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 (1)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 (1)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四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宿作因論者猶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廣說如經。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者。謂現所受苦。皆由宿作為因者。謂由宿惡為因。由勤精進吐舊業故者。謂由現法極自苦行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者。謂諸不善業。如是於後不復有漏者。謂一向是善性故。說後無漏。由無漏故業盡者謂諸惡業。由業盡故苦盡者謂宿因所作及現法方便所招苦惱。由苦盡故得證苦邊者。謂證餘生相續苦盡。謂無繫外道作如是計。

宿作因論者,是猶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廣說如經。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者,是謂現所受苦,皆由宿作為因者,是謂由宿惡為因。由勤精進、吐舊業故者,是謂由現法極自苦行。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者,是謂諸不善業。如是於後不復有漏者,是謂一向是善性故,說後無漏。由無漏故業盡者,是謂諸惡業。由業盡故苦盡者,是謂宿因所作、及現法方便,所招苦惱。由苦盡故得證苦邊者,是謂證餘生相續苦盡。此是謂無繫(裸身)外道作如是計。

 

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猶如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廣說如前。由見現法士夫作用不決定故。所以者何。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致於樂。彼如是思。若由現法士夫作用為彼因者。彼應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為因。由此理故。彼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猶如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廣說如前。由見現法士夫作用不決定故。所以者何?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致於樂。彼如是思:若由現法士夫作用為彼因者,彼應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為因。由此理故,彼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現法方便所招之苦。為用宿作為因。為用現法方便為因。若用宿作為因者。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於後不復有漏。乃至廣說。不應道理。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現法方便所招之苦,為用宿作為因?為用現法方便為因?若用宿作為因者,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於後不復有漏,乃至廣說,不應道理。

 

若用現法方便為因者。汝先所說。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皆由宿作為因不應道理。如是現法方便苦。宿作為因故現法士夫用為因故。皆不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若用現法方便為因者,汝先所說,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皆由宿作為因,不應道理。如是現法方便苦,宿作為因故、現法士夫用為因故,皆不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我今當說如實因相。或有諸苦唯用宿作為因。猶如有一自業增上力故生諸惡趣或貧窮家。或復有苦雜因所生。謂如有一因邪事王不獲樂果而反致苦。如事於王。如是由諸言說商賈等業。由事農業。由劫盜業。或於他有情作損害事。若有福者獲得富樂。若無福者雖設功用而無果遂。或復有法純由現在功用因得。如新所造引餘有業或聽聞正法於法覺察。或復發起威儀業路。或復修學工巧業處。如是等類。唯因現在士夫功用。

我今當說如實因相。或有諸苦,唯用宿作為因,猶如有一,自業增上力故,生諸惡趣,或貧窮家。或復有苦,雜因所生,謂如有一,因邪事王,不獲樂果,而反致苦。如事於王如是,由諸言說商賈等業、由事農業、由劫盜業、或於他有情作損害事,若有福者,獲得富樂;若無福者,雖設功用而無果遂。或復有法,純由現在功用因得。如新所造引餘有業;或聽聞正法,於法覺察;或復發起威儀業路;或復修學工巧業處;如是等類,唯因現在士夫功用。

 

自在等作者論者。由如有一或沙門或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彼一切。或以自在變化為因。或餘丈夫變化為因。諸如是等謂說自在等不平等因論者作如是計。

自在等作者論者,由如有一,或沙門、或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彼一切,或以自在變化為因,或餘丈夫變化為因,諸如是等。是謂說自在等,不平等因論者,作如是計。

 

問何因緣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教如前說。理者。猶如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廣說如前。彼由現見於因果中世間有情不隨欲轉故作此計。所以者何。現見世間有情。於彼因時欲修淨業。不遂本欲。反更為惡。於彼果時願生善趣樂世界中。不遂本欲。墮惡趣等。意謂受樂不遂所欲。反受諸苦。由見此故。彼作是思。世間諸物必應別有作者生者及變化者為彼物父。謂自在天或復其餘。

問:何因緣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教如前說。理者,猶如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廣說如前。彼由現見於因果中,世間有情不隨欲轉,故作此計。所以者何?現見世間有情,於彼因時,欲修淨業,不遂本欲,反更為惡。於彼果時,願生善趣樂世界中,不遂本欲,墮惡趣等。意謂受樂,不遂所欲,反受諸苦。由見此故,彼作是思:世間諸物,必應別有作者、生者、及變化者,為彼物父,是謂自在天,或復其餘。

 

今當問彼汝何所欲嗢拖南曰。 功能無體性  攝不攝相違 有用及無用  為因成過失  自在天等變化功能。為用業方便為因。為無因耶。若用業方便為因者。唯此功能用業方便為因。非餘世間。不應道理。若無因者。唯此功能無因而有。非世間物。不應道理。

今當問彼,汝何所欲?嗢拖南曰:「功能無體性,攝不攝相違,有用及無用,為因成過失。」 自在天等變化功能,為用業方便為因?為無因耶?若用業方便為因者,唯此功能用業方便為因,非餘世間,不應道理。若無因者,唯此功能無因而有,非世間物,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大自在為墮世間攝。為不攝耶。若言攝者。此大自在則同世法。而能遍生世間。不應道理。若不攝者。則是解脫。而言能生世間。不應道理。又汝何所欲。為有用故變生世間。為無用耶。若有用者。則於彼用無有自在。而於世間有自在者。不應道理。若無用者。無有所須。而生世間。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大自在,為墮世間攝?為不攝耶?若言攝者,此大自在則同世法,而能遍生世間,不應道理。若不攝者,則是解脫,而言能生世間,不應道理。又汝何所欲?為有用故變生世間?為無用耶?若有用者,則於彼用無有自在,而於世間有自在者,不應道理。若無用者,無有所須而生世間,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所出生為唯大自在為因。為亦取餘為因耶。若唯大自在為因者。是則若時有大自在。是時則有出生。若時有出生是時則有大自在。而言出生用大自在為因者。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所出生,為唯大自在為因?為亦取餘為因耶?若唯大自在為因者,是則若時有大自在,是時則有出生;若時有出生,是時則有大自在;而言出生用大自在為因者,不應道理。

 

若言亦取餘為因者。此唯取樂欲為因。為除樂欲更取餘為因。若唯取樂欲為因者。此樂欲為唯取大自在為因。為亦取餘為因耶。若唯取大自在為因者。若時有大自在是時則有樂欲。若時有樂欲是時則有大自在。便應無始常有出生。此亦不應道理。若言亦取餘為因者。此因不可得故。不應道理。又於彼欲無有自在。而言於世間物有自在者。不應道理。如是由功用故。攝不攝故。有用無用故。為因性故。皆不應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若言亦取餘為因者,此唯取樂欲為因?為除樂欲更取餘為因?若唯取樂欲為因者,此樂欲為唯取大自在為因?為亦取餘為因耶?若唯取大自在為因者,若時有大自在,是時則有樂欲;若時有樂欲,是時則有大自在;便應無始常有出生,此亦不應道理。若言亦取餘為因者,此因不可得故,不應道理。又於彼欲無有自在,而言於世間物有自在者,不應道理。如是由功用故、攝不攝故、有用無用故、為因性故,皆不應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害為正法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於彼祠中。咒術為先害諸生命。若能祀者。若所害者。若諸助伴。如是一切皆得生天。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此違理論。諂誑所起。不由觀察道理建立。然於諍競惡劫起時。諸婆羅門違越古昔婆羅門法。為欲食肉妄起此計。 又應問彼。汝何所欲。此咒術方為是法自體。為是非法自體。若是法自體者。離彼殺生。不能感得自所愛果。而能轉彼非法以為正法。不應道理。

害為正法論者,是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於彼祠中,咒術為先,害諸生命。若能祀者、若所害者、若諸助伴,如是一切皆得生天。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此違理論,諂誑所起,不由觀察道理建立。然於諍競惡劫起時,諸婆羅門違越古昔婆羅門法,為欲食肉,妄起此計。又應問彼,汝何所欲?此咒術方,為是法自體?為是非法自體?若是法自體者,離彼殺生,不能感得自所愛果,而能轉彼非法以為正法,不應道理。

 

若是非法自體者。自是不愛果法。而能轉捨餘不愛果法者。不應道理。如是記已。復有救言。如世間毒咒術所攝不能為害。當知此咒術方亦復如是。今應問彼。汝何所欲。如咒術方能息外毒。亦能息內貪瞋癡毒。為不爾耶。若能息者。無處無時無有一人貪瞋癡等靜息可得故不中理。若不能息者。汝先所說。如咒術方能息外毒。亦能息除非法業者。不應道理。

若是非法自體者,自是不愛果法,而能轉捨餘不愛果法者,不應道理。如是記已,復有救言:如世間毒,咒術所攝,不能為害。當知此咒術方,亦復如是。今應問彼,汝何所欲?如咒術方能息外毒,亦能息內貪瞋癡毒?為不爾耶?若能息者,無處無時,無有一人貪瞋癡等靜息可得,故不中理。若不能息者,汝先所說,如咒術方能息外毒,亦能息除非法業者,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咒術方為遍行耶。不遍行耶。若遍行者。自所愛親不先用祠。不應道理。若不遍者。此咒功能便非決定。不應道理。又汝何所欲。此咒功能為唯能轉因亦轉果耶。若唯轉因者。於果無能。不應道理。若亦轉果者。應如轉變即令羊等成可愛妙色。然捨羊等身。已方取天身。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此咒術方為遍行耶?不遍行耶?若遍行者,自所愛親不先用祠,不應道理。若不遍者,此咒功能便非決定,不應道理。又汝何所欲?此咒功能,為唯能轉因?亦轉果耶?若唯轉因者,於果無能,不應道理。若亦轉果者,應如轉變,即令羊等成可愛妙色,然捨羊等身已,方取天身,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造咒術者。為有力能及悲愍不。若言有者。離殺彼命。不能將彼往生天上。不應道理。若言無者。彼所造咒能有所辦。不應道理。如是由因故。譬喻故。不決定故。於果無能故。咒術者故。不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又汝何所欲?造咒術者,為有力能及悲愍不?若言有者,離殺彼命,不能將彼往生天上,不應道理。若言無者,彼所造咒能有所辦,不應道理。如是由因故、譬喻故、不決定故、於果無能故、咒術者故,不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