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七 (3)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七 (3)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第二持隨法瑜伽處菩薩相品第一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問勝解行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答勝解行住菩薩轉時。思擇力勝。於諸菩薩所作加行。以分別慧數數思擇方能修作。未能任性成辦所作。未得堅固相續無退菩薩勝修如於勝修。於勝修果種種無礙勝解神通解脫等持等至。亦未能得。未能超越五種怖畏。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趣畏。處眾怯畏。

問:勝解行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答:勝解行住菩薩轉時,思擇力勝。於諸菩薩所作加行,以分別慧,數數思擇,方能修作。未能任性成辦所作,未得堅固相續無退菩薩勝修。如於勝修,於勝修果種種無礙勝解、神通、解脫、等持、等至,亦未能得。未能超越,五種怖畏: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趣畏處眾怯畏

 

於所應作利有情事。策勵思惟方能修作。未能任性哀愍愛念。或於一時於諸有情。由身語意發起邪行。或於一時於諸境界。發起貪著。或於一時於資生具現有慳吝。信他諸佛菩薩而行。未能自內了知真實。謂於如來或法或僧。或真實義或有情事。或佛菩薩神通威力。或因或果。或應得義。或得方便。或於所行皆隨他信。成就狹小聞所成智思所成智而非無量。

於所應作利有情事,策勵思惟,方能修作,未能任性哀愍愛念。或於一時於諸有情,由身語意發起邪行;或於一時於諸境界,發起貪著;或於一時於資生具,現有慳吝。信他諸佛菩薩而行,未能自內了知真實。謂於如來、或法、或僧、或真實義、或有情事、或佛菩薩神通威力、或因、或果、或應得義、或得方便、或於所行,皆隨他信,成就狹小聞所成智、思所成智,而非無量。

 

又即於此或時忘失。有忘失法成就菩薩苦遲通行。於大菩提無猛利樂欲。無熾然精進。無有甚深牢固淨信。於其三處有忘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忘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於所受所持諸法久作久說。或於一時有所忘失。於是三處有忘失念。

又即於此,或時忘失,有忘失法,成就菩薩苦遲通行。於大菩提無猛利樂欲,無熾然精進,無有甚深牢固淨信。於其三處,有忘失念:一於境界可意、不可意色聲香味觸法中,或於一時其心顛倒,忘失正念。二於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於所受、所持諸法,久作久說,或於一時有所忘失。於是三處,有忘失念。

 

或於一時具足聰慧。於其諸法能受能持。於其義理堪能悟入。或於一時則不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一時成忘念類。於諸有情未能了知如實調伏善巧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如實知。或時虛棄或不虛棄。如闇中射或中不中。隨欲成故。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或於一時棄捨菩薩先所受學淨戒律儀不能受學。

或於一時具足聰慧,於其諸法能受、能持,於其義理堪能悟入;或於一時,則不如是。或於一時,具足憶念;或於一時,成忘念類。於諸有情,未能了知如實調伏善巧方便;於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實引發善巧方便。為他說法教授教誡勉勵而轉,勉勵轉故,不如實知。或時虛棄、或不虛棄,如闇中射,或中、不中,隨欲成故。或於一時,於大菩提雖已發心,而復退捨。或於一時,棄捨菩薩先所受學淨戒律儀,不能受學。

 

或於一時雖勤修習利有情事。而於中間生厭倦故。復還棄捨利有情事。由意樂故欲令自樂。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於諸菩薩所有違犯。多分遍知非數遍知。無餘永斷。由於毀犯數現行故。或於一時於菩薩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奪。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其心搖動猶豫疑惑。於諸有情遠離一切現行大悲。於諸有情少分現前利益安樂。未能廣大未能無量。

或於一時,雖勤修習利有情事,而於中間,生厭倦故,復還棄捨利有情事。由意樂故,欲令自樂;由思擇故,欲令他樂。於諸菩薩所有違犯,多分遍知;非數遍知,無餘永斷;由於毀犯數現行故,或於一時於菩薩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奪;或於一時聞說甚深廣大法教,而生驚怖,其心搖動、猶豫、疑惑。於諸有情,遠離一切現行大悲。於諸有情,少分現前利益安樂,未能廣大、未能無量。

 

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學中。未能普學。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諸相未皆成就。於如上說一切圓滿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於如上說菩薩意樂。猶未清淨。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自謂為遠。未於涅槃增上意樂安立深固。如於生死長時流轉。於其熾然無動妙善菩提分法。未能成就。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勝解行住菩薩轉時諸行狀相。

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學中,未能普學。於如上說,一切圓滿菩薩諸相,未皆成就。於如上說,一切圓滿二分菩薩正加行中,未等顯現。於如上說,菩薩意樂,猶未清淨。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自謂為遠;未於涅槃,增上意樂安立深固。如於生死長時流轉,於其熾然無動妙善菩提分法,未能成就。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勝解行住菩薩轉時諸行狀相。

 

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上品中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中品上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下品其性微薄。即於如是上忍轉時。於上所說諸行狀相。漸次能令無餘永斷。從此無間當知菩薩入極喜住。

是諸菩薩勝解行,住下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上品。中忍轉時,如上所說諸行狀相,當知中品。上忍轉時,如上所說當知下品,其性微薄。即於如是上忍轉時,於上所說諸行狀相,漸次能令無餘永斷,從此無間,當知菩薩入極喜住。

 

由得方便極喜住中。勝解行住所說諸法皆無所有。與彼相違所有一切白品諸法皆悉顯現。由諸菩薩成就此故。轉得名為淨勝意樂。勝解行住菩薩轉時。雖有少分軟中上品方便展轉清淨勝解。而未得名淨勝意樂。何以故。由此勝解。為彼多種諸隨煩惱染污而轉。極歡喜住菩薩住時一切勝解。諸隨煩惱皆悉永斷。離隨煩惱淨勝解轉。

由得方便極喜住中,勝解行住所說諸法,皆無所有。與彼相違,所有一切白品諸法,皆悉顯現。由諸菩薩成就此故,轉得名為淨勝意樂。勝解行住菩薩轉時,雖有少分軟中上品方便,展轉清淨勝解,而未得名淨勝意樂。何以故?由此勝解,為彼多種諸隨煩惱染污而轉。極歡喜住菩薩住時,一切勝解,諸隨煩惱皆悉永斷,離隨煩惱,淨勝解轉。

 

問極歡喜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答若諸菩薩從勝解行住入極歡喜住。先於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願。未善通達菩提自性。未善通達菩提方便。多分隨順他緣而轉。不善決定除捨彼故發起六相。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願超過一切餘白淨願。無等不共果。是世間超過一切世間境界。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雖一剎那生起此願。法性自爾能得菩薩無量白法可愛之果。

問:極歡喜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答:若諸菩薩從勝解行住,入極歡喜住,先於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願;未善通達菩提自性、未善通達菩提方便,多分隨順他緣而轉,不善決定。除捨彼故,發起六相,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願。超過一切餘白淨願,無等、不共。果是世間,超過一切世間境界;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雖一剎那生起此願,法性自爾,能得菩薩無量白法可愛之果。

 

又此大願無變無盡自性得已。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又是勝分墮後邊際極大菩提。如此菩薩善決定願。亦名發心。又即如是菩薩發心。略由四相應當了知。何等為四。一者何相菩薩發心。二者發心何所緣慮。三者發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四者發心有何勝利。由此四相應當了知菩薩發心。謂諸菩薩勝解行住。已善積集一切善根。於菩薩行已正超出。略說是相菩薩發心。

又此大願無變、無盡自性得已,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又是勝分,墮後邊際極大菩提。如此菩薩善決定願,亦名發心。又即如是菩薩發心,略由四相應當了知。何等為四?一者何相菩薩發心?二者發心何所緣慮?三者發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四者發心有何勝利?由此四相,應當了知菩薩發心。謂諸菩薩勝解行住,已善積集一切善根,於菩薩行已正超出,略說是相菩薩發心。

 

又諸菩薩緣當來世無倒速疾一切菩提資糧圓滿。一切菩薩利有情事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諸佛所作事業圓滿。略說緣慮如是發心。又諸菩薩無倒速疾發起一切菩提資糧。隨順於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隨順廣大願心。

又諸菩薩緣當來世,無倒速疾一切菩提資糧圓滿,一切菩薩利有情事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諸佛所作事業圓滿。略說緣慮,如是發心。又諸菩薩無倒速疾,發起一切菩提資糧,隨順於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隨順廣大願心。

 

又諸菩薩發是心已。超過菩薩凡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成佛真子。決定趣向正等菩提。決定紹繼如來聖種。又正獲得如實證淨極多歡喜。於他有情遠離多分忿害鬥諍。於一切種菩薩所作利眾生事。於一切種菩提資糧圓滿。於一切種無上菩提一切佛法。於一切種佛所作事。以淨增上意樂。攀緣勝解趣入。於是諸法速疾圓證。自觀己身能正隨順如是解了。極多歡喜。

又諸菩薩發是心已,超過菩薩凡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成佛真子,決定趣向正等菩提,決定紹繼如來聖種。又正獲得如實證淨,極多歡喜。於他有情,遠離多分忿害、鬥諍。於一切種菩薩所作利眾生事,於一切種菩提資糧圓滿,於一切種無上菩提一切佛法,於一切種佛所作事,以淨增上意樂攀緣,勝解趣入於是諸法,速疾圓證。自觀己身,能正隨順如是解了,極多歡喜。

 

又自觀見妙善。廣大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於此無量熾然善法皆悉成就。又自了知我於無上正等菩提今已鄰近。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我今已離一切怖畏。由是因緣極多歡喜。由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於五怖畏皆悉除斷。由善修習無我妙智。分別我想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由是因緣無不活畏。由於他所無所悕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覓。由是因緣無惡名畏。

又自觀見妙善廣大,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於此無量熾然善法,皆悉成就。又自了知:我於無上正等菩提今已鄰近,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我今已離一切怖畏。由是因緣,極多歡喜,由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於五怖畏,皆悉除斷。由善修習無我妙智,分別我想,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由是因緣,無不活畏。由於他所無所悕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覓。由是因緣,無惡名畏

 

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壞想轉。故無死畏。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無染污故無所憎背。有熾然故無俗意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

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壞想轉,故無死畏。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無染污故,無所憎背;有熾然故,無俗意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

 

又現法中能起菩薩一切精進。信增上力為前導故。於當來世如前所說菩提分品十種大願。今即於此極歡喜住。能具引發。由得清淨勝意樂故。為欲供養最勝有情真實福田大師法主。是故引發第一大願。為欲受持彼所宣說無上正法。是故引發第二大願。為欲勸請轉未曾有妙正法輪。是故引發第三大願。為欲順彼行菩薩行。是故引發第四大願。

又現法中,能起菩薩一切精進,信增上力為前導故。於當來世,如前所說菩提分品十種大願,今即於此極歡喜住,能具引發,由得清淨勝意樂故。為欲供養最勝有情、真實福田大師、法主,是故引發第一大願。為欲受持彼所宣說無上正法,是故引發第二大願。為欲勸請轉未曾有妙正法輪,是故引發第三大願。為欲順彼行菩薩行,是故引發第四大願。

 

為欲成熟彼器有情。是故引發第五大願。為欲往趣諸佛國土。奉見如來。承事供養聽受正法。是故引發第六大願。為淨修治自佛國土。是故引發第七大願。為於一切在所生處常不遠離諸佛菩薩。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是故引發第八大願。常為利益一切有情曾不空過。是故引發第九大願。

為欲成熟彼器有情,是故引發第五大願。為欲往趣諸佛國土,奉見如來,承事、供養、聽受正法,是故引發第六大願。為淨修治自佛國土,是故引發第七大願。為於一切在所生處,常不遠離諸佛菩薩,與諸菩薩常同一味,意樂加行,是故引發第八大願。常為利益一切有情,曾不空過,是故引發第九大願。

 

為證無上正等菩提作諸佛事。是故引發第十大願。作是願言。如有情界展轉相續終無斷盡。亦如世道展轉相續終無斷盡。我此大願生生相續乃至究竟菩提邊際。常不遠離常不忘失常不乖離。如是自誓心發正願。當知此中前就所應願事起願。後即就願以起於願。如是菩薩十種大願以為上首。能生無數百千正願。如是菩薩於當來世具諸大願。於現法中發大精進。

為證無上正等菩提作諸佛事,是故引發第十大願。作是願言:如有情界,展轉相續終無斷盡;亦如世道,展轉相續終無斷盡。我此大願,生生相續乃至究竟菩提邊際,常不遠離、常不忘失、常不乖離。如是自誓,心發正願。當知此中,前就所應願事起願;後即就願,以起於願。如是菩薩十種大願以為上首,能生無數百千正願。如是菩薩,於當來世具諸大願,於現法中發大精進。

 

復有十種淨修住法。由是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一者於諸佛法深生淨信。二者觀諸有情緣起道理。證得唯有純大苦蘊。發起大悲。三者觀見彼已自誓願言。我當令彼諸有情類解脫如是純大苦蘊得第一樂。發起大慈。四者為欲救拔一切憂苦自無顧戀。無顧戀故。能捨內外一切身財。於諸有情而行惠施。五者為欲利益諸有情故。從他勤求世出世法。曾無厭倦。六者無厭倦故。證得一切論智清淨。善知諸論。

復有十種淨修住法,由是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一者於諸佛法,深生淨信。二者觀諸有情緣起道理,證得唯有純大苦蘊;發起大悲。三者觀見彼已,自誓願言:我當令彼諸有情類,解脫如是純大苦蘊,得第一樂;發起大慈。四者為欲救拔一切憂苦,自無顧戀;無顧戀故,能捨內外一切身財,於諸有情而行惠施。五者為欲利益諸有情故,從他勤求世出世法,曾無厭倦。六者無厭倦故,證得一切論智清淨,善知諸論。

 

七者善知論故。於劣中勝諸有情所。如應如宜而修正行。善解世間。八者即於如是正加行中。依應時分量等正行。而修慚愧。九者即於如是正加行中得無退轉。堅力持性。十者以諸上妙利養恭敬及與正行。供養如來。是名十種淨修住法。由此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所謂淨信。慈悲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

七者善知論故,於劣中勝諸有情所,如應如宜,而修正行,善解世間。八者即於如是正加行中,依應時分量等正行,而修慚愧。九者即於如是正加行中,得無退轉,堅力持性。十者以諸上妙利養恭敬及與正行,供養如來。是名十種淨修住法。由此能令極歡喜住,速得清淨,所謂淨信、慈、悲、惠捨、無有厭倦、善知諸論、善解世間、修習慚愧、堅力持性、供養如來。

 

又諸菩薩於此十法。受學隨轉多修習已。復於餘九增上戒等諸菩薩住。從佛菩薩專精訪求一切種道功德過失及神通樂無失壞道。善取其行得等流相。於一切住自然昇進。證大菩提為大導師。率領一切有情商侶。超度生死曠野嶮道。當知此中諸行能入說名為行。若正入時說名為得。入已果利成辦圓證說名等流。

又諸菩薩於此十法,受學隨轉多修習已;復於餘九增上戒等諸菩薩住,從佛菩薩專精訪求,一切種道功德過失,及神通樂無失壞道。善取其行,得等流相,於一切住自然昇進,證大菩提。為大導師率領一切有情商侶,超度生死曠野嶮道。當知此中,諸行能入,說名為行;若正入時,說名為得;入已果利,成辦圓證,說名等流。

 

又諸菩薩住此住中。由二因緣現見諸佛。或由聽聞菩薩藏說。或由內心發起勝解。信有十方種種異名諸世界中種種異名諸佛如來。由麤淨信俱行之心求欲現見。如是求已如實稱遂。當知是名第一因緣。又心發起如是正願。隨於彼彼諸世界中有佛出現。我當往生。如是願已如實稱遂。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又諸菩薩住此住中,由二因緣,現見諸佛。或由聽聞菩薩藏說、或由內心發起勝解,信有十方種種異名諸世界中,種種異名諸佛如來。由麤淨信俱行之心,求欲現見。如是求已,如實稱遂,當知是名第一因緣。又心發起如是正願:隨於彼彼諸世界中,有佛出現,我當往生。如是願已,如實稱遂,當知是名第二因緣。

 

菩薩如是由麤淨信現見諸佛。由正願力現見諸佛。既得見已隨力隨能興一切種恭敬供養。奉施種種上妙樂具。及於僧眾恭敬供養。於如來所聽聞正法。無倒受持精進修行法隨法行。以四攝事成熟有情。一切善根悉皆迴向無上菩提。

菩薩如是,由麤淨信現見諸佛、由正願力現見諸佛,既得見已,隨力隨能興一切種恭敬供養,奉施種種上妙樂具,及於僧眾恭敬供養。於如來所聽聞正法,無倒受持精進修行,法隨法行;以四攝事,成熟有情;一切善根,悉皆迴向無上菩提。

 

由是三種清淨因緣。彼諸善根倍復明淨。謂於佛法僧供養攝受故。以四種攝事成熟有情故。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故。如是乃至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譬如世間黠慧工匠。以礦性金置於火中如如燒鍊。如是如是轉得明淨。如是淨勝意樂菩薩所有善根。由是三種清淨因緣轉復明淨當知亦爾。

由是三種清淨因緣,彼諸善根倍復明淨,謂於佛法僧供養攝受故、以四種攝事成熟有情故、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故。如是乃至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譬如世間黠慧工匠,以礦性金置於火中,如如燒鍊,如是如是,轉得明淨。如是淨勝意樂菩薩所有善根,由是三種清淨因緣轉復明淨,當知亦爾。

 

又住於此在在生處多作輪王。王贍部洲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所有慳垢。威被有情調伏慳吝。諸四攝事所作業中。一切不離佛法僧寶。證一切種菩提。作意恒發願言。我當一切有情中尊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所依止處。若樂發起如是精進。棄捨一切家屬財位。歸佛聖教淨信出家。

又住於此,在在生處多作輪王,王贍部洲,得大自在。遠離一切所有慳垢,威被有情,調伏慳吝。諸四攝事所作業中,一切不離佛法僧寶,證一切種菩提作意。恒發願言:我當一切有情中尊,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所依止處。若樂發起如是精進,棄捨一切家屬財位,歸佛聖教淨信出家。

 

一剎那頃瞬息須臾能證菩薩百三摩地。以淨天眼能於種種諸佛國土見百如來。又即於彼變化住持菩薩住持。皆能解了。以神通力動百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周匝遍照。普令他見化為百類成熟百種所化有情。若欲留命能住百劫。於前後際各百劫事智見。能入蘊界處等諸法門中。於百法門能正思擇化作百身。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圍繞。

一剎那頃、瞬息、須臾能證菩薩百三摩地,以淨天眼,能於種種諸佛國土見百如來。又即於彼,變化住持、菩薩住持,皆能解了。以神通力動百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周匝遍照。普令他見化為百類,成熟百種所化有情。若欲留命,能住百劫,於前後際各百劫事,智見能入。蘊界處等諸法門中,於百法門能正思擇,化作百身,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圍繞。

 

自茲以去是諸菩薩由願力故。當知無量威力神變。安住如是極歡喜住諸菩薩眾。願力增上能引無量殊勝正願。所作神變如是正願。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數。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極歡喜住。謂善決定故。四相發心故。發起精進引發正願故。淨修住法故。開曉餘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

自茲以去,是諸菩薩由願力故,當知無量威力神變。安住如是極歡喜住,諸菩薩眾願力增上,能引無量殊勝正願所作神變。如是正願,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數。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極歡喜住,謂善決定故、四相發心故、發起精進引發正願故、淨修住法故、開曉餘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極喜地說。彼十地經廣所宣說菩薩十地。即是此中菩薩藏攝。摩怛理迦略所宣說菩薩十住。如其次第從極歡喜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應知此中由能攝持菩薩義故。說名為地。能為受用居處義故。說名為住。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 極喜地》說。彼《十地經》廣所宣說菩薩十地,即是此中菩薩藏攝摩怛理迦,略所宣說菩薩十住。如其次第,從極歡喜住乃至最上成滿菩薩住,應知此中,由能攝持菩薩義故,說名為地;能為受用居處義故,說名為住。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法雲資訊網 - 瑜伽師地論 (http://fayun.org/index.php/yo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