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 (2)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六 (2)

攝事分中契經事緣起食諦界擇攝第三之四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復次不淨慈悲修所對治欲貪恚害未永斷故。諸依止中彼品麤重。猶如種子能生彼故。如其所應說名欲貪及恚害界。由有此故。順欲恚害境現前時。依不如理作意思惟。於三種境。能取非理相好想生。此想生已由堅執故。當知發起二種過患。一者現法。二者後法。

復次,不淨、慈悲修所對治,欲貪、恚、害未永斷故,諸依止中彼品麤重,猶如種子能生彼故,如其所應,說名欲貪及恚、害界。由有此故,順欲、恚、害境現前時,依不如理作意思惟,於三種境,能取非理相好想生。此想生已,由堅執故,當知發起二種過患:一者現法、二者後法。

 

此中云何名為堅執。云何名為現法過患。云何名為後法過患。若由己生想增上力。如前相似欣欲分別。所有熱惱尋求生起。由是因緣。名堅執想。又尋求時。於其三處。於諸有情。發起邪行。由此為因。或有堪能。能生現法所有憂苦。由此因緣。說名有苦。或無堪能。然即由彼現在前故。名有匱乏。

此中云何名為堅執?云何名為現法過患?云何名為後法過患?若由己生想增上力,如前相似欣欲、分別,所有熱惱、尋求生起,由是因緣,名堅執想。又尋求時,於其三處,於諸有情發起邪行,由此為因,或有堪能,能生現法所有憂苦,由此因緣,說名有苦;或無堪能,然即由彼現在前故,名有匱乏。

 

又此有苦及有匱乏。用二為緣。一者用他手塊刀杖及麤言等為增上緣。由是緣故。名有災害。二者用內雜染而住為增上緣。由是緣故。名有燒惱。如是名為現法過患。即由此因於當來世生諸惡趣。如是名為後法過患。

又此有苦及有匱乏,用二為緣:一者用他手、塊、刀、杖及麤言等為增上緣,由是緣故,名有災害;二者用內雜染而住為增上緣,由是緣故,名有燒惱。如是名為現法過患。即由此因,於當來世生諸惡趣,如是名為後法過患。

 

又若於其所受學處。有堅固執當知於彼如乾葦舍。所依止中所有能依如虫。善法由邪想火擲置其中。能焚滅故。當知即此補特伽羅所有如蟲。一切善法。皆被燒害。與此相違。無堅執故。當知退失功德善法。

又若於其所受學處,有堅固執,當知於彼如乾葦舍所依止中,所有能依如虫善法,由邪想火擲置其中,能焚滅故,當知即此補特伽羅,所有如蟲一切善法,皆被燒害。與此相違,無堅執故,當知退失功德善法。

 

與此相違。如其所應。當知出離無恚無害想等差別。又於是中聞思修慧。能令黑品無堅固執。能令白品有堅固執。若此三種妙慧有闕。能令黑品有堅固執。能令白品無堅固執。

與此相違,如其所應,當知出離、無恚、無害想等差別。又於是中聞、思、修慧,能令黑品無堅固執,能令白品有堅固執。若此三種妙慧有闕,能令黑品有堅固執,能令白品無堅固執。

 

復次如來有二甚希奇法。一者顯示一切諸法皆無有我。二者顯示一切有情自作他作皆無失壞。此中略有二種有情。一在家品。二出家品。在家有情。為求財寶初興加行。名發起界。即於此中若未獲得由順精進。障礙因緣諸心勇悍即望於彼。名勢力界。若已獲得由蚊虻等所有災害順精進。障不能令轉。名任持界。即此諸界從自方所至餘方所。從未擯捨至已擯捨。名出離界。即彼有情為財寶故。俱於二處。由起無間殷重加行無緩加行。名勇猛界。

復次,如來有二甚希奇法:一者顯示一切諸法皆無有我;二者顯示一切有情自作、他作皆無失壞。此中略有二種有情:一在家品、二出家品。在家有情,為求財寶初興加行,名發起界。即於此中若未獲得,由順精進障礙因緣,諸心勇悍,即望於彼名勢力界。若已獲得,由蚊虻等所有災害,順精進障不能令轉,名任持界。即此諸界,從自方所至餘方所,從未擯捨至已擯捨,名出離界。即彼有情為財寶故,俱於二處,由起無間、殷重加行,無緩加行,名勇猛界。

 

出家有情先樂出家。求出家故。生決定欲。名發起界。依出家品。於所應得廣大善法。無有怯劣。名勢力界。種種淋漏所生眾苦。發勤精進所生眾苦。界相違等所生眾苦。不能敗壞。名任持界。若於下劣不生喜足。名出離界。乃至命在常修無間殷重加行。名勇猛界。如是一切應當了知。謂彼諸界及盡所有諸品類界。

出家有情,先樂出家,求出家故,生決定欲,名發起界。依出家品,於所應得廣大善法,無有怯劣,名勢力界。種種淋漏所生眾苦,發勤精進所生眾苦,界相違等所生眾苦,不能敗壞,名任持界。若於下劣不生喜足,名出離界。乃至命在,常修無間、殷重加行,名勇猛界。如是一切應當了知,謂彼諸界及盡所有諸品類界。

 

復次於諸界中。略有二種界差別性。云何為二。一者他類差別性。二者自類差別性。他類差別性者。謂眼界異。色界異。眼識界異。如是乃至。意識界異。自類差別性者。謂即彼界或順苦受。或順樂受。或順不苦不樂受。由是為緣。能生三受。

復次,於諸界中,略有二種界差別性。云何為二?一者他類差別性、二者自類差別性。他類差別性者:謂眼界異、色界異、眼識界異,如是乃至意識界異。自類差別性者:謂即彼界或順苦受、或順樂受、或順不苦不樂受,由是為緣能生三受。

 

復次由四因緣。當知建立三種三界二出離界。云何為四。一者外不出離而出離故。二者內不出離而出離故。三者非畢竟出離而出離故。四者無增上慢故。當知此中。用外五妙欲貪為緣建立欲界。即由此界出離義故。建立色界最初靜慮。由尋喜樂出離義故。建立此上三種靜慮。由色有對種種性想出離義故。建立空無邊處所攝無色界。由空識無所有想出離義故。建立此上所攝無色界。如是外處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三界差別。

復次,由四因緣,當知建立三種三界,二出離界。云何為四?一者外不出離而出離故;二者內不出離而出離故;三者非畢竟出離而出離故;四者無增上慢故。當知此中,用外五妙欲貪為緣,建立欲界,即由此界出離義故,建立色界最初靜慮。由尋、喜、樂出離義故,建立此上三種靜慮。由色有對種種性想出離義故,建立空無邊處所攝無色界。由空、識、無所有想出離義故,建立此上所攝無色界。如是外處,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三界差別。

 

又色界中具足六處。內處圓滿。無色界中五有色處皆已超越。唯餘意處。於滅界中一切六處皆已超越。如是內處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餘三種界。又色界中非是畢竟出離。欲界無色界中望於色界。當知亦爾。若諸有為皆悉寂滅。當知是名畢竟出離。如是非畢竟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三界差別。無增上慢者。謂由遍知當知建立五種六種諸出離界。如三摩呬多地已辦其相。

又色界中,具足六處。內處圓滿。無色界中,五有色處皆已超越,唯餘意處。於滅界中,一切六處,皆已超越。如是內處,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餘三種界。又色界中,非是畢竟出離欲界;無色界中望於色界,當知亦爾。若諸有為皆悉寂滅,當知是名畢竟出離。如是非畢竟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三界差別。無增上慢者:謂由遍知,當知建立五種、六種諸出離界,如《三摩呬多地》已辦其相。

 

復次若諸苾芻。專樂寂靜勤修止觀。略由五相。當知其心名得解脫。一者奢摩他熏修其心。依毘缽舍那解脫奢摩他品諸隨煩惱。二者毘缽舍那熏修其心。依奢摩他解脫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三者二種等運離心隨惑。解脫一切見道所斷所有諸行。

復次,若諸苾芻專樂寂靜,勤修止觀,略由五相,當知其心名得解脫:一者奢摩他熏修其心,依毘缽舍那解脫奢摩他品諸隨煩惱;二者毘缽舍那熏修其心,依奢摩他解脫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三者二種等運,離心隨惑,解脫一切見道所斷所有諸行;

 

四者即由此故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住有餘依般涅槃界。五者解脫一切苦依諸行。住無餘依般涅槃界。於善說法毘柰耶中。略有二種師及弟子甚希奇法。一平等見隨起言說。二最勝見隨起言說。如是二種。外道法中都不可得。所作差別故。遠離涅槃故。

四者即由此故,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住有餘依般涅槃界;五者解脫一切苦依諸行,住無餘依般涅槃界。於善說法毘柰耶中,略有二種師及弟子甚希奇法:一平等見,隨起言說、二最勝見,隨起言說。如是二種,外道法中都不可得;所作差別故、遠離涅槃故。

 

復次世間愚夫略有二種愚夫之相一樂習行能引自他無義利行。二於四處不得善巧。當知能引無義利行有四種相。云何為四。謂能生起四種苦故。一他差別苦。二內差別苦。三時差別苦。四身差別苦。他差別苦者。或有疫厲謂非人作。或有災害。謂人所作。或有已遭。或恐當遭於所未遭而生怖畏。如是名為由他增上所生眾苦。

復次,世間愚夫,略有二種愚夫之相:一樂習行,能引自他無義利行;二於四處不得善巧。當知能引無義利行,有四種相。云何為四?謂能生起四種苦故:一他差別苦、二內差別苦、三時差別苦、四身差別苦。他差別苦者:或有疫厲謂非人作;或有災害,謂人所作;或有已遭;或恐當遭,於所未遭而生怖畏。如是名為由他增上所生眾苦。

 

內差別苦者。謂界相違疾病因緣。名為災患。所愛變壞所欲匱乏生染惱心。名為擾惱。如是名為由內增上所生眾苦。此復如前應知。或有已所遭苦。或恐當遭生怖畏苦。時差別苦者。謂即如是諸品類苦過去已有。未來當有。現在今有。如是總名時差別苦。身差別苦者。謂自習行邪行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緣。他雖正行亦能令苦。如是名為身差別苦。

內差別苦者:謂界相違疾病因緣,名為災患;所愛變壞、所欲匱乏生染惱心,名為擾惱。如是名為由內增上所生眾苦。此復如前應知,或有已所遭苦,或恐當遭生怖畏苦。時差別苦者:謂即如是諸品類苦,過去已有、未來當有、現在今有,如是總名時差別苦。身差別苦者:謂自習行邪行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緣,他雖正行亦能令苦,如是名為身差別苦。

 

當知此中前三名。為唯能引自無義利行。後一名為亦能引他無義利行。云何四處不得善巧。謂於諸界諸處緣起處非處中。皆不了達。與上相違。當知即是聰慧二相。又由無色意處所依所緣自類流轉差別。當知建立有十八界。

當知此中,前三名為唯能引自,利行,後一名為亦能引他無義利行。云何四處不得善巧?謂於諸界、諸處、緣起、處非處中。皆不了達。與上相違,當知即是聰慧二相。又由無色意處所依、所緣、自類流轉差別,當知建立有十八界。

 

由五色處。安立運轉驅役所依體性差別。當知建立有餘六界。安立所依體性差別。謂地等四。運轉所依體性差別。即是空界。驅役所依體性差別。即是識界。由染淨品想及尋思所依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六界。謂欲恚害并彼對治。貪瞋癡縛所依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六界謂苦樂憂喜捨無明。若有非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邪想尋思。若有如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正想尋思。

由五色處,安立、運轉、驅役所依體性差別,當知建立有餘六界:安立所依體性差別,謂地等四;運轉所依體性差別,即是空界;驅役所依體性差別,即是識界。由染、淨品想及尋思所依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六界;謂欲、恚、害,并彼對治。貪瞋癡縛所依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六界;謂苦、樂、憂、喜、捨、無明。若有非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邪想尋思;若有如理作意思惟,即便生起正想尋思。

 

又由三界染淨二品遍行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四界。謂名所攝受等四蘊。又由所染所淨清淨即此不淨。清淨增上如前所說。外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前所說。內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滅界。

又由三界染、淨二品遍行義故,當知建立有餘四界,謂名所攝受等四蘊。又由所染、所淨清淨,即此不淨清淨增上,如前所說,外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如前所說,內不出離出離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滅界。

 

又即由此內外二事出離增上。聽聞正法或不正法。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依處三種言事差別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又由所知諸苦煩惱多中少義。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劣界中界妙界。若有上苦及上煩惱。是名劣界。若有中苦及中煩惱。是名中界。若有少苦及少煩惱。是名妙界。如是遍知劣中妙界。

又即由此內、外二事出離增上,聽聞正法或不正法,如理思惟或不如理思惟,依處三種言事差別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又由所知諸苦、煩惱,多、中、少義,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劣界、中界、妙界。若有上苦及上煩惱,是名劣界;若有中苦及中煩惱,是名中界;若有少苦及少煩惱,是名妙界。如是遍知劣、中、妙界。

 

又由遠離此因緣義。及由修習此對治義。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善界不善界無記界。又由修善清淨差別缺縛義故。無縛義故。具縛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又即由彼有學無學與諸愚夫。若共不共世出世法成就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二界。謂有漏界無漏界。

又由遠離此因緣義,及由修習此對治義,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善界、不善界、無記界。又由修善清淨差別,缺縛義故、無縛義故、具縛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三界;謂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又即由彼有學、無學與諸愚夫,若共、不共,世;出世法成就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二界;謂有漏界、無漏界。

 

又即由彼世出世間若常無常有上無上差別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二界。謂有為界無為界。一切皆為趣向涅槃。悉以涅槃為其後際。熟修梵行。是故過此無復立界。諸處緣起及處非處所有善巧。如聲聞地已辨其相。

又即由彼世、出世間,若常、無常,有上、無上差別義故,當知建立有餘二界;謂有為界、無為界。一切皆為趣向涅槃,悉以涅槃為其後際,熟修梵行,是故過此無復立界。諸處、緣起及處非處所有善巧,如《聲聞地》已辨其相。

 

又若略說處及非處善巧相者。謂或依止趣五趣行。或復依止趣涅槃行。此一切行略有三種。謂劣中勝。趣惡趣行說名為劣。趣善趣行說名為中。趣涅槃行說名為勝。所以者何。趣善趣行此最為極。更無餘行。唯此能感所有世間最極圓滿。謂能感得轉輪王身。或帝釋身。或魔羅身。或大梵身。彼無第二。更無有餘補特伽羅或男或女與其等者。

又若略說處及非處善巧相者:謂或依止趣五趣行,或復依止趣涅槃行,此一切行,略有三種;謂劣、中、勝。趣惡趣行,說名為劣;趣善趣行,說名為中;趣涅槃行,說名為勝。所以者何?趣善趣行,此最為極,更無餘行,唯此能感所有世間最極圓滿;謂能感得轉輪王身、或帝釋身、或魔羅身、或大梵身,彼無第二,更無有餘補特伽羅或男、或女與其等者。

 

趣涅槃行當知能證一切有情最勝法性。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諸佛如來於彼一切最為殊勝。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補特伽羅無與等者。又餘所有安住菩提劣功德者。於諸世間得增上位尚為殊勝。何況如來。彼復云何。謂於是處正見具足補特伽羅。不能現行。諸異生類堪任現行。當知一切如經廣說。

趣涅槃行,當知能證一切有情最勝法性;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諸佛如來,於彼一切最為殊勝,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補特伽羅無與等者。又餘所有安住菩提劣功德者,於諸世間得增上位尚為殊勝,何況如來!彼復云何?謂於是處,正見具足補特伽羅,不能現行,諸異生類堪任現行,當知一切如經廣說。

 

復次嗢拖南曰。 自性與因緣  見染數取趣 轉差別道理  寂靜後觀察諸受自性應當了知。諸受因緣應當了知。於受正見應當了知。於受雜染應當了知。於能受受補特伽羅思擇不思擇二力差別。應當了知。如是於受解脫。不解脫流轉品別。應當了知。諸有所受皆苦道理。應當了知。諸受寂靜止息差別。應當了知。於受觀察一切受相。應當了知。略說三受。是受自性。三品類觸是受因緣。

復次,嗢拖南曰:「自性與因緣,見染數取趣,轉差別道理,寂靜後觀察。」諸受自性,應當了知;諸受因緣,應當了知;於受正見,應當了知;於受雜染,應當了知;於能受受補特伽羅,思擇、不思擇二力差別,應當了知;如是於受解脫、不解脫流轉品別,應當了知;諸有所受皆苦道理,應當了知;諸受寂靜、止息差別,應當了知;於受觀察一切受相,應當了知。略說三受,是受自性。三品類觸,是受因緣。

 

又諸樂受變壞法故。貪依處故。貪是當來眾苦因故。由此應觀樂受為苦。若諸苦受現在前時。惱害性故。如中毒箭而未得拔。由此應觀苦受如箭。非苦樂受已滅壞者。是無常故。正現前者。是滅法故。於二更續能隨順故。由此應觀。非苦樂受性是無常性是滅法。如是於受所生正見。能隨悟入諸有所受皆悉是苦。

又諸樂受變壞法故、貪依處故、貪是當來眾苦因故,由此應觀樂受為苦。若諸苦受現在前時,惱害性故,如中毒箭而未得拔,由此應觀苦受如箭。非苦樂受,已滅壞者是無常故,正現前者是滅法故,於二更續能隨順故,由此應觀非苦樂受性是無常、性是滅法。如是於受所生正見,能隨悟入諸有所受皆悉是苦。

 

於樂受中有貪隨眠。於苦受中有瞋隨眠。於非苦樂無明隨眠。是名於受所起雜染。雖於樂等所有諸受現前分位。一切未斷煩惱隨眠之所隨眠。然由緣彼各別所行諸纏。生起此後隨眠煩惱隨縛。即名於彼相續隨眠。為欲永害諸隨眠故。熟修梵行。非唯為遣諸纏因緣。

於樂受中有貪隨眠,於苦受中有瞋隨眠,於非苦樂無明隨眠,是名於受所起雜染。雖於樂等所有諸受現前分位,一切未斷煩惱隨眠之所隨眠,然由緣彼各別所行諸纏,生起此後隨眠煩惱隨縛,即名於彼相續隨眠。為欲永害諸隨眠故,熟修梵行,非唯為遣諸纏因緣。

 

無思擇力補特伽羅。受苦受時心極憂悴。即此苦受若身若心現前領納。所餘樂受非苦樂受。由未斷故。而說相應。是故名為現見圓滿冥闇受坑難得其底。有思擇力補特伽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

無思擇力補特伽羅,受苦受時,心極憂悴,即此苦受若身、若心,現前領納。所餘樂受、非苦樂受,由未斷故而說相應,是故名為現見圓滿冥闇受坑,難得其底。有思擇力補特伽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

 

又於諸受心未解脫補特伽羅。但於苦受圓滿領納。猶如一人中二毒箭。二毒箭者即喻三受。或染心領納。謂由貪瞋癡。或相應領納。謂由生等苦。如是彼由現法所有上品苦故。及由現法諸雜染故。亦由後法所有苦故。由是諸處受其染惱。心解脫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此差別者。具領三受。

又於諸受,心未解脫補特伽羅,但於苦受圓滿領納,猶如一人中二毒箭。二毒箭者,即喻三受,或染心領納,謂由貪、瞋、癡;或相應領納,謂由生等苦。如是彼由現法所有上品苦故,及由現法諸雜染故,亦由後法所有苦故,由是諸處受其染惱。心解脫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此差別者,具領三受。

 

又若有受於依止中生已破壞消散不住。速歸遷謝不經多時。相似相續而流轉者。應觀此受猶若旋風。若有諸受少時經停相似相續不速變壞而流轉者。應觀此受如客舍中羇旅色類。

又若有受於依止中,生已破壞,消散不住,速歸遷謝;不經多時,相似相續而流轉者,應觀此受猶若旋風。若有諸受少時經停,相似相續,不速變壞而流轉者,應觀此受如客舍中羇旅色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