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 (3)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四 (3)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二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又有五種修定修智二勝行者。正心解脫生長之門。定勝行者。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如因聽聞因廣大音。讀誦經典。因為他人。開闡妙義。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正解法義。當知亦爾。智勝行者。於上品亂貪欲。對治無倒思惟。

又有五種,修定、修智二勝行者,正心解脫生長之門。定勝行者: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如因聽聞,因廣大音讀誦經典;因為他人開闡妙義;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正解法義,當知亦爾。智勝行者:於上品亂貪欲對治,無倒思惟。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意樂方便悉皆具足。謂於涅槃菩提。起猛利信解。名意樂具足。無間殷重。修習正智。而行奢摩他毘缽舍那。名方便具足。又由成就如前所說意樂方便,悉皆具足,不退轉故,令觀行者,堪能速證聖諦現觀,亦善安住諸勝善品。又有五法。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煩惱身心。具攝眾苦。謂苦樂憂喜捨。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意樂、方便悉皆具足。謂於涅槃菩提,起猛利信解,名意樂具足;無間殷重修習正智,而行奢摩他、毘缽舍那,名方便具足。又由成就如前所說意樂方便,悉皆具足,不退轉故,令觀行者,堪能速證聖諦現觀,亦善安住諸勝善品。又有五法,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煩惱身心,具攝眾苦:謂苦、樂、憂、喜、捨。

又有五種離欲界欲。未盡餘結學生差別。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二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槃。三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五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

又有五種,離欲界欲,未盡餘結,學生差別: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二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槃;三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五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差別。一下品靜慮果生地。二中品靜慮果生地。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又有五種修觀行者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謂雖深厚憶念分別思惟欲相。於諸欲中。仍不趣入。任運捨心。於離欲相。率爾思惟。便能任運其心趣入。如於欲離欲相如是。於恚無恚相。害無害相。色等至生相。無色等至生相。及涅槃相。當知亦爾。已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差別:一下品靜慮果生地、二中品靜慮果生地、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又有五種,修觀行者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謂雖深厚憶念分別思惟欲相,於諸欲中仍不趣入;任運捨心,於離欲相率爾思惟,便能任運其心趣入。如於欲、離欲相如是,於恚、無恚相,害、無害相,色等至生相,無色等至生相,及涅槃相,當知亦爾。已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

 

次說六種。謂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為令墮在我及有情命者見等眾生趣入無我故。謂我所依事差別。境界事差別。自性事差別。受用因事差別。受用事差別。隨說事差別。作用事差別。希望事差別。於如是等事差別中。未善純熟修觀行者。便謂有我。依眼等根。於色等境。由觸及受。種種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等。於自於他。隨起言說。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於非愛事。悕望不合。不住損減。若於如是事差別中。已善純熟修觀行者。爾時妄計皆不得生。

次說六種。謂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為令墮在我及有情命者見等眾生,趣入無我故,謂:我所依事差別、境界事差別、自性事差別、受用因事差別、受用事差別、隨說事差別、作用事差別、希望事差別。於如是等事差別中,未善純熟修觀行者,便謂有我。依眼等根,於色等境;由觸及受,種種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等。於自於他,隨起言說,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於非愛事,悕望不合,不住損減。若於如是事差別中,已善純熟修觀行者,爾時妄計皆不得生。

 

又於寶學有六輕懱能令善法或未得退。或已得退。捨佛聖教。乃至微信。亦皆退失。謂於佛法僧寶。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由惡友故。於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誡教授。由惡語故。全無所得。彼由邪僻及無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六法。

又於寶學有六輕懱,能令善法或未得退、或已得退,捨佛聖教,乃至微信亦皆退失。謂於佛法僧寶、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由惡友故,於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誡教授;由惡語故,全無所得。彼由邪僻及無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六法。

 

又有情心。與不如理作意俱行。於色等境。有六種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處不平等分位。癡所依處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當知亦爾。又有六種最極清淨。轉自所依。第一究竟。無間無缺。無有染污。恒平等住。謂若行若住。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恒平等住。

又有情心,與不如理作意俱行,於色等境有六種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處不平等分位、癡所依處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當知亦爾。又有六種最極清淨,轉自所依,第一究竟,無間無缺,無有染污,恒平等住。謂若行、若住,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恒平等住(即一元性的根識依真如法緣起)

 

又有六法。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之所依止。無有障礙。引導安養。於彼彼生自在而轉。謂四大種。空界識界。如是識界。能於現在。積集任持福非福業。能引當來愛非愛果。亦能執持識所依止五種色根及所依處。令不爛壞。又由現法後後所生識自在力。令諸有情於善不善無記業中。差別而轉。

又有六法,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之所依止,無有障礙,引導安養,於彼彼生,自在而轉,謂:四大種、空界、識界。如是識界,能於現在積集任持福、非福業,能引當來愛、非愛果;亦能執持識所依止五種色根,及所依處,令不爛壞。又由現法後後所生識自在力,令諸有情於善、不善、無記業中,差別而轉。

 

復有三處諸修行者難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行。三者超越有頂。超越此三難超越處。當知由六種無上對治。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永害如是所對治故。諸三摩地皆悉成滿。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現行。已斷我慢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如是疑惑纏擾其心。當知有疑惑者。必不離我慢。若離我慢。必無疑惑。

復有三處,諸修行者難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行(不與萬法為侶;三者超越有頂。超越此三難超越處,當知由六種無上對治: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永害如是所對治故,諸三摩地皆悉成滿。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現行。已斷我慢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如是疑惑纏擾其心。當知有疑惑者,必不離我慢;若離我慢,必無疑惑。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一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二覆藏諸惡。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四於衣服等。更相欺誑。五違越學處。六於法於義顛倒執著。又有六法。能斷如是諍根本處。慈心所發身語意業。能斷初二。同受利養。能斷三四。同趣尸羅。能斷第五。同趣正見。能斷第六。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一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二覆藏諸惡;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四於衣服等,更相欺誑;五違越學處;六於法於義顛倒執著。又有六法,能斷如是諍根本處:慈心所發身語意業能斷初二,同受利養能斷三四,同趣尸羅能斷第五,同趣正見能斷第六。

 

又有六法。能攝一切諸修行者威德究竟。謂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攝威德。漏盡智通。能攝究竟。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謂如前說。三種愚癡增上力故。起三顛倒。規求利養。悕望壽命。此中差別者。於順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中。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如是喜樂。於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極為障礙。非於聖者。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對治如是能障礙法。當知即是六種正取相。謂如前說五種取相。及一切世間不可樂取相。

又有六法,能攝一切諸修行者威德究竟,謂: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攝威德、漏盡智通能攝究竟。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謂如前說三種愚癡增上力故,起三顛倒,規求利養,悕望壽命。此中差別者,於順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中,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如是喜樂,於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極為障礙,非於聖者。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對治如是能障礙法,當知即是六種正取相。謂如前說五種取相,及一切世間不可樂取相。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謂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隨念之行。名證隨念。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謂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隨念之行名證隨念。

 

又有六法。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立為無上。不與一切諸外道共。謂見大師。聞正法。得淨信。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於大師所。起隨念行。謂佛世尊。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

又有六法,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立為無上,不與一切諸外道共。謂見大師,聞正法,得淨信,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於大師所起隨念行,謂佛世尊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

 

又有六法。能令為盡貪愛修觀行者。決定證知我於今者猶有貪愛。非無貪愛。謂於色境乃至法境。繫攝其心。又六因緣故。應知諸業是實可依。非種家姓是實可依。謂下劣種性補特伽羅。亦生不善。往於惡趣。亦生善業。往於善趣。亦於現法能般涅槃。貴勝種姓三種亦爾。已說六種佛教所應知處。

又有六法,能令為盡貪愛修觀行者,決定證知我於今者猶有貪愛,非無貪愛。謂於色境乃至法境,繫攝其心。又六因緣故,應知諸業是實可依,非種家姓是實可依。謂下劣種性補特伽羅,亦生不善,往於惡趣;亦生善業,往於善趣;亦於現法能般涅槃。貴勝種姓,三種亦爾。已說六種佛教所應知處。

 

次說七種。謂有七法。能於諸諦。如實覺了。圓滿解脫。謂毘缽舍那品有三。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奢摩他品亦有三。一安。二三摩地。三捨。念通二品。又由根故。果故。解脫故。建立七種補特伽羅。於向道中。依鈍根利根故。建立隨信隨法行。於果道中。即此二種名信解脫見到。定障解脫。非煩惱障解脫故。建立身證。煩惱障解脫。非定障解脫故。建立慧解脫。定障煩惱障俱解脫故。建立俱分解脫。

次說七種。謂有七(覺支)法,能於諸諦,如實覺了,圓滿解脫。謂毘缽舍那品有三: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奢摩他品亦有三:一安、二三摩地、三捨;念通二品。又由根故、果故、解脫故,建立七種補特伽羅。於向道中,依鈍根、利根故,建立隨信、隨法行;於果道中,即此二種,名信解脫見到。定障解脫,非煩惱障解脫故,建立身證;煩惱障解脫,非定障解脫故,建立慧解脫;定障、煩惱障俱解脫故,建立俱分解脫。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謂趣入。安住。攝受因緣。若世間正見。了知定有施與等行及此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塵染等行。出離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緣。既趣入已。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名安住因緣。於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後方便作意隨行中。所有正精進正念。名攝受因緣。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謂趣入、安住、攝受因緣。若世間正見,了知定有施與等行,及此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塵染等行,出離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緣。既趣入已,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名安住因緣。於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後方便作意隨行中,所有正精進、正念,名攝受因緣。

 

又諸世間樂求財者。為得樂故。雖樂積集一切凡財。而未能得七種聖財所生之樂。謂與信俱行清淨之樂。生於善趣所起之樂。顧自妙好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顧他誹毀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於法於義正解俱行所生之樂。後世資財無所匱乏所生之樂。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所生之樂。諸如是等無量無邊無罪之樂。樂求積集世間財者。皆所未得。惟得現法資財無匱所生有罪妄想之樂。

又諸世間樂求財者,為得樂故,雖樂積集一切凡財,而未能得七種聖財所生之樂。謂與信俱行清淨之樂;生於善趣所起之樂;顧自妙好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顧他誹毀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於法於義正解俱行所生之樂;後世資財無所匱乏所生之樂;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所生之樂。諸如是等無量無邊無罪之樂,樂求積集世間財者,皆所未得;惟得現法資財無匱,所生有罪妄想之樂。

 

又有七種魔惑品力。一憎嫉聖教。二現行能往惡趣惡行。三樂習不顧自妙好障法。四樂習不顧他誹毀障法。五於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及廣分別緣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慳垢弊心。積集眾具。七智慧陜劣。愚癡增廣。若能降伏如是七種魔惑品力。當知即是聖法律中信等七力。

又有七種魔惑品力:一憎嫉聖教;二現行能往惡趣惡行;三樂習不顧自妙好障法;四樂習不顧他誹毀障法;五於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及廣分別緣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慳垢弊心,積集眾具;七智慧陜劣,愚癡增廣。若能降伏如是七種魔惑品力,當知即是聖法律中信等七力。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能令正法衰退隱沒。如是七法三衰損攝。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及彼所起種種受用。名受用衰損。於道及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名增上意樂衰損。懈怠。失念。心亂。惡慧。名方便衰損。受用衰損。是貪不善根品類。意樂方便衰損。是癡不善根品類。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七法。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能令正法衰退隱沒。如是七法三衰損攝,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及彼所起種種受用,名受用衰損。於道及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名增上意樂衰損。懈怠、失念、心亂、惡慧,名方便衰損。受用衰損,是貪不善根品類;意樂方便衰損,是癡不善根品類。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七法。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無退久住。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五正求財法。六無增上慢。七於可供養不可供養補特伽羅。能善簡擇此可供養此不可供養。此中由聞慧故。於未了義能正解了。由思慧故。於未善決定義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斷諸煩惱。由無惡緣侵損依止故。堪能修斷正求財法故。速證通慧。無增上慢故。於下品所證。不生喜足。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於諸世智大福者等。不樂親近。亦不供養。唯樂親近供養少欲者等。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無退久住: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五正求財法;六無增上慢;七於可供養、不可供養補特伽羅,能善簡擇此可供養、此不可供養。此中由聞慧故,於未了義能正解了;由思慧故,於未善決定義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斷諸煩惱;由無惡緣侵損依止故,堪能修斷;正求財法故,速證通慧;無增上慢故,於下品所證,不生喜足;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於諸世智大福者等,不樂親近,亦不供養,唯樂親近供養少欲者等。

 

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於彼處所受生有情。諸識現前相續而住。於三界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由惡趣中極可厭故。不立識住。無想有情。一向轉識不現行故。不立識住。非想非非想處。行與不行不決定故。不立識住。身異類故。名種種身。想異類故。名種種想。當知與此相違。名一種身一種想。梵世已下。身形異類。所生身形種種色相有差別故。

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於彼處所受生有情,諸識現前相續而住。於三界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由惡趣中,極可厭故,不立識住;無想有情,一向轉識不現行故,不立識住;非想非非想處,行與不行不決定故,不立識住。身異類故,名種種身;想異類故,名種種想。當知與此相違,名一種身、一種想。梵世已下,身形異類,所生身形,種種色相,有差別故。

 

於梵世中。初受生時。彼諸梵眾。咸作是念。我等皆是大梵所生。爾時梵王亦作是念。是諸梵眾皆吾所生。如是彼想非有異類。第二靜慮已上一切諸天。身光等照故。名一種身。光音天眾先後生者。由睹梵世猛焰燒然。爾時便有怖不怖想。是故於彼有異類想。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遍攝一切煩惱品麤重。謂劣界貪瞋品麤重。中界妙界貪品麤重。劣中妙界慢無明見疑品麤重。

於梵世中,初受生時,彼諸梵眾咸作是念:我等皆是大梵所生。爾時梵王亦作是念:是諸梵眾皆吾所生。如是彼想,非有異類。第二靜慮已上,一切諸天,身光等照,故名一種身。光音天眾先後生者,由睹梵世猛焰燒然,爾時便有怖、不怖想,是故於彼有異類想。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遍攝一切煩惱品麤重。謂劣界,貪、瞋品麤重;中界、妙界,貪品麤重;劣、中、妙界,慢、無明、見、疑品麤重。

 

又於外道惡說法律中。當知有七種過失。謂解過失。行過失。依止過失。思惟過失。功用過失。增上心過失。增上慧過失。彼諸外道雖少於法聽聞受持。而常隨順四顛倒故。凡興言論。專為毀他免脫徵難。為勝利故。其所生解。皆有過失。所受禁戒。邪範邪命所攝受故。不能令自得出離故。亦有過失。所事師友。唯能宣說顛倒道故。亦有過失。所有思惟。邪求出離損壞心故。亦有過失。所有功用。離方便故。亦有過失。彼增上心。忘念愛慢及與無明疑上靜慮之所攝故。亦有過失。彼增上慧。六十二見所損壞故。亦有過失。與此相違。當知善說法律中。亦有七種無過失事。

又於外道惡說法律中,當知有七種過失。謂解過失、行過失、依止過失、思惟過失、功用過失、增上心過失、增上慧過失。彼諸外道,雖少於法聽聞受持,而常隨順四顛倒故,凡興言論,專為毀他,免脫徵難;為勝利故,其所生解,皆有過失。所受禁戒,邪範、邪命所攝受故,不能令自得出離故,亦有過失。所事師友,唯能宣說顛倒道故,亦有過失。所有思惟,邪求出離,損壞心故,亦有過失。所有功用,離方便故,亦有過失。彼增上心,忘念、愛慢、及與無明、疑,上靜慮之所攝故,亦有過失。彼增上慧,六十二見所損壞故,亦有過失。與此相違,當知善說法律中,亦有七種無過失事。

 

又有七法。令諸苾芻所起違犯諍事止息。餘如攝事分中。當說當知。此中有七種違犯諍事。一開悟現前犯諍事。二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三開悟不自在犯諍事。四尋思犯諍事。五決擇犯諍事。六自悔犯諍事。七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

又有七法,令諸苾芻所起違犯諍事止息,餘如《攝事分》中當說。當知此中有七種違犯諍事:一開悟現前犯諍事、二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三開悟不自在犯諍事、四尋思犯諍事、五決擇犯諍事、六自悔犯諍事、七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法雲資訊網 - 瑜伽師地論 (http://fayun.org/index.php/yog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