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二 (3)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二 (3)

攝釋分之下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於釋難中。問住學勝利者義何謂耶。答此增語顯示於增上戒學見勝功德住。問慧為上首者義何謂耶。答此增語顯示於諸根中慧根第一。問解脫堅固者義何謂耶。答此增語顯示見修所斷煩惱永斷。問念為增上者義何謂耶。答此增語顯示於少下劣不生喜足。

復次,於釋難中,問:住學勝利者,義何謂耶?答:此增語顯示,於增上戒學見勝功德住。問:慧為上首者,義何謂耶?答:此增語顯示,於諸根中慧根第一。問:解脫堅固者,義何謂耶?答:此增語顯示,見修所斷煩惱永斷。問:念為增上者,義何謂耶?答:此增語顯示,於少下劣,不生喜足。

 

問於餘經中三學次第世尊異說。何故此中增上戒後說增上慧非增上心。答此中顯示住學勝利。由此言說顯聞等所成慧攝受無悔等。由此漸次得三摩地。即是顯示增上心學。如世尊說於是五根最能攝受。所攝受者所謂慧根。由諸苾芻成就慧根。乃至能修定根。如是乃至成就定根。當知皆是慧根之力。今此經中世尊顯示慧根是三摩地引因。及煩惱斷引因。增上心學與增上慧學俱時而說。

問:於餘經中,三學次第,世尊異說,何故此中,增上戒後說增上慧,非增上心?答:此中顯示住學勝利,由此言說,顯聞等所成慧,攝受無悔等。由此漸次得三摩地,即是顯示增上心學。如世尊說:於是五根最能攝受、所攝受者,所謂慧根;由諸苾芻成就慧根,乃至能修定根,如是乃至成就定根,當知皆是慧根之力。今此經中,世尊顯示慧根是三摩地引因,及煩惱斷引因,增上心學與增上慧學,俱時而說。

 

問餘經中說三學修習進趣圓滿。何故不說增上心學修習圓滿耶。答如前所說。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問何故此中但說住學勝利。不說住慧勝利。住解脫勝利等。答於下劣中勸取勝利。當知亦令所化有情於勝妙中攝受勝利。又攝受於僧令僧精懇等十種勝利。分明易了易可悟入。是故但說住學勝利。

問:餘經中說,三學修習進趣圓滿,何故不說增上心學修習圓滿耶?答:如前所說,當知此中道理亦爾。問:何故此中,但說住學勝利,不說住慧勝利、住解脫勝利等?答:於下劣中勸取勝利,當知亦令所化有情,於勝妙中攝受勝利。又攝受於僧、令僧精懇等十種勝利,分明易了、易可悟入,是故但說住學勝利。

 

問夫解脫者。於諸法中最為殊勝。何因緣故。但說住慧上首。不說住解脫上首。答於下劣中勸取上首性。當知。亦令所化有情於勝妙中攝受上首性。又於解脫顯示不共差別功德故。何等名為不共差別功德。謂於無常無上慧邊。解脫常故最為堅固。問何等名為住學勝利。答如所施設諸學處中。觀十勝利。常守尸羅堅守尸羅。常作常轉。如是名為住學勝利。

問:夫解脫者,於諸法中最為殊勝,何因緣故,但說住慧上首,不說住解脫上首?答:於下劣中勸取上首性,當知亦令所化有情,於勝妙中攝受上首性。又於解脫顯示不共差別功德故,何等名為不共差別功德?謂於無常無上慧邊,解脫常故最為堅固。問:何等名為住學勝利?答:如所施設諸學處中,觀十勝利,常守尸羅、堅守尸羅,常作、常轉,如是名為住學勝利。

 

問攝受於僧等諸句有何義耶。答攝受於僧者。是總句。令僧精懇者。令離受用欲樂邊故。令僧安樂者。令離受用自苦邊故。未淨信者。令淨信者。未入正法者。令入正法故。已淨信者。令增長者。已入正法者。令成熟故。難調伏者。令調伏者。犯尸羅者。善驅擯故。令慚愧者。安樂住者。淨持戒者。令無悔故。

問:「攝受於僧」等諸句,有何義耶?答:「攝受於僧」者,是總句。「令僧精懇」者,令離受用欲樂邊故。「令僧安樂」者,令離受用自苦邊故。「未淨信者令淨信」者,未入正法者令入正法故。「已淨信者令增長」者,已入正法者令成熟故。「難調伏者令調伏」者,犯尸羅者善驅擯故。「令慚愧者安樂住」者,淨持戒者令無悔故。

 

防現法漏者。隨順摧伏煩惱纏故。害後法漏者。止息邪願修梵行故。隨順永斷惑隨眠故。為令多人梵行久住轉得增廣。乃至為諸天人正善開示者。為令聖教長時相續無斷絕故。如是十種勝利略攝為三。即此三種廣開為十。何等為三。一者令僧無染污住。二者令僧得安樂住。三者令佛聖教長時隨轉。

「防現法漏」者,隨順摧伏煩惱纏故。「害後法漏」者,止息邪願修梵行故,隨順永斷惑隨眠故。「為令多人梵行久住轉得增廣,乃至為諸天人正善開示」者,為令聖教長時相續無斷絕故。如是十種勝利,略攝為三,即此三種,廣開為十。何等為三?一者令僧無染污住、二者令僧得安樂住、三者令佛聖教長時隨轉。

 

此中由七種隨護。顯示無染污住及安樂住。七種隨護者。一敬養隨護。二自苦行隨護。三資財乏少隨護。四展轉相觸隨護。五心追變隨護。六煩惱纏隨護。七邪願隨護。最後一句顯示聖教長時隨轉。云何常守尸羅。謂不棄捨學處故。云何堅守尸羅。謂不毀犯學處故。云何常作。謂於學處無穿穴故。云何常轉。謂穿穴已復還淨故。云何受學學處。謂具隨學諸學處故。

此中由七種隨護,顯示無染污住及安樂住。七種隨護者:一敬養隨護、二自苦行隨護、三資財乏少隨護、四展轉相觸隨護、五心追變隨護、六煩惱纏隨護、七邪願隨護。最後一句,顯示聖教長時隨轉。云何常守尸羅?謂不棄捨學處故。云何堅守尸羅?謂不毀犯學處故。云何常作?謂於學處無穿穴故。云何常轉?謂穿穴已復還淨故。云何受學學處?謂具隨學諸學處故。

 

如是行者常守尸羅。堅守尸羅。聞正法已獨居靜處。繫念思惟籌量觀察。為欲趣求增上心慧。依聞思修所生妙慧。能證解脫。此解脫性無退法故。說名堅固。是出世間聖智果故。又此行者由正念力審自觀察我尸羅蘊為圓滿不。我於諸法為有正慧善通達不。我於解脫為善證不。如是依止正念力持具學勝利。發上首慧證堅解脫。

如是行者,常守尸羅、堅守尸羅,聞正法已,獨居靜處,繫念思惟籌量觀察,為欲趣求增上心、慧。依聞、思、修所生妙慧,能證解脫,此解脫性無退法故,說名堅固,是出世間聖智果故。又此行者,由正念力,審自觀察:我尸羅蘊為圓滿不?我於諸法為有正慧善通達不?我於解脫為善證不?如是依止正念力,持具學勝利,發上首慧,證堅解脫。

 

又此正念略有三種。謂或因說法故。或依教授故。或由觀察應作不應作故。問世尊說戒有無量種。謂事善戒。苾芻戒。近住戒。靜慮戒。等持戒。聖所愛戒。如是等戒今依何說住學勝利。答依苾芻戒。由最勝故。問世尊說慧亦有多種。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依何慧說住慧上首。答具依三慧。

又此正念,略有三種;謂或因說法故、或依教授故、或由觀察應作不應作故。問:世尊說戒有無量種;謂事善戒、苾芻戒、近住戒、靜慮戒、等持戒、聖所愛戒。如是等戒,今依何說住學勝利?答:依苾芻戒,由最勝故。問:世尊說慧亦有多種;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依何慧說住慧上首?答:具依三慧。

 

問世尊說解脫亦有多種。謂世間解脫。出世間解脫。有學解脫。無學解脫。可動解脫。不可動解脫。如是等類。今依何說住解脫堅固。答依出世間不動解脫。問世尊說念亦無量種。謂於身住念。於受住念。於心住念。於法住念。於久所作所說隨念。於所受誦諸法隨念。教授隨念。應作不應作隨念。佛隨念等所有諸念。今於此中依何念說念為增上。答就勝為言。依應作不應作觀察隨念。

問:世尊說解脫亦有多種;謂世間解脫、出世間解脫、有學解脫、無學解脫、可動解脫、不可動解脫。如是等類,今依何說住解脫堅固?答:依出世間、不動解脫。問:世尊說念亦無量種;謂於身住念、於受住念、於心住念、於法住念、於久所作所說隨念、於所受誦諸法隨念、教授隨念、應作不應作隨念、佛隨念等所有諸念。今於此中,依何念說念為增上?答:就勝為言,依應作、不應作觀察隨念。

 

復次於次第中。先應安住苾芻尸羅。次應聽受如來正法。次應如理作意思惟。如是行者由淨持戒。無有憂悔。由無悔等。漸次生定。由正方便所攝智慧如理作意正思惟故。增上心學速得成滿。如是名為圓滿次第。前前後後漸圓滿故。能成次第者。謂由住學勝利。能成慧為上首。由慧為上首。能成解脫堅固。

復次,於次第中,先應安住苾芻尸羅,次應聽受如來正法,次應如理作意思惟。如是行者,由淨持戒,無有憂悔;由無悔等,漸次生定;由正方便所攝智慧,如理作意正思惟故,增上心學速得成滿。如是名為圓滿次第,前前後後漸圓滿故。能成次第者,謂由住學勝利,能成慧為上首;由慧為上首,能成解脫堅固。

 

云何能得住學勝利。乃至能成解脫堅固。謂由念為增上。如是名為能成次第。又如是住修習三學。速得圓滿。此亦名為能成次第。解釋次第者。謂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出現世間。故名大師。從他聽聞正法音聲。又能令他聞正法聲。故曰聲聞。

云何能得住學勝利,乃至能成解脫堅固?謂由念為增上,如是名為能成次第。又如是住修習三學,速得圓滿,此亦名為能成次第。解釋次第者:謂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出現世間,故名大師。從他聽聞正法音聲,又能令他聞正法聲,故曰聲聞

 

問何因緣故唯為聲聞說住學勝利等。答由聲聞眾是佛世尊隨順修學真實子故。此中法者。當知宣說名句文身。學處者。謂所宣說五毀犯聚。具憐愍者。謂於長夜諸有情所恒住慈等諸無量故。具大悲者。謂能拔濟無量眾生多苦法故。樂義利者。能與眾生多樂法故。求利益者。能與眾生無量品類妙善法故。

問:何因緣故,唯為聲聞說住學勝利等?答:由聲聞眾,是佛世尊隨順修學真實子故。此中法者:當知宣說名、句、文身。學處者:謂所宣說五毀犯聚。具憐愍者:謂於長夜諸有情所,恒住慈等諸無量故。具大悲者:謂能拔濟無量眾生多苦法故。樂義利者:能與眾生多樂法故。求利益者:能與眾生無量品類妙善法故。

 

恒悲愍者。能拔眾生無量諸惡不善法故。為令多人梵行久住者。依剎帝利等族姓說。轉增廣者。即依如是有情種類後後增廣說。乃至為諸天人者。謂即依彼有勢力說。此中顯示世尊大悲普覆一切非唯一分。正善開示者。謂如其所有性故。及盡其所有性故。

恒悲愍者:能拔眾生無量諸惡不善法故。為令多人梵行久住者:依剎帝利等族姓說。轉增廣者:即依如是有情種類,後後增廣說。乃至為諸天人者:謂即依彼有勢力說。此中顯示世尊大悲,普覆一切,非唯一分。正善開示者:謂如其所有性故,及盡其所有性故。

 

宣說正法者。謂十二分教。聽受研尋。任持讀誦。處靜思惟。如是正法如是能令汝利益者。依增上戒說。如是能令汝安樂者。謂不依止弊苦艱難不自在行。如是能令汝利益安樂者。謂離欲者增上心行。增上慧行。此行善故。名為利益。能饒益故。名為安樂。

宣說正法者:謂十二分教,聽受、研尋、任持、讀誦,處靜思惟如是正法。如是能令汝利益者:依增上戒說。如是能令汝安樂者:謂不依止弊苦、艱難、不自在行。如是能令汝利益安樂者:謂離欲者增上心行、增上慧行,此行善故,名為利益,能饒益故,名為安樂。

 

復次若於是處世尊讚美杜多功德。是名利益。若於是處世尊聽受百味飲食百千衣服。是名安樂。若處世尊制立三學。如是名為利益安樂。又說如來於諸法中以彼彼慧善觀察者。若為利益若為安樂。若為利益安樂。依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說。

復次,若於是處,世尊讚美杜多功德,是名利益。若於是處,世尊聽受百味飲食、百千衣服,是名安樂。若處世尊制立三學,如是名為利益、安樂。又說如來於諸法中,以彼彼慧善觀察者:若為利益、若為安樂、若為利益安樂,依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說。

 

當知此中有二因緣。名善觀察。一者長夜串習遍了知故。二者無倒正覺悟故。於彼彼解脫善證得者。依增上心增上慧說。由二因緣名善證得。一者到究竟故。二者不還法故。無退法故。我尸羅蘊不圓滿者。謂或於尸羅修習一分。或不依止。如是尸羅圓滿。修習諸定地戒。我於諸法不善觀察者。由二種相。如前應知。我於解脫不善證得者。由二種證。如前應知。我所應說如是已說者。謂總結前略所標舉及廣分別。

當知此中,有二因緣,名善觀察:一者長夜串習遍了知故、二者無倒正覺悟故。於彼彼解脫善證得者:依增上心、增上慧說。由二因緣,名善證得:一者到究竟故;二者不還法故,無退法故。我尸羅蘊不圓滿者:謂或於尸羅修習一分;或不依止如是尸羅,圓滿修習諸定地戒。我於諸法不善觀察者:由二種相,如前應知。我於解脫不善證得者:由二種證,如前應知。我所應說如是已說者:謂總結前略所標舉及廣分別。

 

復次由六種相。應當解釋一切契經。一者遍知事故。二者捨離惡行及諸煩惱隨煩惱故。三者受學善行故。四者由如病等行智遍知通達故。五者由彼果故。六者由自及他領受彼果故。由此六相。及由如前所建立相。應善解釋一切經典。此中事者。謂蘊。界。處。緣起。念住。及正斷等。彼果者。謂厭患。離欲。解脫。及遍解脫。自他領受彼果者。謂我生已盡。 如是等類名攝釋分。

復次,由六種相,應當解釋一切契經:一者遍知事故;二者捨離惡行及諸煩惱、隨煩惱故;三者受學善行故;四者由如病等行智遍知通達故;五者由彼果故;六者由自及他領受彼果故。由此六相,及由如前所建立相,應善解釋一切經典。此中事者:謂蘊、界、處、緣起、念住、及正斷等。彼果者:謂厭患、離欲、解脫、及遍解脫。自他領受彼果者:謂我生已盡。 如是等類,名攝釋分。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攝釋分、異門、調伏並科判》http://www.ss.ncu.edu.tw/~calin/textbook2008/D.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