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3)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二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界。云何界善巧。謂界有十八。則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為界。若復於彼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種子別別種姓。生起出現。如實了知忍可審察。名界善巧。如實了知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而轉。即於因緣而得善巧。是故說此名界善巧。

云何界?云何界善巧?謂界有十八。則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為界。若復於彼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種子、別別種姓、生起出現,如實了知,忍可審察,名界善巧。如實了知十八種法,從別別界,別別而轉,即於因緣而得善巧,是故說此名界善巧。

 

云何處。云何處善巧。謂處有十二。則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是名為處。處善巧者。謂眼為增上緣。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眼識及相應法。耳為增上緣。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耳識及相應法。如是乃至意為等無間緣。此生作意為增上緣。法為所緣緣。生起意識及相應法。如是六識身及相應法。皆由三緣而得流轉。謂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若於如是諸內外處。緣得善巧名處善巧。

云何處?云何處善巧?謂處有十二。則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是名為處。處善巧者:謂眼為增上緣,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眼識及相應法;耳為增上緣,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耳識及相應法;如是乃至意為等無間緣,此生作意為增上緣,法為所緣緣,生起意識及相應法。如是六識身及相應法,皆由三緣,而得流轉。謂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若於如是諸內外處緣得善巧,名處善巧。

 

云何緣起。云何緣起善巧。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乃至招集如是純大苦蘊。是名緣起。

云何緣起?云何緣起善巧?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乃至招集如是純大苦蘊,是名緣起。

 

若復了知唯有諸法滋潤諸法。唯有諸法等潤諸法。唯有諸行引發諸行。而彼諸行因所生故緣所生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體是無常。是無常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悴悲嘆憂苦惱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惱法故。則名為苦。由是苦故不得自在其力羸劣。由是因緣定無有我。若於如是緣生法中。由如是等種種行相善巧。了達或無常智或苦智或無我智。是名緣起善巧。

若復了知,唯有諸法滋潤諸法,唯有諸法等潤諸法,唯有諸行引發諸行。而彼諸行,因所生故、緣所生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體是無常。是無常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悴、悲嘆、憂苦惱法。是生法故,乃至是惱法故,則名為苦。由是苦故,不得自在,其力羸劣,由是因緣,定無有我。若於如是緣生法中,由如是等種種行相善巧了達,或無常智、或苦智、或無我智,是名緣起善巧。

 

又處非處善巧。當知即是緣起善巧差別。此中差別者。謂由處非處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則善不善法有果異熟。若諸善法能感可愛果異熟法。諸不善法能感非愛果異熟法。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名處非處善巧。此五善巧略則為二。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由蘊善巧顯自相善巧。由餘善巧顯共相善巧。如是總名善巧所緣。

又處非處善巧,當知即是緣起善巧差別。此中差別者,謂由處非處善巧故,能正了知,非不平等因果道理,則善不善法有果異熟。若諸善法,能感可愛果異熟法;諸不善法,能感非愛果異熟法。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名處非處善巧。此五善巧,略則為二: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由蘊善巧,顯自相善巧;由餘善巧,顯共相善巧。如是總名善巧所緣。

 

云何淨惑所緣。謂觀下地麤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云何麤性。謂麤性有二。一體麤性。二數麤性。體麤性者。謂欲界望初靜慮。雖皆具五蘊。而欲界中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甚可厭惡。是故說彼為體麤性。初靜慮中則不如是。極靜極妙。是故說彼為體靜性。

云何淨惑所緣?謂觀下地麤性、上地靜性。如欲界對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云何麤性?謂麤性有二:一體麤性、二數麤性。體麤性者:謂欲界望初靜慮,雖皆具五蘊,而欲界中過患深重、苦住增上,最為鄙劣,甚可厭惡,是故說彼為體麤性;初靜慮中則不如是,極靜、極妙,是故說彼為體靜性。

 

數麤性者。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應知應斷。如是乃至識蘊亦爾。是故說彼為數麤性。如是上地展轉相望。若體麤性若數麤性。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是麤性。於諸上地展轉相望。乃至極於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增多。非想非非想處唯靜唯妙。更無上地勝過此故。以要言之有過患義。是麤性義。

數麤性者:謂欲界色蘊,有多品類,應知、應斷,如是乃至識蘊亦爾,是故說彼為數麤性。如是上地展轉相望,若體麤性、若數麤性,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是麤性,於諸上地展轉相望,乃至極於無所有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切上地,苦惱減少,壽量增多。非想非非想處,唯靜、唯妙,更無上地勝過此故。以要言之,有過患義,是麤性義。

 

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名為麤性。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名為靜性。此是世間由世俗道淨惑所緣。何以故。彼觀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隱性以為麤性。觀於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斷除下地所有煩惱。始從欲界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此是暫斷非究竟斷。以於後時更相續故。

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名為麤性。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名為靜性。此是世間,由世俗道淨惑所緣。何以故?彼觀下地,多諸過患,如病、如癰、猶如毒箭,不安隱性,以為麤性;觀於上地,與彼相違,以為靜性。斷除下地所有煩惱,始從欲界,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此是暫斷,非究竟斷,以於後時更相續故。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云何滅聖諦。謂即此愛等無餘斷滅。名滅聖諦。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云何滅聖諦?謂即此愛等無餘斷滅,名滅聖諦。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

 

當知此中依黑品白品果因建立。故建立四聖諦。謂苦諦是黑品果。集諦是黑品因。滅諦是白品果。道諦是白品因。能得能證故。又苦諦如病初應遍知。集諦如病因緣次應遠離。滅諦如無病次應觸證。道諦如良藥復應修習及多修習。又苦諦苦義。乃至道諦道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又彼自相無有虛誑及見。彼故無倒覺轉。是故名諦。

當知此中,依黑品、白品果因建立,故建立四聖諦。謂苦諦是黑品果,集諦是黑品因,滅諦是白品果,道諦是白品因,能得、能證故。又苦諦如病,初應遍知;集諦如病因緣,次應遠離;滅諦如無病,次應觸證;道諦如良藥,復應修習及多修習。又苦諦苦義,乃至道諦道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又彼自相無有虛誑,及見彼故,無倒覺轉,是故名諦。

 

問何故諸諦唯名聖諦。答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又於愚夫唯由法爾說名為諦不由覺悟。於諸聖者俱由二種。又生苦者。謂於生時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生自體即是其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謂由所求不得因緣。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求不得體即是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

問:何故諸諦唯名聖諦?答: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又於愚夫,唯由法爾說名為諦,不由覺悟;於諸聖者,俱由二種。又生苦者:謂於生時,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生自體,即是其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謂由所求不得因緣,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求不得體,即是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

 

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苦。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餘壞苦行苦。所以者何。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

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苦。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餘壞苦、行苦。所以者何?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

 

問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答於苦苦中若凡若聖一切等有苦覺慧轉。又苦苦性極可厭患。又從先來未習慧者。纔為說時則便易入。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問: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答:於苦苦中,若凡、若聖一切等,有苦覺慧轉。又苦苦性,極可厭患。又從先來未習慧者,纔為說時則便易入。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

 

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

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

 

又如說言住貪欲纏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

又如說言:住貪欲纏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

 

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樂。即此希求由三門轉。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希求境界復有二種。謂於已得境界。有喜著俱行愛。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愛。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樂。即此希求由三門轉,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希求境界,復有二種:謂於已得境界,有喜著俱行愛;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愛。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

 

滅有二種。一煩惱滅。二所依滅。道有二種。一有學道。二無學道。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如是已說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

滅有二種:一煩惱滅、二所依滅。道有二種:一有學道、二無學道。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如是已說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

 

云何教授。謂四教授。一無倒教授。二漸次教授。三教教授。四證教授。云何無倒教授。謂無顛倒宣說法義。令其受持讀誦修學。如實出離正盡眾苦作苦邊際。如是名為無倒教授。云何漸次教授。謂稱時機宣說法義。先令受持讀誦淺近後方令彼學深遠處。又為令入初諦現觀先教苦諦後集滅道。又為令得靜慮等至。先教最初靜慮等至。後教其餘靜慮等至。如是等類應知名為漸次教授。

云何教授?謂四教授:一無倒教授、二漸次教授、三教教授、四證教授。云何無倒教授?謂無顛倒宣說法義,令其受持讀誦修學,如實出離,正盡眾苦,作苦邊際。如是名為無倒教授。云何漸次教授?謂稱時機宣說法義,先令受持讀誦淺近後,方令彼學深遠處。又為令入初諦現觀,先教苦諦,後集滅道。又為令得靜慮等至,先教最初靜慮等至,後教其餘靜慮等至。如是等類,應知名為漸次教授。

 

云何教教授。謂從尊重若似尊重達解瑜伽軌範親教。或諸如來或佛弟子所。聞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減教授於他名教教授。云何證教授。謂如自己獨處空閑。所得所觸所證諸法。為欲令他得觸證故。方便教授名證教授。

云何教教授?謂從尊重、若似尊重,達解瑜伽軌範親教、或諸如來、或佛弟子,所聞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減,教授於他,名教教授。云何證教授?謂如自己獨處空閑,所得、所觸、所證諸法,為欲令他得觸證故,方便教授名證教授。

 

復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云何。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復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云何?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法雲資訊網 - 瑜伽師地論 (http://fayun.org/index.php/yo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