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一 (1)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一 (1)

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三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嗢拖南曰。 離欲未離欲  問因緣染路 保命著處等  皆廣說應知  若有苾芻。於其欲界或已離欲。或未離欲。於五妙欲意所識法。定地三世。由三種纏及彼根本所有隨眠。正雜染時。於現法中。不任趣證究竟涅槃。

復次,嗢拖南曰:「離欲未離欲,問因緣染路,保命著處等,皆廣說應知。」  若有苾芻,於其欲界或已離欲、或未離欲,於五妙欲意所識法,定地三世,由三種纏及彼根本所有隨眠正雜染時,於現法中不任趣證究竟涅槃。

 

當知此中由過去世。依彼取識。由未來世。屬彼取識。由現在世。著彼取識。由彼根本所有隨眠。墮在相續常隨逐故。執彼取識。與此相違。無雜染時於現法中。堪能趣證究竟涅槃。

當知此中,由過去世,依彼取識;由未來世,屬彼取識;由現在世,著彼取識。由彼根本所有隨眠,墮在相續常隨逐故,執彼取識。與此相違,無雜染時,於現法中堪能趣證究竟涅槃。

 

復次於聖教中。當知有四如理問者。一有淨信。若諸長者。若長者子。二具聰慧多聞苾芻。三是大師親承侍者。四即大師。有二因緣。佛於弟子知而故問。謂觀弟子雖欲請問。而無無畏。或於其義無所了知。為遮現在未來過故。為令正法得久住故。

復次,於聖教中,當知有四如理問者:一有淨信,若諸長者、若長者子;二具聰慧多聞苾芻;三是大師親承侍者;四即大師。有二因緣,佛於弟子知而故問:謂觀弟子雖欲請問,而無無畏;或於其義無所了知,為遮現在、未來過故,為令正法得久住故。

 

復次由二因緣。說六識身。以內六處為因。以外六處為緣。謂內六處為彼種子所依附故。又內六處相續一類。如先所得畢竟轉故。境界不爾。非彼種子所依附故。又非一類相續轉故。復次由二種相。當總了知一切雜染。一者一切雜染自性。二者一切雜染行路。言自性者。所謂欲貪與諸雜染為根本故。言行路者。謂內外處。能取所取有差別故。

復次,由二因緣,說六識身以內六處為因,以外六處為緣:謂內六處,為彼種子所依附故;又內六處相續一類,如先所得畢竟轉故。境界不爾,非彼種子所依附故,又非一類相續轉故。復次,由二種相,當總了知一切雜染:一者一切雜染自性、二者一切雜染行路。言自性者:所謂欲貪與諸雜染為根本故。言行路者:謂內、外處,能取、所取有差別故。

 

復次若諸苾芻。於二處所。等隨觀察。若行若住。如理作意為所依止。於二雜染。應脫其心。云何名為於二處。所謂自保命忽然殀喪。不善心殞往諸惡趣。云何名為如理作意為所依止。復於何等二種雜染。應脫其心。謂我寧遭種種楚撻損害。於己諸處之身。勿復令我不善心殞生諸惡趣。又我應當與喜樂俱如實觀察。為欲對治現行不善。懇勵修習諸行無常。

復次,若諸苾芻,於二處所等隨觀察,若行、若住,如理作意為所依止,於二雜染應脫其心。云何名為於二處?所謂自保命,忽然殀喪;不善心殞,往諸惡趣。云何名為如理作意為所依止?復於何等二種雜染應脫其心?謂我寧遭種種楚撻,損害於己諸處之身,勿復令我不善心殞,生諸惡趣。又我應當與喜樂俱,如實觀察,為欲對治現行不善,懇勵修習諸行無常。

 

若經行時。於諸境界執取諸相。執取隨好所有雜染。令心解脫。遠離住時。於諸不善種種尋思所有雜染。令心解脫。當知此中第一雜染。是相似因。第二雜染是相似果。又二雜染現在轉時。生於二處。謂自保命。即於爾時倏歸殀喪。不善心殞往諸惡趣。是故於彼二種雜染。一剎那中深見過患。發生慚愧尚為妙善。況能相續。

若經行時,於諸境界執取諸相,執取隨好所有雜染,令心解脫。遠離住時,於諸不善種種尋思所有雜染,令心解脫。當知此中,第一雜染是相似因,第二雜染是相似果。又二雜染現在轉時,生於二處:謂自保命,即於爾時倏歸殀喪;不善心殞,往諸惡趣。是故於彼二種雜染,一剎那中深見過患,發生慚愧,尚為妙善,況能相續。

 

復有眾多魔所歸向所有雜染著安足處。智者了知應當遠避。謂已離欲諸異生類繫屬定生喜樂諸處所有愛味著安足處。未離欲者於妙五欲受為依故。 [/]樂諍競貪愛耽染著安足處。於恩於怨。諸有情所一切愛恚著安足處。廣大上品能引境界順樂順苦所求所尋所可貪愛所有三世著安足處。

復有眾多魔所歸向,所有雜染著安足處,智者了知,應當遠避。謂已離欲諸異生類,繫屬定生喜樂諸處所有愛味著安足處。未離欲者,於妙五欲受為依故, 喜樂、、諍競、貪愛、耽染著安足處。於恩、於怨諸有情所,一切愛、恚著安足處。廣大上品能引境界,順樂、順苦,所求、所尋、所可貪愛所有三世著安足處。

 

當知此中。可欣可樂可愛可意諸句差別。如前已辯。不可欣者。於未來世。不可樂故。不可樂者。於過去世。由隨憶念不可樂故。不可愛者。於諸境界。不可樂故。不可意者。由於諸受不可樂故。又言苦者。即於境界不可樂故。言損惱者。即於諸受不可樂故。言違背者。於過去世不可樂故。言逆意者。於未來世。不可樂故。

當知此中,可欣、可樂、可愛、可意諸句差別,如前已辯。不可欣者:於未來世,不可樂故。不可樂者:於過去世,由隨憶念不可樂故。不可愛者:於諸境界不可樂故。不可意者:由於諸受不可樂故。又言苦者:即於境界不可樂故。言損惱者:即於諸受不可樂故。言違背者:於過去世不可樂故。言逆意者:於未來世不可樂故。

 

復次有二雜染。一者外境雜染。二者內受雜染。眼等為依。於色等境。起諸貪著。名外境雜染。諸觸為依。貪著內受。名內受雜染。此二雜染。於永寂滅般涅槃中。皆不可得。非諸魔怨所能遊履。復次由十五相。應當了知一切種類愛見雜染。謂於諸處由諸纏故。名藏。由隨眠故。名護。由我見故。名覆。所餘差別。廣說如前攝異門分。

復次,有二雜染:一者外境雜染、二者內受雜染。眼等為依,於色等境起諸貪著,名外境雜染。諸觸為依,貪著內受,名內受雜染。此二雜染,於永寂滅般涅槃中皆不可得,非諸魔怨所能遊履。復次,由十五相,應當了知一切種類愛、見雜染:謂於諸處,由諸纏故名藏,由隨眠故名護,由我見故名覆。所餘差別,廣說如前《攝異門分》。

 

復次總嗢拖南曰。 因同分等  唯作緣等  上品貪等 後多住等  別嗢拖南曰。 因同分思縛  解脫相觸遍 勝解護根門  教愛相為後  諸聖弟子。因同分識。隨入無我。由三種相。於諸識中正觀而住。

復次,總嗢拖南曰:「因同分等,唯作緣等,上品貪等,後多住等。」  別嗢拖南曰:「因同分思縛,解脫相觸遍,勝解護根門,教愛相為後。」  諸聖弟子,因同分識隨入無我,由三種相,於諸識中正觀而住。

 

云何因同分識。隨入無我。謂由現見五有色處。四大種身若增若減。若取若捨。無常性故。於緣彼識隨入無常。無常則苦。苦則無我。由是因緣。隨入無我。云何隨入無我性已。由三種相。於諸識中。正觀而住。謂諸邪見。一切皆以我見為根。是故此根必應先斷。又以正慧即觀彼識。所依所緣差別轉故。有無量種。又觀此識差別轉時。如剎那量安住堅實。尚不可得。何況畢竟。

云何因同分識隨入無我?謂由現見五有色處、四大種身,若增、若減,若取、若捨,無常性故,於緣彼識隨入無常,無常則苦,苦則無我,由是因緣隨入無我。云何隨入無我性已,由三種相,於諸識中正觀而住?謂諸邪見,一切皆以我見為根,是故此根必應先斷。又以正慧,即觀彼識所依、所緣差別轉故,有無量種。又觀此識差別轉時,如剎那量安住堅實尚不可得,何況畢竟!

 

復次於六處滅究竟。寂靜無戲論中。由戲論俱四種行相。不應思惟。不應分別。不應詰問。唯應依他增長覺慧。審諦觀察真實意趣。云何為四。謂或有無。或異不異。以彼六處有生有滅。展轉異相。施設可知。由生滅故。有無可得。有異相故。待他種類異性可得。待自種類前後無別不異可得。六處永滅。常寂靜相。是故由彼戲論俱行四種行相。思惟觀察不應道理。

復次,於六處滅、究竟寂靜、無戲論中,由戲論俱四種行相,不應思惟,不應分別,不應詰問,唯應依他增長覺慧、審諦觀察真實意趣。云何為四?謂或有、無,或異、不異。以彼六處有生、有滅,展轉異相施設可知;由生滅故,有、無可得;有異相故,待他種類異性可得,待自種類前後無別不異可得。六處永滅、常寂靜相,是故由彼戲論俱行四種行相,思惟觀察,不應道理。

 

當知此中能引無義思惟分別所發語言。名為戲論。何以故。於如是事。勤加行時。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損不善法。是故說彼名為戲論。復次於內外處。若有欲貪境界現前。或不現前。而其諸根不能棄捨故。名為縛。若無欲貪。設有境界正現在前。諸根於彼尚能棄捨。況不現前。故名解脫。

當知此中,能引無義思惟分別所發語言,名為戲論。何以故?於如是事勤加行時,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損不善法,是故說彼,名為戲論。復次,於內、外處,若有欲貪境界現前、或不現前,而其諸根不能棄捨,故名為縛。若無欲貪,設有境界正現在前,諸根於彼尚能棄捨,況不現前,故名解脫。

 

復次善修梵行。於諸蘊處我我所見已永斷者。若為損身。乃至奪命苦受所觸。終無色變心變可得。如是名麤善守根相。彼由如是善守諸根。四苦解脫增上力故。得四種喜。一由當來外緣生苦得解脫故。二由當來內緣生苦得解脫故。三於現法般涅槃時。由二種依所作眾苦得解脫故。四命終已與世所見草木相似一切眾苦不相續故。

復次,善修梵行,於諸蘊、處、我、我所見已永斷者,若為損身,乃至奪命苦受所觸,終無色變、心變可得,如是名麤善守根相。彼由如是善守諸根,四苦解脫增上力故,得四種喜:一由當來外緣生苦得解脫故;二由當來內緣生苦得解脫故;三於現法般涅槃時,由二種依(身心所依,即煩惱依果報依)所作眾苦得解脫故;四命終已,與世所見草木相似,一切眾苦不相續故

 

由二種相草木相似。一者六處離有情想。與世所見草木相似。二者六處為所依止貪瞋癡火乃得燒然。與世所見草木相似。善修梵行諸聖弟子。當來後有苦不生故。與諸如來成就明力。少分相似。非現法緣苦不生故。設暫生已速疾斷故。然諸如來。二種明力。皆悉成就。是故說名無上明持。

由二種相,草木相似:一者六處離有情想,與世所見草木相似;二者六處為所依止貪、瞋、癡火乃得燒然,與世所見草木相似。善修梵行諸聖弟子,當來後有苦不生故,與諸如來成就明力少分相似,非現法緣苦不生故,設暫生已速疾斷故。然諸如來,二種明力皆悉成就,是故說名無上明持。

 

復次有一沙門或婆羅門。越勝現量。世間愚夫尚不迷惑。況諸智者。一切愚癡所安足處。虛妄推度以為依止。或依前際。或依現法。堅固執著建立四種苦樂邪論。謂依前際。虛妄計度宿作因故立諸苦樂。一向自作。虛妄計度自在變化以為因故立諸苦樂。一向他作。虛妄計度先自在作。然後宿作因所作故。立諸苦樂。自作他作。虛妄計度無因生故立諸苦樂。非自非他所作因生。

復次,有一沙門或婆羅門,越勝現量;世間愚夫尚不迷惑,況諸智者!一切愚癡所安足處,虛妄推度以為依止,或依前際、或依現法,堅固執著,建立四種苦、樂邪論。謂依前際,虛妄計度宿作因故,立諸苦、樂一向自作;虛妄計度自在變化以為因故,立諸苦、樂一向他作;虛妄計度先自在作,然後宿作因所作故,立諸苦、樂自作、他作;虛妄計度無因生故,立諸苦、樂非自非他所作因生。

 

或依現法虛妄計度。若隨自欲自作功用。所生起者。立為自作。若不隨欲。不自覺知。他所引者。立為他作。若隨所欲。自所覺知。他所引者。立自他作。若非自他功用為先。所生起者。但由境界現在前故。不能了達微細因觸。便起邪執。謂非自他所作因生。立無因生。此中唯有諸根境識和合所生苦樂可得。都無前際。或現法中。若自若他實有可得。唯即於此三事和合。假立自他。是故當知。唯有其觸遍行一切為苦樂因。

或依現法,虛妄計度,若隨自欲,自作功用所生起者,立為自作。若不隨欲,不自覺知他所引者,立為他作。若隨所欲,自所覺知他所引者,立自、他作。若非自、他功用為先所生起者,但由境界現在前故,不能了達微細因觸,便起邪執,謂非自、他所作因生,立無因生。此中唯有諸根識和合所生苦、樂可得,都無前際或現法中,若自、若他實有可得。唯即於此三事和合,假立自、他,是故當知唯有其觸,遍行一切為苦、樂因。

 

復次由四種相。正發精進。速令諸漏永盡無餘。何等為四。一者發起平等精進。謂不極掉舉。發勤精進。令其身心疲倦損惱。亦不極下。發起精進。虛棄身命令無所得。是名初相。又不由此而生憍慢。謂我獨能發勤精進。餘則不爾。是第二相。又於正發勤精進果世間安觸所證差別無有愛味。與此俱行修不放逸。是第三相。又於精進平等之相。能善攝受。令於當來無有退失。是第四相。

復次,由四種相,正發精進,速令諸漏永盡無餘。何等為四?一者發起平等精進,謂不極掉舉發勤精進,令其身心疲倦損惱;亦不極下發起精進,虛棄身命令無所得,是名初相。又不由此而生憍慢,謂:我獨能發勤精進,餘則不爾,是第二相。又於正發勤精進果,世間安觸所證差別,無有愛味與此俱行,修不放逸,是第三相。又於精進平等之相,能善攝受,令於當來無有退失,是第四相。

 

如是正發勤精進故。永盡諸漏。成阿羅漢。若欲於彼大師有智同梵行所。記別自己所證差別。唯阿羅漢六處勝解能正記別。謂依三學及以五種補特伽羅。云何名為六處勝解。一出離勝解。二無惱勝解。三遠離勝解。四愛盡勝解。五取盡勝解。六心無忘失勝解。云何三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

如是正發勤精進故,永盡諸漏,成阿羅漢。若欲於彼大師、有智同梵行所,記別自己所證差別,唯阿羅漢六處勝解,能正記別;謂依三學及以五種補特伽羅。云何名為六處勝解?一出離勝解、二無惱勝解、三遠離勝解、四愛盡勝解、五取盡勝解、六心無忘失勝解。云何三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

 

云何五種補特伽羅。一者異生處在居家。唯依於信發生欣樂出離勝解。從境界縛心求出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二者異生既出離已。唯依於戒。於諸有情由身語意行無惱行。是名第二補特伽羅。三者異生能斷利養及恭敬愛。於現法中離欲界欲。是名第三補特伽羅。四者有學已見諦跡。是名第四補特伽羅。五者無學得阿羅漢。是名第五補特伽羅。

云何五種補特伽羅?一者異生處在居家,唯依於信,發生欣樂出離勝解,從境界縛心求出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二者異生既出離已,唯依於戒,於諸有情,由身、語、意行無惱行,是名第二補特伽羅;三者異生能斷利養及恭敬愛,於現法中離欲界欲,是名第三補特伽羅;四者有學已見諦跡,是名第四補特伽羅;五者無學得阿羅漢,是名第五補特伽羅。

 

當知此中。第一第二處所勝解。初學所依。第三處所所起勝解。與第二學作其所依。後三處所所起勝解與第三學作其所依。若由此智能斷煩惱。及煩惱斷當知是名心無忘失。又於當來。後有因斷。說名愛盡。現法境界諸雜染斷。說名取盡。又彼第一補特伽羅。雖有正信出離勝解。而未決定堪於當來令彼一切悉皆棄捨及與變異。第二有其無惱勝解。第三有其遠離勝解。當知亦爾。

當知此中,第一、第二處所勝解,初學所依;第三處所所起勝解,與第二學作其所依;後三處所所起勝解,與第三學作其所依。若由此智能斷煩惱,及煩惱斷,當知是名心無忘失。又於當來後有因斷,說名愛盡;現法境界諸雜染斷,說名取盡。又彼第一補特伽羅,雖有正信出離勝解,而未決定堪於當來令彼一切悉皆棄捨及與變異;第二,有其無惱勝解;第三,有其遠離勝解,當知亦爾。

 

若諸有學六處勝解。雖無堪能當來棄捨及與變異。然似幼童等持念慧。皆悉羸劣。雖生聖處未善修故。於貪瞋癡。不能遠離無餘永斷。由慧劣故。及由貪等未永斷故。若遇勝妙境界現前。時時忘念。由此因緣而勤生起。學心解脫及慧解脫。盡諸煩惱。是故有學補特伽羅。仍有所作。由此分故。而名減劣。

若諸有學六處勝解,雖無堪能當來棄捨及與變異,然似幼童,等持、念、慧皆悉羸劣,雖生聖處,未善修故,於貪、瞋、癡不能遠離,無餘永斷。由慧劣故,及由貪等未永斷故,若遇勝妙境界現前,時時忘念。由此因緣,而勤生起學心解脫及慧解脫,盡諸煩惱。是故有學補特伽羅,仍有所作,由此分故而名減劣。

 

若阿羅漢六處勝解。尚無堪能當來變異。況有棄捨。善修道故。貪瞋癡等永斷無餘。愛盡取盡勝解圓滿。已得盡智無生智故。六種恒住所攝受故。所有智慧非如有學時時忘念故。阿羅漢六處勝解。由第一義最極圓滿。亦名成就最極清淨。非餘下位補特伽羅由此因緣亦無自高記別所解。於三摩地所行所緣。無散亂故。名內心住。即三摩地善成滿故。名不狹小。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解脫。所有智慧善積集故。說名善修。見滅盡故。無有愛味。其心一向善而無罪。

若阿羅漢六處勝解,尚無堪能當來變異,況有棄捨!善修道故,貪、瞋、癡等永斷無餘,愛盡、取盡勝解圓滿。已得盡智、無生智故,六種恒住所攝受故,所有智慧非如有學時時忘念。故阿羅漢六處勝解,由第一義最極圓滿,亦名成就最極清淨,非餘下位補特伽羅。由此因緣,亦無自高記別所解。於三摩地,所行、所緣無散亂故,名內心住。即三摩地善成滿故,名不狹小。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解脫。所有智慧善積集故,說名善修。見滅盡故,無有愛味,其心一向善而無罪。

 

復次略有二種補特伽羅。一者不能密護根門。二者善能密護根門。云何名為不能密護根門補特伽羅。謂如有一。於諸境界不能如理作意思惟。於可愛色為貪欲纏之所纏縛。於不愛色為瞋恚纏之所纏縛。

復次,略有二種補特伽羅:一者不能密護根門、二者善能密護根門。云何名為不能密護根門補特伽羅?謂如有一,於諸境界不能如理作意思惟,於可愛色為貪欲纏之所纏縛,於不愛色為瞋恚纏之所纏縛。

 

又於彼境不能隨念所有過患。設有隨念。不善修習。由是因緣。心為諸纏之所覆蔽。起諸纏已不能制伏。又是異生未得有學心慧解脫。於上無學心慧解脫。不如實知。由不知故。於諸有學心慧解脫。亦不能滿。彼於爾時未以修力為所依止。於煩惱品所有麤重。未能永害。

又於彼境,不能隨念所有過患;設有隨念,不善修習。由是因緣,心為諸纏之所覆蔽,起諸纏已,不能制伏。又是異生,未得有學心、慧解脫,於上無學心、慧解脫,不如實知。由不知故,於諸有學心、慧解脫,亦不能滿。彼於爾時,未以修力為所依止,於煩惱品所有麤重,未能永害。

 

又不依先善思擇力。念不成就為因緣故。當知不能密護根門。由此三相補特伽羅。應知不能密護根門。一由纏故。二由思擇所攝對治有缺減故。三由修力所攝對治有缺減故。與此相違。當知白品。於諸根門善能密護。

又不依先善思擇力,念不成就為因緣故,當知不能密護根門。由此三相,補特伽羅應知不能密護根門:一由纏故;二由思擇所攝對治有缺減故;三由修力所攝對治有缺減故。與此相違,當知白品,於諸根門善能密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