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 (3)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七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問聲聞獨覺菩薩諸根有何差別。答當知差別略有五種。一品類差別。二任持差別。三罥索差別。四正行差別。五證得差別。品類差別者。諸菩薩根其性上品。聲聞獨覺所有諸根軟品中品。

聲聞獨覺菩薩諸根有何差別當知差別略有五種一品類差別、二任持差別、三罥索差別、四正行差別、五證得差別。品類差別者諸菩薩根其性上品,聲聞獨覺所有諸根軟品、中品。

 

任持差別者。諸菩薩根一切明處善巧任持。聲聞獨覺所有諸根一分明處善巧任持。罥索差別者。諸菩薩根大悲所罥。聲聞獨覺根不如是。正行差別者。諸菩薩根自利利他正行現前。聲聞獨覺所有諸根自利現前。證得差別者。諸菩薩根證得無上大菩提果。聲聞獨覺所有諸根證得下中二菩提果。

任持差別者諸菩薩根一切明處善巧任持,聲聞、獨覺所有諸根一分明處善巧任持。罥索差別者諸菩薩根大悲所罥,聲聞、獨覺根不如是。正行差別者諸菩薩根自利利他正行現前,聲聞、獨覺所有諸根自利現前。證得差別者諸菩薩根證得無上大菩提果,聲聞、獨覺所有諸根證得下中二菩提果。

 

問若補特伽羅依未至定修諦現觀。彼得果時起初靜慮喜根現前為不起耶答有一能起。有一不起。若有利根眾多善本之所資助。彼能現起。非餘。問幾根入初靜慮。答八。後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

若補特伽羅依未至定修諦現觀,彼得果時,起初靜慮喜根現前為不起耶有一能起,有一不起。若有利根眾多善本之所資助;彼能現起,非餘。問幾根入初靜慮八。後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

 

如初靜慮第二亦爾。第三亦八。然非即彼第四靜慮及無色定。七根能入。後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問幾根得預流果。答或一或八或二或九得一來果。憂根雖道所依非道攝故。此中不取。喜根非堅住故此亦不取。若通取者當增其數。問幾根得不還果。答或十一或二憂根道理如前應知。

如初靜慮,第二亦爾。第三亦爾,然非即彼。第四靜慮及無色定,七根能入;後三有一能入,有一不能。問幾根得預流果或一、或八。或二、或九,得一來果。憂根雖道所依,非道攝故,此中不取。喜根非堅住故,此亦不取。若通取者,當增其數。問幾根得不還果或十一、或二。憂根道理,如前應知。

 

問幾根得阿羅漢果。答或一或十。如經言。於上解脫希求憂慼。云何希。謂修行者作如是念。是處眾聖能具足住。求云何。謂修行者作如是念。我於是處當具足住。慼云何。謂於下劣不生喜足。憂云何。謂於無上心生思慕。此中預流一來於一切種皆圓滿。故建立憂根。若不還果雖有初二餘二無故。不立憂根。唯善法欲。

幾根得阿羅漢果或一、或十。如經言於上解脫希、求、憂、慼。云何希謂修行者作如是念:是處眾聖能具足住。求云何謂修行者作如是念我於是處當具足住。慼云何謂於下劣不生喜足。憂云何謂於無上心生思慕。此中預流、一來,於一切種皆圓滿,故建立憂根。若不還果,雖有初二,餘二無故,不立憂根,唯善法欲。

 

問頗有依止喜根能捨喜根憂根捨根耶。答有謂依出離喜根為依止故。捨依耽嗜三根。問頗有依止憂根捨憂根耶。答有。謂依出離為依止故。捨依耽嗜。問頗有依止捨根捨捨根耶。答有。謂依一性捨為依止故。捨依種種性捨。無所依捨為依止故。捨依一性捨。得預流果時未知欲知根。亦滅亦捨。非起而棄非斷非退。得阿羅漢果時已知根道理。應知亦爾。

頗有依止喜根能捨喜根、憂根、捨根耶有。謂依出離喜根為依止故,捨依耽嗜三根。問頗有依止憂根,捨憂根耶有。謂依出離為依止故,捨依耽嗜。問頗有依止捨根,捨捨根耶有。謂依一性捨為依止故,捨依種種性捨。無所依捨為依止故,捨依一性捨。得預流果時,未知欲知根亦滅亦捨,非起而棄,非斷非退。得阿羅漢果時,已知根道理,應知亦爾。

 

問幾補特伽羅有練根耶。答一切有學及無學五退思護住堪達種性。非諸獨覺亦非菩薩。性利根故。問若預流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證一來果耶。答證。問亦證不還果耶。答不證。對治難得故。所應得義極廣大故。問若不還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進離欲耶。答進。問亦證阿羅漢果耶。答不證。由前因故。轉根已後一切皆證。

幾補特伽羅有練根耶一切有學;及無學五,退、思、護、住、堪達種性。非諸獨覺,亦非菩薩,性利根故。問若預流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證一來果耶證。問亦證不還果耶不證。對治難得故,所應得義極廣大故。問若不還者修練根時,既得練根,亦進離欲耶進。問亦證阿羅漢果耶不證,由前因故。轉根已後,一切皆證。

 

問何故轉根。答於薄少昇進不生喜足故。為植引發勝定力故。為植多聞力故。為植論議決擇力故。為植觀察甚深法忍力故。問諸菩薩未知欲知等三根云何建立。答於勝解行地建立初根。於淨增上意樂地等立第二根。於如來地立第三根。

何故轉根於薄少昇進不生喜足故,為植引發勝定力故,為植多聞力故,為植論議決擇力故,為植觀察甚深法忍力故。問諸菩薩未知欲知等三根,云何建立於勝解行地,建立初根。於淨增上意樂地,等立第二根。於如來地,立第三根。

 

問由幾種滿名學滿耶。答由三種滿。一根滿。謂利根。二定滿。謂八解脫定。三果滿。謂不還果。若諸無學得有二滿。一根滿。謂不動法。二定滿。如前應知。一切無學皆由果滿說名為滿。

由幾種滿,名學滿耶由三種滿一根滿,謂利根。二定滿,謂八解脫定。三果滿,謂不還果。若諸無學,得有二滿:一根滿,謂不動法。二定滿,如前應知。一切無學,皆由果滿說名為滿。

 

問如說諸根不調不守不護不防亦不修習。此差別名有何義耶。答略說由四因緣。諸根名不調伏。謂簡擇力為依止故。於諸境界若不應縱諸根之者。便起加行令不縱逸。若應縱者便起加行縱彼諸根。護諸煩惱令不現起。斷對治力為依止故。即於如前所說境界。為性無著為性煩惱不復現行。若無是四調諸根者。當知彼根名不調伏。由不守故不護故不防故不修故。若有是四調諸根者。當知與彼四種相違。名為調伏乃至修習。

如說諸根不調、不守、不護、不防、亦不修習,此差別名有何義耶略說由四因緣,諸根名不調伏。謂簡擇力為依止故,於諸境界,若不應縱諸根之者,便起加行令不縱逸;若應縱者,便起加行縱彼諸根,護諸煩惱令不現起。斷對治力為依止故,即於如前所說境界,為性無著,為性煩惱不復現行。若無是四調諸根者,當知彼根名不調伏,由不守故、不護故、不防故、不修故。若有是四調諸根者,當知與彼四種相違,名為調伏乃至修習。

 

云何不調伏者能引眾苦。謂能生六種苦故。一擾惱住所生苦。二他所擯黜苦。三他所譏毀苦。四追悔所生苦。五往生惡趣苦。六生等諸苦。若有諸根善調伏者。當知與此相違斷六種苦引諸快樂。

云何不調伏者能引眾苦謂能生六種苦故一擾惱住所生苦、二他所擯黜苦、三他所譏毀苦、四追悔所生苦、五往生惡趣苦、六生等諸苦。若有諸根善調伏者,當知與此相違,斷六種苦,引諸快樂。

 

問十四種根三聚有情。為十四攝三。三攝十四耶。答三攝十四。非十四攝三。不攝何等。謂外處少分。三聚有情者。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問五根三受。為五攝三。三攝五耶。答更互相攝。

十四種根、三聚有情,為十四攝三?三攝十四耶三攝十四,非十四攝三。不攝何等?謂外處少分。三聚有情者: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問五根、三受,為五攝三?三攝五耶更互相攝。

 

問五根三十七覺品法。為五攝三十七。三十七攝五耶。答三十七攝五。非五攝三十七。不攝何等。謂語業命喜安捨。如是或六或四彼所不攝。問五根三根。為五攝三。三攝五耶。答三攝五。非五攝三。不攝何等。謂意樂喜捨根問九遍知幾根攝。答此九遍知斷遍知攝故。非根所攝。何等為九。謂欲繫苦集見所斷斷。是初遍知。色無色繫苦集見所斷斷。第二遍知。

五根、三十七覺品法,為五攝三十七?三十七攝五耶三十七攝五,非五攝三十七。不攝何等謂語、業、命、喜、安、捨。如是或六、或四,彼所不攝。問五根、三根,為五攝三?三攝五耶三攝五,非五攝三。不攝何等謂意、樂、喜、捨根。問九遍知幾根攝此九遍知,斷遍知攝故,非根所攝。何等為九謂欲繫苦集,見所斷斷,是初遍知。色、無色繫苦集,見所斷斷,第二遍知。

 

欲繫滅見所斷斷。第三遍知。色無色繫滅見所斷斷。第四遍知。欲繫道見所斷斷。第五遍知。色無色繫道見所斷斷。第六遍知。下分結斷。第七遍知。色愛盡第八遍知。無色愛盡第九遍知。當知遍知略由二緣而得建立。一通達諦斷故。二永度界斷故。由相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故。立二遍知。相不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故立四遍知。永度劣界故立一遍知。永度中界故立一遍知。永度妙界故立一遍知。

欲繫滅,見所斷斷,第三遍知。色無、色繫滅,見所斷斷,第四遍知。欲繫道,見所斷斷,第五遍知。色、無色繫道,見所斷斷,第六遍知。下分結斷,第七遍知。色愛盡,第八遍知。無色愛盡,第九遍知。當知遍知,略由二緣而得建立:一通達諦斷故、二永度界斷故。由相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故,立二遍知。相不同分、界不同分及同分故,立四遍知。永度劣界故,立一遍知。永度中界故,立一遍知。永度妙界故,立一遍知。

 

問諸相隨好力無畏等不共佛法幾根攝耶。答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何等為四。謂身根。男根。眼根。舌根。諸佛十力。如來身中慧根所攝。及具知根四無所畏。五根所攝。及即此一。如無所畏不護亦爾。三種念住非根所攝。然六根所引無貪無瞋所攝。大悲亦彼所引無瞋無癡所攝。非根所攝。無忘失法如力應知。佛一切種妙智亦爾。永斷習氣非根所攝。然是六根所證煩惱永斷所攝。

諸相、隨好、力、無畏等不共佛法,幾根攝耶諸相、隨好,舌根及四根依處所攝。何等為四謂身根、男根、眼根、舌根。諸佛十力,如來身中慧根所攝,及具知根。四無所畏,五根所攝,及即此一。如無所畏,不護亦爾。三種念住,非根所攝,然六根所引無貪、無瞋所攝。大悲,亦彼所引無瞋、無癡所攝,非根所攝。無忘失法,如力應知。佛一切種妙智亦爾。永斷習氣,非根所攝,然是六根所證煩惱永斷所攝。

 

問諸煩惱品所有麤重。阿羅漢等永斷無餘。復有何品麤重。阿羅漢等所未能斷。由斷此故說名如來永斷習氣。答異熟品麤重。阿羅漢等所未能斷。唯有如來名究竟斷。問如經言。有四種食皆能長養諸根大種。云何四食。云何長養諸根大種。答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由此四種長養五色根及意根并根所依所有大種。問云何段食。答諸所食噉。若能長養諸根大種。與此相違當知非食。如段食餘食非食應知亦爾。

諸煩惱品所有麤重,阿羅漢等永斷無餘。復有何品麤重,阿羅漢等所未能斷,由斷此故,說名如來永斷習氣異熟品麤重,阿羅漢等所未能斷,唯有如來名究竟斷。問如經言:有四種食皆能長養諸根大種。云何四食云何長養諸根大種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由此四種,長養五色根及意根,并根所依所有大種。問云何段食諸所食噉,若能長養諸根大種;與此相違,當知非食。如段食,餘食、非食,應知亦爾。

 

問段食云何能作食事。乃至識食亦爾。答若諸段食能攝益識令其強盛。由此長養諸根大種亦令強盛。觸能攝受若喜若樂若捨一分。由此復能攝益諸識。由攝益故復能長養諸根大種。意思為欲證得可愛境界相故。依正方便起染不染希望喜根。緣未來境攝益於識。由此長養諸根大種。如是三食攝益其識。由體增盛及緣現在未來生故。識復長養諸根大種故立四食。

段食云何能作食事?乃至識食亦爾若諸段食能攝益識,令其強盛;由此長養諸根大種,亦令強盛。觸能攝受若喜、若樂、若捨一分,由此復能攝益諸識;由攝益故,復能長養諸根大種。意思為欲證得可愛境界相故,依正方便起染、不染希望喜根,緣未來境攝益於識,由此長養諸根大種。如是三食攝益其識,由體增盛及緣現在、未來生故,識復長養諸根大種,故立四食。

 

問云何識與意根為食。答由三資持所任持故。能與後後為增盛因。令彼得生。問何故眠夢梵行等至。皆能長養諸根大種而不立食。答有二種長養。一攝受別義長養。二令無損害長養。眠夢等法於後長養雖能長養。於前即非。是故不立。問何故命根能任持身而不立食。答若離於食彼終不能長養身故。

云何識與意根為食由三資持所任持故,能與後後為增盛因,令彼得生。問何故眠夢、梵行、等至,皆能長養諸根大種,而不立食有二種長養一攝受別義長養、二令無損害長養。眠夢等法,於後長養雖能長養,於前即非,是故不立。問何故命根,能任持身而不立食若離於食,彼終不能長養身故。

 

問何等段食名麤。答若非天所食。問何等名細。答諸天所食。由彼食已即於身中便自消化非漸次故。問何等觸意思識食名麤。答若在欲界。問何等名細。答若在色無色界。問何等名為已生有情。答若於現在已生增長。問何等名為求有有情。答若有希求未來諸有。問何等名住。答若無損害長養。

何等段食名麤若非天所食。問:何等名細諸天所食。由彼食已,即於身中便自消化,非漸次故。問何等觸、意思、識食名麤若在欲界。問何等名細若在色、無色界。問何等名為已生有情若於現在已生增長。問何等名為求有有情若有希求未來諸有。問何等名住若無損害長養。

 

問何等名安。答若攝受長養。問已生有情云何由食而得安住。答如前所說道理應知。問求有有情云何由食攝受。答由三門故二種雜染增長。謂業煩惱二種雜染依識而有。由三門雜染資長識故。諸求有者於無間生攝受餘有。

何等名安若攝受長養。問已生有情,云何由食而得安住如前所說道理應知。問求有有情,云何由食攝受由三門故,二種雜染增長,謂業、煩惱二種雜染,依識而有。由三門、雜染資長識故,諸求有者,於無間生攝受餘有。

 

問段食何時建立為食。答於變壞時若受用時建立。觸食由彼攝受方得增益。是故段食三處所攝。謂香味觸建立為食。不立色處由彼要至味勢熟等變壞之位方損益故。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有所損害。於變壞時方能攝益。如苦辛等。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暫為攝益。於變壞時乃為損害。如有甘美所不宜物。故變壞時方立為食。非受用時。

段食何時建立為食於變壞時。若受用時,建立觸食。由彼攝受方得增益,是故段食三處所攝,謂香、味、觸建立為食,不立色處。由彼要至味勢熟等變壞之位,方損益故。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有所損害,於變壞時方能攝益,如苦辛等。或有段物,於受用時暫為攝益,於變壞時乃為損害,如有甘美所不宜物。故變壞時方立為食,非受用時。

 

問更有所餘眾多行法住因可得。謂生先業神通因緣合會離障。何故但說此四為食。答以多分故。易覺知故。於諸念住易趣入故。於日日分易資養故。唯此四種應顯為食。那落迦中無有段食。定地諸天亦復如是。諸那落迦多由先業力所任持而得久住。雖有廣大諸根大種損害因緣而不能死。然彼亦有諸微細風。隨入身分以之為食。難可了知。是故不說。

更有所餘眾多行法,住因可得,謂生、先業、神通、因緣合會、離障;何故但說此四為食以多分故,易覺知故,於諸念住易趣入故,於日日分易資養故。唯此四種應顯為食。那落迦中無有段食,定地諸天亦復如是。諸那落迦,多由先業力所任持而得久住,雖有廣大諸根大種損害因緣,而不能死。然彼亦有諸微細風,隨入身分以之為食,難可了知,是故不說。

 

問諸根依身轉。亦依境界耶。設依境界者亦依身轉耶。答若根依境界必依身而轉。或有依身轉而不依境界。謂諸有色彼同分根。以諸大種為依止故。說彼依身。問若諸根有所依而轉者。彼一切皆一依耶。答或有一依。謂諸有色彼同分根。或有二依。謂即有色同分諸根。或有三依。所謂意根及餘無色心法諸根在有色界。若於無色即此諸根唯有二依。

諸根依身轉,亦依境界耶設依境界者,亦依身轉耶若根依境界,必依身而轉。或有依身轉,而不依境界;謂諸有色彼同分根,以諸大種為依止故,說彼依身。問若諸根有所依而轉者,彼一切皆一依耶或有一依,謂諸有色彼同分根。或有二依,謂即有色同分諸根。或有三依,所謂意根及餘無色心法諸根,在有色界;若於無色,即此諸根唯有二依。

 

問諸根是苦者。一切苦相合耶。設苦相合者。一切是苦耶。答或諸根是苦而非苦相合。謂樂根喜根。或有是苦亦苦相合。謂苦根憂根。或有是苦非苦樂相。謂捨根。或有非苦亦非苦相。謂後三根苦對治故。

諸根是苦者,一切苦相合耶設苦相合者。一切是苦耶或諸根是苦,而非苦相合,謂樂根、喜根。或有是苦,亦苦相合,謂苦根、憂根。或有是苦,非苦樂相,謂捨根。或有非苦,亦非苦相,謂後三根,苦對治故。

 

問諸根是善。彼根引樂耶。設根引樂。彼根是善耶。答或根是善而不引樂謂憂苦俱而修梵行。彼諸善根於現法中。不能引樂。或根引樂而非是善。謂諸無記及不善根。於現法中能引無記及染污樂。或根是善亦能引樂。謂喜樂俱修諸梵行所有善根。於現法中能引其樂。或根非善亦不引樂。謂諸無記及不善根。於現法中能引諸苦。中嗢柁南曰。 義依處證得  攝食由諸句

諸根是善,彼根引樂耶設根引樂,彼根是善耶或根是善,而不引樂,謂憂、苦俱而修梵行,彼諸善根於現法中,不能引樂。或根引樂,而非是善,謂諸無記及不善根,於現法中能引無記及染污樂。或根是善,亦能引樂,謂喜、樂俱修諸梵行所有善根,於現法中能引其樂。或根非善,亦不引樂,謂諸無記及不善根,於現法中能引諸苦。中嗢柁南曰:「義依處證得,攝食由諸句。」

 

復次具足攝持一切行義。具足攝持一切行義。是故名蘊。又有別義。常能增長諸業煩惱。常能增長諸業煩惱。是故名蘊。又有別義。常有所為及速滅壞。當有所為及速滅壞。是故名蘊。發起諸法發起諸法。是故名界。是牽引義。能生能廣諸心心法能生能廣諸心心法。是故名處。由眾緣故速壞集起。由眾緣故速壞集起。故名緣起。等起理趣。等起理趣。是故名處。若非理趣說名非處。於見等事自在相應。於見等事自在相應。是故名根。

復次,具足攝持一切行義;具足攝持一切行義,是故名蘊。又有別義,常能增長諸業煩惱;常能增長諸業煩惱,是故名蘊。又有別義,常有所為及速滅壞;常有所為及速滅壞,是故名蘊。發起諸法;發起諸法,是故名界,是牽引義。能生能廣諸心心法;能生能廣諸心心法,是故名處。由眾緣故速壞集起;由眾緣故速壞集起,故名緣起。等起理趣;等起理趣,是故名處。若非理趣,說名非處。於見等事自在相應;於見等事自在相應,是故名根。

 

當知蘊等略由六因而得建立。謂身體建立。彼因建立。身者建立。彼轉方便建立。即於彼轉勝劣方便建立。即彼受用增上建立復略顯示六種善巧。當知為遣六種邪執。何等為六。一依止邪執。二自性自在等不平等因邪執。三能持依止我邪執。四彼死生轉邪執。五彼淨不淨方便邪執。六彼愛非愛境界受用主宰邪執。

當知蘊等,略由六因而得建立:謂身體建立、彼因建立、身者建立、彼轉方便建立、即於彼轉勝劣方便建立、即彼受用增上建立。復略顯示六種善巧,當知為遣六種邪執。何等為六一依止邪執、二自性自在等不平等因邪執、三能持依止我邪執、四彼死生轉邪執、五彼淨不淨方便邪執、六彼愛非愛境界受用主宰邪執。

 

問觀幾勝利分別建立。簡擇諸法修習善巧。答略有十種。謂當遍知薩迦耶見分析一合之想。於有法現有諦故住故便不誹謗。自無疑惑善答他問。未信令信已信令增。亦令如來聖教久住。又當悟入緣起道理。能了釋梵世主自性及士夫等非作者無實性。又令慧根增長廣大。於善不善如實了知。廣說乃至緣生差別。

觀幾勝利,分別建立簡擇諸法、修習善巧略有十種。謂當遍知薩迦耶見,分析一合之想,於有法現有諦故、住故,便不誹謗。自無疑惑,善答他問,未信令信,已信令增。亦令如來聖教久住。又當悟入緣起道理,能了釋、梵、世主、自性及士夫等非作者,無實性。又令慧根增長廣大,於善、不善如實了知,廣說乃至緣生差別。

 

又於善不善法廣說乃至緣生差別。當善住念。由有法隨法行故。即以住念為依止為建立。當證善心一境之性。又即以此心一境性為依止為建立。令聖慧根當得生起。依聖慧根永斷顛倒隨證漏盡。由觀如是諸勝利故。分別建立簡擇諸法。修習善巧。已略決擇五識身地意地。於二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又於善、不善法廣說乃至緣生差別,當善住念。由有法隨法行故,即以住念為依止、為建立,當證善心一境之性。又即以此心一境性為依止、為建立,令聖慧根當得生起。依聖慧根,永斷顛倒,隨證漏盡。由觀如是諸勝利故,分別建立簡擇諸法、修習善巧。已略決擇五識身地、意地。於二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佛陀教育基金會 - 瑜伽師地論 (http://www2.budaedu.org/newGhosa/C007/T027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