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 (2)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 (2)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四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於身無所依住。謂依諸定修習念住。即於彼定無有愛味。乃至無有住著。云何於世間無所取執。謂於四顛倒已永斷滅。永斷滅故於彼身等終不執取淨樂我常。復次依上施設建立五種補特伽羅。云何為五。一欣樂喜樂諸異生者。二欣樂障斷見跡行者。三欣樂解脫見趣行者。四到究竟見趣行者。五到究竟見跡行者。

云何於身無所依住?謂依諸定修習念住,即於彼定無有愛味,乃至無有住著。云何於世間無所取執?謂於四顛倒,已永斷滅。永斷滅故,於彼身等終不執取淨、樂、我、常。復次,依上施設建立五種補特伽羅。云何為五?一欣樂喜樂諸異生者、二欣樂障斷見跡行者、三欣樂解脫見趣行者、四到究竟見趣行者、五到究竟見跡行者。

 

云何欣樂喜樂異生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三種。謂欣樂欲生喜樂。欣樂有尋有伺定生喜樂。欣樂無尋有伺定生喜樂。欣樂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差別故。云何欣樂障斷見跡行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二種。謂欣樂煩惱障斷。欣樂定障斷。差別故。欣樂煩惱障斷補特伽羅。於現法樂住未得已得。於一切種有想等至未得已得。謂於依止及於觀察。所知有差別故。欣樂定障斷補特伽羅。於一切勝處未得已得。及於一切遍處未得已得。

云何欣樂喜樂異生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三種:謂欣樂欲生喜樂、欣樂有尋有伺定生喜樂、欣樂無尋有伺定生喜樂,欣樂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差別故。云何欣樂障斷見跡行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二種:謂欣樂煩惱障斷、欣樂定障斷差別故。欣樂煩惱障斷補特伽羅,於現法樂住未得已得,於一切種有想等至未得已得,謂於依止及於觀察,所知有差別故。欣樂定障斷補特伽羅,於一切勝處未得已得,及於一切遍處未得已得。

 

云何欣樂解脫見趣行補特伽羅。謂諸外道起如是見。我為非有。我所為非有。我當無有。我所當無有。彼於此見未得已得。云何到究竟見趣行補特伽羅。謂於非想非非想處未得已得。云何到究竟見跡行補特伽羅。謂於六觸處無餘永斷究竟證受。如是名為依止施設建立五種補特伽羅

云何欣樂解脫見趣行補特伽羅?謂諸外道起如是見:我為非有、我所為非有、我當無有、我所當無有。彼於此見,未得已得。云何到究竟見趣行補特伽羅?謂於非想非非想處未得已得。云何到究竟見跡行補特伽羅?謂於六觸處,無餘永斷,究竟證受。如是名為依止施設建立五種補特伽羅

 

復次鄔波索迦有三種德。一清淨。二能造作。三能引發。清淨者。謂意樂清淨戒。行清淨。證清淨。意樂清淨者。謂於佛寶等遠離疑惑。不悕世事謂作吉祥。戒行清淨者。謂能圓滿所有學處。證清淨者。謂能證得世出世清淨故。能作三寶所作事故。名能造作。能引發同法不同法者智故。名能引發。

復次,鄔波索迦(清信士、近事男)有三種德:一清淨、二能造作、三能引發。清淨者:謂意樂清淨、戒行清淨、證清淨。意樂清淨者:謂於佛寶等遠離疑惑,不悕世事謂作吉祥。戒行清淨者:謂能圓滿所有學處。證清淨者:謂能證得世、出世清淨故。能作三寶所作事故,名能造作。能引發同法、不同法者智故,名能引發。

 

復次有三種法。一聞法。二行法。三究竟證法。又外道法是顛倒說。所有禁戒非可現見。依止邪願修梵行故。所有等至有熱惱非究竟。不能趣究竟不能出離故。共諸外道故。共諸異生故。諸佛正法與彼相違。是真善說是可現見。乃至智者自內所證。

復次,有三種法:一聞法、二行法、三究竟證法。又外道法是顛倒說。所有禁戒,非可現見,依止邪願修梵行故。所有等至,有熱惱非究竟,不能趣究竟,不能出離故,共諸外道故,共諸異生故。諸佛正法與彼相違,是真善說,是可現見,乃至智者自內所證。

 

復次諸欲得捨次第謂當宣說。先所應作由此故得。謂由布施持戒。於此可得謂在天上。由此受用謂由愛味。由此故捨謂由過患。如此差別捨於事欲及煩惱欲。謂由出離遠離功德。又若顯示清淨品法。謂應稱讚四沙門果。從彼決定無退墮故。或出世間故。

復次,諸欲得捨次第,謂當宣說,先所應作。由此故得,謂由布施、持戒;於此可得,謂在天上;由此受用,謂由愛味;由此故捨,謂由過患。如此差別捨,於事欲及煩惱欲,謂由出離遠離功德。又若顯示清淨品法,謂應稱讚四沙門果,從彼決定無退墮故,或出世間故。

 

復次由三因緣同梵行者。應當和合驅擯犯戒。一為護他故。二彼不堪為上法器故。三彼能令僧無威德故。復次由四因緣令於尸羅深生愛樂。一由師教遠離二邊制立所學故。二由自內非極猛利貪等類故。三由助伴彼極柔和易共住故。四由加行不住懈怠故。

復次,由三因緣同梵行者,應當和合驅擯犯戒:一為護他故、二彼不堪為上法器故、三彼能令僧無威德故。復次,由四因緣令於尸羅深生愛樂:一由師教遠離二邊制立所學故、二由自內非極猛利貪等類故、三由助伴彼極柔和易共住故、四由加行不住懈怠故。

 

復次有四種觀察尸羅。一由共住信知是有。二於厄難信知堅牢。三由世務信知無缺。四由言論決擇信知無戀見不壞故。云何心趣遠離。謂於住時處憒鬧者。云何心趣出離。謂於聚落而遊行者。云何心趣涅槃。謂居寂靜處奢摩他等相者。

復次,有四種觀察尸羅:一由共住信知是有、二於厄難信知堅牢、三由世務信知無缺、四由言論決擇信知無戀見不壞故。云何心趣遠離?謂於住時處憒鬧者。云何心趣出離?謂於聚落而遊行者。云何心趣涅槃?謂居寂靜處奢摩他等相者。

 

復有差別。謂依遠煩惱說趣遠離。依出生死說趣出離。依入涅槃宮說趣涅槃。一切受并相續滅。故名為無影。名為寂滅。三苦永離故名為寂靜。煩惱熾然熱惱永息故名為清涼。得無上跡故名為真梵。

復有差別,謂依遠煩惱,說趣遠離;依出生死,說趣出離;依入涅槃宮,說趣涅槃。一切受并相續滅,故名為無影,名為寂滅。三苦永離故,名為寂靜。煩惱熾然熱惱永息故,名為清涼。得無上跡故,名為真梵。

 

復次由三過故不能無倒聽聞正法。一散亂故。二愚癡故。三不恭敬故。 復次有五種相為聞修器。一謙下心。二奉行心。三攝受義心。四善攝受義心。五恭敬心。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有五種大師功德。若有大師具成就者。便能映蔽外道沙門婆羅門師。何等為五。一於諸戒行終無誤失。二善建立法。三善制立所學。四於善建立法善制立所學中。隨所疑惑皆能善斷。五教授出離。

復次,由三過故,不能無倒聽聞正法:一散亂故、二愚癡故、三不恭敬故。復次,有五種相為聞修器:一謙下心、二奉行心、三攝受義心、四善攝受義心、五恭敬心。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有五種大師功德,若有大師具成就者,便能映蔽外道、沙門、婆羅門師。何等為五?一於諸戒行終無誤失;二善建立法;三善制立所學;四於善建立法善制立所學中,隨所疑惑皆能善斷;五教授出離。

 

復次由三因緣唯有此道能得出離。謂無我見。一未曾得故。二現能對治諸煩惱故。三現於解脫無怖畏故。復次有四種歡喜。一儉素歡喜。二積習梵行歡喜。三無悔歡喜。四樂斷樂修歡喜。第一歡喜能引少欲樂。第二歡喜能引遠離樂。第三歡喜能引三摩地樂。第四歡喜能引三菩提樂。

復次,由三因緣唯有此道能得出離,謂無我見:一未曾得故、二現能對治諸煩惱故、三現於解脫無怖畏故。復次,有四種歡喜:一儉素歡喜、二積習梵行歡喜、三無悔歡喜、四樂斷樂修歡喜。第一歡喜,能引少欲樂。第二歡喜,能引遠離樂。第三歡喜,能引三摩地樂。第四歡喜,能引三菩提樂。

 

復次由二因緣佛世尊法名為善說。一言詞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達故。由二因緣易可通達。一若文若義易覺了故。二出離等覺故。由二因緣名為出離。一往善趣出離故。二趣三菩提出離故。由二因緣趣三菩提。一無疑惑故。二不可壞故。由二因緣不可破壞。一見不可壞故。二有窣堵波故。

復次,由二因緣佛世尊法名為善說:一言詞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達故。由二因緣易可通達:一若文若義易覺了故、二出離等覺故。由二因緣名為出離:一往善趣出離故、二趣三菩提出離故。由二因緣趣三菩提:一無疑惑故、二不可壞故。由二因緣不可破壞:一見不可壞故、二有窣堵波(佛塔)故。

 

由二因緣有窣堵波。一證堅住故。二有可依故。由二因緣名有可依。一依智不依識故。二大師是如來應正等覺故。由二因緣大師是如來應正等覺。一斷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得故。 復次有四種能障斷法。一無厭離。二智未熟。三散亂。四沈下。應知慧眼於作惡者說名為盲。於作福者說名有垢。於諸外道說名有翳。

由二因緣有窣堵波:一證堅住故、二有可依故。由二因緣名有可依:一依智不依識故、二大師是如來應正等覺故。由二因緣大師是如來應正等覺:一斷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得故。復次,有四種能障斷法:一無厭離、二智未熟、三散亂、四沈下。應知慧眼,於作惡者,說名為盲;於作福者,說名有垢;於諸外道,說名有翳。

 

復次修法念住者。應正了知十一種雜染法。一貪。二瞋。三癡。四聚。五散。六沈。七掉。八隨煩惱相。九不樂遠離。十愛味。十一增上慢。復次由四因緣出世間道用世間道以為助伴。一隱障諸蓋故。二遠分制伏故。三厭患朽壞故。四法力滋潤故。

復次,修法念住者,應正了知十一種雜染法:一貪、二瞋、三癡、四聚、五散、六沈、七掉、八隨煩惱相、九不樂遠離、十愛味、十一增上慢。復次,由四因緣出世間道用世間道以為助伴:一隱障諸蓋故、二遠分制伏故、三厭患朽壞故、四法力滋潤故。

 

復次由四種相當知如來所得天眼遍行一切有情義境。一現見住造能感一切趣業有情故。二現見住種種無量生處有情故。三現見有中有死生有情故。四現見無中有死生有情故。

復次,由四種相,當知如來所得天眼遍行一切有情義境:一現見住造能感一切趣業有情故、二現見住種種無量生處有情故、三現見有中有死生有情故、四現見無中有死生有情故。

 

復次為證諸法為達諸法勤修行者。有七漸次能證諸法能達諸法。謂於說法者恭敬承事。既承事已審諦聽法。審聞法已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故為住其心攝正方便攝正方便故發勤精進。發勤精進故遠離內外不平等心起處方便。法財二種障得清淨。障清淨故於三摩地不生愛味離增上慢。

復次,為證諸法、為達諸法勤修行者,有七漸次能證諸法、能達諸法:謂於說法者,恭敬承事;既承事已,審諦聽法;審聞法已,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故,為住其心攝正方便;攝正方便故,發勤精進;發勤精進故,遠離內外不平等心起處方便,法、財二種障得清淨;障清淨故,於三摩地不生愛味,離增上慢。

 

復次為對治九種所治故。應修四種念住。一不厭離。二不作意。三止觀隨煩惱。四沈下。五不堪擊難。六於劣喜足。七忘失教授。八毀犯禁戒。九棄捨善軛。復次諸出家者有五過失。一不喜樂過失。二貪著利養恭敬過失。三追求親屬過失。四輕蔑過失。五增上慢過失。諸在家者當知亦有五種過失。一貪著過失。二習近能障諸欲過失。三攝受過失。四造作惡行過失。五不作善行過失。

復次,為對治九種所治故,應修四種念住:一不厭離、二不作意、三止觀隨煩惱、四沈下、五不堪擊難、六於劣喜足、七忘失教授、八毀犯禁戒、九棄捨善軛。復次,諸出家者有五過失:一不喜樂過失、二貪著利養恭敬過失、三追求親屬過失、四輕蔑過失、五增上慢過失。諸在家者當知亦有五種過失:一貪著過失、二習近能障諸欲過失、三攝受過失、四造作惡行過失、五不作善行過失。

 

復次愚夫有四種相。一不作善作。二作於惡作。三二種雜作。四雖復一向作於善作而於善作不如實知。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不決定慧。二邪決定慧。三不起加行。四所作奸詐。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非處歡喜。二非處愁憂。三決定艱辛。四先不觀察。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邪思構。二邪發起。三設施功勞多分無果。四由此因緣多生愁嘆。又諸愚夫多分少福運業薄劣。

復次,愚夫有四種相:一不作善作;二作於惡作;三二種雜作;四雖復一向作於善作,而於善作不如實知。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不決定慧、二邪決定慧、三不起加行、四所作奸詐。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非處歡喜、二非處愁憂、三決定艱辛、四先不觀察。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邪思構、二邪發起、三設施功勞多分無果、四由此因緣多生愁嘆。又諸愚夫多分少福運業薄劣。

 

復次五法相似。生死大海得大海名。一處所無邊相似故。二甚深相似故。三難渡相似故。四不可飲相似故。五大寶所依相似故。復次由五因緣於諸財施法施為勝。一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惡行。法施決定起諸善行。二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煩惱。法施能令對治煩惱。三者財施於他身中無間引發有罪安樂。法施能令無間引發無罪安樂。四者財施若佛現世若不現世易可獲得。法施若無諸佛現世難可獲得。五者財施施而有盡。法施施而無盡。

復次,五法相似,生死大海得大海名:一處所無邊相似故、二甚深相似故、三難渡相似故、四不可飲相似故、五大寶所依相似故。復次,由五因緣於諸財施,法施為勝:一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惡行,法施決定起諸善行;二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煩惱,法施能令對治煩惱;三者財施於他身中無間引發有罪安樂,法施能令無間引發無罪安樂;四者財施若佛現世、若不現世易可獲得,法施若無諸佛現世難可獲得;五者財施施而有盡,法施施而無盡。

 

復次應令五心隨己自在而轉。不應令己隨彼諸心自在而轉。何等為五。一惡行方便心於惡行中猛利趣入。二善行方便心於善行中不猛趣入。三追求諸欲方便心於非法兇暴追求欲中猛利趣入。四受用諸欲方便心深生貪染。乃至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趣入受用。五出離遠離方便心於出離遠離中速疾退轉。於諸欲中或於靜慮諸愛味中速疾趣入。

復次,應令五心隨己自在而轉,不應令己隨彼諸心自在而轉。何等為五?一惡行方便心,於惡行中猛利趣入;二善行方便心,於善行中不猛趣入;三追求諸欲方便心,於非法兇暴追求欲中猛利趣入;四受用諸欲方便心,深生貪染,乃至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趣入受用;五出離遠離方便心,於出離遠離中速疾退轉,於諸欲中或於靜慮諸愛味中速疾趣入。

 

復次由五種相諸煩惱魅。甚於鬼魅。一者若為一鬼所魅。唯即為此一鬼所魅。若為一煩惱所魅。必為無量煩惱所魅。二者若為鬼魅所魅。或以咒術或以縛害或以資具或以眾藥易可治療。若為煩惱魅之所魅不可治療。

復次,由五種相,諸煩惱魅甚於鬼魅:一者若為一鬼所魅,唯即為此一鬼所魅;若為一煩惱所魅,必為無量煩惱所魅。二者若為鬼魅所魅,或以咒術、或以縛害、或以資具、或以眾藥易可治療;若為煩惱魅之所魅,不可治療。

 

三者若為鬼魅所魅。當於魅時易可識別。下至嬰兒亦能覺了。若為煩惱魅之所魅。當於魅時難可識別。世聰慧者尚不能了。四者若為鬼魅所魅。此魅是客易可摧伏。非是俱生。不即由彼成其自性。若為煩惱魅之所魅。此魅非客難可摧伏。而是俱生。即由彼故成其自性。五者若為鬼魅所魅。不與一切餘有情共。若為煩惱魅之所魅。必與一切餘有情共。

三者若為鬼魅所魅,當於魅時易可識別,下至嬰兒亦能覺了;若為煩惱魅之所魅,當於魅時難可識別,世聰慧者尚不能了。四者若為鬼魅所魅,此魅是客易可摧伏,非是俱生,不即由彼成其自性;若為煩惱魅之所魅,此魅非客難可摧伏,而是俱生,即由彼故成其自性。五者若為鬼魅所魅,不與一切餘有情共;若為煩惱魅之所魅,必與一切餘有情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