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二 (3)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二 (3)

攝事分中契經事處擇攝第二之四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有二種法。更互相違。一者煩惱。二者涅槃。是故安住雜染法已。即便隨順後有而轉。若於後有隨順轉時。當知說名去涅槃遠。復有六種鄙碎士夫補特伽羅鄙碎行相。一者性多忿恚。二者所作不思。三者樂逼惱他。四者若苦所觸便發不實麤惡語言。五者或發真實能引無義麤惡語言。六者因此展轉發起無量差別惡言。非但少詞而生喜足。

復次,有二種法,更互相違:一者煩惱、二者涅槃。是故安住雜染法已,即便隨順後有而轉。若於後有隨順轉時,當知說名去涅槃遠。復有六種,鄙碎士夫補特伽羅鄙碎行相:一者性多忿恚;二者所作不思;三者樂逼惱他;四者若苦所觸,便發不實麤惡語言;五者或發真實能引無義麤惡語言;六者因此展轉發起無量差別惡言,非但少詞而生喜足。

 

由二因緣。諸出家者力勵受行。速疾能證沙門義利。諸未信者令生淨信。其已信者倍令增長。何等為二。一者忍辱。二者柔和。言忍辱者。謂於他怨終無返報。言柔和者。謂心無憤性不惱他。

由二因緣,諸出家者力勵受行,速疾能證沙門義利,諸未信者令生淨信,其已信者倍令增長。何等為二?一者忍辱、二者柔和。言忍辱者:謂於他怨終無返報。言柔和者:謂心無憤,性不惱他。

 

復次以要言之。如來略依二種處所。說無界教。一者說有餘依涅槃界教。二者說無餘依涅槃界教。若由如是煩惱斷故。名成就斷。補特伽羅不成煩惱。即由如是不住彼果後有眾苦。當知是名說有餘依涅槃界教。

復次,以要言之,如來略依二種處所,說無界教:一者說有餘依涅槃界教、二者說無餘依涅槃界教。若由如是煩惱斷故,名成就斷補特伽羅不成煩惱,即由如是不住彼果後有眾苦,當知是名說有餘依涅槃界教

 

若由如是不住煩惱後有苦果。即由如是乃至壽盡既滅沒已。一切餘依都無所有。不住此身。不住餘身。不住中有。證得一切眾苦邊際。當知是名說無餘依涅槃界教。略有三種念力強因。一由其年少壯。二由前生串習。三由現法數習。

若由如是不住煩惱後有苦果,即由如是乃至壽盡既滅沒已,一切餘依都無所有,不住此身、不住餘身、不住中有,證得一切眾苦邊際,當知是名說無餘依涅槃界教。略有三種念力強因:一由其年少壯、二由前生串習、三由現法數習。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涅槃是內證法。謂離信故。乃至離見審察忍故。如前應知。謂現法中於內各別內外增上所生雜染。如實了知有及非有。復次由三因緣。顯示諸佛無上菩提。一者覺了一切境故。二者覺了有及非有如實事故。三者覺了染淨二品一切法故。是故他於如是三處。請問世尊。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涅槃是內證法:謂離信故,乃至離見審察忍故,如前應知(90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謂現法中,於內各別內外增上所生雜染,如實了知有及非有。復次,由三因緣,顯示諸佛無上菩提:一者覺了一切境故;二者覺了有及非有如實事故;三者覺了染、淨二品一切法故。是故他於如是三處,請問世尊。

 

復次諸有為法俱有轉時。令心迷亂。能令於相邪取分別。是故如來。為諸弟子分別開示。令於彼相決定悟入。為欲了知真實相故。又為於自無欺誑故。又為於他坦然無畏正記別故。復次諸出家者。棄捨所學增上力故。當知安立顧戀境界。又出家者。毀犯尸羅增上力故。當知安立未出家者棄背趣入心株覆事。

復次,諸有為法俱有轉時,令心迷亂,能令於相邪取分別,是故如來為諸弟子分別開示,令於彼相決定悟入,為欲了知真實相故。又為於自無欺誑故,又為於他坦然無畏正記別故。復次,諸出家者,棄捨所學增上力故,當知安立顧戀境界。又出家者,毀犯尸羅增上力故,當知安立未出家者棄背趣入心株覆事。

 

遠離慚愧故。一向愛味故。若堅執取所緣境界。當知彼名最極愛味。由是因緣。於修上品諸善業中。為心株杌是不調柔。無堪能義。又即由此增上力故。行諸惡行。內懷隱匿所造眾惡故。生其覆。如是一切略攝為一。說名於境最極愛味心株覆事。

遠離慚愧故,一向愛味故。若堅執取所緣境界,當知彼名最極愛味。由是因緣,於修上品諸善業中,為心株杌,是不調柔,無堪能義。又即由此增上力故,行諸惡行,內懷隱匿,所造眾惡,故生其覆。如是一切,略攝為一,說名於境最極愛味、心株覆事。

 

復次若於諸根無護行者。由樂聽聞不正法故。便生無明觸所生起染污作意。即此作意增上力故。於當來世諸處生起所有過患。不如實知不如實知彼過患故。便起希求。希求彼故。造作增長彼相應業。造作增長相應業故。於當來世六處生起。如是名為順次道理。

復次,若於諸根無護行者,由樂聽聞不正法故,便生無明觸所生起染污作意。即此作意增上力故,於當來世諸處生起,所有過患不如實知。不如實知彼過患故,便起希求。希求彼故,造作增長彼相應業。造作增長相應業故,於當來世六處生起,如是名為順次道理。

 

逆次第者。謂彼六處以業為因。業愛為因。愛復用彼無明為因。無明復用不如正理作意為因。不正作意復用無明觸為其因。又於此中先所造業。是現法受六處之因。現法造業。是次生受六處之緣。或是後受六處由藉。愛等業等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逆次第者:謂彼六處以業為因,業愛為因,愛復用彼無明為因,無明復用不如正理作意為因,不正作意復用無明觸為其因。又於此中,先所造業是現法受六處之因,現法造業是次生受六處之緣,或是後受六處由藉。愛等、業等,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復次由二因緣。後有生起。一後有業。二後有愛。而但說言諸有情類隨業而行。不言隨愛。何以故。略有三愛。一者欲愛。二者色愛。三無色愛。此中欲愛。是不善者雖有異熟。然若不起惡不善業。終不能與惡趣異熟。

復次,由二因緣,後有生起:一後有業、二後有愛。而但說言諸有情類隨業而行,不言隨愛。何以故?略有三愛:一者欲愛、二者色愛、三無色愛。此中欲愛,是不善者雖有異熟,然若不起惡不善業,終不能與惡趣異熟。

 

若欲界愛。於無明觸所生諸受。起希求時。於可愛境發生貪欲。於可憎境發生瞋恚。於可迷境發生愚癡。由此三種增上力故。行不善業。由此業故。生諸惡趣。非但由彼貪瞋癡纏定墮惡趣。然即此愛於所造業異熟生時。能為助伴。

若欲界愛,於無明觸所生諸受,起希求時,於可愛境發生貪欲,於可憎境發生瞋恚,於可迷境發生愚癡,由此三種增上力故,行不善業;由此業故,生諸惡趣。非但由彼貪、瞋、癡纏定墮惡趣,然即此愛於所造業異熟生時,能為助伴。

 

又由希求可愛境界增上力故。修行善行身語意業。由此為因。得生善趣。此中可愛諸異熟果。但應用業為引生因。非染性愛。又若此愛色無色繫。雖非不善。然是染污。一切皆非有異熟果。又即由此色無色愛。名有愛者。

又由希求可愛境界增上力故,修行善行身、語、意業,由此為因,得生善趣。此中可愛諸異熟果,但應用業為引生因,非染性愛。又若此愛,色、無色繫,雖非不善,然是染污,一切皆非有異熟果。又即由此色、無色愛,名有愛者。

 

彼由聽聞正法因故。於其欲界觀麤鄙相證得明觸而生世間如理作意相應諸受。調伏欲界貪瞋癡等。造修所成善有漏業。由於此間造彼業故。當得生彼。不由於彼染污性愛。然即此愛於所造業。異熟生時。能為助伴。是故但說諸有情類隨業而行。不言隨愛。

彼由聽聞正法因故,於其欲界觀麤鄙相,證得明觸,而生世間如理作意相應諸受,調伏欲界貪、瞋、癡等,造修所成善有漏業。由於此間造彼業故,當得生彼,不由於彼染污性愛;然即此愛,於所造業異熟生時,能為助伴。是故但說諸有情類,隨業而行,不言隨愛。

 

復次於外事中。世間假名增上力故。亦說有果及有受者。彼或時空世現可得。或時不空。如果受者。因與作者。當知亦爾。如是名為世俗諦空。非勝義空。若說恒時一切諸行唯有因果。都無受者及與作者。當知是名勝義諦空。應知此空復有七種。一後際空。二前際空。三中際空。四常空。五我空。六受者空。七作者空。

復次,於外事中,世間假名增上力故,亦說有果及有受者,彼或時空,世現可得,或時不空。如果、受者,因與作者,當知亦爾。如是名為世俗諦空,非勝義空。若說恒時一切諸行唯有因果,都無受者及與作者,當知是名勝義諦空。應知此空,復有七種:一後際空、二前際空、三中際空、四常空、五我空、六受者空、七作者空。

 

當知此中無有諸行於未來世。實有行聚自性安立諸行生時從彼而來。若有是事彼不應生。於未來世諸行自性已實有故。又不應有無常可得。既有可得。是故當知。諸行生時。無所從來。本無今有。是名後際空。

當知此中,無有諸行於未來世實有行聚自性,安立諸行生時從彼而來。若有是事,彼不應生,於未來世諸行自性已實有故。又不應有無常可得,既有可得,是故當知諸行生時,無所從來,本無今有,是名後際空。

 

又無諸行於過去世。有實行聚自性。安立。已生已滅。諸行往彼積集而住。若有是事。不應施設諸行有滅。過去行聚自性儼然常安住故。若無有滅。彼無常性應不可知。既有可知。是故諸行於正滅時。都無所往積集而住。有已散滅不待餘因。自然滅壞。是名前際空。

又無諸行於過去世有實行聚自性,安立已生、已滅諸行,往彼積集而住。若有是事,不應施設諸行有滅,過去行聚自性,儼然常安住故。若無有滅,彼無常性應不可知,既有可知,是故諸行於正滅時,都無所往積集而住。有已散滅,不待餘因,自然滅壞。是名前際空。

 

又於剎那生滅行中。唯有諸行暫時可得。其中都無餘行可得。亦無別物。是名中際空。當知亦是常空我空。以無我故。果性諸行空無受者。因性業行空無作者。如是名為受者作者二種皆空。

又於剎那生滅行中,唯有諸行暫時可得,其中都無餘行可得,亦無別物,是名中際空。當知亦是常空,我空。以無我故,果性諸行空無受者,因性業行空無作者,如是名為受者、作者二種皆空。

 

作者受者無所有故。唯有諸行。於前生滅。唯有諸行。於後生生。於中都無捨前生者取後生者。是故說言唯有諸法從眾緣生能生諸法。又一切法都無作用。無有少法能生少法。是故說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但唯於彼因果法中。依世俗諦假立作用。宣說此法能生彼法。

作者、受者無所有故,唯有諸行於前生滅,唯有諸行於後生生,於中都無捨前生者取後生者,是故說言唯有諸法從眾緣生,能生諸法。又一切法都無作用,無有少法能生少法,是故說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但唯於彼因果法中,依世俗諦假立作用,宣說此法能生彼法。

 

復次由五種相。於能順喜所緣境界。隨順而行。深心喜樂。不如正理。執取其相。發生貪欲。多起尋思。方便求覓。因此廣行福非福行。如能順喜所緣境界。順憂順捨所緣境界。如其所應當知亦爾。其差別者。於能順憂所緣境界。隨順而行。深心厭惡發生瞋恚。於能順捨所緣境界。隨順而行。深心愚昧發生愚癡。餘如前說。

復次,由五種相,於能順喜所緣境界,隨順而行,深心喜樂,不如正理,執取其相,發生貪欲,多起尋思,方便求覓,因此廣行福、非福行。如能順喜所緣境界,順憂、順捨所緣境界,如其所應,當知亦爾。其差別者,於能順憂所緣境界,隨順而行,深心厭惡,發生瞋恚;於能順捨所緣境界,隨順而行,深心愚昧,發生愚癡,餘如前說。

 

復次有諸苾芻。證阿羅漢諸漏永盡。於一切境隨順而行。恒時不堪。乃至失念生諸煩惱。是故恒住無雜染住。由是因緣。說名恒住。彼隨行品若喜若憂。若欣若慼。諸阿羅漢皆無所有。乃至善中亦無是事。又彼恒住極難行故。及無罪故。名為最勝。能成就者極難得故。說名第一真實福田。應當奉請。乃至廣說。當知如前攝異門分。

復次,有諸苾芻證阿羅漢,諸漏永盡,於一切境隨順而行,恒時不堪乃至失念生諸煩惱,是故恒住無雜染住,由是因緣,說名恒住。彼隨行品,若喜、若憂、若欣、若慼,諸阿羅漢皆無所有,乃至善中亦無是事。又彼恒住,極難行故,及無罪故,名為最勝。能成就者極難得故,說名第一真實福田。應當奉請,乃至廣說,當知如前《攝異門分》。

 

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應知大師及弟子眾。各由二相其德圓滿。云何二相應知大師其德圓滿。謂依利他行。欲令悟入諸所有受皆是苦故。說受所依。說彼因緣。說能雜染所有隨行。說所對治及能對治師句安立。說一切種究竟出離是名第一師德圓滿。又依自利行。宣說不共三種念住無雜染住。是名第二師德圓滿。

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應知大師及弟子眾,各由二相,其德圓滿。云何二相應知大師其德圓滿?謂依利他行,欲令悟入諸所有受皆是苦故,說受所依,說彼因緣,說能雜染所有隨行,說所對治及能對治師句,安立說一切種究竟出離,是名第一師德圓滿。又依自利行,宣說不共三種念住無雜染住,是名第二師德圓滿。

 

云何二相應知弟子其德圓滿。謂於如來無量法教。能了知已而未得到聞之彼岸。若以得到其彼岸者。要為修行法隨法行。證得出離。非為受持了知是已如理修行法隨法行。非但隨說音聲語言以為究竟。是名第一諸弟子眾其德圓滿。如是修行法隨法行。不以下劣而生喜足。要當往趣賢敏丈夫所趣之地。定當獲得彼所應得。是名第二諸弟子眾其德圓滿。

云何二相應知弟子其德圓滿?謂於如來無量法教,能了知已,而未得到聞之彼岸。若以得到其彼岸者,要為修行法隨法行,證得出離,非為受持。了知是已,如理修行,法隨法行,非但隨說音聲語言以為究竟,是名第一諸弟子眾其德圓滿。如是修行法隨法行,不以下劣而生喜足,要當往趣賢敏丈夫所趣之地,定當獲得彼所應得,是名第二諸弟子眾其德圓滿。

 

復次於善說法毘柰耶中。復由三相。應知大師其德圓滿。又由二相。應知弟子其德圓滿。云何三相應知大師其德圓滿。謂佛世尊。為諸弟子。最初施設遠離二邊中道正行。是名第一師德圓滿。又於聖教未生信者。有毀犯者。以正方便令入聖教離諸毀犯。是名第二師德圓滿。又於聖教已得入者。由四法攝正攝受之。是名第三師德圓滿。

復次,於善說法毘柰耶中,復由三相,應知大師其德圓滿;又由二相,應知弟子其德圓滿。云何三相應知大師其德圓滿?謂佛世尊,為諸弟子最初施設遠離二邊中道正行,是名第一師德圓滿。又於聖教未生信者、有毀犯者,以正方便令入聖教,離諸毀犯,是名第二師德圓滿。又於聖教已得入者,由四法攝正攝受之,是名第三師德圓滿。

 

云何名為四種法攝。一於祕密以其如法閑靜教授。而教授之不以非法。二於違犯以其如法苦切語言。現前呵擯。非不如法。三於尋思依止耽嗜。教令於內勤修寂靜。四令時時聽聞正法。常無懈廢。

云何名為四種法攝?一於祕密,以其如法閑靜教授而教授之,不以非法;二於違犯,以其如法苦切語言現前呵擯,非不如法;三於尋思,依止耽嗜,教令於內勤修寂靜;四令時時聽聞正法,常無懈廢。

 

又令遠離相似正法。及令對治棄捨正行。當知即是於其祕密。能引如法閑靜教授。於實毀犯若正了知。要當呵擯。方調伏者。以如法言現前呵擯。心無雜染。於尋思者。方便令其易得決了。於諸流蕩五妙欲者。示其過患令生厭離。漸次修學乃至證入第四靜慮。所有尋思依止耽嗜方能於內究竟寂靜。自令無惱。令他攝取。當知是名於時時間聽聞正法常無懈廢。

又令遠離相似正法,及令對治棄捨正行,當知即是於其祕密,能引如法閑靜教授。於實毀犯,若正了知,要當呵擯方調伏者,以如法言現前呵擯,心無雜染。於尋思者,方便令其易得決了,於諸流蕩五妙欲者,示其過患,令生厭離,漸次修學,乃至證入第四靜慮,所有尋思,依止耽嗜,方能於內究竟寂靜。自令無惱,令他攝取,當知是名於時時間聽聞正法,常無懈廢。

 

云何二相諸弟子眾其德圓滿。謂諸弟子最初忍受大師所見。謂諸法中空無我見。由是因緣。於諸法中不增益我起邪執著。亦不毀壞世俗道理。勝意樂故無所隨從。隨言說故亦不遠離。是名第一諸弟子眾其德圓滿。

云何二相諸弟子眾其德圓滿?謂諸弟子,最初忍受大師所見,謂諸法中空無我見。由是因緣,於諸法中不增益我,起邪執著,亦不毀壞世俗道理。勝意樂故,無所隨從;隨言說故,亦不遠離。是名第一諸弟子眾其德圓滿。

 

又彼於見既忍受已。能正修行法隨法行。由四法攝所攝受時。若彼諸法有苦有害。如實了知能速斷滅。若彼諸法無苦無害。如實了知能速作證。是名第二諸弟子眾其德圓滿。如是大師及弟子眾之所攝受諸佛聖教。當知一向無染清淨。諸聰慧者之所歸趣。

又彼於見既忍受已,能正修行法隨法行,由四法攝所攝受時,若彼諸法有苦、有害,如實了知,能速斷滅;若彼諸法無苦、無害,如實了知,能速作證。是名第二諸弟子眾其德圓滿。如是大師及弟子眾之所攝受諸佛聖教,當知一向無染清淨,諸聰慧者之所歸趣。

 

參考資料:

(1) CBETA 電子佛典 Big5 App (http://cbeta.org/result/T30/T30n1579.htm)

(2) http://www.fuyan.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