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百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百 (3)

攝事分中調伏事總擇攝第五之二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又有色法無色法由世俗勝義諦理易了難了故。應知麤細二種差別。微謂極微聚。著謂所餘聚。淨謂中有上地色聚。穢謂餘有下地色聚。言勢用者。謂若是處有地大等勢用增強。雖與餘聚其物量等。而能勝餘麤顯可得。軟等品類有差別者。謂樂等諸受信等諸法有軟中上品類差別。

又有色法、無色法,由世俗、勝義諦理,易了、難了故,應知麤、細二種差別。微:謂極微聚。著:謂所餘聚。淨:謂中有、上地色聚。穢:謂餘有、下地色聚。言勢用者:謂若是處,有地大等勢用增強,雖與餘聚,其物量等,而能勝餘,麤顯可得。軟等品類有差別者:謂樂等諸受、信等諸法,有軟、中、上品類差別。

 

執受法者。謂諸色法為心心所之所執持。由託彼故心心所轉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與此相違。名非執受。言有色者。謂能據方所。言無色者。謂不據方所。此約所緣領納流轉施設建立。

執受法者:謂諸色法為心心所之所執持,由託彼故,心心所轉,安危事同。同安危者:由心心所任持力故,其色不斷、不壞、不爛,即由如是所執受色,或時衰損、或時攝益,其心心所亦隨損益。與此相違,名非執受。言有色者:謂能據方所。言無色者:謂不據方所。此約所緣、領納、流轉、施設建立。

 

言有見者。謂若諸色堪為眼識及所依等。示在此彼明了現前。與此相違。名為無見。言有對者。謂若諸色能礙他見礙他往來。與此相違。名為無對。言有為者。謂有生滅繫屬因緣。與此相違。應知無為。言有漏者。謂若諸法諸漏所生。諸漏麤重之所隨縛。諸漏相應。諸漏所緣。能生諸漏。於去來今為漏依止。與此相違。應知無漏。

言有見者:謂若諸色,堪為眼識及所依等,示在此彼,明了現前。與此相違,名為無見。言有對者:謂若諸色,能礙他見、礙他往來。與此相違,名為無對。言有為者:謂有生滅、繫屬因緣。與此相違,應知無為。言有漏者:謂若諸法諸漏所生,諸漏麤重之所隨縛。諸漏相應,諸漏所緣,能生諸漏,於去來今為漏依止。與此相違,應知無漏。

 

能與當來生等眾苦為生因故。於現法中有罪性故。名為有諍。與此相違。名為無諍。內門自體愛染隨故。名有愛味。與此相違。名無愛味。外門境界愛著隨故。名依耽嗜。與此相違。名依出離。若法有漏有諍有愛味依耽嗜。如是一切名為世間。若能治此依世俗諦所起俗智及所引法亦名世間。與此相違。名出世間。若諸世間名墮攝法。墮有情器欲色無色世間攝故。若出世間非墮攝法。不墮前說世間攝故。

能與當來生等眾苦為生因故,於現法中有罪性故,名為有諍。與此相違,名為無諍。內門自體愛染隨故,名有愛味。與此相違,名無愛味。外門境界愛著隨故,名依耽嗜。與此相違,名依出離。若法有漏、有諍、有愛味、依耽嗜,如是一切名為世間。若能治此,依世俗諦所起俗智及所引法,亦名世間。與此相違,名出世間。若諸世間,名墮攝法,墮有情、器、欲、色、無色世間攝故。若出世間,非墮攝法,不墮前說世間攝故。

 

云何建立道理差別。謂四道理。一相待道理。二證成道理。三作用道理。四法爾道理。如是道理差別分別。如聲聞地應知其相。如是八種品類差別。及前所說異門體相釋詞差別。應知如前廣略所序一切事中能正廣辯。無過此辯。

云何建立道理差別?謂四道理:一相待道理、二證成道理、三作用道理、四法爾道理。如是道理差別分別,如《聲聞地》應知其相。如是八種品類差別,及前所說異門、體相、釋詞差別,應知如前廣略所序一切事中,能正廣辯,無過此辯。

 

復次嗢拖南曰。 初聚相攝等  其次成就等 自性等因等  後廣說地等  有九法聚。攝一切法。何等為九。一善法聚。二不善法聚。三無記法聚。四見所斷法聚。五修所斷法聚。六無斷法聚。七邪性定法聚。八正性定法聚。九不定法聚。善等法聚。廣如意地已辯其相。

復次,嗢拖南曰:「初聚相攝等,其次成就等,自性等因等,後廣說地等。」  有九法聚,攝一切法。何等為九?一善法聚、二不善法聚、三無記法聚、四見所斷法聚、五修所斷法聚、六無斷法聚、七邪性定法聚、八正性定法聚、九不定法聚。善等法聚,廣如《意地》已辯其相。

 

見所斷法聚者。謂一切見。若依見等貪瞋癡慢。若惡趣業。若於諸諦猶豫疑等。修所斷法聚者。謂餘一切所應斷法。無斷法聚者。謂無漏法。邪性定法聚者。謂無間業及斷善根。正性定法聚者。謂學無學所有諸法。不定法聚者。謂餘非學非無學法。應知此中所有諸法自性相攝他性相應。

見所斷法聚者:謂一切見,若依見等貪、瞋、癡、慢,若惡趣業,若於諸諦猶豫疑等。修所斷法聚者:謂餘一切所應斷法。無斷法聚者。謂無漏法。邪性定法聚者:謂無間業及斷善根。正性定法聚者:謂學、無學所有諸法。不定法聚者:謂餘非學、非無學法。應知此中,所有諸法自性相攝、他性相應。

 

或有一類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無記法。非不善法。謂諸聖者已離欲貪。及此異生除種子法。或有一類補特伽羅。成就不善及無記法。非諸善法。謂斷善根補特伽羅除種子法。無有成就善不善法。非無記法。或唯不善或唯無記而可得者。

或有一類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無記法,非不善法;謂諸聖者已離欲貪,及此異生除種子法。或有一類補特伽羅,成就不善及無記法,非諸善法;謂斷善根補特伽羅除種子法。無有成就善、不善法,非無記法,或唯不善、或唯無記而可得者。

 

又於此中應知諸法如其所應若得若捨。謂有一類。由受所受故。或捨所受故。或邪推求故。或正推求故。或轉形故。或法爾故。或離欲故。或加行故。或退失故。或得果故。或死生故。而有得捨。如別解脫律儀等法。由受彼故得。由捨彼故捨。

又於此中,應知諸法如其所應,若得、若捨。謂有一類,由受所受故、或捨所受故、或邪推求故、或正推求故、或轉形故、或法爾故、或離欲故、或加行故、或退失故、或得果故、或死生故,而有得捨。如別解脫律儀等法,由受彼故得,由捨彼故捨。

 

若諸善法由邪推求故捨。由正推求故得。由轉形故。捨苾芻律儀或苾芻尼律儀。隨得其一二形生故。一切永捨。由法爾故。世間壞時能入法爾所得靜慮。由離欲故。能得上地所有善法。由加行故。能發依彼所引功德。令現在前。由退失故。還得先時諸下劣法。由得果故。捨諸世法。得出世法及後明淨世間善法。

若諸善法,由邪推求故捨,由正推求故得。由轉形故,捨苾芻律儀或苾芻尼律儀,隨得其一二形生故,一切永捨。由法爾故,世間壞時能入法爾所得靜慮。由離欲故,能得上地所有善法。由加行故,能發依彼所引功德,令現在前。由退失故,還得先時諸下劣法。由得果故,捨諸世法,得出世法及後明淨世間善法。

 

由死生故若生下時獲於生得善及不善無記諸法。若生上時唯得善法及無記法。諸有所捨。如其所應亦隨覺了。無有相違。諸心心所而共相應。及與相攝。即此剎那行還與此剎那。又無一切生死諸行可永斷法。又無諸行先未曾生欻然令起。又一切行皆剎那生。生剎那後必無停住。諸行一生一住一滅。

由死生故,若生下時,獲於生得善及不善、無記諸法;若生上時,唯得善法及無記法。諸有所捨,如其所應,亦隨覺了。無有相違諸心心所,而共相應及與相攝;即此剎那行,還與此剎那。又無一切生死諸行,可永斷法。又無諸行,先未曾生,欻然令起。又一切行皆剎那生,生剎那後必無停住,諸行一生、一住、一滅。

 

又一切法一一自性無有第二自性可得。又定無有同類二法一時相應。即由第二自性無故。又非一法有乖異相二種作用。又一切行依於他轉而不自依。又非自性與自性俱。亦不隨轉。又非即此一剎那心與此剎那心為所緣。又非即此剎那自性與此剎那自性為因。亦非後生為前生因。亦非同類為異類因。如不善望善善望不善。而作無記異熟果因。

又一切法,一一自性無有第二自性可得。又定無有同類二法一時相應,即由第二自性無故。又非一法,有乖異相二種作用。又一切行,依於他轉,而不自依。又非自性與自性俱,亦不隨轉。又非即此一剎那心與此剎那心為所緣。又非即此剎那自性與此剎那自性為因,亦非後生為前生因,亦非同類為異類因。如不善望善,善望不善,而作無記異熟果因。

 

廣說地等。嗢拖南曰。 初諸地諸依  次諦智加行 三摩地根道  對治行修習 有漏無漏法  諸果諸因緣 立補特伽羅  後遍知究竟  有九種地。何等為九。一資糧地。二方便地。三觀行地。四見地。五修地。六有學地。七無學地。八聖者地。九異生地。先應積集出世資糧。次為盡漏勤修方便。次修隨順決擇分時正觀諸諦。次能證入正性離生。次後漸證四沙門果。

廣說地等,嗢拖南曰:「初諸地諸依,次諦智加行,三摩地根道,對治行修習,有漏無漏法,諸果諸因緣,立補特伽羅,後遍知究竟。」  有九種地。何等為九?一資糧地、二方便地、三觀行地、四見地、五修地、六有學地、七無學地、八聖者地、九異生地。先應積集出世資糧,次為盡漏勤修方便,次修隨順決擇分時正觀諸諦,次能證入正性離生,次後漸證四沙門果。

 

此中前三是有學地。其第四果是無學地證離生已一切世間漸昇進道。名為修地。即總攝見。學無學地名聖者地。此餘一切名異生地。謂若未修加行。若已修加行。若已離欲。一切異生復有九依。能盡諸漏。何等為九。謂未至定。若初靜慮。靜慮中間。餘三靜慮。及三無色。除第一有。

此中前三是有學地,其第四果是無學地。證離生已,一切世間漸昇進道,名為修地。即總攝見學、無學地,名聖者地。此餘一切,名異生地;謂若未修加行、若已修加行、若已離欲一切異生。復有九依,能盡諸漏。何等為九?謂未至定,若初靜慮,靜慮中間,餘三靜慮,及三無色,除第一有。

 

復有四聖諦。能為盡淨惑所。復有十智。能覺一切所知境界。謂法智。類智。若世俗智。若他心智。若苦等智。盡無生智。此廣分別如聲聞地。又瑜伽師有五加行。一為欲證入正性離生。二為得上果。三為進離欲。四為欲轉根。五為引功德。復有瑜伽三三摩地。一空三摩地。二無願三摩地。三無相三摩地。

復有四聖諦,能為盡淨惑所。復有十智,能覺一切所知境界;謂法智、類智、若世俗智、若他心智、若苦等智、盡無生智,此廣分別如《聲聞地》。又瑜伽師有五加行:一為欲證入正性離生、二為得上果、三為進離欲、四為欲轉根、五為引功德。復有瑜伽三三摩地:一空三摩地、二無願三摩地、三無相三摩地。

 

復有三種一切行向住果者根。一未知欲知根。是行預流果向者根。二已知根。是預流果已上乃至行阿羅漢果向者根。三具知根。是住阿羅漢果者根。復有九道。云何為九。一世間道。二出世道。三加行道。四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下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

復有三種一切行向住果者根:一未知欲知根,是行預流果向者根;二已知根,是預流果已上乃至行阿羅漢果向者根;三具知根,是住阿羅漢果者根。復有九道。云何為九?一世間道、二出世道、三加行道、四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勝進道、七下品道、八中品道、九上品道。

 

世間道者。謂由此故能證世間諸煩惱斷。或不證斷。能往善趣或往惡趣。出世道者。謂由此故能證究竟諸煩惱斷。加行道者。謂為斷惑勤修加行。無間道者。謂正斷惑。解脫道者。謂斷無間心得解脫。勝進道者。謂從此後發勝加行。下品道者。謂能對治上品煩惱。中品道者。謂能對治中品煩惱。上品道者。謂能對治下品煩惱。

世間道者:謂由此故能證世間諸煩惱斷或不證斷,能往善趣或往惡趣。出世道者:謂由此故能證究竟諸煩惱斷。加行道者:謂為斷惑勤修加行。無間道者:謂正斷惑。解脫道者:謂斷無間心得解脫。勝進道者:謂從此後發勝加行。下品道者:謂能對治上品煩惱。中品道者:謂能對治中品煩惱。上品道者:謂能對治下品煩惱。

 

復有四種對治。一厭壞對治。二斷滅對治。三任持對治。四遠分對治。復有十六行相。謂觀諸諦為無常等。如前已辯。復有八種修習如是對治如是行相。如是修習如前定地及聲聞地應觀其相。復有二品攝一切法。一有漏法。二無漏法。此二法如前應知已辯。復有五果。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離繫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

復有四種對治:一厭壞對治、二斷滅對治、三任持對治、四遠分對治。復有十六行相,謂觀諸諦為無常等,如前已辯。復有八種修習,如是對治、如是行相、如是修習,如前《定地》及《聲聞地》應觀其相。復有二品攝一切法:一有漏法、二無漏法。此二法如前應知已辯。復有五果:一異熟果、二等流果、三離繫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

 

復有十因。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因。七定異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復有四緣。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如是一切果因及緣。如菩薩地等已辯其相。復有七種補特伽羅。謂隨信行等。復有六種阿羅漢。謂退法等。復有八種補特伽羅。謂行四向及住四果建立。應知如聲聞地。

復有十因: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因。七定異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復有四緣: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如是一切果、因及緣,如《菩薩地》等已辯其相。復有七種補特伽羅,謂隨信行等。復有六種阿羅漢,謂退法等。復有八種補特伽羅,謂行四向及住四果。建立應知如《聲聞地》。

 

復有六種遍智。一者不定地有漏諦遍智。二者定地有漏諦遍智。三者無漏無為諦遍智。四者無漏有為諦遍智。五者順下分結遍智。六者順上分結遍智。復有二種究竟。一者智究竟。二者斷究竟。智究竟者。謂盡無生智。自斯已後為斷煩惱無復應知。斷究竟者。謂遍究竟諸煩惱斷。由彼斷故。圓滿究竟證心解脫及慧解脫。

復有六種遍智:一者不定地有漏諦遍智、二者定地有漏諦遍智、三者無漏無為諦遍智、四者無漏有為諦遍智、五者順下分結遍智、六者順上分結遍智。復有二種究竟:一者智究竟、二者斷究竟。智究竟者:謂盡、無生智。自斯已後,為斷煩惱,無復應知。斷究竟者:謂遍究竟諸煩惱斷。由彼斷故,圓滿究竟證心解脫及慧解脫。

 

如是略引隨順此論境智相應摩怛理迦所有宗要。其餘一切隨此方隅皆當覺了。遍行一切摩怛理迦。如攝釋分應知其相。如來法教數無限量。何能窮到無邊彼岸隨此。方隅。隨此引發。隨此義趣。諸聰慧者。於餘一切應正尋思。應正覺了。

如是略引隨順此論,境、智相應摩怛理迦所有宗要。其餘一切,隨此方隅,皆當覺了。遍行一切摩怛理迦,如《攝釋分》應知其相。如來法教數無限量,何能窮到無邊彼岸?隨此方隅、隨此引發、隨此義趣,諸聰慧者,於餘一切應正尋思、應正覺了。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百

大唐貞觀廿二年五月十五日於長安弘福寺翻經院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弘福寺沙門知仁筆受  弘福寺沙門靈雋筆受  大總持寺沙門道觀筆受

瑤臺寺沙門道卓筆受  清禪寺沙門明覺筆受  大總持寺沙門辨機證文

簡州福眾寺沙門靖邁證文  蒲州普救寺沙門行友證文  普光寺沙門道智證文

汴洲真諦寺沙門玄忠證文  弘福寺沙門明濬正字  大總持寺沙門玄應正字

弘福寺沙門玄謨證梵語  弘福寺沙門文證義  蒲州栖巖寺沙門神泰證義

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證義  寶昌寺沙門法祥證義  羅漢寺沙門慧貴證義

寶澄寺沙門明琰證義  大總持寺沙門道洪證義

 

慈恩寺沙門玄奘譯

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子左庶子高陽縣開國男臣許敬宗監閱

 

大唐內常侍輕車都尉菩薩戒弟子觀自在敬寫西域新翻經論。願畢此餘生道心不退。庶以流通未聞之所。竊以佛日西沈正法云謝。慧流東漸象教方傳。希世之符奧義宣於具葉。非常之寶至賾登於龍宮。挹其沖源截暴河而遐逝。其玄間出朽宅而長驅。玄奘法師釋門之龍象振旦之鶖鷺。逾蔥耑勵學齎梵文而旋止殺青。甫就永事流通土方。生涯多幸預聞正法。植田或爽稟質不全。今罄茲寸祿繕斯奧旨。片言隻字貝經心目。親蒙口決庶無乖殊。以斯福祉奉福太宗文皇帝。即御皇帝王公卿士六姻親族。凡厥黎庶及跋行啄息平等董修。乘此勝基方升正覺。

 

天長十年(歲次癸丑)七月十八日願主佛師妙廣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http://www.fuyan.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