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3)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3)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云何喜俱行三摩地。謂初二靜慮諸三摩地。云何樂俱行三摩地。謂第三靜慮諸三摩地。云何捨俱行三摩地。謂第四靜慮已上諸三摩地。復次云何修定為得現法樂住。謂於四種現法樂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及未圓滿清淨鮮白諸根本地所有修定。為顯修習未曾得定。是故世尊說初靜慮前方便道。

復次,云何喜俱行三摩地?謂初二靜慮諸三摩地(因二禪依意識緣起而有法喜)。云何樂俱行三摩地?謂第三靜慮諸三摩地(因三禪依末那識緣起而有我法身樂)。云何捨俱行三摩地?謂第四靜慮已上諸三摩地。復次,云何修定為得現法樂住?謂於四種現法樂住(指四禪),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及未圓滿清淨鮮白諸根本地所有修定。為顯修習未曾得定,是故世尊說初靜慮前方便道。

 

云何修定為得智見。謂諸苾芻。於光明相。慇懃懇到審諦而取。如經廣說。當知此在能發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此中天眼於諸色境能照能觀說名為見。能知諸天如是名字如是種類。乃至廣說。如勝天經。是名為智。

云何修定為得智見?謂諸苾芻於光明相,慇懃懇到,審諦而取,如經廣說。當知此在能發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此中天眼,於諸色境能照、能觀,說名為見。能知諸天,如是名字、如是種類,乃至廣說如《勝天經》,是名為智。

 

云何修定生分別慧。謂諦現觀預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或為修習諸無礙解。云何修定為盡諸漏。謂阿羅漢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復次云何五聖智三摩地。謂我此三摩地是聖無染無執。廣說如經。此中示現五行相智。謂自體智。補特伽羅智。清淨智。果智。出定相智。

云何修定生分別慧?謂諦現觀,預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或為修習諸無礙解。云何修定為盡諸漏?謂阿羅漢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復次,云何五聖智三摩地?謂我此三摩地是聖、無染、無執,廣說如經。此中示現五行相智:謂自體智、補特伽羅智、清淨智、果智、出定相智。

 

聖者。善故名聖。又無漏故名聖。無染者。顯善聖性。無執者。顯無漏聖性。非凡夫所近者。謂諸佛及聖弟子所親近故。是聰叡所讚者。謂即彼所稱讚故。是諸聰叡同梵行者。常不呵毀者。謂一切時常稱讚故。非如世間初靜慮等為背下地修方便故。先以靜相而稱讚之。為趣上地修方便故。後以麤相而復呵毀。

聖者,是善故名聖;又無漏,故名聖。無染者,是顯善聖性。無執者,是顯無漏聖性。非凡夫所近者,是謂諸佛及聖弟子所親近故。是聰叡所讚者,是謂即彼所稱讚故。是諸聰叡同梵行者常不呵毀者,是謂一切時常稱讚故。非如世間初靜慮等,是為背下地修方便故,是先以靜相而稱讚之;為趣上地修方便故,是後以麤相而復呵毀。

 

寂靜者。所治煩惱永寂靜故。微妙者。自地煩惱不愛味故。得安隱道者。所得之道無退轉故。證心一趣者。已得無尋無伺地故。現在安樂者。能得現法樂住故。後樂異熟者。引無餘依涅槃樂故。正念而入者。善取能入三摩地相。無忘失故。正念而出者。善取能出三摩地相。無忘失故。

寂靜者,是所治煩惱永寂靜故。微妙者,是自地煩惱不愛味故。得安隱道者,是所得之道無退轉故。證心一趣者,是已得無尋無伺地故。現在安樂者,是能得現法樂住故。後樂異熟者,是引無餘依涅槃樂故。正念而入者,是善取能入三摩地相,無忘失故。正念而出者,是善取能出三摩地相,無忘失故。

 

復次云何聖五支三摩地。謂諸苾芻。即此身內離生喜樂。廣說如經。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地所攝喜樂。所滋潤者。謂喜所潤。遍滋潤者。謂樂所潤。遍充滿者。謂加行究竟作意位。遍適悅者。謂在已前諸作意位。由彼位中亦有喜樂時時間起。然非久住。亦不圓滿。於此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者。謂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彼弟子者。當知喻於修觀行者。

復次,云何聖五支三摩地。?謂諸苾芻,即此身內離生喜樂,廣說如經。離生喜樂者,是謂初靜慮地所攝喜樂。所滋潤者,是謂喜所潤。遍滋潤者,是謂樂所潤。遍充滿者,是謂加行究竟作意位。遍適悅者,是謂在已前諸作意位,由彼位中亦有喜樂時時間起,然非久住,亦不圓滿。於此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者,是謂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彼弟子者,是當知喻於修觀行者。

 

銅器瓦器或蚌蛤器者。喻為離欲生喜樂故教授教誡。細沐浴末者。喻能順彼出離尋等。水澆灌者。當知喻於尋清淨道。沐浴摶者。以喻於身。帶津膩者。喻喜和合。膩所隨者。喻樂和合。遍內外者。喻無間隙喜樂和合。不強者。喻無散動。不弱者。喻無染污亦無愛味。

銅器、瓦器、或蚌蛤器者,是喻為離欲生喜樂故,教授教誡。細沐浴末者,是喻能順彼出離尋等。水澆灌者,是當知喻於尋清淨道。沐浴摶者,是以喻於身。帶津膩者,是喻喜和合。膩所隨者,是喻樂和合。遍內外者,是喻無間隙喜樂和合。不強者,是喻無散動。不弱者,是喻無染污,亦無愛味。

 

又於第二喻有差別。山者喻於無尋伺定。尖頂者。喻於第二靜慮。無尋無伺於所緣境一味勝解。泉者。喻於內等淨支。水軸者。謂水傍流出。水索者。謂水上涌出。此二種喻。如其次第。顯示喜樂。滋潤等言。如前解釋。無不充滿者。當知喻於無間相應。又於第三喻有差別。如嗢缽羅等。離喜之樂。彼相應法。及所依身。當知亦爾。水喻離喜無尋伺定。喜發踊躍。由無彼故。喻花胎藏沒在水中。

又於第二喻有差別。山者,是喻於無尋伺定。尖頂者,是喻於第二靜慮無尋無伺,於所緣境一味勝解。泉者,是喻於內等淨支。水軸者,是謂水傍流出。水索者,是謂水上涌出。此二種喻,如其次第,顯示喜樂、滋潤等言,如前解釋。無不充滿者,是當知喻於無間相應。又於第三喻有差別。如嗢缽羅(青蓮花)等離喜之樂,彼相應法及所依身,當知亦爾。水喻離喜無尋伺定,喜發踊躍,由無彼故,喻花胎藏沒在水中。

 

又於第四喻有差別。清淨心者。謂與捨念清淨相應。超過下地諸災患故。鮮白者。謂性是善。自地煩惱無愛味故。何故復以長者為喻。謂彼所作皆審悉故。不放逸故。思惟籌量觀察勝故。於增減門無不知故。證得清淨第四靜慮者。亦復如是。凡有所為審諦圓滿無諸放逸。於一切義無不了知。其性捷利。

又於第四喻有差別。清淨心者,是謂與捨念清淨相應,超過下地諸災患故。鮮白者,是謂性是善,自地煩惱無愛味故。何故復以長者為喻?謂彼所作皆審悉故,不放逸故,思惟籌量觀察勝故,於增減門無不知故。證得清淨第四靜慮者亦復如是,凡有所為審諦圓滿無諸放逸,於一切義無不了知,其性捷利。

 

八經九經以為喻者。由堅緻故。顯蚊虻等不能侵損。首足皆覆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損。謂衣薄故。有露處故。今此顯示二失俱無。此定亦爾。其心清淨鮮白周遍。一切散動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惡言。及內身中種種苦受。又於第五喻有差別。於所觀相慇懃懇到等。當知已如前釋。謂審觀察三世諸行。於能觀察又復觀察。是此中總義。

八經九經以為喻者,由堅緻故,顯蚊虻等不能侵損。首足皆覆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損,謂衣薄故、有露處故;今此顯示二失俱無,此定亦爾,其心清淨鮮白周遍,一切散動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惡言,及內身中種種苦受。又於第五喻有差別。於所觀相慇懃懇到等,當知已如前釋。謂審觀察三世諸行,於能觀察又復觀察,是此中總義。

 

何等名為聖三摩地。云何建立五支差別。謂四靜慮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及於安立審諦觀察。如是名為聖三摩地。依於四種現法樂住。建立四支。依審觀察緣起法故。又為斷除餘結縛故。建立第五。當知此由二因緣故。建立五支。

何等名為聖三摩地?云何建立五支差別?謂四靜慮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及於安立審諦觀察,如是名為聖三摩地。依於四種現法樂住,建立四支;依審觀察緣起法故,又為斷除餘結縛故,建立第五。當知此由二因緣故,建立五支。

 

復次。云何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當知善故。及無漏故。說名為聖。有五道支名此定因。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有三種。所謂正見正精進正念。此中薄伽梵總說。前七道支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具隨其所應。差別當知。謂由前導次第義故。立五為因。於三摩地資助義故。立三為具。

復次,云何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當知善故,及無漏故,說名為聖。有五道支名此定: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有三種,所謂正見、正精進、正念。此中薄伽梵總說前七道支,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具。隨其所應差別當知,謂由前導次第義故,立五為因;於三摩地資助義故,立三為具。

 

云何正見等前導次第義。謂先了知世間實有真阿羅漢正行正至。便於出離。深生樂欲。獲得正見。次復思惟。何當出離居家迫迮。乃至廣說。從此出家受學尸羅。修治淨命。是名正語正業正命。此正見等。於所對治邪見等五。猶未能斷。還即依止此五善法。從他聞音。展轉發生聞慧正見。

云何正見等前導次第義?謂先了知世間實有真阿羅漢正行正至,便於出離深生樂欲,獲得正見。次復思惟,何當出離居家迫迮,乃至廣說。從此出家受學尸羅,修治淨命,是名正語、正業、正命。此正見等,於所對治邪見等五猶未能斷,還即依止此五善法,從他聞音,展轉發生聞慧正見。

 

為欲斷除所治法故。又為修習道資糧故。方便觀察。次依聞慧。發生思慧。復依思慧。發生修慧。由此正見。於諸邪見。如實了知此是邪見。於諸正見。如實了知此是正見。乃至正命。如實知已。為欲斷除邪見等故。及為圓滿正見等故。發勤精進。若由此故。能斷所治。集能治法。令其圓滿。是名正念。

為欲斷除所治法故,又為修習道資糧故,方便觀察。次依聞慧,發生思慧;復依思慧,發生修慧。由此正見,於諸邪見,如實了知此是邪見;於諸正見,如實了知此是正見;乃至正命,如實知已。為欲斷除邪見等故,及為圓滿正見等故,發勤精進。若由此故,能斷所治,集能治法,令其圓滿,是名正念。

 

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兼說正三摩地。若是時中。捨邪見等。令不復生。修正見等。令得圓滿。即於如是方便道中。亦能棄捨邪精進念。兼能修滿正精進念。若於是時。於彼諸法。能斷能滿。即於此時。聖正三摩地。亦得圓滿。此中由慧為導首。於增上戒。先自安處。次聞他音。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學。二為依止。於方便道中。發生增上心學。及增上慧學。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學。正見正精進。名增上慧學。如是三學。於修聖正三摩地時。皆得圓滿。

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兼說正三摩地。若是時中,捨邪見等,令不復生;修正見等,令得圓滿;即於如是方便道中,亦能棄捨邪精進念,兼能修滿正精進念。若於是時,於彼諸法能斷能滿,即於此時,聖正三摩地亦得圓滿。此中由慧為導首,於增上戒先自安處。次聞他音,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學並為依止,於方便道中,發生增上心學及增上慧學。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學;正見、正精進,名增上慧學。如是三學,於修聖正三摩地時,皆得圓滿。

 

復次。云何金剛喻三摩地。謂最後邊學三摩地。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勝故。極堅牢故。上無煩惱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諸煩惱故。是故此定名金剛喻。譬如金剛其性堅固。諸末尼等不能穿壞。穿壞一切末尼寶等。此定亦爾。故喻金剛。

復次,云何金剛喻三摩地?謂最後邊學三摩地。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勝故、極堅牢故、上無煩惱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諸煩惱故,是故此定名金剛喻。譬如金剛其性堅固,諸末尼等不能穿壞,穿壞一切末尼寶等,此定亦爾,故喻金剛。

 

復次。云何五現見三摩缽底。謂諸苾芻。即於此身等。廣說如經。已見諦者修此等至。是故名為現見等至。是諸修道所斷煩惱制伏對治。斷滅對治。及觀察斷。當知此中總略體性。初不淨觀。方便念住。以為依止。為令欲貪不現行故。觀察內身種種不淨。

復次,云何五現見三摩缽底?謂諸苾芻。即於此身等,廣說如經。已見諦者,修此等至,是故名為現見等至。是諸修道所斷煩惱,制伏對治,斷滅對治,及觀察斷,當知此中總略體性。初不淨觀,方便念住以為依止,為令欲貪不現行故,觀察內身種種不淨。

 

第二不淨觀。即彼念住以為依止。乃至。觀察骨人之相。為令彼貪不現行故。觀察此身種種不淨。當知齊此名具觀察一切不淨。最極通達者。是青瘀等觀。品類次第極逾越義。初不淨觀觀察內身現前安住種種不淨。後不淨觀。通達法性。觀察此身有如是法有如是性。乃至廣說。

第二不淨觀,即彼念住以為依止,乃至觀察骨人之相,為令彼貪不現行故,觀察此身種種不淨。當知齊此,名具觀察一切不淨。最極通達者,是青瘀等觀,品類次第,極逾越義。初不淨觀,觀察內身現前安住種種不淨。後不淨觀,通達法性,觀察此身有如是法、有如是性,乃至廣說。

 

觀識流轉者。觀察此識生滅相續。或觀生身展轉相續。謂麤觀察行緣識等。或觀剎那展轉相續。謂細觀察若有貪心離貪心等品類差別。荏苒過度彼彼日夜。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於其中間。非一眾多種種心識異生異滅。觀察有學未離欲者俱住二世。已離欲者惟住他世。阿羅漢果俱無所住。如是名為觀察。於斷勝處等至遍處等至。如前已說。

觀識流轉者,是觀察此識生滅相續;或觀生身展轉相續,謂麤觀察,行緣識等;或觀剎那展轉相續,謂細觀察,若有貪心、離貪心等品類差別,荏苒過度彼彼日夜、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於其中間非一眾多種種心識異生異滅。觀察有學未離欲者,俱住二世;已離欲者,惟住他世;阿羅漢果,俱無所住,如是名為觀察於斷。勝處等至、遍處等至,如前已說。

 

復次。云何無想三摩缽底。謂已離遍淨欲。未離上欲。求出離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入第四靜慮。修背想作意。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於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於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便從彼沒。

復次,云何無想三摩缽底?謂已離遍淨欲,未離上欲,求出離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入第四靜慮,修背想作意,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次,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於此生中,亦入亦起。若生於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便從彼沒。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缽底。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於此上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缽底?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是謂於此上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

 

將欲趣入滅盡定時。有二種法。多有所作。謂奢摩他。毘缽舍那。云何奢摩他。云何毘缽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謂於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聖慧名毘缽舍那。於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

將欲趣入滅盡定時,有二種法多有所作:謂奢摩他、毘缽舍那。云何奢摩他?云何毘缽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謂於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聖慧名毘缽舍那()。於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

 

問入滅定時云何次第滅三種行。答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若於行時。亦起言說。於初靜慮有此作用。有語行故。若於住時。從第二靜慮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當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於身。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

問:入滅定時,云何次第滅三種(語意身)行?答:此有二種,是謂行時、住時。若於行時,亦起言說,於初靜慮有此作用,有語行故(指初禪天仍有三種行)。若於住時,從第二靜慮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當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於身?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

 

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於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

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於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這是識性緣起恁麼的功德,修習是用薰習力於阿賴耶識種子異熟能行此緣起的業力功德)

 

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緣於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有等。乃至廣說。是故說言觸不動觸。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是故言觸無所有觸。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如是已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緣於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有等乃至廣說,是故說言觸不動觸。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是故言觸無所有觸。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如是已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法雲資訊網 - 瑜伽師地論 (http://fayun.org/index.php/yo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