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一 (2)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一 (2)

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三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由二種相諸聖弟子。於其大師所說法教。能正記別能善宣說。謂能辯釋真實義故。云何為二。一者由是意趣宣說。善能悟入如是意趣。而正記別二者如來以無量門廣宣聖教。為無量品補特伽羅種種辯說。於此法教不違法性。能正記別。

復次,由二種相,諸聖弟子於其大師所說法教,能正記別、能善宣說,謂能辯釋真實義故。云何為二?一者由是意趣宣說,善能悟入如是意趣,而正記別;二者如來以無量門廣宣聖教,為無量品補特伽羅種種辯說,於此法教不違法性,能正記別。

 

復次於佛善說法毘奈耶。深心愛樂新學苾芻。由二種相。應正了知。一由身相無變異故。二由心相無變異故。謂由形色極光淨故。面貌熙怡極鮮潔故。膚體充實不羸損故。諸根適悅而寂靜故。身無變異隨有所得生喜足故。遠離貪樂畜積資財而受用故。於其室家無顧戀故。心無變異。

復次,於佛善說法毘奈耶,深心愛樂新學苾芻,由二種相,應正了知:一由身相無變異故、二由心相無變異故。謂由形色極光淨故,面貌熙怡極鮮潔故,膚體充實不羸損故,諸根適悅而寂靜故,身無變異;隨有所得生喜足故,遠離貪樂畜積資財而受用故,於其室家無顧戀故,心無變異。

 

復有三種婬貪對治。能令婬貪未生不生。已生尋斷。一者思惟不應行想。二者思惟極不淨想。三者密護一切根門。此中密護一切根門。略廣應知如聲聞地。謂能密護諸根門者。不令母邑摩觸身故。名善護身。

復有三種婬貪對治,能令婬貪未生不生,已生尋斷:一者思惟不應行想;二者思惟極不淨想;三者密護一切根門。此中密護一切根門,略廣應知如《聲聞地》。謂能密護諸根門者,不令母邑摩觸身故,名善護身。

 

於諸母邑不觀不聽不憶念故。名善守根。設見設聞設隨憶念。即能長時攝受正念。以猛利慧深見過故。名善住念。彼由如是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便能思惟不應行想。由此煩惱不能蔽心令暫欣味。又能思惟極不淨想。由此煩惱不能蔽心令速迴轉。

於諸母邑不觀、不聽、不憶念故,名善守根。設見、設聞、設隨憶念,即能長時攝受正念,以猛利慧深見過故,名善住念。彼由如是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便能思惟不應行想,由此煩惱不能蔽心令暫欣味。又能思惟極不淨想,由此煩惱不能蔽心令速迴轉。

 

復次嗢拖南曰。 唯緣尋思願  一切種律儀 入聖教不護  勝資糧善備 捨所學著處  不善義隨流 菩薩勝餘乘  論施設最後  由先所作諸業煩惱及自種子相續所引諸受。生起其六觸處。唯為作緣。如心所起功用所引諸取受業。手唯能作助取受緣。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復次,嗢拖南曰:「唯緣尋思願,一切種律儀,入聖教不護,勝資糧善備 ,捨所學著處,不善義隨流,菩薩勝餘乘,論施設最後。」  由先所作諸業煩惱,及自種子相續所引諸受生起,其六觸處唯為作緣。如心所起功用所引諸取受業,手唯能作助取受緣,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復次諸有苾芻受用如法邊際臥具。安住空閑。若有能令尋思躁擾。勝妙境相來現於心。當知是魔品類所作。此中苾芻應以九相安住其心。從諸境界相應尋思。攝心令住無客尋思隨一更起。若由此依由此境界有所飧味。於此境界。隨其所得隨其所住。能自遠離。

復次,諸有苾芻受用如法邊際臥具,安住空閑,若有能令尋思躁擾,勝妙境相來現於心,當知是魔品類所作。此中,苾芻應以九相安住其心,從諸境界相應尋思攝心令住,無客尋思隨一更起。若由此依、由此境界有所飧味,於此境界隨其所得、隨其所住,能自遠離。

 

彼於爾時於可愛事。終不依止諸欲尋思。而有所作。於恚尋思及害尋思。亦能遠離。淨修其心。於現法中能得涅槃。得涅槃已。終不共他諍競而住。謂諸諍競於佛聖法毘奈耶中。極作衰損。如是愚癡所生尋思。亦不尋思如餘外道。

彼於爾時,於可愛事終不依止諸欲尋思,而有所作;於恚尋思及害尋思,亦能遠離,淨修其心,於現法中能得涅槃。得涅槃已,終不共他諍競而住。謂諸諍競,於佛聖法毘奈耶中,極作衰損。如是愚癡所生尋思,亦不尋思如餘外道。

 

復次若由先世後有苦因。於現法中有六觸處果法而轉。由六境界所損惱時。若有苾芻。為求後有。自發誓願。修行梵行。彼於爾時令其第七後有苦因倍更增長。轉為損惱。於現法中能障涅槃。由此因緣能得當來有暇。圓滿不決定故。此後有願。當知於彼微細縛中。最極微細。

復次,若由先世後有苦因,於現法中有六觸處果法而轉,由六境界所損惱時,若有苾芻為求後有,自發誓願修行梵行,彼於爾時令其第七後有苦因,倍更增長,轉為損惱,於現法中能障涅槃。由此因緣,能得當來有暇圓滿不決定故,此後有願,當知於彼微細縛中最極微細。

 

何以故。如彼三十三天宮中有一囹圄。其中禁縛天或非天。然彼法爾暫得解脫。以天妙欲遊戲而住。乃至未起逃竄之心。此心若起便失妙欲。還見自身為縛所縛。彼纔起心便為微細縛之所縛。以時分故。說名微細。非難識故而說微細。由被縛時。能自解了我今有縛。若諸苾芻心願後有。此心若起便即被縛。既被縛已不能了知自身有縛是故此縛最極微細。當知時分及以難識俱微細。故名極微細。

何以故?如彼三十三天宮中,有一囹圄,其中禁縛天或非天。然彼法爾暫得解脫,以天妙欲遊戲而住,乃至未起逃竄之心;此心若起,便失妙欲,還見自身為縛所縛。彼纔起心,便為微細縛之所縛,以時分故說名微細,非難識故而說微細,由被縛時,能自解了我今有縛。若諸苾芻心願後有,此心若起,便即被縛,既被縛已,不能了知自身有縛,是故此縛最極微細。當知時分及以難識,俱微細故,名極微細。

 

復次若諸苾芻精勤加行。守護諸根。於其律儀及非律儀。應當了知。於軟中上世間有學無學律儀。應當了知。云何律儀。謂如有一。於可愛境諸雜染心。不忍不受不執不取。設令暫起尋還棄捨。是名律儀。

復次,若諸苾芻精勤加行,守護諸根,於其律儀及非律儀,應當了知。於軟、中、上世間、有學、無學律儀,應當了知。云何律儀?謂如有一,於可愛境諸雜染心,不忍、不受、不執、不取,設令暫起,尋還棄捨,是名律儀。

 

云何非律儀。謂一苾芻如營農者。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正修所緣境界良田。令其生起善根苗稼。然其種性猛利多貪。未嘗串習貪欲對治猛利慚愧。亦未曾有若遇勝妙境界現前。彼由本性猛利貪故。未曾串習貪對治故。所有慚愧皆羸劣故。便起貪纏。堅執不捨。心於貪纏不能防護。而自放縱非理作意相應心牛入境界田。損壞所有善根苗稼。以是因緣。名非律儀。

云何非律儀?謂一苾芻,如營農者,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正修所緣境界良田,令其生起善根苗稼。然其種性猛利多貪,未嘗串習貪欲對治,猛利慚愧亦未曾有。若遇勝妙境界現前,彼由本性猛利貪故、未曾串習貪對治故、所有慚愧皆羸劣故,便起貪纏,堅執不捨。心於貪纏,不能防護而自放縱,非理作意相應心牛,入境界田,損壞所有善根苗稼。以是因緣,名非律儀。

 

又如有一。能速作意。於諸境界而自攝斂。然未能觀所有過患令不再起。是名為軟世間律儀。又如有一。能速作意。於諸境界而自攝斂。亦能觀彼所有過患。令不再起。是名為中世間律儀。由此為依。獲得四種作意所攝九相心住。當知如前聲聞地說。由得此故。名離欲貪諸異生類。

又如有一,能速作意。於諸境界而自攝斂,然未能觀所有過患令不再起,是名為軟世間律儀。又如有一,能速作意,於諸境界而自攝斂,亦能觀彼所有過患令不再起,是名為中世間律儀。由此為依,獲得四種作意所攝九相心住,當知如前《聲聞地》說。由得此故,名離欲貪諸異生類。

 

彼先修習加行觀時如營農者。今得增上猶如大王。於先所得等至所生勝妙諸受。能正了知是大放逸安足處已。便使如臣。聽聞正法增上所生勝奢摩他之所攝護毘缽舍那。令其觀察彼所生受性是緣生。緣生性故體是無常。彼由此故。便以意地諸過患相俱行作意。而得離欲。既離欲已復觀等至所依別故。十種差別。時分別故。多百差別。

彼先修習加行觀時,如營農者,今得增上,猶如大王。於先所得等至所生勝妙諸受,能正了知是大放逸安足處已,便使如臣聽聞正法增上所生勝奢摩他之所攝護毘缽舍那,令其觀察彼所生受性是緣生,緣生性故體是無常。彼由此故,便以意地諸過患相俱行作意,而得離欲。既離欲已,復觀等至所依別故十種差別,時分別故多百差別。

 

此中等至所依別故十種別者。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若喜俱行。若樂俱行。若捨俱行。退分。住分。若勝進分。順決擇分。時分別故多百差別者。謂即觀察如是行相。依生住滅時分所作差別道理。當知復有多百差別。

此中等至所依別故十種別者: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若喜俱行、若樂俱行、若捨俱行;退分、住分;若勝進分、順決擇分。時分別故多百差別者:謂即觀察如是行相,依生、住、滅時分所作差別道理,當知復有多百差別。

 

如是了知彼所生受是無常性。流轉差別種種性已。略由三相。復審觀彼是無常性。謂所依故。現行故。因故。所依故者。謂極乃至第四靜慮所有色身。是受所依。現行故者。謂極乃至滅受想定其間想受多分現行。言因故者。謂當來世所有受因。即思求願。觀察如是乃至有頂所有諸法緣生性故皆是無常。如是如理審正觀察諸離欲地。是名上品世間律儀。

如是了知彼所生受,是無常性、流轉差別種種性已,略由三相,復審觀彼是無常性:謂所依故、現行故、因故。所依故者:謂極乃至第四靜慮所有色身,是受所依。現行故者:謂極乃至滅受想定,其間想、受多分現行。言因故者:謂當來世所有受因,即思、求、願。觀察如是乃至有頂所有諸法,緣生性故皆是無常。如是如理審正觀察諸離欲地,是名上品世間律儀。

 

當知此中前二律儀。思擇力攝。後一律儀。修習力攝。彼既成就如是勝妙不放逸力。如實通達聖諦理故。便能永斷執我我所。以為前行一切見道所斷煩惱。又能獲得有學律儀。彼即修習有學律儀。復能永斷妄執我慢以為前行一切修道所斷煩惱。究竟證得無學律儀。此上更無若過若勝所餘律儀。

當知此中,前二律儀思擇力攝,後一律儀修習力攝。彼既成就如是勝妙不放逸力,如實通達聖諦理故,便能永斷執我、我所以為前行一切見道所斷煩惱,又能獲得有學律儀。彼即修習有學律儀,復能永斷妄執我慢以為前行一切修道所斷煩惱,究竟證得無學律儀。此上,更無若過、若勝所餘律儀。

 

復次若諸苾芻。已入聖教不護諸根。彼便一向造作眾苦。謂後法苦。或現法苦。當知如是不護根者。如癩病人入蘆荻叢。為如其葉可愛境界破裂其身。攝受當來微細俱行後有眾苦。而不能覺。如是名為由後法苦。說造眾苦。

復次,若諸苾芻已入聖教,不護諸根,彼便一向造作眾苦;謂後法苦、或現法苦。當知如是不護根者,如癩病人入蘆荻叢,為如其葉可愛境界破裂其身,攝受當來微細俱行後有眾苦,而不能覺,如是名為由後法苦,說造眾苦。

 

彼又於此起染起著廣生毀犯。由是因緣。雖住空寂阿練若處。而受現行追悔所起尋思之苦。如菅茅刺傷害其足。不能無畏往淨仙眾。設強趣入清淨僧中。便為有智同梵行人舉其所犯。由彼內懷覆藏意故。心如鴆毒。於能舉邊發憤摻害。

彼又於此起染、起著,廣生毀犯,由是因緣,雖住空寂阿練若處,而受現行追悔所起尋思之苦。如菅茅刺傷害其足,不能無畏往淨仙眾;設強趣入清淨僧中,便為有智同梵行人舉其所犯。由彼內懷覆藏意故,心如鴆毒,於能舉邊,發憤摻害。

 

又諸有智同梵行者。知其鄙劣樂捨沙門。即便遠避不與同住若諸村邑若阿練若。咸共譏毀言。此長老如是毀犯。如是惡說。如是惡作。如是非法雜染而住。已淨信者。令其變退。未淨信者。令信不生。是故彼人於現法中。領受如此追悔所作。發憤所作。遠避所作。譏毀所作。種種諸苦。此及前說領受後法所作眾苦。總略為一。名受眾苦。

又諸有智同梵行者,知其鄙劣樂捨沙門,即便遠避不與同住。若諸村邑、若阿練若,咸共譏毀,言此長老如是毀犯、如是惡說、如是惡作、如是非法雜染而住;已淨信者令其變退,未淨信者令信不生。是故彼人於現法中,領受如此追悔所作、發憤所作、遠避所作、譏毀所作種種諸苦。此及前說領受後法所作眾苦,總略為一,名受眾苦。

 

此中云何名非律儀。謂於如是現法後法。具眾過患。行處境界。起不如理。妄執諸相隨好邪想。邪想為先於其住處發起順彼相應尋思。由此不能於前所說一切過失如實觀見。雖復觀見所有過失。未能數數多修習故。於所依中諸煩惱品所有麤重。未能除遣。身未輕安。謂色心身。由此行相纏及隨眠猶尚和合。能令違背思擇修習二力對治。名非律儀。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律儀行相。

此中云何名非律儀?謂於如是現法、後法具眾過患行處境界,起不如理妄執諸相、隨好邪想。邪想為先,於其住處發起順彼相應尋思,由此不能於前所說一切過失,如實觀見;雖復觀見所有過失,未能數數多修習故,於所依中諸煩惱品所有麤重,未能除遣,身未輕安。謂色心身,由此行相纏及隨眠猶尚和合,能令違背思擇、修習二力對治,名非律儀。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律儀行相。

 

又此律儀三因緣故。能令修習速得圓滿。何等為三。所謂最初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淨信出家。既出家已。便用神力相應聞慧。攝持蟲獸相似六根。既攝持已。復用如理作意思慧。正審觀察過患。方便在聞慧上修慧下。故中間繫縛。中間繫已。為欲試察於彼神力得自在不。乃取淨相。於諸境界而放縱之。

又此律儀,三因緣故,能令修習速得圓滿。何等為三?所謂最初,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淨信出家。既出家已,便用神力相應聞慧,攝持蟲獸相似六根。既攝持已,復用如理作意思慧,正審觀察過患、方便。在聞慧上,修慧下故,中間繫縛。中間繫已,為欲試察於彼神力得自在不?乃取淨相,於諸境界而放縱之。

 

於彼神力未自在故。各各馳散別別境界。然其不能究竟逃竄。未善觀見彼過患故。令彼蟲獸未善調伏。又令神力不得自在。了知是已。復多修習如理思慧。令到究竟。超過作意。轉更勤修循身正念。於此正念善修習故。彼不復能各各馳散別別境界。當知爾時彼善調伏。神力於彼而得自在。

於彼神力未自在故,各各馳散別別境界,然其不能究竟逃竄。未善觀見彼過患故,令彼蟲獸未善調伏,又令神力不得自在。了知是已,復多修習如理思慧,令到究竟超過作意,轉更勤修循身正念,於此正念善修習故,彼不復能各各馳散別別境界。當知爾時,彼善調伏,神力於彼而得自在。

 

復次有諸苾芻。先已修集妙慧資糧。復得值遇善友。圓滿聽聞諸行三種過患。謂現法過患。後法過患。現法後法過患。當知此中大種互違為所依止一切疾病。名現法過患。惡趣諸行常恒隨逐能作能往。名後法過患。先於現法成就[/]貪以為所依。能引現法後法老死。名現法後法過患。

復次,有諸苾芻,先已修集妙慧資糧,復得值遇善友,圓滿聽聞諸行三種過患:謂現法過患;後法過患;現法、後法過患。當知此中,大種互違為所依止,一切疾病,名現法過患。惡趣諸行,常恒隨逐,能作、能往,名後法過患。先於現法成就喜貪以為所依,能引現法、後法老死,名現法、後法過患。

 

如是總略有三種苦。一疾病苦。二惡趣苦。三老死苦。謂依善趣及依惡趣。聽聞如是諸過患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因斯能入聖諦現觀。次由善淨無我真智。如入空室。現觀內外六處皆空。彼於爾時。以慧通達依諸境界忘念。所生諸煩惱纏能為損害。及有餘殘煩惱隨眠貪愛隨眠。

如是總略有三種苦:一疾病苦、二惡趣苦、三老死苦。謂依善趣及依惡趣,聽聞如是諸過患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因斯能入聖諦現觀。次由善淨無我真智,如入空室,現觀內外六處皆空。彼於爾時,以慧通達,依諸境界忘念所生諸煩惱纏,能為損害;及有餘殘煩惱隨眠、貪愛隨眠。

 

又自通達於相續中。有諸煩惱。有諸貪愛。有諸苦惱。有諸損害及過。一切煩惱貪愛。證有餘依般涅槃界。一向寂靜。次後復證無有餘依般涅槃界。彼先修習譬如草木枝條莖葉。正法門慧積集聖道。法隨法行為所依筏。於修道中正勤修習。漸次證於心善解脫。住有餘依般涅槃界。一切災惱皆得解脫。既住於此。當知究竟越度眾苦。到於彼岸。

又自通達於相續中,有諸煩惱、有諸貪愛、有諸苦惱、有諸損害,及過一切煩惱、貪愛,證有餘依般涅槃界,一向寂靜。次後,復證無有餘依般涅槃界。彼先修習譬如草木、枝條、莖葉正法門慧,積集聖道,法隨法行為所依筏,於修道中正勤修習,漸次證於心善解脫,住有餘依般涅槃界,一切災惱皆得解脫。既住於此,當知究竟越度眾苦,到於彼岸。

 

復次由七因緣。於善說法毘奈耶中。雖出家已。復還退捨正所修學。云何為七。謂諸異生未能超度諸異生地。於五取蘊眾苦惱法。不能如實了知五轉。或復異生於諸妙欲。不能上品觀其過患。又於行時及於住時。恒常縱逸於可愛境。取不如理所有相貌。不繫念故。恒常尋思善品惡刺非理尋思。

復次,由七因緣,於善說法毘奈耶中,雖出家已,復還退捨正所修學。云何為七?謂諸異生,未能超度諸異生地,於五取蘊眾苦惱法,不能如實了知五轉()。或復異生,於諸妙欲,不能上品觀其過患,又於行時及於住時,恒常縱逸於可愛境,取不如理所有相貌,不繫念故,恒常尋思善品惡刺非理尋思。

 

又無無畏。若王若餘因事呼逼由怖畏故。則便隨從。復有親愛於諸親屬有所顧戀。彼若招命由親愛故。則便隨從。又於境界或隨順貪。或隨順瞋。或隨順癡。發起猛利諸煩惱纏。又即於彼心相續中。常有隨縛。

又無無畏,若王、若餘,因事呼逼,由怖畏故則便隨從;復有親愛,於諸親屬有所顧戀,彼若招命,由親愛故則便隨從。又於境界或隨順貪、或隨順瞋、或隨順癡,發起猛利諸煩惱纏。又即於彼心相續中,常有隨縛。

 

又由成就下劣勝解。無有一切廣大勝解。謂於出離遠離涅槃。由彼成就劣勝解故。於諸境界其心趣入。由於一切父母等事。不能孑然無顧戀故。於其出離心不趣入。於八聖支無勝解故。於其遠離心不趣入。由於彼果煩惱斷中無勝解故。於其涅槃心不趣入。略由二處攝一切漏。一見所斷。二修所斷。當知此中非理作意。及所緣境。名順漏法。

又由成就下劣勝解,無有一切廣大勝解;謂於出離、遠離、涅槃;由彼成就劣勝解故,於諸境界其心趣入。由於一切父母等事,不能孑然無顧戀故,於其出離心不趣入。於八聖支無勝解故,於其遠離心不趣入。由於彼果煩惱斷中無勝解故,於其涅槃心不趣入。略由二處,攝一切漏:一見所斷、二修所斷。當知此中,非理作意及所緣境,名順漏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