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 (2)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 (2)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七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問從欲界沒色界生時。捨幾根得幾根。答容捨下地一切。容得上地一切。如欲界沒色界生時。從欲界沒無色生時。從色界沒無色生時。當知亦爾。最後三根由證沙門果方便而得不由沒生。先修習力所任持故。後等流果轉盛而生。又能為緣生異熟果令轉明盛。中嗢拖南曰。 業實有色等  善等異熟等 若界若諸地  及死生得捨

問:從欲界沒色界生時,捨幾根得幾根答:容捨下地一切,容得上地一切。如欲界沒色界生時,從欲界沒無色生時、從色界沒無色生時,當知亦爾。最後三根,由證沙門果方便而得,不由沒生。先修習力所任持故,後等流果轉盛而生。又能為緣,生異熟果,令轉明盛。中嗢拖南曰:「業實有色等,善等異熟等;若界若諸地,及死生得捨。」

 

問幾根由境界義名有義幾非耶。答二十一名有義。一非。問幾於非色助伴義轉。答七色根。問幾色非色為助伴耶。答餘有義根。問五色根何義。答色等五各別境。問第六根何義。答一切法。問男女根何義。答因欲相應即觸所攝。問五受根何義。答隨順苦樂憂喜捨處。即六根義。問信根何義。答應得應捨所有境界。

問:幾根由境界義名有義幾非耶答:二十一名有義,一非。問:幾於非色助伴義轉答:七色根。問:幾色非色為助伴耶答:餘有義根。問:五色根何義答:色等五各別境。問:第六根何義答:一切法。問:男女根何義答:因欲相應,即觸所攝。問:五受根何義答:隨順苦、樂、憂、喜、捨處,即六根義。問:信根何義答:應得、應捨所有境界。

 

問精進根何義。答即於二種若得若捨俱無所憚。問念根何義。答於聞思修憶持不忘。問定根何義。答奢摩他毘缽舍那。問慧根何義。答所知真實。問未知欲知根何義。答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問已知根何義。答從預流果乃至金剛喻定。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問:精進根何義答:即於二種若得、若捨俱無所憚。問:念根何義答:於聞思修憶持不忘。問:定根何義答:奢摩他、毘缽舍那。問:慧根何義答:所知真實。問:未知欲知根何義答: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問:已知根何義答:從預流果乃至金剛喻定,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問具知根何義。答從初無學道乃至無餘涅槃界。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問幾有色有色為義。答七。問幾無色。有色無色為義。答除命根餘一切。問幾非有色非無色。非有色非無色為義。答即此命根是假法故。問幾有見。有見為義。答一切非有見。一有色以有見為義。及餘非有色一分。問幾有對。有對為義。答七有色及餘無色無對一分。

問:具知根何義答:從初無學道乃至無餘涅槃界,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問:幾有色,有色為義答:七。問:幾無色,有色無色為義答:除命根,餘一切。問:幾非有色非無色,非有色非無色為義答:即此命根,是假法故。問:幾有見,有見為義答:一切非有見。一有色以有見為義,及餘非有色一分。問:幾有對,有對為義答:七有色及餘無色無對一分。

 

問幾有漏。有漏為義。答唯七。除最後二及苦憂根。餘有漏無漏以有漏無漏為義。當知苦根。有漏無漏以有漏為義憂根。有漏以有漏無漏為義未知欲知根。若遠沙門果世間行所攝是有漏。若近沙門果出世行所攝是無漏。問幾有為。有為為義。答一切是有為。八有為為義。餘有為。無為為義。

問:幾有漏,有漏為義如是等。答:唯七。除最後二及苦、憂根,餘有漏、無漏,以有漏、無漏為義。當知苦根,有漏、無漏,以有漏為義。憂根有漏,以有漏、無漏為義。未知欲知根,若遠沙門果,世間行所攝,是有漏;若近沙門果,出世行所攝,是無漏。問:幾有為,有為為義如是等。答:一切是有為。八有為為義,餘有為、無為為義。

 

問幾有諍。有諍為義。答如說有漏。當知此亦爾。如說有諍。當知有愛味依耽嗜世間出世間等亦爾。問幾過去。過去為義。答除有色根及苦根。餘有義一分。若有色根及苦根在過去。非過去為義。問幾過去現在為義。答即如所說一分。當知即此在過去。以未來為義。又即此在現在以過去未來為義。

問:幾有諍,有諍為義如是等。答:如說有漏,當知此亦爾。如說有諍,當知有愛味、依耽嗜、世間、出世間等亦爾。問:幾過去,過去為義如是等。答:除有色根及苦根,餘有義一分。若有色根及苦根在過去,非過去為義。問:幾過去,現在為義如是等。答:即如所說一分。當知即此在過去,以未來為義。又即此在現在,以過去、未來為義。

 

問幾現在。現在為義。答一切有色根及苦根。并前所說一分。又此一分在未來。以過去未來現在為義。若諸色根在未來。非未來為義。苦根亦爾。問幾欲界繫。欲界繫為義。答四。二欲色界繫。欲界繫為義。三欲色界繫。欲色界繫為義。二欲色界繫及不繫。欲色無色界繫及不繫為義。七欲色無色界繫及不繫彼義亦爾。一色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二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

問:幾現在,現在為義如是等。答:一切有色根及苦根,并前所說一分。又此一分在未來,以過去、未來、現在為義。若諸色根在未來,非未來為義。苦根亦爾。問:幾欲界繫,欲界繫為義如是等。答:四。二,欲、色界繫,欲界繫為義。三,欲、色界繫,欲、色界繫為義。二,欲、色界繫及不繫,欲、色無色界繫及不繫為義。七,欲、色、無色界繫及不繫,彼義亦爾。一,色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二,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

 

問幾善。善為義。答八唯善。善不善無記為義。五善不善無記。善不善無記為義。一善不善。善不善無記為義。五無記。無記為義。二無記。善不善無記為義。問幾學。學為義。如是等。答九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以三種為義。七非學非無學。即以此為義。一通三種。非學非無學為義。一學非學非無學。以三種為義。二學。以三種為義。一無學。以三種為義。

問:幾善,善為義如是等。答:八唯善,善、不善、無記為義。五,善、不善、無記,善、不善、無記為義。一,善、不善,善、不善、無記為義。五,無記,無記為義。二,無記,善、不善、無記為義。問:幾學,學為義如是等。答:九,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以三種為義。七,非學非無學,即以此為義。一,通三種,非學非無學為義。一,學、非學非無學,以三種為義。二,學。以三種為義。一,無學,以三種為義。

 

問幾見所斷。見所斷為義。如是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謂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此中有色諸根見修所斷為義。無色諸根三種為義。謂見修所斷非所斷義。問幾根於義雜染捨所顯。答除諸善根。以諸善根於義清淨捨所顯故。問幾根顛倒義。答除諸善根。所有六根義。問幾根顛倒所依。答七色根。

問:幾見所斷,見所斷為義如是等。答:十四,一分見所斷,一分修所斷。十二,一分修所斷,一分非所斷。謂即十四中,六及餘六;餘二非所斷。此中有色諸根,見、修所斷為義。無色諸根,三種為義,謂見、修所斷、非所斷義。問:幾根於義雜染捨所顯答:除諸善根;以諸善根於義清淨捨所顯故。問:幾根顛倒義答:除諸善根,所有六根義。問:幾根顛倒所依答:七色根。

 

問幾根顛倒自性。答六少分。問幾根顛倒對治。答八物。問幾根觀義過失。答或八或五或一。問若彼諸行亦有四德相應可得。云何唯觀為過失耶。何者四德。一堅住德。謂如一蘊住經百年。若正將御或有過者。二勢力德。謂能生樂及現清淨。三轉變德。謂牽引修治受用棄捨自在轉故。四可樂德。謂依彼處生種種著故。是名諸行有四德相。答雖有世間於彼諸法取為功德。然彼一切皆諸過失之所隨逐。

問:幾根顛倒自性答:六少分。問:幾根顛倒對治答:八根。問:幾根觀義過失答:或八、或五、或一。問:若彼諸行亦有四德相應可得,云何唯觀為過失耶何者四德一堅住德:謂如一蘊住經百年,若正將御,或有過者。二勢力德:謂能生樂及現清淨。三轉變德:謂牽引、修治、受用、棄捨自在轉故。四可樂德:謂依彼處生種種著故。是名諸行有四德相。答:雖有世間於彼諸法取為功德,然彼一切皆諸過失之所隨逐。

 

問何等名為諸過失耶。答雖少時住非究竟故。愛變無常現可得故。死沒無常現可得故。當觀諸行離初功德。又能發生種種苦惱現可得故。種種不淨現可得故。當觀諸行離第二德。又於老病死等不隨所欲現可得故。當觀諸行離第三德。又諸糞蟲及豬犬等亦極樂著糞穢不淨現可得故。當觀諸行離第四德。由彼諸行離諸功德。是故一切過失相應。故應觀彼具諸過失。

問:何等名為諸過失耶答:雖少時住,非究竟故,愛變無常現可得故,死沒無常現可得故;當觀諸行離初功德。又能發生種種苦惱現可得故,種種不淨現可得故;當觀諸行離第二德。又於老病死等不隨所欲現可得故;當觀諸行離第三德。又諸糞蟲及豬犬等亦極樂著糞穢不淨現可得故;當觀諸行離第四德。由彼諸行離諸功德,是故一切過失相應,故應觀彼具諸過失。

 

問眼根誰所依處。答見色依處。問乃至意根誰所依處。答各取自境之所依處。問男女二根誰所依處。答習欲依處。問命根誰所依處。答乃至死有為前時有之所依處。問諸受根誰所依處。答於諸境界可意不可意。若愛若恚等之所依處。問信根誰所依處。答趣入善法之所依處。問精進根誰所依處。答已入善法恒常修習之所依處。

問:眼根誰所依處答:見色依處。問:乃至意根誰所依處答:各取自境之所依處。問:男女二根誰所依處答:習欲依處。問:命根誰所依處答:乃至死有,為前時有之所依處。問:諸受根誰所依處答:於諸境界可意、不可意,若愛、若恚等之所依處。問:信根誰所依處答:趣入善法之所依處。問:精進根誰所依處答:已入善法,恒常修習之所依處。

 

問念根誰所依處。答正知而行之所依處。問定根誰所依處。答智見清淨之所依處。問慧根誰所依處。答煩惱永斷之所依處。問未知欲知根誰所依處。答證初第二第三沙門果之所依處。問已知根誰所依處。答乃至金剛喻定無學沙門果證之所依處。問具知根誰所依處。答無間煩惱永斷作證現法樂住所依永滅之所依處。

問:念根誰所依處答:正知而行之所依處。問:定根誰所依處答:智見清淨之所依處。問:慧根誰所依處答:煩惱永斷之所依處。問:未知欲知根誰所依處答:證初、第二、第三沙門果之所依處。問:已知根誰所依處答:乃至金剛喻定、無學沙門果證之所依處。問:具知根誰所依處答:無間煩惱永斷作證、現法樂住、所依永滅之所依處。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此身有色麤滓所成。四大所造。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種種飲食之所長養。常假覆蔽沐浴按摩。斷截。破壞散滅之法。答依七色根作如是說。當知此中略說欲界有色諸根。初句說彼共相。第二句說彼自相。次有三句說彼因相。所謂依因生因生已增長因。次有三句說彼轉變相。謂寒所作熱所作勞倦所作。後有四句說彼變壞相。謂初二句活位逼損所作。後二句死後所作。他故自然故變壞應知。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此身有色麤滓所成,四大所造,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種種飲食之所長養,常假覆蔽、沐浴、按摩、斷截、破壞、散、滅之法。」?答:依七色根作如是說。當知此中、略說欲界有色諸根。初句,說彼共相。第二句,說彼自相。次有三句,說彼因相;所謂依因、生因、生已增長因。次有三句,說彼轉變相;謂寒所作、熱所作、勞倦所作。後有四句,說彼變壞相;謂初二句活位逼損所作,後二句死後所作。他故、自然故變壞應知。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遠行及濁行無身寢於窟耶。答依意根處。由於前際無始時故。遍緣一切所知境故。名為遠行。諸心相續一一轉故。無主宰故。名為獨行。無色無見亦無對故。名為無身。依止色故。名寢於窟。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由八處所男為女縛。謂舞歌笑睇美顏妙觸祇奉成禮。答依男女二根。於遊戲時由四處縛。於受用時亦由四處。於遊戲時。身語面門眼目舒悅。於受用時。妍容軟滑恭事童分。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遠行及濁行,無身寢於窟耶。」?答:依意根處。由於前際無始時故,遍緣一切所知境故,名為遠行。諸心相續一一轉故,無主宰故,名為獨行。無色、無見、亦無對故,名為無身。依止色故,名寢於窟。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由八處所男為女縛,謂舞、歌、笑、睇、美顏、妙觸、祇奉、成禮答:依男女二根,於遊戲時由四處縛,於受用時亦由四處。於遊戲時,身、語、面門、眼目舒悅;於受用時,妍容、軟滑、恭事、童分。

 

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眾生存活住持安隱。答依命根說。有諸氣息故名眾生。思慮相應故名存活。等餘而住故名為住。增上而轉故說名持。無有病惱故名安隱。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平正受受所攝。答依喜樂根說。望所餘受自相共相依止相所顯故。如平正等如是。不平正等非平正非不平正等。如應當知。

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眾生存活、住、持、安隱。」?答:依命根說。有諸氣息,故名眾生。思慮相應,故名存活。等餘而住,故名為住。增上而轉,故說名持。無有病惱,故名安隱。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平正受,受所攝答:依喜、樂根說;望所餘受自相、共相依止相所顯故。如平正等,如是不平正等、非平正非不平正等,如應當知。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於如來所淨信深固根生建立。一切世間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無有如法能引脫者。答依信根說。此顯其信於聞思修勝解堅固義。又此堅固隨所信解方便顯示。謂智生主淨最勝之者尚不能動。何況凡流。又堅固義復有差別。謂其信深固。由世間善決定勝解為出世勝解根本故。又由出世清淨勝解所建立故。當知最初是標句。後二是釋句。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於如來所淨信深固,根生建立,一切世間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無有如法能引脫者。」?答:依信根說。此顯其信,於聞思修勝解堅固義。又此堅固隨所信解方便顯示,謂智、生、主、淨最勝之者,尚不能動,何況凡流。又堅固義復有差別,謂其信深固,由世間善決定勝解為出世勝解根本故,又由出世清淨勝解所建立故。當知最初是標句,後二是釋句。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 住有勢有勤  有勇健堅猛 於諸善法中  常不捨善軛  答依精進根說。此精進根略顯其相差別有五。謂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 念等念隨念  別念不忘念 心明記無失  無忘無失法答依念根說此差別義。如攝異門分應知。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住有勢、有勤、有勇健、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答:依精進根說。此精進根,略顯其相差別有五:謂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答:依念根說此差別義,如《攝異門分》應知。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 令心住等住  安住與近住 調寂靜寂止  一趣等持性  答依定根說此差別義。如聲聞地應知。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 簡擇法  極簡擇  遍尋求  遍伺察  答依慧根說此差別義。亦如聲聞地應知。所餘善根信等攝故。其差別義無復可得。問於幾根處立身念住。答七。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令心住、等住、安住、與近住、調、寂靜、寂止、一趣、等持性。」?答:依定根說此差別義,如《聲聞地》應知。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簡擇法、極簡擇、遍尋求、遍伺察。」?答:依慧根說此差別義,亦如《聲聞地》應知。所餘善根,信等攝故,其差別義無復可得。問:於幾根處立身念住?答:七。

 

問於幾根處立受念住。答五。問於幾根處立心念住。答一。問於幾根處立法念住。答最後八及命根。問幾根最勝苦諦依處。答九。問幾根最勝集諦依處。答五。問幾根滅諦依處。答一切。問幾根道諦依處。答最後八。問依幾根處善思所思。答九。問依幾根處善說所說。答十。

問:於幾根處立受念住答:五。問:於幾根處立心念住。答:一。問:於幾根處立法念住答:最後八及命根。問:幾根最勝苦諦依處答:九。問:幾根最勝集諦依處答:五。問:幾根滅諦依處答:一切。問:幾根道諦依處答:最後八。問:依幾根處善思所思答:九。問:依幾根處善說所說答:十。

 

問依幾根處善作所作。答十六。如是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如應當知問幾根最勝惑業依處。答九。問依幾根處起煩惱業。答五。問依幾根處斷煩惱業。答最後八。問由幾根故領納一切世出世間所有吉祥。答除二。問由幾根故領納一切吉祥敗壞。答十一。問幾根能引所有吉祥。答最後八。

問:依幾根處善作所作答:十六。如是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如應當知。問:幾根最勝惑業依處答:九。問:依幾根處起煩惱業答:五。問:依幾根處斷煩惱業答:最後八。問:由幾根故,領納一切世出世間所有吉祥答:除二。問:由幾根故,領納一切吉祥敗壞答:十一。問:幾根能引所有吉祥答:最後八。

 

復次如世尊言。諸受欲者略有五種作吉祥法。謂忍辱。柔和。觀人而捨。行賢善行。及不放逸。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若別分別乃有十種。一已受怨害忍。二現前怨害忍。三慮恐怨害忍。四饒益怨憎忍。五損害親友忍。六一切怨害忍。七一切因怨害忍。八受教怨害忍。九擇力怨害忍。十自性怨害忍。如是一切總說名為耐違害忍。

復次,如世尊言:諸受欲者,略有五種作吉祥法;謂忍辱、柔和、觀人而捨、行賢善行、及不放逸。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若別分別乃有十種:一已受怨害忍、二現前怨害忍、三慮恐怨害忍、四饒益怨憎忍、五損害親友忍、六一切怨害忍、七一切因怨害忍、八受教怨害忍、九擇力怨害忍、十自性怨害忍。如是一切,總說名為耐違害忍。

 

云何柔和。謂性賢善。由身語意將護於他令無惱害。若他所有無罪喜樂未生令生。生已隨護。有罪憂苦若未生者遮令不生。若已生者方便令脫。此中忍辱耐他違害。柔和於他不作違損。如是名為二種差別。當知觀人二時差別。一攝受時。二處置時。於攝受時應以五相觀察其人然後攝受。一由歸誠。二由技能。三由智慧。四由行跡。五由廉儉。

云何柔和謂性賢善,由身語意將護於他,令無惱害。若他所有無罪喜樂,未生令生,生已隨護。有罪憂苦,若未生者遮令不生,若已生者方便令脫。此中忍辱,耐他違害;柔和,於他不作違損。如是名為二種差別。當知觀人二時差別:一攝受時、二處置時。於攝受時,應以五相觀察其人,然後攝受:一由歸誠、二由技能、三由智慧、四由行跡、五由廉儉。

 

於處置時亦以五相觀察其人然後處置。一堪處事業置事業中。二堪處思業置思業中。三堪處和業置和業中。四堪處護身財業置護身財業中。五堪處法業置法業中。捨略有五。一田地捨。二財物捨。三隨宜捨。四飲食捨。五最勝捨。此中捨相捨具名捨。賢善行者。為性於他無所違負。無所欺誑。

於處置時,亦以五相觀察其人,然後處置:一堪處事業,置事業中。二堪處思業,置思業中。三堪處和業,置和業中。四堪處護身財業,置護身財業中。五堪處法業,置法業中。捨略有五:一田地捨、二財物捨、三隨宜捨、四飲食捨、五最勝捨。此中捨相、捨具名捨。賢善行者,為性於他無所違負,無所欺誑。

 

無所違負復有五種。一無顛倒違負。二無委信違負。三無承事違負。四無契約違負。五無他方便違負。不放逸者。謂修習諸善法。防護不善心。因果相屬故俱應為彼相。此復有五種應知。一求財不放逸。二守財不放逸。三護身不放逸。四護名不放逸。五行法不放逸。如是一切總有五力能生吉祥。一善尸羅力。二善朋友力。三無弊吝力。四可委信力。五法力。

無所違負,復有五種:一無顛倒違負、二無委信違負、三無承事違負、四無契約違負、五無他方便違負。不放逸者:謂修習諸善法,防護不善心。因果相屬故,俱應為彼相。此復有五種應知:一求財不放逸、二守財不放逸、三護身不放逸、四護名不放逸、五行法不放逸。如是一切,總有五力能生吉祥:一善尸羅力、二善朋友力、三無弊吝力、四可委信力、五法力。

 

當知吉祥亦有五種。一眾所愛樂。二富貴自在。三怨敵退伏。四饒益所依。五往諸善趣。前四種力總能生起四種吉祥。第五一力能生第五。問幾根先煩惱業之所感得。答八。問幾根名色為緣。答一。問幾根觸為緣。答五。問幾根策勵為緣。答八。

當知吉祥,亦有五種:一眾所愛樂、二富貴自在、三怨敵退伏、四饒益所依、五往諸善趣。前四種力,總能生起四種吉祥;第五一力,能生第五。問:幾根先煩惱業之所感得答:八。問:幾根名色為緣答:一。問:幾根觸為緣答:五。問:幾根策勵為緣答:八。

 

問幾根應防護。答八。問幾根應調靜。答一。問幾根應寂止。答五。問幾根自性調順寂靜寂止。復能調伏寂靜寂止。答八。云何諸根捨。謂同分界地諸根滅餘生起。云何諸根棄。謂不同分界地諸根滅餘生起。云何諸根斷。謂斷彼繫縛一切煩惱。云何諸根退。謂世間興盛若定若生所有失壞。

問:幾根應防護答:八。問:幾根應調靜答:一。問:幾根應寂止答:五。問:幾根自性調順寂靜寂止,復能調伏寂靜寂止答:八。云何諸根捨謂同分界地,諸根滅餘生起。云何諸根棄謂不同分界地,諸根滅餘生起。云何諸根斷謂斷彼繫縛一切煩惱。云何諸根退謂世間興盛若定、若生所有失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