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 (1)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七 (1)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威力品第五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諸佛菩薩威力。當知略有三種。一者聖威力。謂佛菩薩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調柔故善修心。故是名聖威力。二者法威力。謂諸勝法有廣大果有大勝利。是名法威力。此中法者。即是六種波羅蜜多。所謂布施乃至般若。如是諸法有大威力。名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謂佛菩薩先集廣大福德資糧。證得俱生甚希奇法。是名俱生威力。

云何諸佛菩薩威力?當知略有三種。一者聖威力:謂佛菩薩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調柔故,善修心故,是名聖威力。二者法威力:謂諸勝法有廣大果、有大勝利,是名法威力。此中法者,即是六種波羅蜜多,所謂布施,乃至般若,如是諸法有大威力,名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謂佛菩薩先集廣大福德資糧,證得俱生甚希奇法,是名俱生威力。

 

又佛菩薩如是威力品類差別復有五種。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四者共諸聲聞獨覺威力。五者不共聲聞獨覺威力。云何諸佛菩薩神通威力。謂六神通。一者神境智作證通。二者隨念宿住智作證通。三者天耳智作證通。四者見死生智作證通。五者知心差別智作證通。六者漏盡智作證通。是名神通威力。

又佛菩薩如是威力品類差別,復有五種: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四者共諸聲聞獨覺威力、五者不共聲聞獨覺威力。云何諸佛菩薩神通威力?謂六神通:一者神境智作證通、二者隨念宿住智作證通、三者天耳智作證通、四者見死生智作證通、五者知心差別智作證通、六者漏盡智作證通。是名神通威力。

 

云何諸佛菩薩神境智通。謂佛菩薩神境智通略有二種。一者能變通二者能化通。如是二種品類差別各有多種。云何能變神境智通品類差別。謂十八變。一者振動。二者熾然。三者流布。四者示現。五者轉變。六者往來。七者卷。八者舒。九者眾像入身。十者同類往趣。十一者顯。十二者隱。十三者所作自在。十四者制他神通。十五者能施辯才。十六者能施憶念。十七者能施安樂。十八者放大光明。如是等類皆名能變神境智通。

云何諸佛菩薩神境智通?謂佛菩薩神境智通,略有二種:一者能變通、二者能化通。如是二種,品類差別各有多種。云何能變神境智通品類差別?謂十八變:一者振動、二者熾然、三者流布、四者示現、五者轉變、六者往來、七者卷、八者舒、九者眾像入身、十者同類往趣、十一者顯、十二者隱、十三者所作自在、十四者制他神通、十五者能施辯才、十六者能施憶念、十七者能施安樂、十八者放大光明。如是等類,皆名能變神境智通。

 

振動者。謂佛菩薩得定自在心調柔故。善修心故。依定自在普能振動寺館舍宅。村邑聚落。城郭國土那落迦世界傍生世界。祖父世界人世界。天世界一四大洲。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三千大千世界。千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世界皆能振動。是名振動。

振動者:謂佛菩薩得定自在,心調柔故,善修心故,依定自在,普能振動寺館、舍宅、村邑、聚落、城郭、國土、那落迦世界、傍生世界、祖父世界、人世界、天世界、一四大洲、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三千大千世界、千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世界皆能振動,是名振動。

 

熾然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從其身上發猛焰火。於其身下注清冷水。從其身下發猛焰火。於其身上注清冷水。入火界定舉身洞然。遍諸身分出種種焰青黃赤白紅紫碧綠頗胝迦色。是名熾然。流布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流布光明遍滿一切寺館舍宅。乃至無量無數世界無不充滿。如前振動。是名流布。

熾然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從其身上發猛焰火,於其身下注清冷水;從其身下發猛焰火,於其身上注清冷水。入火界定,舉身洞然,遍諸身分出種種焰,青、黃、赤、白、紅、紫、碧綠、頗胝迦色,是名熾然。流布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流布光明,遍滿一切寺館舍宅,乃至無量無數世界無不充滿,如前振動,是名流布。

 

示現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如其所樂示彼一切諸來會眾沙門婆羅門聲聞菩薩。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令悉現見。下諸惡趣上諸人天復令現見。諸餘佛土及於其中諸佛菩薩。乃至超過殑伽沙等諸佛國土種種名聲所表佛土。及彼土中某名如來悉令現見。亦為宣說彼佛土名及如來名齊彼至此。若復過彼諸佛國土及諸如來。隨其所欲乃至所欲。皆令現見亦為宣說。是名示現。

示現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如其所樂,示彼一切諸來會眾、沙門、婆羅門、聲聞、菩薩、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令,悉現見下諸惡趣,上諸人天。復令現見諸餘佛土,及於其中諸佛菩薩,乃至超過殑伽沙等諸佛國土,種種名聲所表佛土,及彼土中某名如來,悉令現見,亦為宣說彼佛土名,及如來名。齊彼至此,若復過彼諸佛國土及諸如來,隨其所欲,乃至所欲,皆令現見,亦為宣說。是名示現。

 

轉變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於其地。起水勝解即令成水。如實非餘。火風勝解亦復如是。若於其水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火風勝解亦復如是。若於其火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水風勝解亦復如是。若於其風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水火勝解亦復如是。

轉變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於其地,起水勝解,即令成水如實,非餘;火、風勝解,亦復如是。若於其水,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火、風勝解,亦復如是。若於其火,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水、風勝解,亦復如是。若於其風,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水、火勝解,亦復如是。

 

若於一切起餘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如於大種互相轉變。色香味觸當知亦爾。若於草葉牛糞泥等。起於飲食車乘衣服嚴飾資具種種塗香華鬘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若於沙石瓦礫等物。起於末尼真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若於諸山雪山王等起金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若於一切起餘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

若於一切,起餘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如於大種互相轉變,色香味觸,當知亦爾。若於草、葉、牛、糞、泥等,起於飲食、車乘、衣服、嚴飾、資具、種種塗香、華鬘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若於沙、石、瓦、礫等物,起於末尼、真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若於諸山、雪山王等,起金勝解,即隨勝解如,非餘。若於一切起餘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

 

若於好色有情起惡色勝解。於惡色有情起好色勝解。於俱非有情起好色惡色勝解。於俱有情起俱非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如於好色惡色。於具支節不具支節及肥瘦等當知亦爾。如是於餘所有自相可變色物起餘勝解。皆隨勝解一切轉變。如實非餘。是名轉變。

若於好色有情,起惡色勝解;於惡色有情,起好色勝解;於俱非有情,起好色、惡色勝解;於俱有情,起俱非勝解;即隨勝解如實,非餘。如於好色、惡色,於具支節、不具支節,及肥、瘦等,當知亦爾。如是於餘,所有自相可變色物,起餘勝解,皆隨勝解一切轉變如實,非餘,是名轉變。

 

往來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隨其所樂於諸牆壁山石等中。縱身往來無有滯礙。廣說乃至往於梵世。乃至上至色究竟天還來無礙。或復傍於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世界。若往若來皆無滯礙。或運麤重四大種身。或於遠處作近勝解。或如意勢速疾往來。是名往來。

往來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隨其所樂,於諸牆壁山石等中,縱身往來,無有滯礙,廣說乃至往於梵世,乃至上至色究竟天,還來無礙。或復傍於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世界,若往、若來,皆無滯礙。或運麤重四大種身,或於遠處作近勝解,或如意勢速疾往來。是名往來。

 

卷舒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極微。舒一極微令如一切雪山王等。是名卷舒。眾像入身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以種種現前大眾。及以一切村邑聚落。草木叢林。諸山大地一切色像內己身中。令諸大眾各各自知入其身內。是名眾像入身。

卷舒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極微;舒一極微,令如一切雪山王等;是名卷舒。眾像入身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以種種現前大眾,及以一切村邑、聚落、草木、叢林、諸山、大地,一切色像內己身中,令諸大眾,各各自知入其身內,是名眾像入身。

 

同類往趣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或能往趣剎帝利眾。同其色類如彼形量似彼言音。彼若以此名如是義。亦即以此名如是義。彼不以此名如是義。亦不以此名如是義。然後為其演說正法。示現教導讚勵慶慰。化事既終欻然隱沒。沒後時眾迭相顧言。不知沒者天耶人耶。如能往趣剎帝利眾。如是往趣婆羅門眾。若沙門眾。若長者眾若居士眾。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先益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當知亦爾。是名同類往趣。

同類往趣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或能往趣剎帝利眾,同其色類,如彼形量,似彼言音。彼若以此名如是義,亦即以此名如是義;彼不以此名如是義,亦不以此名如是義。然後為其演說正法,示現教導,讚勵慶慰,化事既終,欻然隱沒。沒後時,眾迭相顧言:不知沒者,天耶?人耶?如能往趣剎帝利眾,如是往趣婆羅門眾、若沙門眾、若長者眾、若居士眾、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先益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當知亦爾,是名同類往趣。

 

隱顯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於大眾前百度千度或過於是。隱沒自身復令顯現。是名隱顯。所作自在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普於一切諸有情界往來住等所作事中皆自在轉。令去即去令住即住。令來即來令語即語。是名所作自在。

隱顯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於大眾前百度、千度、或過於是,隱沒自身,復令顯現,是名隱顯。所作自在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普於一切諸有情界,往、來、住等所作事中,皆自在轉,令去即去,令住即住,令來即來,令語即語,是名所作自在。

 

制他神通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制伏他所現神通。如來神通普能制伏其餘一切具神通者所現神通。如其所欲令事成辦究竟。菩薩一生所繫。或最後有所有神通。除諸如來等類菩薩。悉能制伏其餘一切具神通者所現神通。諸餘菩薩所有神通。除入上地等類菩薩。悉能制伏其餘一切具神通者所現神通。是名制他神通。

制他神通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能制伏他所現神通。如來神通,普能制伏其餘一切具神通者所現神通;如其所欲,令事成辦。究竟菩薩一生所繫,或最後有所有神通。除諸如來等類菩薩,悉能制伏其餘一切具神通者所現神通。諸餘菩薩所有神通,除入上地等類菩薩,悉能制伏其餘一切具神通者所現神通。是名制他神通。

 

能施辯才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諸有情辯才窮盡能與辯才。是名能施辯才。能施憶念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諸有情於法失念能與憶念。是名能施憶念。能施安樂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說正法時與聽法者饒益身心輕安之樂。令離諸蓋專心聽法。暫時方便而非究竟。又令諸界互相違變能為損害。非人所行災癘疾疫皆得息滅。是名能施安樂。

能施辯才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諸有情辯才窮盡,能與辯才,是名能施辯才。能施憶念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諸有情於法失念,能與憶念,是名能施憶念。能施安樂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說正法時,與聽法者饒益身心輕安之樂,令離諸蓋專心聽法,暫時方便,而非究竟。又令諸界互相違變能為損害,非人所行災癘疾疫,皆得息滅。是名能施安樂。

 

放大光明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或有一光往十方面無量無數諸世界中。令惡趣等一切有情息彼眾苦。或有一光往諸天界。令大威德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等。住自宮中。蒙光覺悟皆來集會。或有一光往十方面無量無數諸世界中。令住他方世界菩薩蒙光覺悟皆來集會。以要言之。諸如來等能放無量無數品類種種光明。能作無量無數世界無量無數諸有情類無量無數利益之事。是名放大光明。

放大光明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或有一光,往十方面無量無數諸世界中,令惡趣等一切有情,息彼眾苦。或有一光,往諸天界,令大威德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等,住自宮中,蒙光覺悟,皆來集會。或有一光,往十方面無量無數諸世界中,令住他方世界菩薩,蒙光覺悟,皆來集會。以要言之,諸如來等能放無量無數品類種種光明,能作無量無數世界、無量無數諸有情類、無量無數利益之事,是名放大光明。

 

當知如是一切能變神境智通品類差別。一一分別無量無數。由此神通能轉所餘有自性物。令成餘物。故名能變神境智通。云何能化神境智通品類差別。謂若略說。無事而有。是名為化。能以化心隨其所欲。造作種種未曾有事。故名能化神境智通。此復多種。或化為身及化為境。或化為語。或化為身及化為境者。化似自身或不相似。化似他身或不相似。

當知如是一切能變神境智通品類差別,一一分別,無量無數。由此神通能轉所餘有自性物,令成餘物,故名能變神境智通。云何能化神境智通品類差別?謂若略說,無事而有,是名為化。能以化心,隨其所欲,造作種種未曾有事,故名能化神境智通。此復多種,或化為身、及化為境、或化為語。或化為身及化為境者:化似自身、或不相似;化似他身、或不相似。

 

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似不似。唯能化作與根相似。根所依處而非實根。復能化作相似境界。謂飲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寶等。所有色香味觸所攝外資生具。若彼相似若異於彼。隨其所欲一切能化。又所化身與己同類。非一眾多種種差別。或作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色像。或作人傍生鬼那洛迦色像。或作聲聞獨覺菩薩如來色像。若所化身與菩薩身極相似者。名所化身與自相似。若不爾者名所化身非自相似。

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似、不似,唯能化作與根相似根所依處,而非實根。復能化作相似境界,謂飲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寶等、所有色香味觸所攝外資生具;若彼相似、若異於彼,隨其所欲,一切能化。又所化身,與己同類,非一眾多種種差別;或作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色像;或作人、傍生、鬼、那洛迦色像;或作聲聞、獨覺、菩薩、如來色像。若所化身,與菩薩身極相似者,名所化身與自相似。若不爾者,名所化身非自相似。

 

又所化身與他同類亦有多種。若作天身與彼天身極相似者。名所化身與他相似。若不爾者名所化身非他相似。如作天身。乃至佛身當知亦爾。云何此中化作多身。謂佛菩薩於十方面無量無數諸世界中。一時化作種種形類。能為無量無數有情作利益事。如是所化種種形類。於中或有諸佛菩薩雖滅度後由住持力而故隨轉。或有暫時作利益已化事便息。

又所化身,與他同類,亦有多種。若作天身與彼天身極相似者,名所化身與他相似。若不爾者,名所化身非他相似。如作天身,乃至佛身,當知亦爾。云何此中化作多身?謂佛菩薩於十方面無量無數諸世界中,一時化作種種形類,能為無量無數有情作利益事。如是所化種種形類,於中或有諸佛菩薩雖滅度後,由住持力而故隨轉;或有暫時作利益已,化事便息。

 

又佛菩薩或作化事。唯令眾生睹見而已。如幻所作不堪受用。或復化作飲食衣服末尼真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車乘等事與實無異。如是所作財食眾具。令諸眾生常得受用。是名化身及化境界。或化為語者。或有化語妙音相應。或有化語廣音具足。或有化語繫屬於自。或有化語繫屬於他。或有化語無所繫屬。或有化語宣說正法言詞所攝。或有化語誨責放逸言詞所攝。妙音相應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其聲深遠如雲雷音。其聲和雅如頻迦音。能感眾心甚可愛樂。又此化語圓上微妙顯了。易解樂聞無逆無依無盡。

又佛菩薩或作化事,唯令眾生睹見而已,如幻所作,不堪受用。或復化作飲食、衣服、末尼、真珠、琉璃、螺貝、壁玉、珊瑚、車乘等事,與實無異,如是所作財食眾具,令諸眾生常得受用,是名化身及化境界。或化為語者:或有化語,妙音相應;或有化語,廣音具足;或有化語,繫屬於自;或有化語,繫屬於他;或有化語,無所繫屬;或有化語,宣說正法言詞所攝;或有化語,誨責放逸言詞所攝。妙音相應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其聲深遠如雲雷音,其聲和雅如頻迦音,能感眾心甚可愛樂。又此化語,圓上微妙,顯了易解、樂聞,無逆、無依、無盡。

 

廣音具足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其聲廣大。隨其所樂無量種類。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聲聞菩薩人非人等。無量眾會。一踰繕那皆悉充滿。以妙圓音隨類遍告。又隨所樂小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乃至十方無量無數諸世界中。若近若遠所有眾會。以妙圓音隨類遍告。於此聲中出種種音。為諸眾生。說種種法。隨其所應各得義利。

廣音具足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其聲廣大,隨其所樂無量種類,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聲聞、菩薩、人、非人等,無量眾會,一踰繕那皆悉充滿,以妙圓音隨類遍告。又隨所樂,小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乃至十方無量無數諸世界中,若近、若遠,所有眾會,以妙圓音隨類遍告。於此聲中出種種音,為諸眾生說種種法,隨其所應,各得義利。

 

繫屬於自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於化自身出種種音。宣說正法誨責放逸。繫屬於他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於化他身宣說正法誨責放逸。無所繫屬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或於空中或於所化非情法上而有所說。宣說正法言詞所攝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開示正理令諸愚癡於種種法皆得悟解。誨責放逸。言詞所攝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為不愚癡獲得淨信。而放逸者責其放逸令生慚愧。誨不放逸令勤修學。

繫屬於自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於化自身,出種種音宣說正法,誨責放逸。繫屬於他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於化他身,宣說正法,誨責放逸。無所繫屬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或於空中、或於所化非情法上而有所說。宣說正法言詞所攝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開示正理,令諸愚癡於種種法皆得悟解。誨責放逸言詞所攝者:謂佛菩薩所說化語,為不愚癡獲得淨信而放逸者,責其放逸,令生慚愧;誨不放逸,令勤修學。

 

如是所說眾多化事略有三種。化身化境及以化語。當知如是一切。能化神境智通品類差別。一一分別無量無數。如是二種諸佛菩薩神境智通能辦二事。一者示現種種神通。引諸眾生入佛聖教。二者示現種種神通。惠施無量受苦眾生。眾多品類利益安樂。

如是所說眾多化事,略有三種:化身、化境、及以化語。當知如是一切,能化神境智通品類差別,一一分別,無量無數。如是二種諸佛菩薩神境智通,能辦二事:一者示現種種神通,引諸眾生入佛聖教;二者示現種種神通,惠施無量受苦眾生,眾多品類利益安樂。

 

云何諸佛菩薩隨念宿住智通。謂佛菩薩以宿住智。自能隨念己之宿住。曾於如是有情類中我如是名。如經廣說。亦能隨念他諸有情身等一切品類差別。如自隨念己事無異。又能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隨念前際所經若自若他身等一切品類差別。曾於如是有情類中。我如是名。乃至廣說。

云何諸佛菩薩隨念宿住智通?謂佛菩薩以宿住智,自能隨念己之宿住,曾於如是有情類中,我如是名,如經廣說。亦能隨念他諸有情身等一切品類差別,如自隨念己事無異。又能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隨念前際所經若自、若他身等一切品類差別,曾於如是有情類中,我如是名,乃至廣說。

 

如是有情轉復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隨念一切宿住。如前無異。如是展轉令憶宿住。皆如自己於現法中。又能隨念諸微細事所有一切若少若多先所造作先所思惟。皆無忘失。又能隨念無間剎那。次第所作無間斷故。又能隨念有量有數宿住差別。所知時劫可算數故。又能隨念無量無數宿住差別。所知時劫不可數故。以要言之。此宿住智於如是處於如是類於如是量。隨其所欲皆無礙轉。如是名為諸佛。菩薩隨念宿住所攝威力。

如是有情,轉復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隨念一切宿住,如前無異。如是展轉令憶宿住,皆如自己。於現法中,又能隨念諸微細事,所有一切若少、若多,先所造作、先所思惟,皆無忘失。又能隨念無間剎那,次第所作,無間斷故。又能隨念有量、有數宿住差別,所知時劫,可算數故。又能隨念無量、無數宿住差別,所知時劫,不可數故。以要言之,此宿住智,於如是處、於如是類、於如是量,隨其所欲,皆無礙轉,如是名為諸佛菩薩隨念宿住所攝威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