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 (3)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六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謂中際已生補特伽羅。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補特伽羅或聞非正法故。或先串習故。於二果愚。由愚內異熟果故。於後有生苦不如實知。由迷後有。後際無明增上力故。如前於諸行若作若增長。由此新所作業故。說此識。名隨業識。即於現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

云何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是謂中際已生補特伽羅,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補特伽羅或聞非正法故、或先串習故,於二果愚。由愚內異熟果故,於後有生苦不如實知。由迷後有,後際無明增上力故,如前於諸行若作、若增長。由此新所作業故,說此識名隨業識。即於現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

 

此識於現法中名為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又總依一切識。說名六識身。又即此識。是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後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六處種子是後有觸種子之所隨逐。此種子觸是後有受種子之所隨逐。如是總名於中際中後有引因。應知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

此識於現法中名為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又總依一切識,說名六識身。又即此識,是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後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六處種子是後有觸種子之所隨逐,此種子觸是後有受種子之所隨逐。如是總名於中際中,後有引因,應知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

 

故由先異熟果愚。引後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由此愛故。或發欲求。或發有求。或執欲取。或執見戒及我語取。由此愛取和合資潤。令前引因轉名為有。即是後有生因所攝。從此無間命既終已。隨先引因。所引識等。受最為後。此諸行生或漸或頓。如是於現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愛為緣故取。取為緣故有。有為緣故生。生為緣故。老病死等諸苦差別。或於生處次第現前。或復種子隨逐。應知

故由先異熟果愚,引後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由此愛故,或發欲求、或發有求,或執欲取、或執見、戒及我語取。由此愛取和合資潤,令前引因轉名為有,即是後有生因所攝。從此無間,命既終已,隨先引因所引識等,受最為後,此諸行生,或漸或頓。如是於現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愛為緣故取,取為緣故有,有為緣故生,生為緣故老病死等諸苦差別。或於生處次第現前,或復種子隨逐應知。

 

如是於中際中。無明緣行等。受緣愛等。為因緣故。後際諸行生。復有先集資糧。於現法中從他聞音。及於二果諸行。若於彼因彼滅。彼趣滅行。如理作意。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從此次第得學無學清淨智見。由此智見。無明及愛。永斷無餘。由此斷故。於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由此斷故。永離無明。於現法中。證慧解脫。

如是於中際中,無明緣行等、受緣愛等為因緣故,後際諸行生。復有先集資糧,於現法中從他聞音,及於二果諸行。若於彼因、彼滅、彼趣滅行如理作意。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從此次第得學無學清淨智見。由此智見,無明及愛永斷無餘。由此斷故,於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由此斷故,永離無明,於現法中證慧解脫。

 

若於無明觸所生受相應心中所有貪愛。即於此心得離繫故。貪愛永滅。於現法中。證心解脫。設彼無明不永斷者。依於識等受最為後。所有諸行。後際應生。由無明滅故。更不復起。得無生法。是故說言無明滅故行滅。次第乃至。異熟生觸滅故異熟生受滅。於現法中。無明滅故無明觸滅。無明觸滅故無明觸所生受滅。無明觸所生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如前得無生法。由此故說取等惱最為後諸行永滅。

若於無明觸所生受、相應心中所有貪愛,即於此心得離繫故,貪愛永滅。於現法中證心解脫。設彼無明不永斷者,依於識等受最為後,所有諸行後際應生;由無明滅故,更不復起,得無生法。是故說言:無明滅故行滅,次第乃至異熟生觸滅故,異熟生受滅。於現法中,無明滅故無明觸滅,無明觸滅故無明觸所生受滅,無明觸所生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如前得無生法。由此故說,取等惱最為後(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諸行永滅。

 

如是於現法中。諸行不轉。由不轉故。於現法中。於有餘依界。證得現法涅槃。彼於爾時唯餘清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乃至有識身在。恒受離繫受。非有繫受。此有識身乃至先業所引壽量。恒相續住。若壽量盡。便捨識所持身。此命根後所有命根。無餘永滅更不重熟。

如是於現法中,諸行不轉;由不轉故,於現法中,於有餘依界,證得現法涅槃。彼於爾時,唯餘清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乃至有識身在,恒受離繫受,非有繫受。此有識身,乃至先業所引壽量,恒相續住;若壽量盡,便捨識所持身。此命根後所有命根,無餘永滅,更不重熟。

 

又復此識與一切受。任運滅故。所餘因緣先已滅故。不復相續。永滅無餘。是名無餘依涅槃界究竟寂靜處。亦名趣求涅槃者。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如是已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謂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又於中際。若流轉若清淨。是名緣起體性。

又復此識與一切受,任運滅故,所餘因緣先已滅故,不復相續,永滅無餘,是名無餘依涅槃界,究竟寂靜處。亦名趣求涅槃者,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如是已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是謂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又於中際,若流轉、若清淨,是名緣起體性。

 

緣起門云何。謂依八門緣起流轉。一內識生門。二外稼成熟門。三有情世間死生門。四器世間成壞門。五食任持門。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七威勢門。八清淨門。

緣起門云何?是謂依八門緣起流轉:一內識生門、二外稼成熟門、三有情世間死生門、四器世間成壞門、五食任持門、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七威勢門、八清淨門。

 

緣起義云何。謂離有情義。是緣起義。於離有情。復無常義。是緣起義。於無常。復暫住義。是緣起義。於暫住。復依他義。是緣起義。於依他。離作用義。是緣起義。於離作用復因果相續不斷義。是緣起義於因果相續不斷。復因果相似轉義。是緣起義。於因果相似轉。復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

緣起義云何?是謂離有情義,是緣起義;於離有情復無常義,是緣起義;於無常復暫住義,是緣起義;於暫住復依他義,是緣起義;於依他離作用義,是緣起義;於離作用復因果相續不斷義,是緣起義;於因果相續不斷復因果相似轉義,是緣起義;於因果相似轉復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

 

問為顯何義。建立緣起耶。答為顯因緣所攝染污清淨義故。 緣起差別云何。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於前際無知云何。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於後際無知云何。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未來為當有耶為當無耶。當何體性。當何種類。所有無知。

問:為顯何義建立緣起耶?答:為顯因緣所攝染污、清淨義故。緣起差別云何?是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於前際無知云何?是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於後際無知云何?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未來為當有耶?為當無耶?當何體性?當何種類?所有無知。

 

於前後際無知云何。謂於內起不如理猶豫。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今此有情。從何所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所有無知。於內無知云何。謂於各別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之為我。所有無知。於外無知云何。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為我所。所有無知。於內外無知云何。謂於他相續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怨親中所有無知。

於前後際無知云何?是謂於內起不如理猶豫,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今此有情從何所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所有無知。於內無知云何?是謂於各別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之為,所有無知。於外無知云何?是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為我所,所有無知。於內外無知云何?是謂於他(有情)相續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怨親中所有無知。

 

於業無知云何。謂於諸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所有無知。於異熟無知云何。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有受者。所有無知。於業異熟無知云何。謂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所有無知。

業無知云何?是謂於諸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所有無知。於異熟無知云何?是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有受者,所有無知。於業異熟無知云何?是謂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所有無知。

 

於佛無知云何。謂於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於法無知云何。謂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於僧無知云何。謂於僧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

於佛無知云何?是謂於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於法無知云何?是謂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於僧無知云何?是謂於僧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

 

於苦無知云何。謂於苦是苦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如於苦。當知於集滅道無知亦爾。於因無知云何。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不平等因。所有無知。如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亦爾。又彼無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有利益故名應修習。無利益故名不應修習。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雜故名有分。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云何。謂增上慢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

於苦無知云何?是謂於苦是苦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如於苦,當知於集、滅、道無知亦爾。於因無知云何?是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不平等因,所有無知。如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即是果)亦爾。又彼無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有利益故名應修習,無利益故名不應修習;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雜故名有分。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云何?是謂增上慢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

 

如是略說十九種無知。復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前十九無知。今七無知。相攝云何。謂初三無知攝初一。次三無知攝第二。次三無知攝第三。次三無知攝第四。次四無知攝第五。次二無知攝第六。後一無知攝第七。復有五種愚。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

如是略說十九種無知。復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前十九無知,今七無知,相攝云何?謂初三無知攝初一,次三無知攝第二,次三無知攝第三,次三無知攝第四,次四無知攝第五,次二無知攝第六,後一無知攝第七。復有五種愚: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

 

前十九愚。今五種愚。相攝云何。謂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放逸愚。攝於業異熟俱無知。真實義愚。攝於佛等乃至道諦無知。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當知義愚通攝一切。復次。無知。無見。無有現觀。黑闇。愚癡。及無明闇。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為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

前十九愚,今五種愚,相攝云何?謂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放逸愚,攝於業異熟俱無知。真實義愚,攝於佛等乃至道諦無知。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當知義愚通攝一切。復次,無知、無見、無有現觀、黑闇、愚癡,及無明闇,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為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

 

復有差別。謂聞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別。如其次第。說前三種。即此所治軟中上品差別。說後三種。如是所治差別故。自性差別故。建立六種差別應知。身行云何。謂身業。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語行云何。謂語業。餘如前應知。意行云何。謂意業。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動。眼識云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

復有差別,是謂聞、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別,如其次第說前三種。即此所治軟、中、上品差別,說後三種。如是所治差別故,自性差別故,建立六種差別應知。身行云何?是謂身業。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語行云何?是謂語業。餘如前應知。意行云何?是謂意業。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動。眼識云何?是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

 

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別差別應知。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界唯一。受蘊云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

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別差別應知,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除鼻舌識),無色界唯一(只有阿賴耶識)。受蘊云何?是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是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是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是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

 

四大種云何。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色界有八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四大種云何?是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即欲、色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是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色界有八(指六處除鼻舌),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指色界四禪天不是都一樣)。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眼處云何。謂眼識所依淨色。由此於色已見現見當見。如眼處如是。乃至意處。隨其所應。盡當知。於一切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此亦二種。謂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及彼所生果六處。五在欲色界。第六通三界。

眼處云何?是謂眼識所依淨色,由此於色已見、現見、當見。如眼處,如是乃至意處,隨其所應盡當知。於一切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此亦二種,是謂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及彼所生果六處。五在欲、色界,第六通三界(無色界不起分別意識只有阿賴耶識緣起真如法差別相作用,即是說:無色界四天,只是色種子差別)

 

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淨妙等義。如是餘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此復二種。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欲界具六。色界四。無色界一。樂受云何。謂順樂諸根境界為緣所生。適悅受。受所攝。苦受云何。謂順苦二為緣所生。非適悅受。受所攝。不苦不樂受云何。謂順不苦不樂二為緣所生。非適悅非不適悅受。受所攝。欲界三。色界二。第四靜慮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唯有第三不苦不樂。此亦二種。謂觸種子所攝受種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眼觸云何?是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淨妙等義。如是餘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此復二種?是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欲界具六,色界四(色界禪天並不相同,如三禪天有大我身,但無意識分別;四禪天無我身,也無意識分別),無色界一(?如前述)。樂受云何?是謂順樂諸根境界為緣,所生適悅受,受所攝。苦受云何?是謂順苦二為緣,所生非適悅受,受所攝。不苦不樂受云何?是謂順不苦不樂二為緣,所生非適悅、非不適悅受,受所攝。欲界三,色界二,第四靜慮以上(四禪天已無色身樂,處四支境:不苦不樂、捨、念、一心),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唯有第三不苦不樂。此亦二種?是謂觸種子所攝受種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法雲資訊網 - 瑜伽師地論 (http://fayun.org/index.php/yo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