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三 (1)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三 (1)

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二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有五種定相違法。一毀犯禁戒。二無無間加行。三無殷重加行。四有沈沒。五他所擾惱。復有三種遠離。一住處遠離。二見遠離。三聞遠離。復次心清淨行苾芻。略有五種等持相違厚重過失。能為定障。一忿。二慢。三欲貪。四薩迦耶見。五不能堪忍。有五厚重三摩地相。由彼於此障礙而住。是故說名厚重過失。

復有五種定相違法:一毀犯禁戒、二無無間加行、三無殷重加行、四有沈沒、五他所擾惱。復有三種遠離:一住處遠離、二見遠離、三聞遠離。復次心清淨行苾芻,略有五種等持相違厚重過失能為定障:一忿、二慢、三欲貪、四薩迦耶見、五不能堪忍。有五厚重三摩地相,由彼於此障礙而住,是故說名厚重過失。

 

云何五相。一者獲得隨宜資具便生喜足。二者好樂求諸善法。三於身財無所顧戀。四於生死及與涅槃見大過失最勝功德。五於加行堪忍勤苦。此中忿者。謂懷忿故。若往他家不得利養或得而少。或弊或遲或不恭敬。由此便生顰蹙憤憾。從此因緣。發恚尋思及害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勝三摩地不能得生。設彼已生還復退失。

云何五相?一者獲得隨宜資具便生喜足、二者好樂求諸善法、三於身財無所顧戀、四於生死及與涅槃見大過失最勝功德、五於加行堪忍勤苦。此中忿者:謂懷忿故。若往他家不得利養,或得而少。或弊或遲,或不恭敬,由此便生顰蹙憤憾。從此因緣,發恚尋思及害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勝三摩地不能得生,設彼已生,還復退失。

 

所言慢者。謂懷慢故。慢所制伏。為性於法不生恭敬。於諸師範尊重福田。不能時時身心卑屈敬問諮請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亦不勤求所有善法。由此不能解了引發三摩地義。從此因緣發起輕慢相應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廣說。

所言慢者:謂懷慢故,慢所制伏。為性於法不生恭敬,於諸師範尊重福田,不能時時身心卑屈,敬問諮請: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亦不勤求所有善法,由此不能解了引發三摩地義。從此因緣,發起輕慢相應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廣說。

 

欲貪者。謂懷貪故。多諸愛染。於身財等深生顧戀。由此於外五妙欲中多生散亂。從此因緣生欲尋思眷屬尋思。國土尋思族望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廣說。彼復不淨能為對治。應知不淨略有三相。謂糞穢相。彼等流相。能依所依差別相。薩迦耶見者。謂由身見制伏因緣會遇世法。便為高欣下慼塗染。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

欲貪者:謂懷貪故,多諸愛染。於身財等深生顧戀,由此於外五妙欲中多生散亂,從此因緣生欲尋思、眷屬尋思、國土尋思、族望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廣說。彼復不淨能為對治。應知不淨略有三相,謂糞穢相、彼等流相、能依所依差別相。薩迦耶見者:謂由身見制伏,因緣會遇世法,便為高欣下慼塗染,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

 

又即於彼世法眾相。親愛恒流之所漂溺。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世法眾相所生不正尋思之所燒惱。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於彼世法眾相追求之時。種種擾亂散動所逼。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由彼身見因緣。恒常執著世法所依無常諸取。由是因緣為憂悲等之所逼惱。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

又即於彼世法眾相,親愛恒流之所漂溺,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世法眾相所生不正尋思之所燒惱,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於彼世法眾相追求之時,種種擾亂散動所逼,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由彼身見因緣,恒常執著世法所依無常諸取,由是因緣為憂悲等之所逼惱,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

 

又復即彼為欲除遣下地垢穢。勤修善時。於彼加行不生喜樂。於此所治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如為除遣下地垢穢。為遣上地所有垢穢當知亦爾。由此因故雖作是心。我當於彼生死涅槃觀大過失觀勝功德。便復顛倒。由此因緣先雖獲得諸三摩地。然於未生聖諦現觀勝三摩地。不能得生。

又復即彼為欲除遣下地垢穢,勤修善時,於彼加行不生喜樂,於此所治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如為除遣下地垢穢,為遣上地所有垢穢,當知亦爾。由此因故,雖作是心:我當於彼生死涅槃,觀大過失、觀勝功德,便復顛倒。由此因緣,先雖獲得諸三摩地,然於未生聖諦現觀勝三摩地,不能得生。

 

不堪忍者。謂懷不忍故。雖已獲得聖諦現觀勝三摩地。不能堪忍蚊虻等苦。捨離加行多生懈怠。由此因緣於所未生入根本定不能生起。設復已生還即退失。前三過失能為最初三摩地障。次一過失為諦現觀三摩地障。後一過失為入根本三摩地障。

不堪忍者:謂懷不忍故。雖已獲得聖諦現觀勝三摩地,不能堪忍蚊虻等苦,捨離加行多生懈怠。由此因緣,於所未生入根本定,不能生起;設復已生,還即退失。前三過失,能為最初三摩地障。次一過失,為諦現觀三摩地障。後一過失,為入根本三摩地障。

 

復有差別。謂有八種棄捨近住弟子因緣。於彼雜染之所染污。由染污故彼便棄捨近住弟子。非無煩惱諸阿羅漢常善住念有如斯事。云何為八。謂性於彼近住弟子有憎惡心。唯欲自身受於恭敬。如欲恭敬。欲受利養亦復如是。近住弟子多所毀犯行不正行。又於近住諸弟子眾饒益損減。便有所須及與不須。於增上戒教授折伏不能堪忍。於增上心增上慧住教授折伏不能堪忍。於營眾務所有擾惱。不能堪忍。

復有差別,謂有八種棄捨近住弟子因緣,於彼雜染之所染污。由染污故,彼便棄捨近住弟子,非無煩惱諸阿羅漢常善住念有如斯事。云何為八?謂性於彼近住弟子有憎惡心,唯欲自身受於恭敬。如欲恭敬,欲受利養亦復如是。近住弟子多所毀犯,行不正行。又於近住諸弟子眾饒益損減,便有所須及與不須,於增上戒教授折伏不能堪忍,於增上心增上慧住教授折伏不能堪忍,於營眾務所有擾惱不能堪忍。

 

復次嗢拖南曰。 數及所對治  支分廣建立 遠離苦散動  上支分差別  問如先所說四種靜慮。何因緣故唯四靜慮不增不減。答由能究竟超苦樂故。所以者何。從初靜慮乃至第四。漸超苦樂方究竟故。

復次嗢拖南曰:「數及所對治,支分廣建立,遠離苦散動,上支分差別。」  問:如先所說四種靜慮,何因緣故唯四靜慮不增不減?答:由能究竟超苦樂故。所以者何?從初靜慮乃至第四,漸超苦樂方究竟故。

 

云何名初靜慮所治。謂有五種。一者欲貪。二欲恚害。三種尋思。三者憂苦。四者犯戒。五者散亂。云何第二靜慮所治。亦有五種。一初靜慮貪。二尋伺。三苦。四掉。五定下劣性。云何第三靜慮所治。謂有四種。一第二靜慮貪。二喜。三踊躍。四定下劣性。

云何名初靜慮所治?謂有五種:一者欲貪、二欲恚害、三種尋思、三者憂苦、四者犯戒、五者散亂。云何第二靜慮所治?亦有五種:一初靜慮貪、二尋伺、三苦、四掉、五定下劣性。云何第三靜慮所治?謂有四種:一第二靜慮貪、二喜、三踊躍、四定下劣性。

 

云何第四靜慮所治。謂有五種。一入息出息。二第三靜慮貪。三樂。四於樂發悟。五定下劣性。問初靜慮有幾支。答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問第二靜慮有幾支。答有四支。何等為四。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

云何第四靜慮所治?謂有五種:一入息出息、二第三靜慮貪、三樂、四於樂發悟、五定下劣性。問:初靜慮有幾支?答: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問:第二靜慮有幾支?答:有四支。何等為四?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

 

問內等淨何法為自性。答念正知捨為自性。問第三靜慮有幾支。答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念。二正知。三捨。四樂。五心一境性。問第四靜慮有幾支。答有四支。何等為四。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四心一境性。初靜慮中念正知捨。由尋伺門之所引發。是故雖有而不宣說。

問:內等淨何法為自性?答:念正知捨為自性。問:第三靜慮有幾支?答: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念、二正知、三捨、四樂、五心一境性。問:第四靜慮有幾支?答:有四支。何等為四?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四心一境性。初靜慮中念正知捨,由尋伺門之所引發,是故雖有而不宣說。

 

第二靜慮由彼自性能有作業。又由踊躍心隨煩惱之所纏縛。是故顯示內等淨名。第三靜慮心隨煩惱已遠離故顯彼自相。是故說彼離喜貪故。初靜慮中離欲貪故非離喜貪。第二靜慮離尋伺貪故非離喜貪。第四靜慮即彼顯示最極清淨。是故當知一切靜慮彼皆隨轉如其所應。

第二靜慮由彼自性能有作業,又由踊躍心隨煩惱之所纏縛,是故顯示內等淨名。第三靜慮心隨煩惱已遠離故顯彼自相,是故說彼離喜貪故。初靜慮中,離欲貪故,非離喜貪。第二靜慮,離尋伺貪故,非離喜貪。第四靜慮,即彼顯示最極清淨。是故當知,一切靜慮彼皆隨轉,如其所應。

 

問何因緣故於四靜慮建立如是五支四支。答住所依故。住饒益故。住自性故。復有差別。謂思惟所緣故。受用所緣故。於緣不散故。復有差別。謂饒益所依故。增上心所依故。增上慧所依故。復有差別。謂為對治三雜染住所對治故。

問:何因緣故於四靜慮建立如是五支、四支?答:住所依故、住饒益故、住自性故。復有差別,謂思惟所緣故、受用所緣故、於緣不散故。復有差別,謂饒益所依故、增上心所依故、增上慧所依故。復有差別,謂為對治三雜染住所對治故。

 

云何名為三雜染住所對治耶。一染污住。二苦惱住。三愚癡住。復有差別。謂受欲者相似法故。諸受欲者略有三種正所作事。能顯彼是受用欲者。一正求財寶。二求財寶已能正受用。三於彼自在隨意所為。如是修習諸靜慮者亦有三種正所作事。當知依彼建立支分如其所應。

云何名為三雜染住所對治耶?一染污住、二苦惱住、三愚癡住。復有差別,謂受欲者相似法故。諸受欲者,略有三種正所作事,能顯彼是受用欲者:一正求財寶、二求財寶已能正受用、三於彼自在隨意所為。如是修習諸靜慮者,亦有三種正所作事,當知依彼建立支分,如其所應。

 

復有差別。謂為對治自苦惱行。應知建立諸靜慮支。如是略有三種對治。一對治缺減對治。二身心逼惱對治。三於外境界其心流散不寂靜對治。問何因緣故初靜慮中說離欲已。復說遠離惡不善法。答為欲顯示諸欲自相故。及為顯示諸欲過患相故。過患相者。由彼諸欲發起惡行。墜墮極下惡處所故。說名為惡。違善生故復名不善。

復有差別,謂為對治自苦惱行,應知建立諸靜慮支。如是略有三種對治:一對治缺減對治、二身心逼惱對治、三於外境界其心流散不寂靜對治。問:何因緣故初靜慮中說離欲已,復說遠離惡不善法?答:為欲顯示諸欲自相故,及為顯示諸欲過患相故。過患相者:由彼諸欲發起惡行,墜墮極下惡處所故,說名為惡;違善生故,復名不善。

 

復有差別。為欲顯示煩惱雜染斷故。及為顯示先所積集業雜染斷故。復有差別。為欲顯示諸在家者受用事門諸欲斷故。及為顯示諸出家者由尋思門諸欲斷故。復有差別。為欲顯示欲尋思斷故。及為顯示恚害尋思斷故。

復有差別,為欲顯示煩惱雜染斷故,及為顯示先所積集業雜染斷故。復有差別,為欲顯示諸在家者,受用事門諸欲斷故;及為顯示諸出家者,由尋思門諸欲斷故。復有差別,為欲顯示欲尋思斷故,及為顯示恚害尋思斷故。

 

復有差別。為欲顯示外道諸仙所得相故。及為顯示離彼退已行咒詛故。問何緣故知初靜慮中苦根未斷。答彼品麤重未遠離故。若於是處苦根已斷。便與第二靜慮住時應無差別。是故當知是處未斷。

復有差別,為欲顯示外道諸仙所得相故,及為顯示離彼退已行咒詛故。問:何緣故知初靜慮中苦根未斷?答:彼品麤重未遠離故。若於是處苦根已斷,便與第二靜慮住時應無差別,是故當知是處未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