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九 (1)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九 (1)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賢聖常說最善語  愛非不愛語第二 諦非不諦語第三  法非非法語第四  今此頌中。言善語者。所謂善說善言善論。當知善說有三種相。所謂悅意無染唯善。由第一語令他慶悅。由第二語令自尸羅終無穿缺。由第三語能令他人出不善處。安住善處。因此引攝利益安樂。

「賢聖常說最善語,愛非不愛語第二,諦非不諦語第三,法非非法語第四。」  今此頌中,言善語者:所謂善說、善言、善論。當知善說有三種相,所謂悅意、無染、唯善。由第一語,令他慶悅。由第二語,令自尸羅終無穿缺。由第三語,能令他人出不善處,安住善處,因此引攝利益安樂。

 

或有愛語非諦非法。謂如有一以美妙言。稱讚他人非真實德。或有諦語非愛非法。謂如有一以染污心發麤惡言。訶責他人真實過惡。或有法語亦愛亦諦。謂如有一善知稱讚及與訶責。知可稱讚可訶責已。然不稱讚亦不訶責。唯善方便為說正法。能令彼人出不善處安住善處。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所有善語若標若釋。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或有愛語,非諦非法:謂如有一,以美妙言,稱讚他人非真實德。或有諦語,非愛非法:謂如有一,以染污心發麤惡言,訶責他人真實過惡。或有法語,亦愛亦諦:謂如有一,善知稱讚及與訶責,知可稱讚可訶責已,然不稱讚亦不訶責,唯善方便為說正法;能令彼人出不善處,安住善處。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所有善語,若標若釋。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信慚戒施法  善人所稱讚 是名趣天道  能往天世間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獲得正信。恥在居家。受持淨戒趣得衣服飲食臥具。便生喜足。減除器物。儉約資緣。凡所獲得如法利養終無私隱。必與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所有正法初中後善稱揚梵行。所謂契經乃至論議。皆能受持研尋究達。傳授他人廣為開闡。

「信慚戒施法,善人所稱讚,是名趣天道,能往天世間。」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獲得正信,恥在居家,受持淨戒,趣得衣服、飲食、臥具,便生喜足,減除器物,儉約資緣。凡所獲得如法利養,終無私隱,必與智人、同梵行者,而共受用。所有正法,初中後善稱揚梵行。所謂契經乃至論議,皆能受持、研尋、究達,傳授他人廣為開闡。

 

彼既成就是諸善法。當知必獲三種勝利。一者諸佛諸佛弟子真實善人之所稱讚。二者若彼尸羅財施之所攝引。福德資糧。法施攝引智慧資糧善圓滿者。便得趣入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三者若彼二種資糧猶未圓滿。便能令彼速得圓滿。身壞已後定生善趣。多往天上樂世界中。

彼既成就是諸善法,當知必獲三種勝利。一者諸佛諸、佛弟子、真實善人之所稱讚。二者若彼尸羅財施之所攝引福德資糧,法施攝引智慧資糧,善圓滿者,便得趣入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三者若彼二種資糧猶未圓滿,便能令彼速得圓滿;身壞已後定生善趣,多往天上樂世界中。

 

復有差別。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獲得正信。信惡尸羅當墮惡趣信慳貪者得貧窮報。如是信已。於現法中惡戒慳貪深生羞恥。以羞恥故。棄惡尸羅受清淨戒。棄捨慳貪以無垢心安處居家。廣說乃至。善行布施。由此因緣。於現法中聖賢所讚。身壞已後乃至當生善趣天上樂世界中。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二種正行及正行果所有勝利。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有差別。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獲得正信,信惡尸羅當墮惡趣,信慳貪者得貧窮報。如是信已,於現法中,惡戒慳貪,深生羞恥;以羞恥故,棄惡尸羅,受清淨戒,棄捨慳貪,以無垢心安處居家,廣說乃至善行布施。由此因緣,於現法中聖賢所讚;身壞已後,乃至當生善趣、天上,樂世界中。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二種正行,及正行果所有勝利。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多聞能知法  多聞能遠惡 多聞捨無義  多聞得涅槃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於依先時正所應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無倒教法。恭敬聽聞。聞已遂能了知其義。謂現法中種種惡行及當惡趣苦無義因。諸惡行所應速遠離。及往善趣捨生惡趣苦無義因。

「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於依先時正所應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無倒教法,恭敬聽聞,聞已遂能了知其義。謂現法中,種種惡行及當惡趣,苦無義因。諸惡行所,應速遠離,及往善趣,捨生惡趣苦無義因。

 

彼由了知如是法義。法隨法行能遠苦因。能引樂因。由此因緣。得樂捨苦。若於增上四聖諦等相應教法。恭敬聽聞。聞已遂能了知其義。謂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靜涅槃。彼由了知如是法義。若根已熟資糧已滿便能獲得如是義。識心清淨故。纔聞法已於諸聖諦未現觀者。能入現觀。已現觀者便得漏盡。

彼由了知如是法義,法隨法行,能遠苦因,能引樂因。由此因緣,得樂捨苦。若於增上四聖諦等相應教法,恭敬聽聞,聞已遂能了知其義,謂一切有,生死大苦,寂靜涅槃。彼由了知如是法義,若根已熟,資糧已滿,便能獲得如是義,識心清淨故。纔聞法已,於諸聖諦未現觀者,能入現觀;已現觀者,便得漏盡。

 

若根未熟資糧未滿。即由如是遠離諸惡。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發增上慧。由此能捨一切苦本煩惱無義。證得涅槃。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先聞正法如理思惟。先如理思法隨法行。法隨法行為先因故得勝利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若根未熟,資糧未滿,即由如是遠離諸惡,依增上戒起增上心,依增上心發增上慧,由此能捨一切苦本、煩惱、無義,證得涅槃。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先聞正法如理思惟。先如理思,法隨法行;法隨法行為先因故,得勝利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智者如空無染污  不動猶如天帝幢 如泛清涼盈滿池  不樂淤泥生死海  今此頌中。辯阿羅漢苾芻心善解脫超諸戲論猶如虛空。何以故。譬如虛空離諸戲論。淨與不淨皆不能染。諸阿羅漢亦復如是。一切世法若順若違皆不能染。所謂利衰乃至苦樂。

「智者如空無染污,不動猶如天帝幢,如泛清涼盈滿池,不樂淤泥生死海。」  今此頌中,辯阿羅漢苾芻,心善解脫,超諸戲論,猶如虛空。何以故?譬如虛空,離諸戲論,淨與不淨,皆不能染。諸阿羅漢亦復如是,一切世法若順、若違,皆不能染,所謂利衰乃至苦樂。

 

又諸有學已離欲貪。向阿羅漢。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無相心三摩地時。如天帝幢。於其一切動發憍舉戲論營為生願俱行所有貪愛。不能傾動。又諸有學已離欲貪得不還果。於上解脫心生欲樂。譬如遊泛清冷泉池。於愛味定上分諸結熱淤泥中終不欣樂。由於此中不欣樂故。亦不欣樂生死大海。

又諸有學,已離欲貪,向阿羅漢,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無相心三摩地時,如天帝幢。於其一切動發憍舉、戲論營為、生願俱行,所有貪愛不能傾動。又諸有學,已離欲貪,得不還果,於上解脫心生欲樂。譬如遊泛清冷泉池,於愛味定上分諸結熱淤泥中,終不欣樂。由於此中不欣樂故,亦不欣樂生死大海。

 

復有差別。謂阿羅漢所有飲食言說遊行處無相住。有餘依苦之所隨逐。如其次第三處應知。復有差別。謂慧解脫諸阿羅漢。有學身證。及俱解脫諸阿羅漢。如其次第三處應知。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離三界欲於佛聖旨猶有餘依。離欲界貪勝進道攝及不還果。復有差別。謂略顯示解脫勝利等持勝利智慧勝利。復有差別。謂略顯示增上心慧學所得果。及顯增上心慧二學。

復有差別。謂阿羅漢所有飲食、言說、遊行,處無相住,有餘依苦之所隨逐,如其次第,三處(無染、不動、不樂生死)應知。復有差別。謂慧解脫諸阿羅漢、有學身證、及俱解脫諸阿羅漢,如其次第,三處應知。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離三界欲,於佛聖旨,猶有餘依。離欲界貪,勝進道攝及不還果。復有差別。謂略顯示解脫勝利、等持勝利、智慧勝利。復有差別。謂略顯示增上心、慧學所得果,及顯增上心、慧二學。

 

若以色量我  以音聲尋我 欲貪所執持  彼不能知我 若於內了知  於外不能見 由內果觀察  彼音聲所引 若於內無知  於外而能見 由外果觀察  亦音聲所引 若於內無知  於外不能見 彼普障愚夫  亦音聲所引 若於內了知  於外亦能見 英雄出離慧  非音聲所引

「若以色量我,以音聲尋我,欲貪所執持,彼不能知我。若於內了知,於外不能見,由內果觀察,彼音聲所引。若於內無知,於外而能見,由外果觀察,亦音聲所引。若於內無知,於外不能見,彼普障愚夫,亦音聲所引。」「若於內了知,於外亦能見,英雄出離慧,非音聲所引。」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體是異生。未斷虛妄分別欲貪。觀見世尊具三十二大丈夫相遂便測量。此薄伽梵定是如來應正等覺。其所說法決定微妙。其弟子眾所行必善。彼於後時近不善人聞不正法。隨逐他論及他音聲。信順於他他所引攝。他所引故於佛法僧還生毀謗。如是皆由不如實知如來法身故。致如此。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體是異生,未斷虛妄分別欲貪,觀見世尊具三十二大丈夫相,遂便測量:此薄伽梵,定是如來應正等覺,其所說法決定微妙,其弟子眾所行必善。彼於後時,近不善人,聞不正法,隨逐他論及他音聲,信順於他,他所引攝;他所引故,於佛、法、僧還生毀謗。如是皆由不如實知如來法身故,致如此。

 

復有異生。由內靜慮果天眼通。遠見世尊便作是解。此薄伽梵定是如來應正等覺。餘如前說。復有由外欲界繫業果報肉眼見已測量。當知彼亦隨逐他論及他音聲。信順於他他所引攝。

復有異生,由內靜慮果天眼通,遠見世尊便作是解:此薄伽梵,定是如來應正等覺,餘如前說。復有由外欲界繫業果報肉眼,見已測量;當知彼亦隨逐他論,及他音聲,信順於他,他所引攝。

 

復有異生於爾所見都無所有。彼普被障。長時為他音聲所引。若諸賢聖除斷調伏。超越欲貪得聖慧眼。彼由如是聖慧眼故。於內證解如來法身。雖於外見如來色身。或見制多或圖畫等而能了知。非第一義應正等覺。

復有異生,於爾所見,都無所有;彼普被障,長時為他音聲所引。若諸賢聖,除斷調伏,超越欲貪,得聖慧眼。彼由如是聖慧眼故,於內證解如來法身;雖於外見如來色身,或見制多()、或圖畫等,而能了知非第一義應正等覺。

 

彼由如是於內正知於外正觀。不隨他論及他音聲。不信順他非他所引。於佛法僧決定信受。如是皆由如實了知如來法身故。致如此。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若唯世俗見如來者則不決定。若以勝義見如來者是則決定。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彼由如是,於內正知,於外正觀,不隨他論及他音聲,不信順他,非他所引;於佛、法、僧決定信受。如是皆由如實了知如來法身故,致如此。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若唯世俗見如來者,則不決定;若以勝義見如來者,是則決定。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第六增上王  染時染自取 於無染不染  染者名愚夫  今此頌中。第六增上王者。謂心意識。若有已渡五暴流未渡第六意暴流。爾時其心隨逐諸定所有愛味故名染時。

 「第六增上王,染時染自取,於無染不染,染者名愚夫。」  今此頌中,第六增上王者:謂心、意、識。若有已渡五暴流,未渡第六意暴流;爾時其心隨逐諸定所有愛味,故名染時。

 

復有補特伽羅。於長夜染取為己有。於可愛法執藏不捨。是故說彼為染自取。貪名為染。因貪所生當來世苦亦名為染。若染自取於所染心不隨功用。攝受遮止修意對治作意故。如是彼心於現法中無有染污。於無染心此染自取。當來世中因彼諸苦亦無有染。若有於彼隨作功用。而不攝受亦不遮止。不修意對治作意。故依此苦因長夜受苦。於此苦因不能遠離故名愚夫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遠離苦因所有勝利。及顯苦因能感自苦是愚夫性。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有補特伽羅,於長夜染取為己有,於可愛法執藏不捨,是故說彼為染自取。貪名為染,因貪所生當來世苦,亦名為染。若染自取,於所染心,不隨功用,攝受、遮止、修意對治作意故,如是彼心於現法中,無有染污;於無染心,此染自取,當來世中,因彼諸苦亦無有染。若有於彼隨作功用,而不攝受,亦不遮止,不修意對治作意,故依此苦因長夜受苦;於此苦因不能遠離,故名愚夫。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遠離苦因所有勝利,及顯苦因能感自苦是愚夫性。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有城骨為墉  筋肉而塗飾 其中有貪恚  慢覆所任持  今此頌中。所言城者。謂心意識。此城唯以骨充[*]石。筋代繩紝肉當塗漫。為形骸墉周匝圍繞。此城中有違害善說法毘柰耶所有善法四種惡法之所任持。二是在家諸受欲者。謂貪與瞋。二是惡說法毘柰耶中而出家者。謂慢與覆。

「有城骨為墉,筋肉而塗飾,其中有貪恚,慢覆所任持。」  今此頌中,所言城者:謂心、意、識。此城唯以骨充倬石,筋代繩紝,肉當塗漫,為形骸墉周匝圍繞。此城中有違害善說法毘柰耶所有善法,四種惡法之所任持。二是在家諸受欲者,謂貪與瞋。二是惡說法毘柰耶中而出家者,謂慢與覆。

 

由著諸欲悕求諸欲。與鄙穢行不相違背。於善說法及毘柰耶尚不信受。況當修善。恃惡說法而生憍慢。不能自然趣佛世尊或弟子所。設佛世尊或佛弟子由悲愍故。自往其所。然彼由覆隨煩惱纏染污其心。尚不如實發露己過。況能信解修諸善法。如是當知於彼善說法毘柰耶相應善法二種心城。皆不能入。何況復能取為己有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總由四種雜染因緣失壞善說法毘柰耶。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由著諸欲,悕求諸欲,與鄙穢行不相違背,於善說法及毘柰耶尚不信受,況當修善。恃惡說法而生憍慢,不能自然趣佛世尊或弟子所。設佛世尊或佛弟子由悲愍故,自往其所,然彼由覆隨煩惱纏染污其心,尚不如實發露己過,況能信解修諸善法。如是當知,於彼善說法毘柰耶相應善法,二種心城皆不能入,何況復能取為己有。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總由四種雜染因緣,失壞善說法毘柰耶。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如龜藏支於自[-+]  苾芻善攝意尋思 無所依止不惱他  證般涅槃無所謗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依初靜慮捨三惡尋。所謂欲尋。恚尋。害尋。又能棄捨初靜慮地諸善尋思。安住無尋無伺定中。如龜藏支於其自[-+]。略攝尋思亦復如是。無尋無伺定者。應知此上乃至有頂。彼於此定正安住時不生愛味。出已成就可愛樂法。調順柔和易可共住。不惱有智同梵行者。

如龜藏支於自輥,苾芻善攝意尋思,無所依止不惱他,證般涅槃無所謗。」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依初靜慮,捨三惡尋,所謂欲尋、恚尋、害尋。又能棄捨初靜慮地諸善尋思,安住無尋無伺定中。如龜藏支於其自輥,略攝尋思,亦復如是。無尋無伺定者:應知此上,乃至有頂。彼於此定,正安住時不生愛味;出已,成就可愛樂法,調順柔和,易可共住,不惱有智同梵行者。

 

又為智人同梵行者欣樂共住。又復成就無違諍法。彼由如是正方便故。於諸聖諦能入現觀及得漏盡。彼於諸法不由他信。獲得善淨勝智見故。如實了知法真是法。毘柰耶真是毘柰耶。由如是知故。終不依止諸見顛倒於法謗法。及於非法亦謗非法。終不顯示非法為法。法為非法。非毘柰耶為毘柰耶。或毘柰耶為非毘柰耶。

又為智人同梵行者,欣樂共住。又復成就,無違諍法。彼由如是正方便故,於諸聖諦能入現觀,及得漏盡。彼於諸法不由他信,獲得善淨勝智見故,如實了知法真是法,毘柰耶真是毘柰耶。由如是知故,終不依止諸見顛倒,於法謗法,及於非法亦謗非法;終不顯示非法為法,法為非法,非毘柰耶為毘柰耶,或毘柰耶為非毘柰耶。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善說法者四種擾亂斷對治道。何等名為四種擾亂。一染不染尋思擾亂。二於勝定愛味擾亂。三互相違諍訟擾亂。四於正道誹謗擾亂。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善說法者有四種擾亂斷對治道。何等名為四種擾亂?一染不染尋思擾亂、二於勝定愛味擾亂、三互相違諍訟擾亂、四於正道誹謗擾亂。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