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九 (2)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九 (2)

攝事分中調伏事總擇攝第五之一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還淨。謂如有一。隨所犯罪即便生起五種惡作。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以為依止。由五種相除彼所生五種惡作。云何生起五種惡作。一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於後定當深自懇責生起惡作。二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定當為他諸天呵責生起惡作。

云何還淨?謂如有一,隨所犯罪,即便生起五種惡作,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以為依止,由五種相除彼所生五種惡作。云何生起五種惡作?一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於後定當深自懇責,生起惡作;二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定當為他諸天呵責,生起惡作;

 

三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定為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當共呵責生起惡作。四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定遍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彰顯流布生起惡作。五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身壞已後必定當墮諸惡趣中生起惡作。五支所攝不放逸行。如聲聞地應知其相。謂前際俱行。後際俱行。中際俱行。初時所作。及俱隨行。

三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定為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當共呵責,生起惡作;四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定遍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彰顯流布,生起惡作;五者由我毀犯淨戒因緣,身壞已後,必定當墮諸惡趣中,生起惡作。五支所攝不放逸行,如《聲聞地》應知其相;謂前際俱行、後際俱行、中際俱行,初時所作及俱隨行。

 

云何由五種相除彼所生五種惡作。一者世尊所說正法皆有因緣。亦有出離。是故所犯容可還淨。由是除遣所生惡作。二者由彼無知放逸煩惱熾盛及以輕慢。犯所犯罪。即此無知乃至輕慢我已斷滅。所有正智乃至尊敬我已生起。由是除遣所生惡作。三者當來無犯意樂我已生起。由是除遣所生惡作。

云何由五種相,除彼所生五種惡作?一者世尊所說正法皆有因緣,亦有出離,是故所犯容可還淨,由是除遣所生惡作;二者由彼無知、放逸、煩惱熾盛及以輕慢,犯所犯罪,即此無知乃至輕慢,我已斷滅,所有正智乃至尊敬,我已生起,由是除遣所生惡作;三者當來無犯意樂,我已生起,由是除遣所生惡作;

 

四者我已於諸有智同梵行所發露悔滅。由是除遣所生惡作。五者我於佛善說法毘柰耶中既出家已。雖越學處而能悔滅極為善哉。然薄伽梵以無量門呵毀所起相續惡作。為蓋為障。我今於彼多住堅執不能除遣。非極善哉。了知此已。由是除遣所生惡作。如是名為所犯還淨。

四者我已於諸有智同梵行所,發露悔滅,由是除遣所生惡作;五者我於佛善說法毘柰耶中既出家已,雖越學處而能悔滅,極為善哉。然薄伽梵以無量門呵毀所起相續惡作,為蓋、為障,我今於彼多住堅執,不能除遣,非極善哉。了知此已,由是除遣所生惡作。如是名為所犯還淨。

 

復次應知略有五毘柰耶所隨行法。依毘柰耶勤學苾芻隨行於彼。云何為五。一者安住。二者居處。三者所依。四者受用。五者羯磨。云何安住。謂依毘柰耶勤學苾芻。應當安住五種想住。何等為五。一者若入聚落應當安住入牢獄想。二者若在道場常當於己住沙門想。應知此中沙門想者。謂我於今色形別異棄捨俗相。我已受持壞色等事廣說如經。審諦觀察二十二處。

復次,應知略有五毘柰耶所隨行法,依毘柰耶勤學苾芻隨行於彼。云何為五?一者安住、二者居處、三者所依、四者受用、五者羯磨。云何安住?謂依毘柰耶勤學苾芻,應當安住五種想住。何等為五?一者若入聚落,應當安住入牢獄想;二者若在道場,常當於己住沙門想。應知此中沙門想者:謂我於今,色形別異,棄捨俗相,我已受持壞色等事,廣說如經,審諦觀察二十二處;

 

三者若飲食時常當安住為療病想。四者若處遠離於眼所識色耳所識聲等。應住盲聾瘖啞等想。五者若寢息時當起難保曠野林中驚怖鹿想。依毘柰耶勤學苾芻。常當安住是五想住。於此想住既安住已。雖現受用堪為國王所受衣服飲食臥具。而不墮受欲樂行邊。

三者若飲食時,常當安住為療病想;四者若處遠離,於眼所識色、耳所識聲等,應住盲聾瘖啞等想;五者若寢息時,當起難保曠野林中驚怖鹿想。依毘柰耶勤學苾芻,常當安住是五想住,於此想住既安住已,雖現受用堪為國王所受衣服、飲食、臥具,而不墮受欲樂行邊。

 

云何居處。謂五居處。一苾芻居處。二苾芻尼居處。三外道居處。四雜染居處。五無雜染居處。苾芻居處者。謂於是處有諸苾芻下中上座之所居止。苾芻尼居處者。謂於是處有苾芻尼如前三種之所居止。外道居處者。謂於是處種種外道之所居止。謂離繫。淨命。波輸缽多。如是等類。雜染居處者。謂於是處一切羯磨皆不施設。或但施設一分羯磨。無雜染居處者。謂於是處具足施設一切羯磨。

云何居處?謂五居處:一苾芻居處、二苾芻尼居處、三外道居處、四雜染居處、五無雜染居處。苾芻居處者:謂於是處,有諸苾芻下、中、上座之所居止。苾芻尼居處者:謂於是處,有苾芻尼如前三種之所居止。外道居處者:謂於是處,種種外道之所居止;謂離繫、淨命、波輸缽多(塗灰),如是等類。雜染居處者:謂於是處,一切羯磨皆不施設,或但施設一分羯磨。無雜染居處者:謂於是處,具足施設一切羯磨。

 

又無雜染苾芻居處。應知眾會安立整肅。若有雜染苾芻居處。應知眾會安立混雜。諸有愛樂所學苾芻。於有雜染苾芻居處。應故思擇。棄捨利養。棄捨恭敬。不應止住。除有危難暫時依附。或行道路暫時止息。或為拔彼諸苾芻眾出不善處安置善處。於苾芻尼眾所居處。不應止住。除如前說三種因緣。外道居處當知亦爾於無雜染苾芻居處。雖正思擇盡壽止住。而應常懷羈旅之想。若有苾芻。雖住如是諸所居處。應懷種種慮恐處想。雖住如是無譏嫌處。而常慮恐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譏嫌。

又無雜染苾芻居處,應知眾會安立整肅;若有雜染苾芻居處,應知眾會安立混雜。諸有愛樂所學苾芻,於有雜染苾芻居處,應故思擇,棄捨利養、棄捨恭敬,不應止住;除有危難暫時依附,或行道路暫時止息,或為拔彼諸苾芻眾,出不善處安置善處。於苾芻尼眾所居處,不應止住;除如前說三種因緣。外道居處,當知亦爾。於無雜染苾芻居處,雖正思擇盡壽止住,而應常懷羈旅之想。若有苾芻,雖住如是諸所居處,應懷種種慮恐處想;雖住如是無譏嫌處,而常慮恐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譏嫌。

 

云何所依。謂五所依。何等為五。一村田所依。二居處所依。三補特伽羅所依。四諸衣服等資具所依。五威儀所依。若依村城地方分所而得安住。應知是名村田所依。若依園林或諸寺院經行處等而得安住。應知是名居處所依。若依施主。軌範。親教。諫誨憶念教授教誡說正法者。而得安住。應知是名補特伽羅所依。

云何所依?謂五所依。何等為五?一村田所依、二居處所依、三補特伽羅所依、四諸衣服等資具所依、五威儀所依。若依村、城、地方分所而得安住,應知是名村田所依。若依園林、或諸寺院、經行處等而得安住,應知是名居處所依。若依施主、軌範、親教、諫誨、憶念、教授、教誡、說正法者而得安住,應知是名補特伽羅所依。

 

若依順道或麤或妙。隨所獲得衣服飲食病緣醫藥資身眾具而得安住。應知是名諸衣服等資具所依。若依是處於時時間。身四威儀如其所樂得安樂住。應知是名威儀所依。若依如是所依而住。終不為其苦惱非聖無義所引困弊匪宜損害自己。云何受用。謂有五種不淨受用。及有五種清淨受用。

若依順道或麤、或妙,隨所獲得衣服、飲食、病緣醫藥、資身眾具而得安住,應知是名諸衣服等資具所依。若依是處,於時時間,身四威儀如其所樂,得安樂住,應知是名威儀所依。若依如是所依而住,終不為其苦惱非聖無義所引,困弊匪宜損害自己。云何受用?謂有五種不淨受用,及有五種清淨受用。

 

云何五種不淨受用。一者受用窣堵波物。非遭重病。設遭重病有餘方計。二者受用諸僧祇物。非僧授與非墮缽中。非彼分攝。三者受用他別人物。不從彼得。非彼所許。隨意受用。四者受用非委信物。謂非委信補特伽羅一切所有不應受用

云何五種不淨受用?一者受用窣堵波物,非遭重病,設遭重病有餘方計;二者受用諸僧祇物,非僧授與非墮缽中,非彼分攝;三者受用他別人物,不從彼得,非彼所許,隨意受用;四者受用非委信物,謂非委信補特伽羅一切所有不應受用;

 

五者受用諸便穢等所染污物。或由習近減諸善法增不善法。或習近時令諸世間生起譏訶。令諸世間共所厭賤。未生信者令倍不信。已生信者令其變異。是名五種不淨受用。於毘柰耶勤學苾芻。應當遠離。與此相違。應知五種清淨受用。於毘柰耶勤學苾芻。應當受用如是。遠離不淨受用。於淨受用隨行苾芻。能善酬報所有信施。

五者受用諸便穢等所染污物,或由習近減諸善法增不善法,或習近時令諸世間生起譏訶,令諸世間共所厭賤,未生信者令倍不信,已生信者令其變異。是名五種不淨受用,於毘柰耶勤學苾芻,應當遠離。與此相違,應知五種清淨受用,於毘柰耶勤學苾芻,應當受用。如是遠離不淨受用,於淨受用隨行苾芻,能善酬報所有信施。

 

云何羯磨。謂一切羯磨略有四種。一者單白羯磨。二者白二羯磨。三者白四羯磨。四者三語羯磨。此四羯磨略有二事為所依處。一有情數事為所依處。二無情數事為所依處。有情數事為所依處者。謂出家羯磨。若受具足羯磨。若補特伽羅同意羯磨。若出罪羯磨。若舉羯磨。若擯羯磨。若兩安居受七二十四十夜等所有羯磨。如是或為攝受有情。或為折伏有情。施設羯磨。是名有情數事為所依處羯磨。

云何羯磨?謂一切羯磨,略有四種:一者單白羯磨、二者白二羯磨、三者白四羯磨、四者三語羯磨。此四羯磨,略有二事為所依處:一有情數事為所依處、二無情數事為所依處。有情數事為所依處者:謂出家羯磨,若受具足羯磨,若補特伽羅同意羯磨,若出罪羯磨,若舉羯磨,若擯羯磨,若雨安居受七、二十、四十夜等所有羯磨。如是或為攝受有情、或為折伏有情,施設羯磨,是名有情數事為所依處羯磨。

 

無情數事為所依處者。謂受持衣缽羯磨。若持羯絺那衣護衣不捨羯磨。若結界羯磨。若淨稻穀同意羯磨。如是等類所有羯磨。當知是名無情數事為所依處羯磨。又此羯磨當知或有二眾所作。或有四眾所作。或有十眾所作。或有二十眾所作。或有四十眾所作。或有合眾所作。二眾所作者。謂一苾芻對一苾芻三說別悔羯磨。發露悔除或隕墜罪或惡作罪等。四眾所作者。謂如有一。犯麤罪已於四人前發露悔除羯磨。

無情數事為所依處者:謂受持衣缽羯磨,若持羯絺那衣護衣不捨羯磨,若結界羯磨,若淨稻穀同意羯磨。如是等類所有羯磨,當知是名無情數事為所依處羯磨。又此羯磨,當知或有二眾所作、或有四眾所作、或有十眾所作、或有二十眾所作、或有四十眾所作、或有合眾所作。二眾所作者:謂一苾芻對一苾芻,三說別悔羯磨,發露悔除或隕墜罪、或惡作罪等。四眾所作者:謂如有一,犯麤罪已,於四人前發露悔除羯磨。

 

十眾所作者。謂受具足羯磨。二十眾所作者。謂出苾芻眾餘罪羯磨。及苾芻尼受具足羯磨。四十眾所作者。謂出苾芻尼眾餘罪羯磨。合眾所作者。謂增長羯磨。若恣舉羯磨。或餘所有種類羯磨。是四羯磨由事差別成無量種。廣說應知如毘柰耶摩怛理迦。如是解了所有羯磨。於毘柰耶勤學苾芻。隨羯磨行。於所犯罪而得善巧。於罪出離亦得善巧。避護自身令得清淨離諸罪過。

十眾所作者:謂受具足羯磨。二十眾所作者:謂出苾芻眾餘罪羯磨,及苾芻尼受具足羯磨。四十眾所作者:謂出苾芻尼眾餘罪羯磨。合眾所作者:謂增長羯磨,若恣舉羯磨,或餘所有種類羯磨。是四羯磨,由事差別成無量種,廣說應知如毘柰耶摩怛理迦。如是解了所有羯磨,於毘柰耶勤學苾芻,隨羯磨行,於所犯罪而得善巧,於罪出離亦得善巧,避護自身令得清淨離諸罪過。

 

復次於毘柰耶勤學苾芻。應知有五違逆學法。應當遠離。復有五種隨順學法。應當受持。云何為五違逆學法。一者障礙。二者像似正法。三者惡友。四者愚戇煩惱熾盛。五者宿世資糧其力薄弱。云何障礙。謂有五障。一增上戒障。二增上心障。三增上慧障。四往善趣障。五利養壽命所作事障。

復次,於毘柰耶勤學苾芻,應知有五違逆學法,應當遠離。復有五種隨順學法,應當受持。云何為五違逆學法?一者障礙、二者像似正法、三者惡友、四者愚戇煩惱熾盛、五者宿世資糧其力薄弱。云何障礙?謂有五障:一增上戒障;二增上心障;三增上慧障;四往善趣障;五利養、壽命所作事障。

 

云何名為增上戒障。謂如有一。或是奴婢。或是獲得。或有所言。廣說一切障出家法而與相應。如是名為增上戒障。云何名為增上心障。有十一障。當知名為增上心障。謂數與眾會為初。處分居處為後。云何名為增上慧障。謂於正法及說法師不起恭敬。陵懱正法及說法師輕賤自己。於法慳吝障他正法。令背正法毀謗正法。如是等類當知皆名增上慧障。

云何名為增上戒障?謂如有一,或是奴婢、或是獲得、或有所言廣說一切障出家法而與相應,如是名為增上戒障。云何名為增上心障?有十一障,當知名為增上心障;謂數與眾會為初,處分居處為後。云何名為增上慧障?謂於正法及說法師不起恭敬,陵懱正法及說法師,輕賤自己,於法慳吝,障他正法、令背正法、毀謗正法,如是等類當知皆名增上慧障。

 

云何名為往善趣障。謂如有一。惡欲邪見多諸忿恨。乃至廣說。如是色類順諸惡趣受學轉法。當知是名順惡趣障。利養障者。謂隨所行。令未信者更增不信。其已信者能令改變。不樂功德。不時時中精勤修習施福業事。不樂為他引攝所有利益安樂。如是等類。

云何名為往善趣障?謂如有一,惡欲邪見多諸忿恨,乃至廣說如是等類順諸惡趣受學轉法,當知是名順惡趣障。利養障者:謂隨所行,令未信者更增不信,其已信者能令改變,不樂功德,不時時中精勤修習施福業事,不樂為他引攝所有利益安樂,如是等類。

 

壽命障者。謂不謹慎遠避惡象。廣說乃至。不善遠離有災有疫諸惡國土。又不遠離諸因諸緣未盡壽量能令夭歿。如是等類。所作事障者。謂能障礙營衣缽等所有事業。如是一切總攝為一。應知說名利養壽命所作事障。

壽命障者:謂不謹慎遠避惡象,廣說乃至不善遠離有災、有疫諸惡國土,又不遠離諸因諸緣未盡壽量,能令夭歿,如是等類。所作事障者:謂能障礙營衣、缽等所有事業。如是一切總攝為一,應知說名利養、壽命、所作事障。

 

云何名為像似正法。謂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若於非法生是法想。顯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於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像似正法顯現。是故名為似教正法。若廣為他如是宣說。令他受學亦自修行。妄起法想習諸邪行。而自憍慢稱言我能修是正行。應知是名似行正法。

云何名為像似正法?謂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若於非法生是法想,顯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於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像似正法顯現,是故名為似教正法。若廣為他如是宣說,令他受學亦自修行,妄起法想習諸邪行,而自憍慢稱言:我能修是正行。應知是名似行正法。

 

為廣宣說像似正法。復說中間嗢拖南曰。 初法等五種  次根等諸見 非處惡作等  後暴惡戒等  諸以如來所說法教相似文句。於諸經中安置偽經。於諸律中安置偽律。如是名為像似正法。又由增益或損減見。增益虛事損減實事。由此方便於無常等種種義門。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是如是自他習行。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為廣宣說像似正法,復說中間嗢拖南曰:「初法等五種,次根等諸見,非處惡作等,後暴惡戒等。」  諸以如來所說法教相似文句,於諸經中安置偽經,於諸律中安置偽律,如是名為像似正法。又由增益或損減見,增益虛事、損減實事,由此方便,於無常等種種義門,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是,如是自、他習行,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又於宣說補特伽羅所有經典。邪取分別說有真實補特伽羅。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於種種假有法中。宣說開示為實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於遠離一切戲論究竟涅槃。分別為有或為非有。說為有性或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有一類補特伽羅。作如是說。世尊宣示稱揚讚歎密護根門。由是因緣寧不視色。乃至於法不以意思。而不繫念觀視眾色乃至以意思惟諸法。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又於宣說補特伽羅所有經典,邪取分別說有真實補特伽羅,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於種種假有法中,宣說、開示為實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於遠離一切戲論究竟涅槃,分別為有、或為非有,說為有性、或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有一類補特伽羅,作如是說:世尊宣示稱揚讚歎密護根門。由是因緣,寧不視色,乃至於法不以意思,而不繫念觀視眾色乃至以意思惟諸法,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簡靜而住。便作是言。寧無咎責不測量他。於應毀者而不呵毀。於應讚者亦不稱讚。而不有所呵毀稱讚。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世尊宣示稱歎和氣軟語。便作是言。受默然戒都無言說為極善哉。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世尊宣示稱歎節量衣食。便作是言。斷食而住露體而行最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簡靜而住」,便作是言:寧無咎責不測量他,於應毀者而不呵毀,於應讚者亦不稱讚,而不有所呵毀、稱讚。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世尊宣示稱歎「和氣軟語」,便作是言:受默然戒,都無言說,為極善哉。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世尊宣示稱歎「節量衣食」,便作是言:斷食而住,露體而行,最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離諠雜住。息諸言說及以事業。便作是言。棄捨臥具。寂靜閑居。無所修習為極美妙。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佛說心將導世間。心營造一切。隨心所生起皆自在而轉。於如是等諸經義趣不如實知。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唯有一識馳流生死。無二無別。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離諠雜住,息諸言說及以事業」,便作是言:棄捨臥具,寂靜閑居,無所修習為極美妙。如是亦名像似正法。又聞佛說「心將導世間,心營造一切,隨心所生起皆自在而轉」,於如是等諸經義趣不如實知;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唯有一識馳流生死,無二無別。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又聞佛許持戒士夫補特伽羅受百味食百千衣服。障道妙欲。設此品類正受用時亦不為障。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世尊所說障道諸欲。若有習近不足為障。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又聞佛許「持戒士夫補特伽羅受百味食、百千衣服」,障道妙欲,設此品類正受用時亦不為障;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世尊所說障道諸欲,若有習近不足為障。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