作事,是故應往乃至應默。

 

云何了知應如是往。謂如聲聞地已說其相。云何了知應如是住。謂往詣已不應即入。至內門側伏慢而住。或無疑慮徐入其家。至相見處從容而住。先言慰問含笑開顏。遠離嚬蹙方申愛語。云何了知應如是坐。謂佛開許隨其所有如法之座以正威儀端嚴而坐。

云何了知應如是往?謂如《聲聞地》已說其相。云何了知應如是住?謂往詣已不應即入,至內門側伏慢而住,或無疑慮徐入其家,至相見處從容而住,先言慰問含笑開顏,遠離嚬蹙方申愛語。云何了知應如是坐?謂佛開許隨其所有如法之座,以正威儀端嚴而坐。

 

云何了知應如是語。謂善了知如時如理如量寂靜質直而語。時有三種。一者樂聞非不樂聞。不樂聞者。謂如有一或飢或渴或身疲倦。或風熱等之所逼惱。是名初時。二者安住如法威儀非非威儀。或復有一雖樂欲聞非威儀。住非威儀者。謂不應立為坐者說。除彼重病。如別解脫經廣說其相。是第二時。三者其心無有染惱非染惱心。染惱心者。謂如有一其心匆遽於彼彼事增上勤劬。或荒或亂或復渾濁。或他僕使或作業者。或復殺者敵者怨者。是第三時。

云何了知應如是語?謂善了知如時、如理、如量,寂靜質直而語。時有三種:一者樂聞非不樂聞。不樂聞者:謂如有一,或飢、或渴、或身疲倦、或風熱等之所逼惱,是名初時。二者安住如法威儀非非威儀,或復有一雖樂欲聞非威儀。住非威儀者:謂不應立為坐者說,除彼重病,如《別解脫經》廣說其相,是第二時。三者其心無有染惱非染惱心。染惱心者:謂如有一,其心匆遽於彼彼事增上勤劬,或荒、或亂、或復渾濁、或他僕使、或作業者,或復殺者、敵者、怨者,是第三時。

 

理有三種。謂有求請。如法求請。如量求請。方為宣說如法。為說有義利說。由三種相當知如量。一不亂不雜而有所說。二圓滿文句宣說諸法。三凡所宣說言詞不重謂不重說。所有言詞若諸語言無用非義尚不少說。何況多說。當知寂靜亦有三種。一威儀寂靜。二言音寂靜。三其心寂靜。

理有三種,謂有求請、如法求請、如量求請,方為宣說如法,為說有義利說。由三種相,當知如量:一不亂不雜而有所說、二圓滿文句宣說諸法、三凡所宣說言詞不重謂、不重說。所有言詞若諸語言無用非義尚不少說,何況多說!當知寂靜,亦有三種:一威儀寂靜、二言音寂靜、三其心寂靜。

 

威儀寂靜者。謂諸根寂靜無有躁擾亦不高舉。支節不動而有所說。言音寂靜者。謂有所說聲不太高。亦不太急。心寂靜者。謂雖觸惱亦不生憤而有所說。況不觸惱。又無染心而有所說。又質直語亦有三種。謂如時語時乃至寂靜語時。或由宿習方便任性而語。或由現法串習加行作意而語。或由愛樂學處以思擇力。而自制伏方有所說。於一切時無有虛誑。若隱若顯所言無二。

威儀寂靜者:謂諸根寂靜無有躁擾亦不高舉,支節不動而有所說。言音寂靜者:謂有所說聲不太高,亦不太急。心寂靜者:謂雖觸惱亦不生憤而有所說,況不觸惱!又無染心而有所說。又質直語亦有三種,謂如時語時乃至寂靜語時,或由宿習方便任性而語;或由現法串習加行作意而語;或由愛樂學處以思擇力,而自制伏方有所說。於一切時無有虛誑,若隱、若顯所言無二。

 

云何了知應默。謂善了知於五時中應當默然。一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故作異言現相諠亂。爾時說者宜當默然。二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撥言且止吾不欲聞。爾時說者宜當默然。三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於說者所起求過心。發違諍言現相乖背。爾時說者宜當默然。四者施主以衣食等來相屈請。爾時受者宜當默然而許可之。五者若有敵論者來現相較論。爾時論者宜當默然聽其言說。

云何了知應默?謂善了知於五時中應當默然:一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故作異言現相諠亂,爾時說者宜當默然。二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撥言且止吾不欲聞,爾時說者宜當默然。三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於說者所,起求過心,發違諍言現相乖背,爾時說者宜當默然。四者施主以衣食等來相屈請,爾時受者宜當默然而許可之。五者若有敵論者來現相較論,爾時論者宜當默然聽其言說。

 

復次且由三相應自了知己所有信乃至是善男子。一由依處故。二由自性故。三由時分故。云何由依處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若事是信之所依處。信緣彼生當知彼事決定是我信所依處。云何由自性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軟中上品己所有信。云何由時分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我於某時已得是信。如了知信如是。戒等辯等為後皆當了知。

復次,且由三相,應自了知己所有信乃至是善男子:一由依處故、二由自性故、三由時分故。云何由依處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若事是信之所依處,信緣彼生當知彼事決定是我信所依處。云何由自性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軟、中、上品己所有信。云何由時分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我於某時已得是信。如了知信,如是戒等、辯等,為後皆當了知。

 

此中信是趣入支。戒是入已奢摩他支。聞是毘缽舍那支。捨是奢摩他毘缽舍那資糧支。內思所成慧及他隨順教授教誡。是能攝受奢摩他毘缽舍那支。依止此故證奢摩他毘缽舍那。及能證得諸沙門果。於自所證諸深細義。若有欲加而生疑惑。為斷疑故如自所證為彼宣說。又為降伏諸敵論者故須有辯。於他身語邪行起時。須有忍辱柔和所攝善男子性。

此中信是趣入支,戒是入已奢摩他支,聞是毘缽舍那支,捨是奢摩他、毘缽舍那資糧支。內思所成慧及他隨順教授教誡,是能攝受奢摩他、毘缽舍那支。依止此故,證奢摩他、毘缽舍那,及能證得諸沙門果,於自所證諸深、細義。若有欲加而生疑惑,為斷疑故,如自所證為彼宣說。又為降伏諸敵論者故須有辯,於他身語邪行起時,須有忍辱柔和所攝善男子性。

 

復次由三因緣發生不信。一由不正知三寶功德故。二行外道見故。三未遇諸佛及聖弟子三種神變。隨其一種所調伏故。復次由三因緣不能數往寂靜園林。一放逸懈怠所拘執故。二多事業故。三信順人故。

復次,由三因緣發生不信:一由不正知三寶功德故;二行外道見故;三未遇諸佛及聖弟子三種神變,隨其一種所調伏故。復次,由三因緣不能數往寂靜園林:一放逸懈怠所拘執故、二多事業故、三信順人故。

 

復次由三因緣為性不好造詣於他。一性無畏故。二性高慢故。三依文字故。由三因緣為性不好親近於他。一性不黠利故。二性非福田故。三無極欲樂故。由三因緣為性不好請問於他。一於法不善故。二於義不善故。三於二俱不善故。由三因緣不能審聽。一多尋伺故。二多物務故。三多諸蓋纏雜染心故。

復次,由三因緣為性不好造詣於他:一性無畏故、二性高慢故、三依文字故。由三因緣為性不好親近於他:一性不黠利故、二性非福田故、三無極欲樂故。由三因緣為性不好請問於他:一於法不善故、二於義不善故、三於二俱不善故。由三因緣不能審聽:一多尋伺故、二多物務故、三多諸蓋纏雜染心故。

 

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決定任持。一不聽聞故。二惡聽聞故。三覆慧勝慧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觀察諸法。一樂著戲論故。二愛居憒鬧故。三不成就審察慧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法隨法行。一由顧惜身命。二由即彼增上力故樂著利養。三由樂著恭敬。由三因緣不樂修行利他之行。一性是下劣種姓故。二悲微薄故。三無勢力故。如是白品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決定任持:一不聽聞故、二惡聽聞故、三覆慧勝慧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觀察諸法:一樂著戲論故、二愛居憒鬧故、三不成就審察慧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法隨法行:一由顧惜身命、二由即彼增上力故樂著利養、三由樂著恭敬。由三因緣不樂修行利他之行:一性是下劣種姓故、二悲微薄故、三無勢力故。如是白品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復次諸聖弟子非一眾多種種遊觀其事可得。所謂河濱遊觀。山谷遊觀。鬼趣遊觀。如是等類種種遊觀其事可得。問何因緣故諸大聲聞已得神通。乃往鬼趣詰問諸鬼自先業報。為為除自疑故。為為饒益眾生故。若為除自疑者。已得神通不應道理。若為饒益眾生者。當說云何饒益眾生。

復次,諸聖弟子非一眾多種種遊觀其事可得,所謂河濱遊觀、山谷遊觀、鬼趣遊觀,如是等類種種遊觀其事可得。問:何因緣故諸大聲聞已得神通,乃往鬼趣詰問諸鬼自先業報。為為除自疑故?為為饒益眾生故?若為除自疑者,已得神通不應道理。若為饒益眾生者,當說云何饒益眾生?

 

答為饒益眾生故。謂欲饒益此諸餓鬼及餘眾生。何以故。由神通力令諸餓鬼憶念宿世。自說先身所作惡業深生厭悔。因為說法便能領悟。由此因緣速離鬼趣。如是說名饒益諸鬼。已得神通諸大聲聞。聞彼所說種種所受不可愛果先世惡業。乃還人間展轉宣告。他既聞已心生厭患斷惡修善。如是說名利餘眾生。

答:為饒益眾生故,謂欲饒益此諸餓鬼及餘眾生。何以故?由神通力,令諸餓鬼憶念宿世,自說先身所作惡業深生厭悔,因為說法便能領悟,由此因緣速離鬼趣,如是說名饒益諸鬼。已得神通諸大聲聞,聞彼所說種種所受不可愛果先世惡業,乃還人間展轉宣告。他既聞已,心生厭患斷惡修善,如是說名利餘眾生。

 

復次由六種相當知欲行諸色名麤。云何六相說彼名麤。一眾多故麤。二沈重故麤。三不淨故麤。四堅強故麤。五變壞故麤。六不隨心轉故麤。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又獨覺地諸決擇文亦不復現。

復次,由六種相,當知欲行諸色名麤。云何六相說彼名麤?一眾多故麤、二沈重故麤、三不淨故麤、四堅強故麤、五變壞故麤、六不隨心轉故麤。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又《獨覺地》諸決擇文,亦不復現。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聲聞地決擇並科判》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E5.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