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七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七 (3)

攝事分中契經事菩提分法擇攝第四之一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又我已得於是處所具足安住。生信解者當知彼於加行道中修習淨信。於是處所生淨信心。由此淨信增上力故。修習精進念定慧等。從初靜慮漸次乃至識無邊處諸無動定。皆能證入。又由其慧起是勝解。謂我已能入如是定。此即能感識無動處所有生果。若現法中不般涅槃。或不進求往於上地。彼於當來決定應往此無動處。

又我已得於是處所具足安住生信解者,當知彼於加行道中,修習淨信,於是處所生淨信心。由此淨信增上力故,修習精進、念、定、慧等,從初靜慮,漸次乃至識無邊處諸無動定,皆能證入。又由其慧起是勝解,謂:我已能入如是定,此即能感識無動處所有生果。若現法中不般涅槃,或不進求往於上地,彼於當來決定應往此無動處。

 

又由三緣。於是諸地。當知建立為無動處。謂外欲等散動斷故。立初靜慮為無動處。尋伺喜樂色界地中諸動斷故。立第四靜慮為無動處。有色有對種種別異想動斷故。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為無動處。第二第三靜慮中後後所有諸動斷故。當知亦得名無動處。識無邊處由空無邊處外門緣動得遠離故。當知建立為無動處。

又由三緣,於是諸地,當知建立為無動處:謂外欲等散動斷故,立初靜慮為無動處;尋伺、喜樂色界地中諸動斷故,立第四靜慮為無動處;有色、有對、種種、別異想動斷故,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為無動處。第二、第三靜慮中,後後所有諸動斷故,當知亦得名無動處。識無邊處,由空無邊處外門緣動得遠離故,當知建立為無動處。

 

以要言之。緣所有定無動搖故。皆名無動。此定邊際極至識無邊處。是故當知。乃至此處建立無動。即此一切緣所有定。皆名有上想定。從此已上緣無所有定。當知名為無上想定。從此。已上復名非想非非想處定。故由三分宣說三行。由三種門。諸聖弟子。厭壞欲等。既厭壞已。漸次能入乃至識無邊處定。是故建立能趣三種無動處行。

以要言之,緣所有定無動搖故,皆名無動。此定邊際,極至識無邊處,是故當知,乃至此處建立無動。即此一切緣所有定,皆名有上想定。從此已上,緣無所有定,當知名為無上想定。從此已上,復名非想非非想處定。故由三分,宣說三行。由三種門,諸聖弟子厭壞欲等,既厭壞已,漸次能入乃至識無邊處定,是故建立能趣三種無動處行。

 

又若色想若無動想。於諸下地。深厭壞已。能入無所有處定。是名第一能趣無所有處行。又即此處是無漏道修習邊際。此無漏道復有二種。一者有上。二者無上。如有想定其有上者。無常行俱。其無上者。無我行俱。由有上行。於其下地。深厭壞已。入此處定。由無上行。於下於上。一切法中思惟無我。能入無漏無所有處定。此無上行當知名為第二趣行。

又若色想、若無動想,於諸下地深厭壞已,能入無所有處定,是名第一能趣無所有處行。又即此處,是無漏道修習邊際,此無漏道復有二種:一者有上、二者無上。如有想定,其有上者,無常行俱;其無上者,無我行俱。由有上行,於其下地深厭壞已,入此處定;由無上行,於下、於上一切法中,思惟無我,能入無漏無所有處定。此無上行,當知名為第二趣行。

 

此第二趣行。復由二行有差別故。建立二種。云何二行。謂能依所依智差別故。此中能依無我智者。謂諸所有若有情界若我己身。於中都無我所屬處。謂地方域。我所屬者。謂諸有情。我所屬事謂或父或母或伴或主如是等類。如彼於我非所屬處。非所屬者。非所屬事。如是。我亦於彼非所屬處。非所屬者。非所屬事。

此第二趣行,復由二行有差別故,建立二種。云何二行?謂能依、所依智差別故。此中能依無我智者:謂諸所有,若有情界、若我己身,於中都無我所屬處,謂地方域。我所屬者:謂諸有情。我所屬事:謂或父、或母、或伴、或主,如是等類。如彼於我非所屬處、非所屬者、非所屬事,如是我亦於彼非所屬處、非所屬者、非所屬事。

 

此中所依無我智者。謂諸世間空無有常及我我所。此中都無常我我所真實可得。唯有諸法。如是世間既悉是空。當復有誰有所屬處。有所屬者。有所屬事。是故當知前無我智是其能依。後無我智是其所依。非想非非想處。無無漏道。唯由厭壞無所有處想故。能入此處定。於中唯有此一趣行。

此中所依無我智者:謂諸世間空無有常,及我、我所。此中都無常我、我所真實可得,唯有諸法。如是世間既悉是空,當復有誰有所屬處、有所屬者、有所屬事?是故當知,前無我智是其能依,後無我智是其所依。非想非非想處,無無漏道,唯由厭壞無所有處想故,能入此處定,於中唯有此一趣行。

 

又於此中我所何當不有者。謂由生等苦故。說我有苦。我何當不有者。謂即以生等苦為我。發生如是樂欲心已。正勤加行。正加行已。獲得前後所有差別。由是因緣。復得決定。謂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今所有者。謂今現法造作增長所有新業。若昔所有者。謂諸故業。彼於此一切所有異熟果皆不願求。一切棄捨無顧戀故。

又於此中,我所何當不有者:謂由生等苦故,說我有苦。何當不有者:謂即以生等苦為我,發生如是樂欲心已,正勤加行;正加行已,獲得前後所有差別,由是因緣,復得決定,謂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今所有者:謂今現法造作增長所有新業。若昔所有者:謂諸故業。彼於此一切所有異熟果,皆不願求,一切棄捨無顧戀故。

 

復次嗢拖南曰。 安立邊際純  及如理緣起 修時障自性  說斷起修後  此中安立四念住為初。道支為最後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若略若廣。如聲聞地應知其相。又由四念住。應知一切所知事邊際。由所知事邊際故。復應了知智事邊際。又四念住由欲精進等。修習加行方得圓滿。應知除此四種念住。更無有餘不同分道或所緣境。由此道此境。能盡諸漏。獲得涅槃。由無第二清淨道故。說純有一能趣正道。

復次,嗢拖南曰:「安立邊際純,及如理緣起,修時障自性,說斷起修後。」  此中安立四念住為初,道支為最後,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若略、若廣,如《聲聞地》應知其相。又由四念住,應知一切所知事邊際;由所知事邊際故,復應了知智事邊際。又四念住,由欲、精進等修習加行,方得圓滿。應知除此四種念住,更無有餘不同分道或所緣境,由此道、此境,能盡諸漏,獲得涅槃。由無第二清淨道故,說純有一能趣正道。

 

又此純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緣。能令有情究竟清淨。一由思擇力故。二由修習力故。此中愁者。謂染污憂。所言泆者。謂掉俱行欲界染喜。愁以四種世法為所依處。泆以餘四世法為所依處。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擇力超度愁泆。由依世間修習力故。得離欲愛棄捨憂苦。依出世間修習力故。超度一切薩迦耶苦。亦能證得八支聖道及聖道果真實妙法。一切有情當知皆由思擇修習二種力故。得一切種究竟清淨。

又此純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緣,能令有情究竟清淨:一由思擇力故、二由修習力故。此中愁者:謂染污憂。所言泆(放縱)者:謂掉俱行欲界染喜。愁以四種世法為所依處,泆以餘四世法為所依處。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擇力超度愁、泆。由依世間修習力故,得離欲愛,棄捨憂、苦。依出世間修習力故,超度一切薩迦耶苦,亦能證得八支聖道及聖道果真實妙法。一切有情,當知皆由思擇、修習二種力故,得一切種究竟清淨。

 

復次若於身等四種所緣。發起種種非理作意。即便違背四種念住。違背此故。即便違背如理作意。謂聖如理無間能生正見支等所有聖道。違背此故。即便違背一切聖道。違背道故。便為違背道果甘露究竟涅槃。

復次,若於身等四種所緣,發起種種非理作意,即便違背四種念住。違背此故,即便違背如理作意;謂聖如理,無間能生正見支等所有聖道。違背此故,即便違背一切聖道。違背道故,便為違背道果、甘露、究竟涅槃。

 

又瑜伽師了知身等因緣生已。復於三世身等諸法。住無常觀。由住如是無常觀故。於諸後有。終不依止後有愛住。又現法中。於一切行若內若外。都不執取我及我所。又於未來當知安住集法隨觀。於過去世當知安住滅法隨觀。於現在世生已無間盡滅法故。當知安住集滅法隨觀。

又瑜伽師,了知身等因緣生已,復於三世身等諸法,住無常觀。由住如是無常觀故,於諸後有,終不依止後有愛住。又現法中,於一切行若內、若外,都不執取我及我所。又於未來,當知安住集法隨觀;於過去世,當知安住滅法隨觀;於現在世,生已無間盡滅法故,當知安住集滅法隨觀。

 

由彼最初於身等法觀緣生性。悟入無常。悟入如是無常性已。於諸愛見雜染等處。多修習住。淨治其心。如是作意方得圓滿。由此為依。能隨獲得究竟漏盡。又一切法。以要言之。謂善不善。若雜染品。若清淨品。當知此中諸雜染品。皆用非理作意為集。諸清淨品。皆用如理作意為集。如是一切。總略說名作意為集。

由彼最初,於身等法觀緣生性,悟入無常。悟入如是無常性已,於諸愛、見雜染等處,多修習住,淨治其心。如是作意方得圓滿,由此為依,能隨獲得究竟漏盡。又一切法,以要言之;謂善、不善,若雜染品、若清淨品。當知此中,諸雜染品,皆用非理作意為集;諸清淨品,皆用如理作意為集。如是一切,總略說名作意為集。

 

復次修諸念住。若略若廣。如聲聞地應知其相。又此念住修習道理。非今世尊出現於世。方始宣說今聖弟子適初修習。然於過去無始時來。於諸念住。修習流轉。於未來世當知修習亦無窮盡。又是過去未來現在世出世間無量善法生起依處故。說如是四種念住。名為善聚。又能障礙如是善聚故。說五蓋名不善聚。

復次,修諸念住,若略、若廣,如《聲聞地》應知其相。又此念住修習道理,非今世尊出現於世方始宣說,今聖弟子適初修習,然於過去無始時來,於諸念住修習流轉,於未來世,當知修習亦無窮盡。又是過去、未來、現在,世、出世間,無量善法生起依處故,說如是四種念住,名為善聚。又能障礙如是善聚,故說五蓋,名不善聚。

 

又由身等四所知法無邊別故。如來智慧於彼無礙。亦無有邊。智無邊故。如來所說無上法教。亦無有邊。如是法教二緣所顯。一由文故。二由義故。義差別門無有數量。法教文句開顯義門。亦無數量。於此文句不重宣說。無邊展轉辯才無盡。

又由身等四所知法無邊別故,如來智慧於彼無礙,亦無有邊。智無邊故,如來所說無上法教,亦無有邊。如是法教,二緣所顯:一由文故、二由義故。義差別門,無有數量;法教文句開顯義門,亦無數量。於此文句不重宣說,無邊展轉辯才無盡。

 

是故如來成就希奇未曾有法。善能宣說所有法教。於一義中能以無量巧妙文句。方便開示而不重說。又於聖教宗義趣智善成就故。名為有趣。俱生聞思所成妙慧善成就故。名為有意。成就定故。名為有念。通達諦故。名為有慧。當知此中初一總標。後三別釋。

是故如來成就希奇未曾有法,善能宣說所有法教,於一義中,能以無量巧妙文句,方便開示而不重說。又於聖教宗義趣智善成就故,名為有趣;俱生聞、思所成妙慧善成就故,名為有意;成就定故,名為有念;通達諦故,名為有慧。當知此中,初一總標,後三別釋。

 

復次有諸苾芻。於身等法先由聞思如理作意。安住唯有身等法觀。知一切法無我性已。不唯於此聞思作意而生喜足。唯上希求定心解脫。為求定故。住遠離處。唯緣身等。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內寂。由二因緣。起四念住。名善發起。一由如理作意如實智故。二由三摩地如實智故。此慧無間由如實智當得究竟。

復次,有諸苾芻於身等法,先由聞、思如理作意,安住唯有身等法觀,知一切法無我性已,不唯於此聞、思作意而生喜足,唯上希求定心解脫。為求定故,住遠離處,唯緣身等,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內寂。由二因緣,起四念住,名善發起:一由如理作意如實智故、二由三摩地如實智故。此慧無間,由如實智當得究竟。

 

復次有諸苾芻。於三對治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阻礙。謂無常想。若仁慈觀。若無相定。彼由如是三種對治。隨其所應。如前所說。於可意等身等境界。住厭逆想不厭逆想。棄彼二種捨念正知。由此因緣。當知名為善修念住。

復次,有諸苾芻,於三對治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阻礙;謂無常想、若仁慈觀、若無相定。彼由如是三種對治,隨其所應,如前所說,於可意等身等境界住厭逆想、不厭逆想。棄彼二種,捨念正知,由此因緣,當知名為善修念住。

 

復次嗢拖南曰。 先諸根愛味  前後有差別 取相及諸纏  大果利為後  有三種根。於諸念住一切善聚為障礙故。當知說名不善法聚。何等為三。一惡行根。能令當來住惡趣苦。二尋思根。能令現法住不安苦。三者根根。與惡行根及尋思根為根本故。說名根根。應知此中。諸貪瞋癡三不善根。能與身等惡行為根。欲等三想。能與欲等尋思為根。欲等三界。當知能與貪等三根及欲想等三根為根。

復次,嗢拖南曰:「先諸根愛味,前後有差別,取相及諸纏,大果利為後。」  有三種根,於諸念住一切善聚為障礙故,當知說名不善法聚。何等為三?一惡行根,能令當來住惡趣苦;二尋思根,能令現法住不安苦;三者根根,與惡行根及尋思根為根本故,說名根根。應知此中,諸貪、瞋、癡三不善根,能與身等惡行為根;欲等三想,能與欲等尋思為根;欲等三界,當知能與貪等三根及欲、想等三根為根。

 

復次有諸苾芻。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以世間道離欲界愛。廣說乃至。第一有定具足安住。即於此定多生愛味。即於此定生喜足想。不上勤求得所未得。此於聖法毘柰耶中。不名大士。何以故。其心未得善解脫故。與此相違。得名大士。

復次,有諸苾芻,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以世間道離欲界愛,廣說乃至第一有定具足安住。即於此定多生愛味,即於此定生喜足想,不上勤求得所未得,此於聖法毘柰耶中,不名大士。何以故?其心未得善解脫故。與此相違,得名大士

 

復次有諸苾芻。於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觀。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內聚。當知此心於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不得解脫。不解脫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諸惛沈性。生起心中諸下劣性。若於念住善安住心。如實了知此所生起隨煩惱已。便從內聚還收其心安置在外淨妙境相。謂於佛等功德行緣。持心令住。由緣此故發生歡喜。廣說乃至。由妙舉門於所緣境令心得定。從奢摩他之所對治諸隨煩惱而得解脫。

復次,有諸苾芻,於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觀,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內聚。當知此心,於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不得解脫;不解脫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諸惛沈性,生起心中諸下劣性。若於念住善安住心,如實了知此所生起隨煩惱已,便從內聚還收其,安置在外淨妙境相;謂於佛等功德行緣,持心令住。由緣此故,發生歡喜,廣說乃至由妙舉門,於所緣境令心得定,從奢摩他之所對治諸隨煩惱而得解脫。

 

從此已後如實了知。於隨煩惱心得解脫。為此義故祈願。於外得此義已還復如前攝心內聚。而不為其諸隨煩惱之所惱亂。心內聚已不由祈願。自然如實了知。於外心得解脫。彼於外緣行相尋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難可運轉。皆得自在解脫。棄捨安樂而住。已得成辦勝奢摩他。如是彼於四種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後差別。又應知此補特伽羅。先已修行毘缽舍那。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修瑜伽行。

從此已後,如實了知,於隨煩惱心得解脫。為此義故,祈願於外;得此義已,還復如前攝心內聚,而不為其諸隨煩惱之所惱亂。心內聚已,不由祈願,自然如實了知於外,心得解脫。彼於外緣行相尋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難可運轉,皆得自在解脫、棄捨,安樂而住,已得成辦勝奢摩他。如是彼於四種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後差別。又應知此補特伽羅,先已修行毘缽舍那;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修瑜伽行。

 

復次有諸苾芻。於諸念住勤修加行。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樂修觀行。彼即應於內奢摩他所攝自心取如是相。謂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為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之所惱亂。復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不為彼法之所惱亂。

復次,有諸苾芻,於諸念住勤修加行,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樂修觀行。彼即應於內奢摩他所攝自心,取如是相,謂: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為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之所惱亂?復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不為彼法之所惱亂?

 

若彼苾芻不取如是自心相貌。但自了知此隨煩惱染污心已。便於外緣取淨妙相。由是為因。雖能暫時除遣現在現前隨惑。然於後時若復如前攝心內聚。還為如是隨惑所惱不得靜定。如先不取自心相故。由是因緣。為隨煩惱數數擾亂。又不能得所欣求義。復為憂愁之所損惱。

若彼苾芻,不取如是自心相貌,但自了知此隨煩惱染污心已,便於外緣取淨妙相,由是為因,雖能暫時除遣現在現前隨惑,然於後時若復如前攝心內聚,還為如是隨惑所惱,不得靜定。如先不取自心相故,由是因緣,為隨煩惱數數擾亂。又不能得所欣求義,復為憂愁之所損惱。

 

又經長時不能獲得內心寂止。不能獲得依奢摩他毘缽舍那為先。清淨增上第一正念正知。由不獲得內心寂止故。不能得四增上心現法樂住。由不獲得增上第一正念正智故。不能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槃。與上相違。應知即是一切白品。乃至獲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槃。此中典廚譬瑜伽。師主即譬於內奢摩他所攝受心。其餚膳味喻執取相。上妙衣食喻於內心奢摩他等。當知黑品喻諸愚夫所有。白品喻諸智者。

又經長時,不能獲得內心寂止,不能獲得依奢摩他、毘缽舍那為先,清淨增上第一正念、正知。由不獲得內心寂止故,不能得四增上心現法樂住;由不獲得增上第一正念、正智故,不能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槃。與上相違,應知即是一切白品,乃至獲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槃。此中典廚譬瑜伽師,主即譬於內奢摩他所攝受心,其餚膳味喻執取相,上妙衣食喻於內心奢摩他等。當知黑品喻諸愚夫,所有白品喻諸智者。

 

復次有諸苾芻。於諸念住正勤修習。而是異生或有勝妙可愛境界正現在前。或復獨處得諸相狀。由失念故。不如理想以為依止。率爾發起猛利貪纏。彼於此纏深心厭恥。謂如自身墮於厄難極鄙穢處。發起猛利思遠離心。由如是行。便於彼纏心得解脫。既解脫已心生歡喜。從此已後起猛利厭。猛利厭後得無常想。如見大犁發諸行塊。便於聖諦如實現觀。以其依止依附涅槃。

復次,有諸苾芻,於諸念住正勤修習而是異生,或有勝妙可愛境界正現在前,或復獨處得諸相狀;由失念故,不如理想以為依止,率爾發起猛利貪纏。彼於此纏深心厭恥,謂如自身墮於厄難極鄙穢處,發起猛利思遠離心。由如是行,便於彼纏心得解脫;既解脫已,心生歡喜。從此已後,起猛利厭,猛利厭後得無常想,如見大犁發諸行塊,便於聖諦如實現觀,以其依止依附涅槃。

 

又即有學觀察作意。於勝妙境思惟淨相。由未永斷貪隨眠故。貪纏率爾生起現前。尋復於彼深見過患。為欲斷此纏及隨眠入無相定。如是能斷餘未斷法。從定起已如實了知一切已斷。領受微妙解脫喜樂。如實觀見自己。成就大智力故。名為強盛。諸魔羅品其力羸劣。

又即有學,觀察作意於勝妙境,思惟淨相,由未永斷貪隨眠故,貪纏率爾生起現前,尋復於彼深見過患。為欲斷此纏及隨眠,入無相定,如是能斷餘未斷法。從定起已,如實了知一切已斷,領受微妙解脫喜樂。如實觀見自己成就大智力故,名為強盛;諸魔羅品,其力羸劣。

 

復次修四念住所引功德。當知能感最勝增上究竟果故。名有大果。當知能感最勝增上樂勝利故。名有大利。

復次,修四念住所引功德,當知能感最勝增上究竟果故,名有大果;當知能感最勝增上樂勝利故,名有大利。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http://www.fuyan.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