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 (3)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處自他利品第三之餘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為空。於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為餘。謂即色等假說所依。

云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為空。於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為餘?謂即色等假說所依。

 

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如是隨順證成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復由至教。應知諸法離言自性。如佛世尊轉有經中為顯此義而說頌曰。 以彼彼諸名  詮彼彼諸法 此中無有彼  是諸法法性

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如是隨順證成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復由至教,應知諸法離言自性。如佛世尊《轉有經》中為顯此義而說頌曰:「以彼彼諸名,詮彼彼諸法;此中無有彼,是諸法法性。」

 

云何此頌顯如是義。謂於色等想法。建立色等法名。即以如是色等法名詮表。隨說色等想法。或說為色或說為受或說為想。廣說乃至說為涅槃。於此一切色等想法色等自性。都無所有。亦無有餘色等性法。而於其中色等想法離言義性。真實是有。當知即是勝義自性亦是法性。

云何此頌顯如是義?謂於色等想法,建立色等法名,即以如是色等法名詮表,隨說色等想法,或說為色、或說為受、或說為想,廣說乃至說為涅槃。於此一切色等想法、色等自性,都無所有,亦無有餘色等性法。而於其中,色等想法離言義性,真實是有,當知即是勝義自性,亦是法性。

 

又佛世尊義品中說。 世間諸世俗  牟尼皆不著 無著孰能取  見聞而不愛云何此頌顯如是義。謂於世間色等想事所有色等種種假說。名諸世俗。如彼假說於此想事有其自性。如是世俗牟尼不著。何以故。以無增益損減見故。無有現前顛倒見故。由此道理名為不著。如是無著誰復能取。由無見故於事不取增益損減。於所知境能正觀察。故名為見。聽聞所知境界言說。故名為聞。依此見聞貪愛不生亦不增長。唯於彼緣畢竟斷滅。安住上捨故名不愛。

又佛世尊《義品》中說:「世間諸世俗,牟尼皆不著;無著孰能取,見聞而不愛。」 云何此頌顯如是義?謂於世間色等想事,所有色等種種假說,名諸世俗。如彼假說於此想事有其自性,如是世俗,牟尼不著。何以故?以無增益、損減見故,無有現前顛倒見故,由此道理,名為不著。如是無著,誰復能取?由無見故,於事不取增益、損減,於所知境能正觀察,故名為見。聽聞所知境界言說,故名為聞。依此見聞,貪愛不生,亦不增長,唯於彼緣畢竟斷滅,安住上捨,故名不愛。

 

又佛世尊為彼散他迦多衍那作如是說。散他苾芻。不依於地而修靜慮。不依於水不依於火不依於風。不依空處不依識處。不依無所有處不依非想非非想處。不依此世他世。不依日月光輪。不依見聞覺知。不依所求所得。不依意隨尋伺。不依一切而修靜慮。

又佛世尊為彼散他迦多衍那(迦旃延尊者)作如是說:「散他苾芻!不依於地而修靜慮,不依於水、不依於火、不依於風、不依空處、不依識處、不依無所有處、不依非想非非想處、不依此世他世、不依日月光輪、不依見聞覺知、不依所求所得、不依意隨尋伺,不依一切而修靜慮。」

 

云何修習靜慮苾芻。不依於地而修靜慮。廣說乃至不依一切而修靜慮。散他苾芻。或有於地除遣地想。或有於水除遣水想。廣說乃至或於一切除一切想。如是修習靜慮苾芻。不依於地而修靜慮。廣說乃至不依一切而修靜慮。如是修習靜慮苾芻。為因陀羅為伊舍那。為諸世主并諸天眾。遙為作禮而讚頌曰。 敬禮吉祥士  敬禮士中尊 我今不知汝  依何修靜慮

云何修習靜慮苾芻,不依於地而修靜慮,廣說乃至不依一切而修靜慮?散他苾芻,或有於地除遣地想,或有於水除遣水想,廣說乃至或於一切除一切想。如是修習靜慮苾芻,不依於地而修靜慮,廣說乃至不依一切而修靜慮。如是修習靜慮苾芻,為因陀羅(帝釋)為伊舍那(自在天)、為諸世主并諸天眾,遙為作禮而讚頌曰:「敬禮吉祥士,敬禮士中尊;我今不知汝,依何修靜慮。」

 

云何此經顯如是義。謂於一切地等想事。諸地等名施設假立。名地等想。即此諸想於彼所有色等想事。或起增益或起損減。若於彼事起能增益有體自性執。名增益想。起能損減唯事勝義執。名損減想。彼於此想能正除遣能斷能捨。故名除遣。如是等類無量聖言。名為至教。由此如來最勝至教。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云何此經顯如是義?謂於一切地等想事,諸地等名施設假立,名地等想。即此諸想,於彼所有色等想事,或起增益、或起損減。若於彼事,起能增益有體自性執,名增益想;起能損減唯事勝義執,名損減想。彼於此想,能正除遣,能斷能捨,故名除遣。如是等類無量聖言,名為至教。由此如來最勝至教,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問若如是者。何因緣故於一切法離言自性而起言說。答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他亦不能聞如是義。若無有聞則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自性。為欲令他聞知諸法離言自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

問:若如是者,何因緣故,於一切法離言自性而起言說?答: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他亦不能聞如是義。若無有聞,則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自性。為欲令他聞知諸法離言自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又諸愚夫,由於如是所顯真如不了知故,從是因緣,八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

 

云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分別。二者差別分別。三者總執分別。四者我分別。五者我所分別。六者愛分別。七者非愛分別。八者彼俱相違分別。云何如是八種分別能生三事。謂若自性分別。若差別分別。若總執分別。此三分別能生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即於此事分別計度。非一眾多品類差別。

云何名為八種分別?一者自性分別、二者差別分別、三者總執分別、四者我分別、五者我所分別、六者愛分別、七者非愛分別、八者彼俱相違分別。云何如是八種分別能生三事?謂若自性分別、若差別分別、若總執分別,此三分別能生分別戲論所依,分別戲論所緣事。謂色等想事,為依緣故,名想言說所攝、名想言說所顯分別戲論,即於此事分別計度,非一眾多品類差別。

 

若我分別若我所分別。此二分別能生一切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薩迦耶見。及能生一切餘慢根本所有我慢。若愛分別。若非愛分別。若彼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能生貪欲瞋恚愚癡。是名八種分別能生如是三事。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見我慢事。貪瞋癡事。當知此中分別戲論所依緣事為所依止。生薩迦耶見及以我慢。薩迦耶見我慢為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普能顯現一切世間流轉品法。

若我分別、若我所分別,此二分別能生一切餘見根本,及慢根本薩迦耶見,及能生一切餘慢根本所有我慢。若愛分別、若非愛分別、若彼俱相違分別,如其所應能生貪欲、瞋恚、愚癡。是名八種分別,能生如是三事:謂分別戲論所依緣事、見我慢事、貪瞋癡事。當知此中,分別戲論所依緣事為所依止,生薩迦耶見及以我慢,薩迦耶見我慢為依,生貪瞋癡。由此三事,普能顯現一切世間流轉品法。

 

云何名為自性分別。謂於一切色等想事。分別色等種種自性所有尋思。如是名為自性分別。云何名為差別分別。謂即於彼色等想事。謂此有色謂此無色。謂此有見謂此無見。謂此有對謂此無對謂此有漏謂此無漏。謂此有為謂此無為。謂此是善謂此不善。謂此無記。謂此過去謂此未來謂此現在。由如是等無量品類差別道理。即於自性分別依處。分別種種彼差別義。如是名為差別分別。

云何名為自性分別?謂於一切色等想事,分別色等種種自性所有尋思,如是名為自性分別。云何名為差別分別?謂即於彼色等想事,謂此有色、謂此無色,謂此有見、謂此無見,謂此有對、謂此無對,謂此有漏、謂此無漏,謂此有為、謂此無為,謂此是善、謂此不善、謂此無記,謂此過去、謂此未來、謂此現在。由如是等無量品類差別道理,即於自性分別依處,分別種種彼差別義,如是名為差別分別。

 

云何名為總執分別。謂即於彼色等想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於總多法總執為因分別而轉。於舍軍林飲食衣乘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如是名為總執分別。云何名為我我所分別。謂若諸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我所執之所積聚。由宿串習彼邪執故。自見處事為緣所生虛妄分別。如是名為我我所分別。

云何名為總執分別?謂即於彼色等想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於總多法總執為因,分別而轉;於舍軍林飲食衣乘等,假想施設所引分別;如是名為總執分別。云何名為我、我所分別?謂若諸事有漏有取,長時數習我我所執之所積聚。由宿串習彼邪執故,自見處事為緣,所生虛妄分別,如是名為我我所分別。

 

云何名為愛分別。謂緣淨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非愛分別。謂緣不淨妙不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彼俱相違分別。謂緣淨妙不淨妙可意不可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此中所說略有二種。一者分別自性。二者分別所依分別所緣事。如是二種無始世來應知展轉更互為因。謂過去世分別為因。能生現在分別所依及所緣事。現在分別所依緣事既得生已。復能為因生現在世由彼依緣所起分別。於今分別不了知故。復生當來所依緣事。彼當生故決定當生依彼緣彼所起分別。

云何名為愛分別?謂緣淨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非愛分別?謂緣不淨妙、不可意事境,所生分別。云何名為彼俱相違分別?謂緣淨妙、不淨妙、可意、不可意俱離事境,所生分別。此中所說略有二種:一者分別自性、二者分別所依、分別所緣事。如是二種無始世來,應知展轉更互為因。謂過去世分別為因,能生現在分別所依及所緣事。現在分別所依緣事,既得生已,復能為因,生現在世由彼依緣所起分別。於今分別不了知故,復生當來所依緣事。彼當生故,決定當生依彼緣彼所起分別。

 

云何了知如是分別。謂由四種尋思四種如實智故。云何名為四種尋思。一者名尋思。二者事尋思。三者自性假立尋思。四者差別假立尋思。名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名唯見名。是名名尋思。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事唯見事。是名事尋思。自性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唯見自性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立。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此諸菩薩於彼名事。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止名事合相觀故。通達二種自性假立差別假立。

云何了知如是分別?謂由四種尋思、四種如實智故。云何名為四種尋思?一者名尋思、二者事尋思、三者自性假立尋思、四者差別假立尋思。名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名唯見名,是名名尋思。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事唯見事,是名事尋思。自性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唯見自性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尋思。差別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立,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此諸菩薩於彼名事,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止名事合相觀故,通達二種自性假立、差別假立。

 

云何名為四如實智。一者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二者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三者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四者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名尋思唯有名已。即於此名如實了知。謂如是名為如是義於事假立。為令世間起想起見起言說故。若於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無有能於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無有想則無有能起增益執。若無有執則無言說。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名尋思所引如實智。

云何名為四如實智?一者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二者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三者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四者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名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名尋思,唯有名已,即於此名如實了知:謂如是名,為如是義於事假立,為令世間起想、起見、起言說故。若於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無有能於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無有想,則無有能起增益執。若無有執,則無言說。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名尋思所引如實智。

 

云何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事尋思唯有事已。觀見一切色等想事。性離言說不可言說。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尋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顯現。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猶如變化影像。嚮應光影。水月焰水夢幻。相似顯現而非彼體。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最甚深義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云何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事尋思,唯有事已,觀見一切色等想事,性離言說,不可言說。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是名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云何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自性假立尋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假立,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顯現。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猶如變化、影像、嚮應、光影、水月、焰水、夢、幻,相似顯現,而非彼體。若能如是如實了知最甚深義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云何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尋思。唯有差別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別假立不二之義。謂彼諸事非有性非無性。可言說性不成實故非有性。離言說性實成立故非無性。如是由勝義諦故非有色。於中無有諸色法故由世俗諦故非無色。於中說有諸色法故。如有性無性有色無色。如是有見無見等差別假立門。由如是道理一切皆應了知。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差別假立不二之義。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云何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謂諸菩薩於差別假立尋思,唯有差別假立已,如實通達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別假立不二之義。謂彼諸事,非有性、非無性。可言說性不成實故,非有性;離言說性實成立故,非無性。如是由勝義諦故,非有色;於中無有諸色法故,由世俗諦故,非無色。於中說有諸色法故,如有性、無性,有色、無色,如是有見、無見等,差別假立門,由如是道理,一切皆應了知。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差別假立不二之義,是名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愚夫於此四如實智有所闕故不現前故。便有八種邪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謂由如是邪分別故起諸雜染。起雜染故流轉生死。於生死中常流轉故。恒有無量隨逐生死種種生老病死等苦流轉不息。菩薩依此四如實智。能正了知八種分別。於現法中正了知故。令當來世戲論所攝所依緣事不復生起。不生起故於當來世從彼依緣所起分別亦不復生。

愚夫於此四如實智有所闕故,不現前故,便有八種邪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謂由如是邪分別故,起諸雜染。起雜染故,流轉生死。於生死中常流轉故,恒有無量隨逐生死種種生老病死等苦,流轉不息。菩薩依此四如實智,能正了知八種分別。於現法中正了知故,令當來世戲論所攝所依緣事,不復生起。不生起故,於當來世從彼依緣所起分別,亦不復生。

 

如是分別及依緣事二俱滅故。當知一切戲論皆滅。菩薩如是戲論滅故。能證大乘大般涅槃。於現法中勝真實義所行處智極清淨故。普能獲得一切自在。謂諸菩薩於種種化獲得能化神通自在。於種種變獲得能變神通自在。普於一切所知境智皆得自在。若欲久住隨其所樂自在能住。若欲終歿不待害緣自在能歿。由諸菩薩得如是等無量自在。於諸有情最勝無上。

如是分別及依緣事,二俱滅故,當知一切戲論皆滅。菩薩如是戲論滅故,能證大乘大般涅槃,於現法中勝真實義所行處智,極清淨故,普能獲得一切自在。謂諸菩薩於種種化,獲得能化神通自在;於種種變,獲得能變神通自在。普於一切所知境智,皆得自在。若欲久住,隨其所樂,自在能住。若欲終歿,不待害緣,自在能歿。由諸菩薩得如是等無量自在,於諸有情最勝無上。

 

菩薩如是普於一切得自在故。獲得五種最上勝利。一者獲得心極寂靜。由住最靜故不由煩惱寂靜故。二者能於一切明處無所罣礙。清淨鮮白妙智見轉。三者為利諸有情故。流轉生死無有厭倦。四者善入一切如來密意言義。五者所得大乘勝解。不可引奪不從他緣。

菩薩如是普於一切得自在故,獲得五種最上勝利:一者獲得心極寂靜。由住最靜故,不由煩惱寂靜故。二者能於一切明處無所罣礙,清淨鮮白妙智見轉。三者為利諸有情故,流轉生死無有厭倦。四者善入一切如來密意言義。五者所得大乘勝解,不可引奪,不從他緣。

 

當知如是五種勝利有五種業。一者菩薩成就最勝現法樂住。能滅一切為趣菩提精勤加行所生身心種種勞倦。當知是名心極寂靜勝利之業。二者菩薩普能成熟一切佛法。當知是名於諸明處無礙清白微妙智見勝利之業。三者菩薩普能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流轉生死無有厭倦勝利之業。

當知如是五種勝利,有五種業:一者菩薩成就最勝現法樂住,能滅一切為趣菩提精勤加行所生身心種種勞倦,當知是名,心極寂靜勝利之業。二者菩薩普能成熟一切佛法,當知是名,於諸明處無礙清白微妙智見勝利之業。三者菩薩普能成熟一切有情,當知是名,流轉生死無有厭倦勝利之業。

 

四者菩薩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隨所生起一切疑惑。護持如來妙正法眼令得久住。於能隱沒如來聖教像似正法。能知能顯能正除滅。當知是名善入如來密意言義勝利之業。五者菩薩能摧一切外道異論。精進堅牢正願無動。當知是名大乘勝解不可引奪不從他緣勝利之業。如是菩薩所有一切菩薩所作。皆為如是五勝利業之所攝受。

四者菩薩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隨所生起一切疑惑,護持如來妙正法眼,令得久住。於能隱沒如來聖教像似正法,能知能顯,能正除滅。當知是名,善入如來密意言義勝利之業。五者菩薩能摧一切外道異論,精進堅牢,正願無動。當知是名,大乘勝解不可引奪、不從他緣勝利之業。如是菩薩所有一切菩薩所作,皆為如是五勝利業之所攝受。

 

云何一切菩薩所作。謂自安樂而無雜染。普能成熟一切佛法。普能成熟一切有情。護持如來無上正法摧伏他論。精進勇猛正願無動。當知如是四真實義。初二下劣。第三處中。第四最勝。

云何一切菩薩所作?謂自安樂而無雜染,普能成熟一切佛法,普能成熟一切有情,護持如來無上正法摧伏他論,精進勇猛正願無動。當知如是四真實義(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初二下劣,第三處中,第四最勝。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法雲資訊網 - 瑜伽師地論 (http://fayun.org/index.php/yo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