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 (2)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 (2)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一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彼由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修集諸緣。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質直堪能安住無動。若復獲得依四聖諦為令遍知永斷作證。修習他音教授教誡。便有如是堪能勢力。發生如理所引作意。及彼為先所有正見。

彼由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修集諸緣。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質直堪能安住無動。若復獲得依四聖諦,為令遍知、永斷、作證、修習他音教授教誡,便有如是堪能勢力,發生如理所引作意,及彼為先所有正見。

 

由此便能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當知此中始從正見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種性真實修集。從自圓滿乃至最後依三摩地。當知是名修集劣緣。若依四諦法教增上所有教授教誡他音。若如正理所引作意。當知是名修集勝緣如是名為種性安立。

由此便能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當知此中,始從正見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種性真實修集。從自圓滿,乃至最後依三摩地,當知是名修集劣緣。若依四諦法教,增上所有教授教誡他音,若如正理所引作意,當知是名修集勝緣。如是名為種性安立。

 

云何住種性者所有諸相。謂與一切無涅槃法補特伽羅諸相相違。當知即名安住種性補特伽羅所有諸相。問何等名為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所有諸相。成就彼故應知說名無涅槃法補特伽羅。答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有眾多相。我今當說彼相少分。謂彼最初不住種性無涅槃法補特伽羅。阿賴耶愛遍一切種。皆悉隨縛附屬所依。成無量法不可傾拔。久遠隨逐畢竟堅固依附相續。一切諸佛所不能救。是名第一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云何住種性者所有諸相?謂與一切無涅槃法補特伽羅,諸相相違,當知即名安住種性補特伽羅所有諸相。問:何等名為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所有諸相,成就彼故,應知說名無涅槃法補特伽羅?答:無涅槃法補特伽羅,有眾多相。我今當說彼相少分。謂彼最初不住種性,無涅槃法補特伽羅,阿賴耶愛遍一切種,皆悉隨縛、附屬所依,成無量法不可傾拔,久遠隨逐、畢竟堅固、依附相續,一切諸佛所不能救,是名第一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聽聞以無量門呵毀生死眾多過失。又復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而於生死不見少分戲論過失。不見少分所有過患。亦復不能少分厭離。如是見厭於過去世不能已生。於未來世不能當生。於現在世不能正生。又於愛盡寂滅涅槃。不見少分下劣功德。不見少分所有勝利。亦復不能少分欣樂。如是見樂於過去世不能已生。於未來世不能當生。於現在世不能正生。是名第二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聽聞以無量門,呵毀生死,眾多過失;又復聽聞以無量門,稱讚涅槃眾多功德,而於生死,不見少分戲論過失,不見少分所有過患,亦復不能少分厭離。如是見厭,於過去世不能已生,於未來世不能當生,於現在世不能正生。又於愛盡寂滅涅槃,不見少分下劣功德,不見少分所有勝利,亦復不能少分欣樂。如是見樂,於過去世不能已生,於未來世不能當生,於現在世不能正生,是名第二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本性成就上品無慚無愧。由是因緣無有厭惡心無怯畏。以歡喜心現行眾惡。由是因緣未嘗追悔唯觀現法。由是因緣自身財寶衰退過患。是名第三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本性,成就上品無慚、無愧。由是因緣,無有厭惡,心無怯畏,以歡喜心現行眾惡。由是因緣,未嘗追悔,唯觀現法。由是因緣,自身財寶,衰退過患,是名第三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一切種圓滿分明稱當道理。美妙殊勝易可解了。或依苦諦。或依集諦。或依滅諦。或依道諦。宣說開示正法教時。不能獲得微小發心微小信解。況能獲得身毛為豎悲泣墮淚。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是名第四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一切種圓滿分明稱當道理,美妙殊勝易可解了,或依苦諦、或依集諦、或依滅諦、或依道諦,宣說開示正法教時,不能獲得微小發心、微小信解,況能獲得身毛為豎,悲泣墮淚?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是名第四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或時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暫得出家。或為國王所逼迫故。或為狂賊所逼迫故。或為債主所逼迫故。或為怖畏所逼迫故。或不活畏所逼迫故。非為自調伏。非為自寂靜。非為自涅槃。非為沙門性。非為婆羅門性。而求出家。既出家已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諠雜住。或發邪願修諸梵行。謂求生天或餘天處。或樂退捨所學禁戒或犯尸羅。內懷朽敗外現真實。如水所生雜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非行梵行自稱梵行。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當知如是不住種姓補特伽羅假相出家。非不樂學補特伽羅名真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由此異門由此意趣義顯於彼。本非出家。唯有任持出家相狀墮出家數。是名第五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或時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暫得出家、或為國王所逼迫故、或為狂賊所逼迫故、或為債主所逼迫故、或為怖畏所逼迫故、或不活畏所逼迫故,非為自調伏,非為自寂靜,非為自涅槃,非為沙門性,非為婆羅門性,而求出家。既出家已,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諠雜住。或發邪願,修諸梵行,謂求生天或餘天處。或樂退捨所學禁戒,或犯尸羅,內懷朽敗,外現真實,如水所生雜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非行梵行,自稱梵行。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當知如是不住種姓補特伽羅,假相出家,非不樂學補特伽羅,名真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由此異門、由此意趣,義顯於彼本非出家,唯有任持出家相狀,墮出家數。是名第五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少有所作善業。或由於身或語或意。一切皆為希求諸有。或求當來殊勝後有。或求財寶。或求殊勝所有財寶。是名第六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如是等類有眾多相。成就彼故墮在不般涅槃法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少有所作善業,或由於身、或語、或意,一切皆為希求諸有;或求當來殊勝後有;或求財寶,或求殊勝所有財寶。是名第六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如是等類,有眾多相,成就彼故,墮在不般涅槃法數。

 

云何安住種姓補特伽羅。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或有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或有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而未出離。或有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或有軟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或有貪行或有瞋行或有癡行。或生無暇或生有暇。或有縱逸或無縱逸。或有邪行或無邪行。或有障礙或無障礙。或遠或近或未成熟或已成熟。或未清淨或已清淨。

云何安住種姓補特伽羅?謂住種姓補特伽羅;或有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或有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而未出離;或有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或有軟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或有貪行、或有瞋行、或有癡行。或生無暇、或生有暇。或有縱逸、或無縱逸。或有邪行、或無邪行。或有障礙、或無障礙。或遠、或近;或未成熟、或已成熟。或未清淨、或已清淨。

 

云何名為安住種姓補特伽羅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謂如有一補特伽羅。成就出世聖法種子。而未獲得親近善士聽聞正法。未於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獲得正信。未受持淨戒。未攝受多聞。未增長慧捨。未調柔諸見。如是名為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補特伽羅。

云何名為安住種姓補特伽羅,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謂如有一補特伽羅,成就出世聖法種子,而未獲得親近善士聽聞正法,未於如來正覺正說法毘奈耶獲得正信,未受持淨戒,未攝受多聞,未增長慧捨,未調柔諸見。如是名為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亦未出離補特伽羅。

 

云何名為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而未出離補特伽羅。謂前所說所有黑品相違白品。當知即名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補特伽羅。而差別者。謂猶未得所有聖道及聖道果煩惱離繫。云何名為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補特伽羅。謂如前說。而差別者。已得聖道及聖道果煩惱離繫。

云何名為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而未出離補特伽羅?謂前所說所有黑品相違白品,當知即名安住種姓,亦已趣入補特伽羅。而差別者:謂猶未得所有聖道,及聖道果煩惱離繫。云何名為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及已出離補特伽羅?謂如前說,而差別者,已得聖道,及聖道果煩惱離繫。

 

云何軟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極遲運轉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無有堪能無有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軟根補特伽羅。

云何軟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極遲運轉,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無有堪能,無有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軟根補特伽羅。

 

云何中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少遲運轉。一切如前應當廣說。是名中根補特伽羅。云何利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不遲運轉與不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有所堪能有大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利根補特伽羅。

云何中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少遲運轉。一切如前,應當廣說。是名中根補特伽羅。云何利根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所有諸根,不遲運轉,與不微劣運轉。或聞所成、或思所成、或修所成,作意相應。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有所堪能,有大勢力,通達法義,速證真實。是名利根補特伽羅。

 

云何貪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愛事可染著事所緣境界。有猛利貪有長時貪。是名貪行補特伽羅。云何瞋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憎事可瞋恚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瞋。有長時瞋。是名瞋行補特伽羅。云何癡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癡有長時癡。是名癡行補特伽羅。若生無暇。若有縱逸。若有邪行。若有障礙補特伽羅。如是一切如前應知。與此相違。應知即是生於有暇。無有縱逸。無有邪行。無有障礙補特伽羅。

云何貪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愛事、可染著事、所緣境界,有猛利貪,有長時貪。是名貪行補特伽羅。云何瞋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可憎事、可瞋恚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瞋,有長時瞋。是名瞋行補特伽羅。云何癡行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於所知事、所緣境界,有猛利癡,有長時癡。是名癡行補特伽羅。若生無暇、若有縱逸、若有邪行、若有障礙補特伽羅,如是一切如前應知。與此相違,應知即是生於有暇,無有縱逸,無有邪行,無有障礙補特伽羅。

 

云何名遠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由時遠故去涅槃遠。或有復由加行遠故說名為遠。云何名為由時遠故去涅槃遠。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經多百生或多千生多百千生。然後方能值遇勝緣得般涅槃。云何名為加行遠故說名為遠。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不能速疾值遇勝緣得般涅槃。彼於涅槃未能發起勝加行故。由加行遠說名為遠。不由時遠。如是二種總略為一。說名為遠補特伽羅。

云何名遠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由時遠故去涅槃遠,或有復由加行遠故,說名為遠。云何名為由時遠故去涅槃遠?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經多百生、或多千生、多百千生,然後方能值遇勝緣,得般涅槃。云何名為加行遠故說名為遠?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唯住種姓而未趣入,不能速疾值遇勝緣,得般涅槃。彼於涅槃未能發起勝加行故,由加行遠說名為遠,不由時遠。如是二種,總略為一,說名為遠補特伽羅。

 

云何名近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由時近故去涅槃近。或有復由加行近故說名為近。云何名為由時近故去涅槃近。謂有如是補特伽羅。住最後生住最後有住最後身。即由此身當得涅槃。或即由此剎那無間。於煩惱斷當得作證。如是名為由時近故去涅槃近。云何名為由加行近說名為近。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如是二種總略為一。說名為近補特伽羅。

云何名近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由時近故去涅槃近,或有復由加行近故說名為近。云何名為由時近故去涅槃近?謂有如是補特伽羅,住最後生、住最後有、住最後身,即由此身當得涅槃。或即由此剎那無間,於煩惱斷,當得作證。如是名為由時近故去涅槃近。云何名為由加行近說名為近?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安住種姓,亦已趣入。如是二種,總略為一,說名為近補特伽羅。

 

云何未成熟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未能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未成熟補特伽羅。云何已成熟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已成熟補特伽羅。

云何未成熟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未能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未成熟補特伽羅。云何已成熟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已能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能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已成熟補特伽羅。

 

云何未清淨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未生聖道。於聖道果煩惱離繫未能作證。是名未清淨補特伽羅。云何已清淨補特伽羅。謂與上相違應知其相。如是名為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所有差別。為度彼故諸佛世尊出現於世。謂若未趣入令其趣入。若未成熟令其成熟。若未清淨令其清淨。轉正法輪制立學處。

云何未清淨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未生聖道,於聖道果煩惱離繫,未能作證,是名未清淨補特伽羅。云何已清淨補特伽羅?謂與上相違,應知其相。如是名為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所有差別,為度彼故,諸佛世尊出現於世。謂若未趣入,令其趣入;若未成熟,令其成熟;若未清淨,令其清淨。轉正法輪,制立學處。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趣入地第二

 

如是已說種姓地。云何趣入地嗢拖南曰。 若略說一切  趣入地應知 謂自性安立  諸相數取趣謂若趣入自性。若趣入安立。若趣入者所有諸相。若已趣入補特伽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趣入地。

如是已說種姓地。云何趣入地?嗢拖南曰:「若略說一切,趣入地應知,謂自性安立,諸相數取趣。」 謂若趣入自性、若趣入安立、若趣入者所有諸相、若已趣入補特伽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趣入地。

 

云何趣入自性。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若於爾時有佛出世。生於中國不生達須蔑戾車中。乃至廣說。初得見佛及佛弟子。往詣承事從彼聞法得初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從是已後由此法受由此因緣。身滅壞已度此生已。獲得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亦能與彼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轉上轉勝轉復微妙為所依止。

云何趣入自性?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若於爾時有佛出世,生於中國,不生達須蔑戾車中,乃至廣說。初得見佛及佛弟子,往詣承事,從彼聞法,得初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從是已後,由此法受由此因緣,身滅壞已,度此生已,獲得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亦能與彼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轉上轉勝轉,復微妙為所依止。

 

復由如是轉上轉勝轉復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由此異熟復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如是展轉互為依因互與勢力。於後後生轉轉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趣入。何以故。若道若路若正行跡。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於爾時能昇能入能正行履。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入自姓。

復由如是轉上轉勝轉,復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由此異熟,復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如是展轉,互為依因,互與勢力,於後後生,轉轉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趣入。何以故?若道、若路、若正行跡,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於爾時能昇、能入、能正行履,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入自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