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 (3)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一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建立趣入。謂或有種姓。或有趣入。或有將成熟或有已成熟。或有唯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或有亦趣入亦將成熟非已成熟。或有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或有非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云何有種姓。謂如前說。云何有趣入。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最初獲得昔所未得。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是名趣入。

云何建立趣入?謂或有種姓、或有趣入、或有將成熟、或有已成熟。或有唯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或有亦趣入,亦將成熟,非已成熟。或有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或有非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云何有種姓?謂如前說。云何有趣入?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最初獲得昔所未得,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是名趣入。

 

云何將成熟。謂即如是已得趣入補特伽羅。除所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從趣入後。於後後生修集諸根轉上轉勝轉復微妙。是名將成熟。云何已成熟。謂所獲得最後有身。若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已成熟。

云何將成熟?謂即如是已得趣入補特伽羅,除所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從趣入後,於後後生,修集諸根,轉上轉勝,轉復微妙,是名將成熟。云何已成熟?謂所獲得最後有身。若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已成熟。

 

云何唯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謂初獲得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未從此後復經一生。是名唯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云何亦趣入亦將成熟非已成熟。謂初獲得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從此已後復經一生或二或多。而未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餘如前說。是名亦趣入亦將成熟非已成熟。

云何唯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謂初獲得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未從此後,復經一生,是名唯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云何亦趣入亦將成熟非已成熟?謂初獲得於諸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從此已後,復經一生、或二、或多,而未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餘如前說。是名亦趣入亦將成熟非已成熟。

 

云何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謂即如是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復已獲得最後有身。若住於此得般涅槃。餘如前說。是名亦已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云何非已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謂即如是有涅槃法補特伽羅。唯住種姓而未趣入。是名非已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補特伽羅。然有堪能定當趣入當得成熟。

云何亦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謂即如是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復已獲得最後有身,若住於此,得般涅槃,餘如前說。是名亦已趣入亦已成熟非將成熟。云何非已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謂即如是有涅槃法補特伽羅,唯住種姓而未趣入,是名非已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補特伽羅;然有堪能,定當趣入,當得成熟。

 

復有一類補特伽羅定無堪能當得趣入當得成熟。謂離種姓無涅槃法補特伽羅。當知如是補特伽羅無種姓故。定無堪能當得趣入及當成熟。何況當能得般涅槃。當知此中如是一切補特伽羅。六位所攝。何等為六。一有堪能補特伽羅。二成就下品善根補特伽羅。三成就中品善根補特伽羅。四成就上品善根補特伽羅。五究竟方便補特伽羅。六已到究竟補特伽羅。

復有一類補特伽羅,定無堪能當得趣入當得成熟,謂離種姓、無涅槃法補特伽羅。當知如是補特伽羅無種姓故,定無堪能當得趣入及當成熟,何況當能得般涅槃?當知此中,如是一切補特伽羅,六位所攝。何等為六?一有堪能補特伽羅、二成就下品善根補特伽羅、三成就中品善根補特伽羅、四成就上品善根補特伽羅、五究竟方便補特伽羅、六已到究竟補特伽羅。

 

云何堪能補特伽羅。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而未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是名堪能補特伽羅。云何成就下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是名成就下品善根補特伽羅。

云何堪能補特伽羅?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而未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是名堪能補特伽羅。云何成就下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是名成就下品善根補特伽羅。

 

云何成就中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從是已後或經一生或二或多。展轉勝進而未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成就中品善根補特伽羅。云何成就上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即如是展轉勝進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後有身。若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成就上品善根補特伽羅。

云何成就中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初於佛正覺正說法毘奈耶所有正信,廣說乃至調柔諸見。從是已後,或經一生、或二、或多,展轉勝進,而未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成就中品善根補特伽羅。云何成就上品善根補特伽羅?謂即如是展轉勝進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後有身,若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成就上品善根補特伽羅。

 

云何名為究竟方便補特伽羅。謂已獲得最後有身補特伽羅。為盡諸漏聽聞正法。或得無倒教授教誡。正修加行而未能得遍一切種諸漏永盡。未到究竟。如是名為究竟方便補特伽羅。云何名為已到究竟補特伽羅。謂即如是補特伽羅。為盡諸漏聽聞正法。獲得無倒教授教誡。如是如是正修加行。已能獲得遍一切種諸漏永盡所作已辦。究竟獲得第一清涼。如是名為已到究竟補特伽羅。

云何名為究竟方便補特伽羅?謂已獲得最後有身補特伽羅,為盡諸漏聽聞正法,或得無倒教授教誡,正修加行,而未能得遍一切種諸漏永盡,未到究竟,如是名為究竟方便補特伽羅。云何名為已到究竟補特伽羅?謂即如是補特伽羅,為盡諸漏聽聞正法,獲得無倒教授教誡,如是如是正修加行,已能獲得遍一切種諸漏永盡,所作已辦,究竟獲得第一清涼,如是名為已到究竟補特伽羅。

 

當知此中堪能種類補特伽羅。即以種姓為依為住。便能獲得下品善根。及能趣入。既趣入已下品善根為依為住。復能獲得中品善根。以此善根而自成熟。彼於如是自成熟時。中品善根為依為住。復能獲得上品善根。已得成熟。彼由如是上品善根。修集為因所得自體。復能修集轉勝資糧。由是觸證心一境性。復能趣入正性離生。證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而未能證最勝第一阿羅漢果。如是名為究竟方便補特伽羅。若已證得一切煩惱皆悉永斷阿羅漢果。爾時名為已到究竟補特伽羅。此則顯示由初中後一切聲聞所修正行。所立六種補特伽羅。由有種姓聲聞正行。顯示最初補特伽羅。由到究竟聲聞正行。顯示最後補特伽羅。由餘聲聞所修正行。顯示中間補特伽羅。

當知此中,堪能種類補特伽羅,即以種姓為依為住,便能獲得下品善根,及能趣入。既趣入已,下品善根為依為住,復能獲得中品善根,以此善根而自成熟。彼於如是自成熟時,中品善根為依為住,復能獲得上品善根。已得成熟,彼由如是上品善根,修集為因,所得自體,復能修集轉勝資糧,由是觸證心一境性。復能趣入正性離生,證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而未能證最勝第一阿羅漢果,如是名為究竟方便補特伽羅。若已證得一切煩惱皆悉永斷阿羅漢果,爾時名為已到究竟補特伽羅。此則顯示,由初、中、後,一切聲聞所修正行,所立六種補特伽羅。由有種姓聲聞正行,顯示最初補特伽羅。由到究竟聲聞正行,顯示最後補特伽羅。由餘聲聞所修正行,顯示中間補特伽羅。

 

問已得趣入補特伽羅。為有定量一切時等得般涅槃。為無定量一切時分而不齊等得般涅槃。答無有定量。亦非一切時分齊等得般涅槃。然隨所應如所遇緣有差別故而般涅槃。當知此中或有一類極經久遠。或有一類非極久遠。或有一類最極速疾得般涅槃。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最極速疾般涅槃者。要經三生。第一生中最初趣入。第二生中修令成熟。第三生中修成熟已。或即此身得般涅槃。或若不得般涅槃者必入學位。方可夭沒極經七有得般涅槃。如是名為趣入安立。

問:已得趣入補特伽羅,為有定量一切時等,得般涅槃?為無定量一切時分而不齊等,得般涅槃?答:無有定量,亦非一切時分、齊等,得般涅槃。然隨所應,如所遇緣有差別故,而般涅槃。當知此中,或有一類極經久遠,或有一類非極久遠,或有一類最極速疾得般涅槃。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最極速疾般涅槃者,要經三生:第一生中,最初趣入。第二生中,修令成熟。第三生中,修成熟已。或即此身得般涅槃,或若不得般涅槃者,必入學位方可夭沒,極經七有得般涅槃。如是名為趣入安立。

 

云何名為已趣入者所有諸相。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纔已趣入設轉餘生。於自大師及善說法毘奈耶中。雖復妄念。若遇世間現有惡說法毘奈耶及有善說法毘奈耶。雖久聽聞以無量門讚美惡說法毘奈耶有勝功德。而不信解愛樂修行。亦不於彼而求出家。設暫出家纔得趣入。尋復速疾棄捨退還。為性於彼不樂安住。如蜜生蟲置之釅酢。或如愛樂受妙欲者置淤泥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若暫聽聞讚美善說法毘奈耶少分功德。或全未聞。雖暫少聞或全未聞。而能速疾信解趣入愛樂修行或求出家。既出家已畢竟趣入終無退轉。為性於此愛樂安住。如蜜生蟲。置之上蜜。或如愛樂受妙欲者置勝欲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是名第一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云何名為已趣入者所有諸相?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纔已趣入,設轉餘生,於自大師及善說法毘奈耶中,雖復妄念。若遇世間現有惡說法毘奈耶,及有善說法毘奈耶,雖久聽聞,以無量門讚美惡說法毘奈耶有勝功德,而不信解愛樂修行,亦不於彼而求出家。設暫出家,纔得趣入,尋復速疾棄捨退還。為性於彼不樂安住,如蜜生蟲,置之釅酢;或如愛樂受妙欲者,置淤泥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若暫聽聞讚美善說法毘奈耶少分功德,或全未聞,雖暫少聞或全未聞,而能速疾信解,趣入愛樂修行,或求出家。既出家已,畢竟趣入終無退轉。為性於此愛樂安住,如蜜生蟲,置之上蜜;或如愛樂受妙欲者,置勝欲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是名第一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雖未得能往一切惡趣無暇。煩惱離繫而能不生惡趣無暇。世尊依此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密意說言。若有世間上品正見。雖歷千生不墮惡趣。彼若已入上品善根漸向成熟。爾時便能不生無暇及餘惡趣。是名第二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雖未得能往一切惡趣、無暇、煩惱離繫,而能不生惡趣、無暇。世尊依此,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密意說言:若有世間上品正見,雖歷千生不墮惡趣。彼若已入,上品善根漸向成熟,爾時便能不生無暇及餘惡趣。是名第二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暫聞佛或法或僧勝功德已。便得隨念清淨信心。引發廣大出離善法。數數緣念融練淨心。身遂毛豎悲泣雨淚。是名第三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性成就猛利慚愧。於所現行諸有罪處。深生羞恥。是名第四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暫聞佛、或法、或僧,勝功德已,便得隨念清淨信心,引發廣大出離善法,數數緣念,融練淨心,身遂毛豎,悲泣雨淚。是名第三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性成就猛利慚愧,於所現行諸有罪處,深生羞恥。是名第四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於受持讀誦請問思惟觀行求善法中。有深欲樂猛利欲樂。是名第五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於一切無罪事業。修集一切善品加行。正方便中能善修集。堅固發起長時發起決定發起。是名第六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於受持、讀誦、請問、思惟、觀行求善法中,有深欲樂,猛利欲樂。是名第五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於一切無罪事業,修集一切善品加行,正方便中能善修集,堅固發起,長時發起,決定發起。是名第六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彼為性塵垢微薄煩惱羸劣。雖起諸纏而不長時相續久住。無諂無誑能制憍慢我我所執。好取功德憎背過失。是名第七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能善巧藏護其心。於諸廣大所應證處不自輕蔑。不自安處。無力能中。其所信解增多猛盛。是名第八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彼為性塵垢微薄,煩惱羸劣,雖起諸纏,而不長時相續久住,無諂無誑,能制憍慢我、我所執,好取功德,憎背過失,是名第七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復有所餘,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謂能善巧藏護其心,於諸廣大所應證處不自輕蔑,不自安處無力能中,其所信解,增多猛盛,是名第八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

 

如是等類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當知無量。我於是中已說少分。如是諸相若有安住下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下品名有間隙。未能無間。未善清淨。若有安住中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中品。若有安住上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上品。無有間隙已能無間已善清淨。

如是等類,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當知無量,我於是中已說少分。如是諸相,若有安住下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下品,名有間隙,未能無間,未善清淨。若有安住中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中品。若有安住上品善根而趣入者,當知上品,無有間隙,已能無間,已善清淨。

 

如是名為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成就如是趣入相者。當知墮在已趣入數。應知如是安住種姓。已得趣入補特伽羅所有眾多吉祥士相。唯佛世尊及到第一究竟弟子。以善清淨勝妙智見現見現證。隨其種姓隨所趣入如應救濟。云何名為已得趣入補特伽羅。謂或有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唯已趣入未將成熟未已成熟未得出離。或有亦已趣入亦將成熟未已成熟未得出離。或有亦已趣入亦已成熟未得出離。隨欲而行。如是差別應知如前已辨其相。

如是名為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已趣入相。成就如是趣入相者,當知墮在已趣入數。應知如是安住種姓已得趣入補特伽羅,所有眾多吉祥士相,唯佛世尊及到第一究竟弟子,以善清淨勝妙智見,現見現證。隨其種姓、隨所趣入,如應救濟。云何名為已得趣入補特伽羅?謂或有已得趣入補特伽羅,唯已趣入,未將成熟,未已成熟,未得出離;或有亦已趣入,亦將成熟,未已成熟,未得出離;或有亦已趣入,亦已成熟,未得出離,隨欲而行。如是差別,應知如前已辨其相。

 

復有所餘。如種姓地說軟根等補特伽羅所有差別。今於此中如其所應亦當了知所有差別。如是所說若趣入自性。若趣入安立。若已趣入者所有諸相。若已趣入補特伽羅。一切總說名趣入地。

復有所餘,如種姓地說軟根等補特伽羅所有差別,今於此中,如其所應,亦當了知所有差別。如是所說若趣入自性、若趣入安立、若已趣入者所有諸相、若已趣入補特伽羅,一切總說名趣入地。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法雲資訊網 - 瑜伽師地論 (http://fayun.org/index.php/yo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