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1)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1)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閑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閑。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閑。當知此言顯身遠離。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閑。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缽舍那。若於毘缽舍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於諸法中如實覺了。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閑,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閑、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閑。」當知此言,顯身遠離,若能於內,九種住心(九個次第: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閑,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缽舍那。若於毘缽舍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於諸法中如實覺了。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於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緣。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無量者,是謂四無量。常委者,是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是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於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緣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

 

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毘缽舍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於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毘缽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

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毘缽舍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於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毘缽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

 

復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廣說如經。嗢柁南頌。云何等持善巧。謂於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云何非等至善巧。謂於勝處遍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於十種遍處等至及無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非於三三摩地。云何俱善巧。謂於彼二俱善巧故。云何俱不善巧。謂於彼二俱不善巧故。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

復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廣說如經嗢柁南頌。」云何等持善巧?謂於空(空、無願、無相)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云何非等至善巧?謂於勝處(八: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遍處(十:八勝處再加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於十種遍處等至、及無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非於三三摩地。云何俱善巧?謂於彼二俱善巧故。云何俱不善巧?謂於彼二俱不善巧故。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

 

又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謂於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非於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如有一善知能入隨一等至諸行狀相。亦能現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有諸菩薩。雖能得入若百若千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乃至。未從諸佛所聞。及於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薩所而得聽聞。或自證得第一究竟。

又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是謂於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法住智);非於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後得智)。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如有一,善知能入隨一等至諸行狀相,亦能現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有諸菩薩,雖能得入若百若千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乃至未從諸佛所聞,及於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薩所而得聽聞,或自證得第一究竟。

 

云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復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云何為出。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隨所作者。謂修治衣缽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飲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復為欲轉入餘定。由此因緣出三摩地。

云何為?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復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云何為?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隨所作者,是謂修治衣缽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是謂飲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是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復為欲轉入餘定,由此因緣出三摩地。

 

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麤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何等為狀。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何等為?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是謂麤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何等為?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何等為?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是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是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云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於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

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云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於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

 

云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麤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如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釋。云何所行。謂三摩地所行境界。由所得定。過此已上不能知故。如初靜慮不能觀見第二靜慮。如是根度。數取趣度。亦不能知。

云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麤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如五聖智(五行相智:謂自體智、補特伽羅智、清淨智、果智、出定相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釋。云何所行?謂三摩地所行境界。由所得定,過此已上不能知故。如初靜慮,不能觀見第二靜慮。如是根()度,數取趣(眾生)度,亦不能知。

 

云何引發。謂能略攝廣文句義。及能成辦諸勝功德。云何等愛。謂慚愧愛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護。戒護。及無悔等。樂為最後。由隨樂故。心便得定。與此相違。名不等愛。云何等愛亦不等愛。謂如有一於慚愧等少分成就。少不成就。謂具慚愧。而無愛敬。乃至廣說。

云何引發?謂能略攝廣文句義,及能成辦諸勝功德。云何等愛?謂慚、愧、愛、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護、戒護、及無悔等,樂為最後。由隨樂故,心便得定。與此相違,名不等愛。云何等愛亦不等愛?謂如有一,於慚愧等少分成就,少不成就,謂具慚愧而無愛敬,乃至廣說。

 

云何為增。謂所得定轉復增長。云何為減。謂所得定還復退失。云何方便。謂趣彼二道。又止舉捨。當知如前止等相中已具分別。復次如分別靜慮經言。有靜慮者。即於興等。謂之為衰。乃至廣說。此中四轉。當知二時顛倒。謂於三摩地。若退墮時。若勝進時。趣退及退。俱名為衰。趣勝進道及與勝進。俱名為興。

云何為增?謂所得定轉復增長。云何為減?謂所得定還復退失。云何方便?謂趣彼二道(即止觀)。又止、舉、捨,當知如前止等相中已具分別。復次,如《分別靜慮經》言:有靜慮者,即於興等謂之為衰,乃至廣說。此中四轉,當知二時顛倒,謂於三摩地若退墮時、若勝進時。趣退及退,俱名為衰;趣勝進道,及與勝進,俱名為興。

 

云何應知於三摩地進時顛倒。彼謂我今退失離生喜樂。我今退失勝三摩地。謂靜慮者。勤修習故。心趣寂靜隨捨行故。從初靜慮入於第二靜慮近分。然於此事不善了知。於此位中初靜慮地喜樂已過。第二靜慮地中所有喜樂猶未能得。便作是念。我今退失離生喜樂。遂還從彼退攝其心。當知如是修靜慮者。其心顛倒。

云何應知於三摩地進時顛倒?彼謂我今退失離生喜樂,我今退失勝三摩地。是謂靜慮者,勤修習故,心趣寂靜隨捨行故,從初靜慮入於第二靜慮近分,然於此事不善了知。於此位中,初靜慮地喜樂已過,第二靜慮地中所有喜樂猶未能得,便作是念:我今退失離生喜樂,遂還從彼退攝其心。當知如是修靜慮者,其心顛倒。

 

云何應知於三摩地退時顛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為涅槃故。積集資糧。彼於涅槃。已得所修資糧圓滿。由此因緣。或由功用。或復任運。起如是想作意現前。由如是想作意故。於諸色中乃至識中。了知如病乃至無我。由如是想作意故。從此無間因世間定所生喜樂不復現行。便作是念。我今退失定生利益及所依止。遂還從彼退攝其心。如是當知修靜慮者。於三摩地退失顛倒。

云何應知於三摩地退時顛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為涅槃故,積集資糧。彼於涅槃,已得所修資糧圓滿。由此因緣,或由功用,或復任運,起如是想作意現前。由如是想作意故,於諸色中乃至識中,了知如病乃至無我。由如是想作意故,從此無間,因世間定所生喜樂不復現行,便作是念:我今退失定生利益及所依止,遂還從彼退攝其心。如是當知修靜慮者,於三摩地退失顛倒。

 

云何當知於三摩地退失無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便生喜足。不求上進。唯起愛味。由起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彼於此衰能了是衰。由此因緣。當知無倒。又由所得靜慮定故。自譽毀他。謂我所得此靜慮定非餘能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蓋纏。轉增轉厚。便從定退。彼於此衰能了是衰。

云何當知於三摩地退失無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便生喜足,不求上進,唯起愛味。由起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彼於此衰,能了是衰,由此因緣,當知無倒。又由所得靜慮定故,自譽毀他謂:我所得此靜慮定,非餘能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蓋纏,轉增轉厚,便從定退。彼於此衰,能了是衰。

 

又以所得靜慮諸定。顯示於他。為諸國王及王臣等當供養我。從定起已。尋思此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蓋纏。轉增轉厚。餘如前說。如是當知修靜慮者。於三摩地。退失無倒。第二無倒。翻初無倒。應知其相。此二無倒。於二時。應知其相。由依如是倒無倒處。安立四轉。

又以所得靜慮諸定,顯示於他,為諸國王及王臣等當供養我,從定起已,尋思此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蓋纏,轉增轉厚,餘如前說。如是當知修靜慮者於三摩地,退失無倒。第二無倒,翻初無倒,應知其相。此二無倒,於二時應知其相。由依如是倒無倒處,安立四轉。

 

復次如分別四撿行定經中。由四種相。撿行一切三摩地等。謂此等持是順退分。乃至。此是順決擇分。云何撿行。謂此是劣分。此是勝分。此殊勝分。此最勝分。如其次第。此復云何。謂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於諸靜慮。不復樂入。亦不思惟此行狀相。然欲俱行諸想作意。數數現前。如先所說。從彼起已。隨念愛味。當於爾時。修靜慮者。應自撿行。我三摩地。今成退劣。

復次,如《分別四檢行定經》中,由四種相檢行一切三摩地等。謂此等持是順退分,乃至此是順決擇分。云何檢行?謂此是劣分、此是勝分、此殊勝分、此最勝分,如其次第。此復云何?謂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於諸靜慮不復樂入,亦不思惟此行狀相;然欲俱行諸想作意,數數現前,如先所說。從彼起已,隨念愛味,當於爾時修靜慮者,應自檢行:我三摩地,今成退劣。

 

又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得聞隨順此定教法。謂初靜慮諸行狀相。慇懃懇到。善取其相。令所得定堅住不忘。如是隨念順定法故。成順住分。當於爾時。應自撿行。我三摩地。已成其勝。我三摩地。已得安住。非退非進。非趣決擇。

又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得聞隨順此定教法,謂初靜慮諸行狀相,慇懃懇到,善取其相,令所得定堅住不忘。如是隨念順定法故,成順住分。當於爾時應自檢行:我三摩地已成其勝,我三摩地已得安住;非退、非進,非趣決擇。

 

又靜慮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得聞隨順第二靜慮教授之法。既得聞已。第二靜慮道俱行諸想作意。數數現前。當於爾時。應自撿行。我三摩地。已成殊勝。非退非住。唯是勝進。非趣決擇。

又靜慮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得聞隨順第二靜慮教授之法。既得聞已,第二靜慮道俱行諸想作意,數數現前。當於爾時應自檢行:我三摩地已成殊勝,非退、非住,唯是勝進,非趣決擇。

 

又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聞苦諦等相相應教法。既得聞已。苦諦等俱行諸想作意。順決擇分數數現前。彼於爾時。當自撿行。我三摩地。已成最勝。非退非住。亦非勝進。然趣決擇。

又修定者,從初靜慮還退出已,聞苦諦等相相應教法。既得聞已,苦諦等俱行諸想作意,順決擇分,數數現前。彼於爾時當自檢行:我三摩地已成最勝,非退、非住、亦非勝進,然趣決擇。

 

復次如經言。有眼有色。乃至。有意有法。而諸苾芻。於此諸法。若實若有。都不領受。尚不受想。何況無想。此復云何。謂諸苾芻。於初靜慮具足安住。由此因緣。厭壞眼色乃至意法。由厭壞故。威勢映奪。遂於眼中。無有眼想。然有其想。乃至。於法無有法想。然有其想。

復次,如經言有眼、有色,乃至有意、有法;而諸苾芻,於此諸法,若實若有都不領受;尚不受想,何況無想。此復云何?謂諸苾芻,於初靜慮具足安住。由此因緣,厭壞眼色乃至意法。由厭壞故,威勢映奪,遂於眼中無有眼想,然有其想(即仍有四念處的觀慧);乃至於法無有法想,然有其想。

 

云何有想。謂於眼等作意思惟。是苦是集。或是病等。彼於諸法不受自相。如是。乃至無所有處。此中正說無漏作意。云何名為不受無想。謂不思惟一切相故。於盡滅中。思惟寂靜。此中意說離諸相想。名為無想。又說安住滅盡定者。一切諸想皆不生起。

云何有想?謂於眼等作意思惟,是苦、是集,或是病等。彼於諸法不受自相,如是乃至無所有處。此中正說,無漏作意。云何名為不受無想?謂不思惟一切相故,於盡滅中,思惟寂靜。此中意說離諸相想,名為無想。又說安住滅盡定者,一切諸想皆不生起。

 

復次。如經中說四種趣道。云何宴坐於諸法中思惟簡擇。謂有苾芻。先已證得初靜慮等。而未見諦。由聽正法。及多聞故。而能宴坐。依三摩地。於苦等諦。發起現觀。如是行者。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復次,如經中說四種趣道。云何宴坐,於諸法中思惟簡擇?謂(1)有苾芻,先已證得初靜慮等,而未見諦;由聽正法,及多聞故,而能宴坐。依三摩地,於苦等諦,發起現觀。如是行者,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又有苾芻。如實知苦。乃至知道。而未證得初靜慮等。彼便宴坐。思惟諸法。如是行者。依增上慧。修增上心。第三行者。名為俱得。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雜轉故。第四行者。先已證得初靜慮等。未聽正法。未習多聞。後從大師。或餘尊所。聞見諦法。或復得聞斷餘結法。由此得入真諦現觀。或復證得阿羅漢果。彼既證得出離所引。大善喜悅。由能制伏諸掉舉心。復還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於靜慮等至。最初趣道。引見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為俱引故。

(2)有苾芻,如實知苦乃至知道,而未證得初靜慮等;彼便宴坐,思惟諸法,如是行者,依增上慧,修增上心。(3)第三行者,名為俱得。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雜轉故。(4)第四行者,先已證得初靜慮等;未聽正法,未習多聞,後從大師、或餘尊所,聞見諦法;或復得聞斷餘結法。由此得入真諦現觀,或復證得阿羅漢果。彼既證得出離所引,大善喜悅,由能制伏諸掉舉心,復還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於靜慮等至。最初趣道,引見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為俱引故。

 

復次。如經中說。有四淨勝。為求清淨。此最為勝。故名淨勝。云何為淨。云何為勝。謂所得所證所引戒等。若圓滿若攝受。是名為淨。發勤精進。未滿令滿。是名為勝。

復次,如經中說有四淨勝。為求清淨,此最為勝,故名淨勝。云何為淨?云何為勝?謂所得、所證、所引戒等,若圓滿、若攝受,是名為淨。發勤精進,未滿令滿,是名為勝。

 

云何尸羅圓滿攝受。謂若有一雖住具戒。亦能守護別解脫律儀。而於軌則及所行中。未能具足。未於小罪深見怖畏。此於尸羅。未名圓滿。若於一切皆悉滿足。乃名圓滿。如是名為尸羅圓滿。若於長時串修習故。便於根門善守而住。廣說乃至。即於尸羅攝成自體自性安住。如是名為尸羅攝受。

云何尸羅圓滿攝受?謂若有一,雖住具戒,亦能守護別解脫律儀;而於軌則及所行中未能具足,未於小罪深見怖畏,此於尸羅,未名圓滿。若於一切皆悉滿足,乃名圓滿,如是名為尸羅圓滿。若於長時串修習故,便於根門善守而住;廣說乃至即於尸羅,攝成自體,自性安住,如是名為尸羅攝受。

 

云何三摩地圓滿。謂若已得加行究竟果。或第四靜慮。乃名圓滿。於此下位。皆未圓滿。云何三摩地攝受?謂彼所得三摩地等,後時清淨。又三摩地。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乃至廣說。云何見圓滿。謂聞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見得生。由此正見。雖能知苦乃至知道。若未如實。猶不得名正見圓滿。若能於彼。如實了知。爾時方名正見圓滿。

云何三摩地圓滿?謂若已得加行究竟果,或第四靜慮,乃名圓滿。於此下位,皆未圓滿。云何三摩地攝受?謂彼所得三摩地等,後時清淨;又三摩地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乃至廣說。云何見圓滿?謂聞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見得生。由此正見,雖能知苦乃至知道,若未如實,猶不得名正見圓滿。若能於彼,如實了知,爾時方名正見圓滿。

 

云何見攝受。謂於後時諸漏永盡。乃至廣說。云何解脫圓滿。謂若由有學智見。解脫貪等。未名圓滿。若由無學智見。得解脫者。乃名圓滿。云何解脫攝受。謂若行若住。常不退失現法樂住。如是名為解脫攝受。

云何見攝受?謂於後時諸漏永盡,乃至廣說。云何解脫圓滿?謂若由有學智見解脫貪等,未名圓滿。若由無學智見,得解脫者,乃名圓滿。云何解脫攝受?謂若行、若住,常不退失現法樂住,如是名為解脫攝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