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 (2)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 (2)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

 

復次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復次,菩薩最初發心,於諸菩薩所有正願是初正願,普能攝受其餘正願。是故發心,以初正願為其自性。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又諸菩薩緣大菩提。及緣有情一切義利發心希求。非無所緣。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 又諸菩薩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故是善極善是賢極賢是妙極妙。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相應。又諸菩薩最初發心所起正願。於餘一切希求世間出世間義妙善正願。最為第一最為無上。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有五種相。一者自性。二者行相。三者所緣。四者功德。五者最勝。

又諸菩薩,緣大菩提、及緣有情一切義利,發心希求,非無所緣。是故發心,以大菩提、及諸有情一切義利,為所緣境。又諸菩薩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故是善、極善,是賢、極賢,是妙、極妙,能違一切有情處所三業惡行功德相應。又諸菩薩最初發心所起正願,於餘一切希求世間、出世間義妙善正願,最為第一,最為無上。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有五種相:一者自性、二者行相、三者所緣、四者功德、五者最勝。

 

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此據世俗言說道理。是故發心趣入所攝。又諸菩薩要發心已。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心。是故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菩提心。是故發心是悲等流。

又諸菩薩初發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在大乘諸菩薩數。此據世俗言說道理,是故發心,趣入所攝。又諸菩薩要發心已,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心。是故發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菩提心,是故發心,是悲等流。

 

又諸菩薩以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普於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中。皆能修學。是故發心是諸菩薩學所依止。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是趣入攝菩提根本大悲等流學所依止。又諸菩薩最初發心略有二種。一者永出。二不永出。言永出者。謂發心已畢竟隨轉無復退還。不永出者。謂發心已不極隨轉而復退還。此發心退復有二種。一者究竟。二不究竟。究竟退者。謂一退已不能復發求菩提心。不究竟者。謂退已後數數更發求菩提心。

又諸菩薩以初發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普於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中,皆能修學。是故發心,是諸菩薩學所依止。如是應知,最初發心是趣入攝菩提根本、大悲等流,學所依止。又諸菩薩最初發心,略有二種。一者永出、二不永出。言永出者:謂發心已,畢竟隨轉,無復退還。不永出者:謂發心已,不極隨轉,而復退還。此發心退,復有二種。一者究竟、二不究竟。究竟退者:謂一退已,不能復發求菩提心。不究竟者:謂退已後,數數更發求菩提心。

 

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云何四緣。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云何四緣?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聞已深信。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聞已深信。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

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麤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

 

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是名第一初發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姓具足。由四種相。當知菩薩善友具足。謂諸菩薩所遇善友。性不愚鈍聰明黠慧不墮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放逸。亦不授與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惡行。亦不授與諸惡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姓具足。由四種相,當知菩薩善友具足。謂諸菩薩所遇善友,性不愚鈍,聰明黠慧,不墮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放逸,亦不授與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於惡行,亦不授與諸惡行具,是名第三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勸捨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所謂終不勸捨大乘勸修二乘。勸捨修慧勸修思慧。勸捨思慧勸修聞慧。勸捨聞慧。勸修福業。勸捨尸羅勸修慧施。終不勸捨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勸捨增上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而復勸修下劣信欲受學精進方便功德。所謂終不勸捨大乘,勸修二乘;勸捨修慧,勸修思慧;勸捨思慧,勸修聞慧;勸捨聞慧,勸修福業;勸捨尸羅,勸修慧施。終不勸捨如是等類增上功德,而復勸修如是等類下劣功德,是名第四善友具足。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謂諸菩薩雖有十方無量無邊無苦世界。而生有苦諸世界中。於中恒有眾苦可得非無眾苦。或時見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自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二種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然此菩薩依自種姓性自仁賢。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多起悲心。謂諸菩薩,雖有十方無量無邊無苦世界,而生有苦諸世界中。於中恒有眾苦可得,非無眾苦。或時見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時見自,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自他,隨遭一苦觸對逼切;或見二種,俱遭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大苦觸對逼切。然此菩薩,依自種姓,性自仁賢,依四境處,雖不串習,而能發起下、中、上悲,無有斷絕。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先起悲心。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謂諸菩薩性自勇健堪忍有力。當知是名第一因緣。又諸菩薩性自聰敏能正思惟具思擇力。當知是名第二因緣。又諸菩薩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當知是名第三因緣。又諸菩薩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由四因緣,當知菩薩於諸眾生先起悲心,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尚無怯畏,何況小苦。謂諸菩薩性自勇健,堪忍有力,當知是名第一因緣。又諸菩薩,性自聰敏,能正思惟,具思擇力,當知是名第二因緣。又諸菩薩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成就上品清淨信解,當知是名第三因緣。又諸菩薩於諸眾生成就上品深心悲愍,當知是名第四因緣。

 

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謂諸菩薩由自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心力。又諸菩薩由他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睹神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又諸菩薩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謂諸菩薩由自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一初發心力。又諸菩薩由他功力,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是名第二初發心力。又諸菩薩宿習大乘相應善法,今暫得見諸佛菩薩,或暫得聞稱揚讚美,即能速疾發菩提心,況睹神力,聞其正法,是名第三初發心力。又諸菩薩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時修習種種善法,由此加行發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力。

 

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何等為四。一種姓不具。二惡友所攝。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四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其心極生怯畏驚怖。如是四種心退因緣。與上發心四因相違。廣辯其相如前應知。

若諸菩薩,依上總別四緣、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堅固無動。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總二力而發心者,當知此心,不堅不固,亦非無動。有四因緣,能令菩薩退菩提心。何等為四?一種姓不具;二惡友所攝;三於諸眾生悲心微薄;四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其心極生怯畏驚怖。如是四種心退因緣,與上發心四因相違,廣辯其相如前應知。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不共世間甚希奇法。何等為二。一者攝諸眾生皆為眷屬。二者攝眷屬過所不能染。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於眷屬饒益損減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菩薩皆無。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發起二種善勝意樂。一者利益意樂。二者安樂意樂。利益意樂者。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者。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離染污心。欲與種種饒益樂具。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不共世間甚希奇法。何等為二?一者攝諸眾生皆為眷屬、二者攝眷屬過所不能染。攝眷屬過,有其二種,謂於眷屬饒益損減、染污違順。如是二事,菩薩皆無。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發起二種善勝意樂:一者利益意樂、二者安樂意樂。利益意樂者: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者: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離染污心,欲與種種饒益樂具。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加行。一意樂加行。二正行加行。意樂加行者。謂即利益安樂意樂日夜增長。正行加行者。謂於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於眾生隨能隨力依前所說意樂加行。起與利益安樂加行。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增長大善法門。一者自利加行。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脫一切有情眾苦。如二增長大善法門。如是二種大善法聚二種無量大善法藏當知亦爾。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加行:一意樂加行、二正行加行。意樂加行者:謂即利益安樂意樂,日夜增長。正行加行者:謂於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於眾生隨能隨力,依前所說意樂加行,起與利益安樂加行。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有二增長大善法門:一者自利加行,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脫一切有情眾苦。如二增長大善法門,如是二種大善法聚、二種無量大善法藏,當知亦爾。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初發心求菩提故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有二種勝。一者因勝。二者果勝。謂諸菩薩所攝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所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餘一切聲聞獨覺所攝善法尚為殊勝。何況比餘一切有情所攝善法。是故菩薩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因果俱勝。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由初發心求菩提故,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有二種勝:一者因勝、二者果勝。謂諸菩薩所攝善法,皆是無上正等菩提能證因,故所證無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餘一切聲聞獨覺所攝善法,尚為殊勝,何況比餘一切有情所攝善法。是故菩薩所攝善法,比餘一切所攝善法,因果俱勝。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發心勝利。一者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由得如是護所護故。若寢若寤若迷悶等一切魍魎藥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嬈害。

最初發心堅固菩薩,略有二種發心勝利。一者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護所守護。由得如是護所護故,若寢、若寤、若迷悶等,一切魍魎、藥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嬈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